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寒人”這一定義,本就緣于這一群體的特殊家世背景,大抵分為農夫、從事工商業(yè)者、低級官吏之家三種。而家世為軍戶、隱士或處士之家、地方大族、酋豪以及依附性質的“客”的寒人是時代影響下的特殊情況。受到侯景之亂的沖擊,寒人的地域來源發(fā)生了較為明顯的地域轉移。南朝前期,寒人地域集中于政治中心的建康附近和三吳地區(qū)。到了南朝陳,大多來自相對落后、非政治、軍事、經濟中心的內地郡縣。
寒人的入仕途徑有吏部銓選,公府辟召,州郡辟召,察舉孝秀四種。
2、吏部銓選是寒人入仕的特殊途徑。公府辟召是寒人憑借武力、軍功入仕的主要途徑之一,優(yōu)勢在于寒人的起家官相對較高。州郡辟召是寒人入仕的最主要途徑,入仕者起家官任官范圍廣闊,為寒人入仕打開了大門。察舉孝廉一途具有壟斷性和封閉性,憑此入仕者僅五人且仕途發(fā)展艱難,不是寒人主要的入仕途徑。
寒人常任官職多與軍事、地方相關。常任官主要有:以中書舍人和侍御史為主的中央官;以四軍將軍、五校尉為主的禁衛(wèi)武官;以太子校尉、衛(wèi)率為主的東宮官屬;以司馬、
3、參軍等為主的各公府、軍府、王國高級僚佐;以太守、刺史、州府典簽為代表的地方官。通過以上常任官職,寒人得以控制南朝的核心權力——軍隊,影響了歷史發(fā)展,歷來史學家評價其為“南朝寒人典掌機要”。而寒人任官范圍在蕭梁以后有了一定程度的擴大:任散騎、光祿大夫、尚書省、侍中人數(shù)呈現(xiàn)較明朗的增長趨勢;而任給事中、奉朝請、中書則是起伏較大、個別時期突出。但總的來說,任官范圍在逐漸擴大、任官壁壘被逐漸打破。
寒人仕宦常出現(xiàn)“加”、“兼”、“帶”
4、的情況,對寒人仕宦產生了不容忽視的影響,是寒人任官方式多樣化的體現(xiàn)。此外,寒人憑軍功和從龍之功獲封爵者不在少數(shù),劉宋時期人數(shù)最多,蕭梁最少,這與當時的政局狀況緊密相關。
不同時期的寒人仕宦既有相同點也有不同特點。軍功是寒人仕進的主要倚靠。宋、齊、陳時寒人的晉升速度、任官品級都較蕭梁時期明顯突出。相反,蕭梁時期以文學、吏能、官資等正常仕進的寒人得到發(fā)展,最高任官品級卻相對下降。而宋齊寒人權力最大、地位實則不高,梁陳寒人權力并非極
5、盛、地位卻明顯提高。寒人恩倖,進身憑借帝王的信任和寵愛,仕進難易程度小、升遷速度快,但發(fā)展卻日益衰落,與一般寒人仕宦并不盡相同。
寒人仕進作為南朝政治的特殊現(xiàn)象,不可避免的對整個南朝政治產生了影響。寒人仕宦適應南朝士庶勢力變化的大格局,為寒人參政掌機要開辟道路,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南朝門閥士族與南朝政治的衰微。由于寒人政治目的主要在于躋身士族,帶來的結果就是激化階級矛盾,加速南朝政治滅亡。與此同時,士庶之間、士族與寒人之間的鴻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