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合成氨是高能耗產(chǎn)品,高合成壓力是其能耗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合成氨冷凝分離方法不僅需要消耗大量的制冷功,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合成壓力的降低,吸收分離法和吸附分離法不受純氨的氣—液平衡的限制,有望在較低的壓力下達到較好的分離效果。 根據(jù)提出的硝酸鋰吸收分離法、堿土金屬氯化物吸附分離法和傳統(tǒng)的冷凝分離法,對過程進行模擬計算,考察了冷卻水溫度、余熱溫度對三種方法消耗能量的影響。對硝酸鋰吸收法分離氨,余熱的最小適宜溫度為80℃左右,此時消耗的
2、余熱量最低;對氯化鈣吸附劑,在106℃解吸時所用余熱量最低,隨余熱溫度增高,其消耗量有明顯的增加;而對氯化鍶吸附劑,在80℃熱解吸時余熱消耗量較少,隨余熱溫度的增高,其消耗量增加緩慢?! ⑷N方法的耗(火用)量進行了比較,冷凝法分離氨(火用)耗最高,約2003.5kW;硝酸鋰吸收法(火用)耗最低,為1078.0kW;而氯化鈣、氯化鍶吸附法分別為1798.3kW和1666.8kW。吸收法和吸附法分離氨耗(火用)量低于冷凝法耗(火用)量
3、,從而進一步說明吸收法、吸附法分離氨的優(yōu)越性。在(火用)耗方面,雖吸收法較吸附法優(yōu)越,但由于吸收法中溶液夾帶會對合成氨催化劑產(chǎn)生不利影響,且必須使用高壓溶液循環(huán)泵等,選擇吸附分離法進行實驗研究?! ≡谖椒ǚ蛛x氨實驗研究中,為克服堿土金屬氯化物吸附劑在反復的吸附—解吸過程中易膨脹、結焦的缺陷,用浸漬焙燒法使氯化鈣附著于粗孔硅膠載體內表面制成復合吸附劑,并考察了焙燒溫度對復合吸附劑吸附性能的影響?! 毫秃衔絼┑陌蔽搅坑绊戄^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合成氨分離方法的比較及其吸附分離的初步研究.pdf
- 多孔材料的合成及其吸附分離Cr(Ⅵ)的性能研究.pdf
- 新型吸附分離纖維的合成、結構表征及性能研究.pdf
- 二氨基甲苯的吸附分離.pdf
- 金屬--有機骨架材料的合成與吸附分離性能研究.pdf
- Co-MOF-74的合成及其CO2氣體吸附分離的模擬研究.pdf
- 吸附分離HFP和HFPO混合物的初步探索.pdf
- 纖維狀吸附分離材料的制備及其在分離富集中的應用.pdf
- 微孔有機聚合物的合成及吸附分離性能研究.pdf
- 泡沫分離和樹脂吸附分離豆粕中大豆皂甙的工藝研究.pdf
- 蓮心堿與葉綠素吸附分離的行為研究.pdf
- 井岡霉素提取及其在吸附分離材料中的應用.pdf
- 納米炭精準合成與氣體吸附分離性能研究.pdf
- 空氣中低含量甲烷的變壓吸附分離.pdf
- 合成氨的發(fā)展歷程及煤合成氨原理
- 納米多孔炭的化學合成及其CO2吸附分離性能.pdf
- 聚酯基硫脲樹脂的合成及其對貴金屬離子的吸附分離性能.pdf
- 殼聚糖類樹脂吸附分離茶多酚的研究.pdf
- 吸附分離雙甘膦廢水.pdf
- 聚酯基硫脲樹脂的合成及其對貴金屬離子的吸附分離性能(1)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