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李(吉力)人和沈從文在上個世紀30、40年代的中國文壇保持了相當的創(chuàng)作獨立性,并取得了杰出的文學成就,但他們本人及其作品在以往的現代文學史中卻長期遭遇“邊緣”的處境。 立足于“邊緣書寫”這一視角,本論文第一章力圖對李(吉力)人的“大河三部曲”與沈從文的“湘西小說”進行深入對比,在對小說文本的具體細致的解讀中,精心梳理和彰顯同處邊緣的南方一隅(川西壩與湘西)在他們筆下呈現出的巨大差異。 第二章是論文的主體部分。文章分別從作
2、家本人的學養(yǎng)準備及文化積淀,作家訴諸于文學的寄予和企望,兩位作家各自與“中心”對話的文學姿態(tài)這三個維度,分析探究造成此般差異的諸多因素,進而推繹出這一觀點:李(吉力)人的學養(yǎng)準備和文化背景,賦予了他“外省審美”的不俗眼光,他將邊緣地域視為一種獨特的文化形態(tài),以超越的氣度,坦然審視“川西壩”的歷史流變,在“大河小說"中盡顯巴蜀文化的精氣神韻,進發(fā)獨特魅力;沈從文自身的閱歷及相應的文化心理積淀,則激發(fā)了他潛在的抗衡意識,主情地營造一個仿真夢
3、境與現實世界相頡頏,底里是他對“湘西”“邊緣處境”的文化焦慮,訴諸文字則轉化為一種詩意表達。 基于“邊緣”的這種“外省審美”與“文化焦慮”,既是李(吉力)人與沈從文的顯著差異,也是他們各自異于同時代作家的文學特質。由此引發(fā)如許問題:文學史給予了它們怎樣的重視?兩位作家相應的合法地位是否得到了承認?論文第三章對此梳理相關紛繁錯綜的線索,回溯其中短長得失,考量其經驗教訓,力圖對這些問題有所反思,以期對將來文學史書寫有些啟示,對開拓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地域文化視域下李劼人與沈從文創(chuàng)作的比較研究
- 雅靜與喧囂——沈從文與李劼人小說文學審美性比較研究.pdf
- 邊緣書寫與文化認同的焦慮
- 李劼人與巴蜀地域文化研究
- 浮世與浮世繪——李劼人“大河小說”的地域文化書寫_30081.pdf
- 李劼人與巴蜀地域文化研究_18682.pdf
- 審美與救贖——美育視域中沈從文與盧梭的比較研究.pdf
- 歷史的“空間化”——李劼人“大河小說”的歷史書寫.pdf
- 李劼人短篇小說研究
- 自然人性的關照與升華——李劼人袍哥敘事研究
- 李孝石與沈從文小說中的流浪意識比較研究
- 現代時期李劼人的思想文藝研究
- 李劼人短篇小說研究_5636.pdf
- 魯迅與沈從文“瘋癲”、“癡傻”書寫研究.pdf
- 沈從文與川端康成比較研究.pdf
- 自然人性的關照與升華——李劼人袍哥敘事研究_834.pdf
- 巴蜀文化視野中的李劼人小說創(chuàng)作.pdf
- 李孝石與沈從文小說中的流浪意識比較研究_21145.pdf
- 論沈從文對都市人生的邊緣化書寫
- 審美理念的自然契合——沈從文與盧梭的浪漫主義比較論.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