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聯(lián)合CIK細胞治療惡性腫瘤的相關研究及在卵巢癌臨床治療中的觀察.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5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卵巢癌發(fā)病隱匿,大部分患者就診時已經(jīng)是晚期,位居婦科腫瘤患者致死首位。結(jié)腸癌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也位居消化系統(tǒng)腫瘤首位。因此,它們都迫切需要尋找更有效的治療手段。隨著腫瘤免疫學和分子生物學的不斷發(fā)展,腫瘤免疫治療已成為腫瘤的第四大治療模式。細胞因子誘導的殺傷細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s,CIK)兼具有強大的抗瘤活性和增殖活性,又具有非MHC限制性殺瘤的優(yōu)點,近些年已經(jīng)得到廣泛關注并應用于多種實體瘤的臨床治

2、療,但對卵巢癌治療報道少見。
  本文首先通過體外實驗研究順鉑(cis-Dichloro diamine in platinum,CDDP或DDP)、CIK細胞及其聯(lián)合對卵巢癌細胞株SKOV-3的殺傷效應,接著通過體內(nèi)實驗研究氟尿嘧啶(5-FU)、CIK細胞及其聯(lián)合對小鼠結(jié)腸癌移植瘤生長的作用,初步探討其作用機制。最后,回顧分析本中心6例CIK細胞治療的卵巢癌患者臨床資料,初步探討CIK細胞治療卵巢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為卵巢癌探尋

3、生物治療策略。
  第一部分 DDP聯(lián)合CIK細胞對卵巢癌細胞株SKOV-3的殺傷效應
  目的:探討DDP、CIK細胞及其聯(lián)合對卵巢癌細胞株SKOV-3的殺傷效應并初步探討其機制。
  方法:利用人外周血單核細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在體外用多種細胞因子誘導生成CIK細胞,于培養(yǎng)第0、7、14、21、28及35天進行細胞計數(shù)及流式細胞術分析CD3+CD56+雙

4、陽性細胞百分比;于培養(yǎng)14天收獲CIK細胞作為效應細胞,用含有CIK細胞培養(yǎng)液上清的培養(yǎng)液培養(yǎng)對數(shù)生長期的SKOV-3細胞,于培養(yǎng)24及48小時用流式細胞儀檢測SKOV-3細胞的凋亡情況,同時設正常培養(yǎng)的SKOV-3細胞作對照組;殺傷實驗分為A1~4 CIK細胞作用組(效靶比分別為5∶1、10∶1、20∶1、40∶1)、B1~7 DDP作用組(DDP濃度分別為0.625、1.25、2.5、5、10、20、40μg/ml)及C1~2 CI

5、K聯(lián)合DDP作用組(DDP濃度均為2.5μg/ml,效靶比分別為5∶1和10∶1)。同時設效應細胞和靶細胞作對照孔。于24h和48 h采用MTT法檢測各組對SKOV-3的生長抑制效應。
  結(jié)果:CIK細胞體外培養(yǎng)第0、7、14、21、28及35天細胞計數(shù)依次為(1.8±0.2)×107、(14.67±1.53)×107、(230.0±20.0)×107、(225.0±22.91)×107及(220.0±17.32)×107,細胞

6、數(shù)于培養(yǎng)第21天時約增加127.78倍,達到增殖高峰;CD3+CD56+雙陽性細胞的百分含量依次為(0.47±0.17)%、(11.30±1.96)%、(35.50±2.30)%、(38.23±1.92)%、(31.40±3.91)%和(28.61±3.45)%,到21天也達到增殖高峰;SKOV-3與CIK細胞培養(yǎng)液上清共培養(yǎng)24 h及48 h后凋亡率分別為(12.30±1.47)%和(27.13±2.0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

7、.05)。對照組24h及48 h凋亡率分別為(0.62±0.35)%和(0.65±0.38)%,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1~4CIK作用組24 h抑制率分別為(16.52±2.52)%、(24.18±4.05)%、(35.98±5.19)%及(53.98±5.02)%,48 h抑制率分別為(24.20±5.59)%、(41.23±3.64)%、(57.27±6.68)%及(74.74±6.87)%。在相同時間各組間細胞抑制率

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相同效靶比24h和48 h抑制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IK細胞對SKOV-3細胞的抑制率隨著效靶比的提高及作用時間的延長而提高;B1~7 DDP作用組24 h抑制率分別為(15.09±4.03)%、(25.95±3.36)%、(37.11±3.05)%、(50.07±5.21)%、(62.93±5.85)%、(77.93±3.28)%及(92.55±1.39)%,48 h抑制率分別增為(2

9、3.42±5.63)%、(32.39±1.47)%、(46.04±2.76)%、(60.46±3.26)%、(72.77±2.38)%、(86.42±1.46)%及(96.24±0.59)%。除外DDP0.625μg/ml組24 h和48 h抑制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102),其余各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DDP對SKOV-3細胞的抑制率也隨著藥物濃度的提高及作用時間的延長而提高;C1~2 CIK聯(lián)合DDP作用組24 h抑制率分別為

10、(50.50±3.69)%和(68.19±2.07)%,48h抑制率分別為(69.87±2.67)%和(80.11±6.87)%。CIK細胞聯(lián)合DDP與單一處理因素相比,對SKOV-3的生長抑制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但析因分析結(jié)果顯示,低劑量組(效靶比為5∶1)24 h和48 h抑制率未見到協(xié)同效應(P值分別為0.171和0.895),而高劑量組(效靶比為10∶1)24 h和48 h抑制率見到協(xié)同效應(P<0.05)。
  結(jié)論:P

