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實驗與臨床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部分、相關癌基因、抑癌基因在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中的表達和臨床意義
  目的:探討癌基因MDM2,抑癌基因PTEN、P53以及PI3K、AKT基因在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
  方法:收集11例骨髓正常非白血病患者(正常對照normal control,NC),18例初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者,27例完全緩解期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

2、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in complete remission,ALL-CR)患者的骨髓標本,分離單個核細胞(marrow mononuclear cells,MMNC),應用實時熒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fication reverse transcriptional PCR,RT-PCR)檢測MMNC中MDM2、PTEN、P53、PI3K和AKT mRNA的表達水平,蛋白質免

3、疫印跡(Western Blot,WB)方法檢測MDM2、PTEN、P53、PI3K、AKT和p-AKT蛋白的表達水平,并分析這些基因的mRNA和蛋白的表達與臨床的關系。
  結果:
  1.MDM2、PTEN、P53、PI3K和AKT的mRNA在ALL中的表達水平
  1.1 MDM2 mRNA在初診ALL組的表達水平(0.826±0.559)明顯高于NC組(0.411±0.056)(P<0.05)。
  1.

4、2 PTEN mRNA在初診ALL組(1.281±0.923)和ALL-CR組(1.984±0.383)的表達水平明顯低于NC組(6.124±0.794)(P值均<0.01)。
  1.3 P53 mRNA在初診ALL組(0.277±0.087)和ALL-CR組(0.319±0.067)的表達水平明顯低于NC組(2.404±0.533)(P值均<0.05)。
  1.4 PI3K、AKT mRNA在NC組、初診ALL組和AL

5、L-CR組中表達無差異。
  2.MDM2、PTEN、P53、PI3K、AKT和p-AKT蛋白在ALL中的表達水平.
  2.1 MDM2蛋白在ALL-CR組的表達水平(2.535±0.229)高于NC組(1.495±0.336)(P<0.05);在初診ALL組(2.175±0.219)高于NC組(1.495±0.336),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2.2 PTEN蛋白在初診ALL組(0.513±0.061)和ALL-

6、CR組(0.458±0.043)的表達水平明顯低于NC組(0.981±0.089)(P值均<0.01)。
  2.3 P53蛋白在ALL-CR組的表達水平(1.937±0.178)高于NC組(1.209±0.183)(P<0.05);在初診ALL組(1.853±0.178)高于NC組(1.209±0.183),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2.4 PI3K蛋白ALL-CR組中的表達水平(2.968±0.294)明顯高于NC組(1

7、.706±0.263)(P<0.01);在初診ALL組(2.339±0.251)高于NC組(1.706±0.263),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2.5 AKT蛋白在初診ALL組(2.943±0.261)(P<0.05)和ALL-CR組(3.699±0.389)(P<0.01)的表達水平明顯高于NC組(1.762±0.336)。
  2.6 p-AKT蛋白在初診ALL組(2.682±0.321)(P<0.05)和ALL-CR組

8、(3.251±0.349)(P<0.01)的表達水平明顯高于NC組(1.366±0.252)。
  結論:初診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兒中,在mRNA水平上,其腫瘤細胞的癌基因MDM2高表達,抑癌基因PTEN、P53低表達;在翻譯水平上,AKT和p-AKT蛋白高表達,PTEN蛋白低表達。這些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異常表達可能是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發(fā)病的重要原因。
  第二部分、柔紅霉素聯(lián)合鹽酸小檗堿對原代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細胞增殖抑

9、制的實驗研究
  目的:探討柔紅霉素(daunorubicin,DNR)聯(lián)合鹽酸小檗堿(berberine,BBR)對原代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細胞(primary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cells,P-ALLCS)增殖的影響。
  方法:收集初診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兒骨髓標本6例,分離單個核細胞,于24小時采用細胞計數試劑

10、盒(cell counting kit-8 assay,CCK-8)檢測DNR和BBR分別單藥作用和兩藥聯(lián)合作用對P-ALLCS的增殖抑制作用。
  結果:
  1.DNR對P-ALLCS的生長抑制作用
  DNR0.05 mg/L,0.1mg/L,0.5mg/L,1mg/L四個濃度作用于P-ALLCS,抑制率分別是(11.56±0.73%),(26.16±2.91%),(39.91±1.88%),(59.60±2.8

11、0%),隨著DNR濃度的增加,P-ALLCS被抑制的比例逐漸增加,且P值均<0.05。
  2.BBR對P-ALLCS的生長抑制作用
  BBR10μ M,50μ M,100μ M三個濃度作用于P-ALLCS,抑制率分別是(12.39±1.5%),(25.61±3.00%),(39.75±2.43%),隨著BBR濃度的增加,P-ALLCS的被抑制的比例逐漸增加,且P值均<0.05。
  3.DNR聯(lián)合BBR對P-ALL

12、CS的生長抑制作用
  3.1 DNR0.05mg/L聯(lián)合BBR10μM,50μM,100μM的抑制率分別是(18.43±1.11%),(30.77±2.53%),(46.58±3.06%)。
  3.2 DNR0.1mg/L聯(lián)合BBR10μM,50μM,100μM的抑制率分別是(27.25±1.93%),(38.65±1.68%),(53.12±3.13%)。
  3.3 DNR0.5mg/L聯(lián)合BBR10μM,50

13、μM,100μM的抑制率分別是(46.67±1.64%),(71.91±5.08%),(79.32±1.60%)。
  3.4 DNR1mg/L聯(lián)合BBR10μM,50μM,100μM的抑制率分別是(70.85±0.93%),(80.28±1.98%),(89.96±1.40%)。
  在以上四個組別中,隨著BBR濃度的增加,對P-ALLCS的增殖抑制作用逐漸增強,P值均<0.05。而且每一組別中DNR聯(lián)合BBR后的抑制率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