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在美國《紐約時報》被公認為是最具權威性和最受尊重的報紙之一,在社會上享有很高的信譽。本文在國際傳播視角下,對《紐約時報》上中國女性報道進行研究。從議程設置和社會性別角度,分析《紐約時報》上中國女性的形象,了解世界如何看待中國女性。
筆者對《紐約時報》中國女性報道的樣本從報道數量、報道體裁、地域分布及議題內容選擇進行量化分析。再從報道標題、消息來源、報道形象和主張?zhí)岢矫鎸颖具M行文本分析。通過研究,筆者認為中國女性在《紐約時報
2、》上呈現的形象有以下幾點:首先,與《紐約時報》涉華報道總量相比,對中國女性的報道雖然逐年上升但是整體比例很小。時政和社會版面的報道遠遠多于其他版面的報道,負面報道在時政版面也最多。從這兩個版面來看,中國女性呈現出問題重重,女權運動和發(fā)展滯后的狀況。在議題選擇上,《紐約時報》充分發(fā)揮了議程設置的功能,將報道焦點集中在女性維權上,這與西方國家和媒體一貫對中國人權方面的攻擊一致。從消息來源看,《紐約時報》基本做到了消息源引用的平衡,但是在中國
3、民族問題和相關政策的報道上(以計劃生育政策為代表)則出現了消息源引用不平衡,負面報道居多的情況。在角色關注上以普通中國城市女性為主,并對政治、體育界的名人明星個體關注較多,給予農村女性的關注甚少,專門針對這一龐大群體的報道明顯不足。隨后筆者從《紐約時報》的評論和讀者來信來看其隱性立場和觀點,發(fā)現該媒體對于中國政府及現行法治政策的抨擊主要集中于女性在家庭暴力、性別歧視等婦女權益方面。最后,筆者通過分析《紐約時報》中英文網站刊載的報道,認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紐約時報中國女性報道研究(20122014)
- 紐約時報涉華女性報道分析
- 《紐約時報》涉華女性報道分析.pdf
- 紐約時報“911”事件報道研究
- 《紐約時報》霧霾報道研究.pdf
- 《紐約時報》上我國新一屆領導人媒介形象研究(2012-2014).pdf
- 《紐約時報》關于中國反腐報道的框架研究.pdf
- 《紐約時報》網站涉華報道研究.pdf
- 《紐約時報》網站食品安全報道研究.pdf
- 83033.紐約時報霧霾報道研究
- 《紐約時報》網站上海世博會報道研究.pdf
- 《紐約時報》(1997、2007)涉華報道比較研究.pdf
- 《紐約時報》關于中國網絡謠言及其治理報道研究.pdf
- 框架理論下的紐約時報涉藏報道研究
- 《紐約時報》9.11事件“訃聞報道”及其啟示
- 框架理論下的紐約時報涉藏報道研究.pdf
- 紐約時報關于中國網絡謠言及其治理報道研究
- 紐約時報對“314”事件、“75”事件相關報道的研究
- 《紐約時報》的啟示
- 《紐約時報》近十年同性戀報道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