11、BMC在體外經(jīng)多種細胞因子刺激誘導下可大量擴增獲得CIK細胞,其主要效應細胞(CD3+CD56+CIK)在第14~21天為高表達平臺期,在此期間可獲得較為理想的效應細胞;CIK細胞可通過分泌細胞因子并誘導卵巢癌SKOV-3細胞凋亡發(fā)揮較強的殺傷作用;聯(lián)合CIK細胞治療可明顯增強DDP對卵巢癌SKOV-3細胞的殺傷作用。
  第二部分氟尿嘧啶聯(lián)合CIK細胞在小鼠結(jié)腸癌模型體內(nèi)抗腫瘤效應的實驗研究
  目的:探討氟尿嘧啶(flu

12、orouracil,5-FU)、CIK細胞以及5-FU聯(lián)合CIK細胞對小鼠結(jié)腸癌移植瘤生長的作用。
  方法:建立BALB/C小鼠結(jié)腸癌模型,在體外誘導培養(yǎng)小鼠CIK細胞,于第0和7天進行流式細胞術CIK主要效應細胞表型分析。10只荷瘤鼠隨機分兩組,一組給5-FU(12.5 mg/kg)當天腹腔注射,另一組給予NS(0.2ml/只)腹腔注射作對照,第十天采用流式細胞儀分析荷瘤鼠腫瘤組織中淋巴細胞細胞毒性T細胞活化抗原-4(cyto

13、toxic T lymphocyte-activation antigen4,CTLA-4)和非淋巴細胞CD80、CD86表達。另取40只荷瘤鼠隨機分成四組,A組(正常對照組):NS(0.2 ml腹腔灌注,d0)+NS(0.2ml尾靜脈注射,d3);B組(5-FU組):5-FU(12.5 mg/kg腹腔灌注,d0)+NS(0.2ml尾靜脈注射,d3);C組(CIK組):NS(0.2ml腹腔灌注,d0)+CIK(1×107尾靜脈注射,d3

14、);D組(5-FU+CIK組):5-FU(12.5 mg/kg腹腔灌注,d0)+CIK(1×107尾靜脈注射,d3)。觀察腫瘤生長并繪制腫瘤生長曲線,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及l(fā)og-rank檢驗。用藥第10天各組處死5只小鼠,采用RT-PCR法檢測四組腫瘤組織中IFN-γ和TNF-α表達量。
  結(jié)果:小鼠CIK主要效應細胞在體外擴增第7天達到(18.4±6.8)%。與對照組相比,5-FU處理后小鼠移植瘤組織中CD

15、45+細胞表面CTLA-4表達量提高,且CD45-細胞CD80和CD86表達量增加;5-FU聯(lián)合CIK細胞治療組小鼠腫瘤生長速度明顯慢于單因素治療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5-FU聯(lián)合CIK細胞治療可提高腫瘤組織IFN-γ與TNF-α表達量,且聯(lián)合治療組與單治療組中IFN-γ的表達量之間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jié)論:5-FU聯(lián)合CIK細胞治療對結(jié)腸癌移植瘤生長的抑制作用大于單獨應用,且可提高BALB/

16、C小鼠結(jié)腸癌模型的免疫功能。
  第三部分化療聯(lián)合CIK細胞治療卵巢癌的臨床觀察
  目的:初步探討CIK細胞治療卵巢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為卵巢癌探尋生物治療策略。
  方法:利用接受常規(guī)手術和化療結(jié)束后卵巢癌患者外周血分離出單個核細胞,在體外經(jīng)多種細胞因子誘導培養(yǎng)出CIK細胞,流式細胞術分析其表型特征。將體外培養(yǎng)第14~21天的CIK細胞通過靜脈回輸給患者,流式細胞儀檢測患者外周血淋巴細胞表型變化,回顧性觀察6例接受

17、CIK細胞治療的卵巢癌患者資料,觀察患者治療前后卡式評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core,KPS)差異、腫瘤指標差異、外周血T細胞亞群分布及治療后相關毒副反應。
  結(jié)果:有5例治療后KPS較治療前明顯提升,另外1例治療后KPS保持不變。所有接受CIK細胞治療的患者均未出現(xiàn)明顯毒副作用。1例Ⅲ期EOC患者手術聯(lián)合化療治療后CA199升高,在接受CIK細胞治療3個療程后,CA199逐漸下降至正常。目前狀況良好

18、,腫瘤標記物和影像學隨訪沒有腫瘤復發(fā)跡象,無瘤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已達到3年。1例Ⅱ期透明細胞癌合并漿液性癌患者,接受CIK細胞治療2個療程,PFS已接近4年,隨訪瘤標和影像學檢查無腫瘤復發(fā)跡象。另外1例II期EOC患者接受8個療程CIK細胞治療后,PFS已達5年,目前狀況良好,也沒有腫瘤復發(fā)跡象。
  結(jié)論:CIK細胞治療卵巢癌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是一種有希望的治療方法。

19、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對化療聯(lián)合CIK細胞治療腫瘤的基礎研究和治療卵巢癌病例的回顧分析,我們認為,CIK細胞可在體外經(jīng)多種細胞因子刺激下誘導擴增,第14~21天可獲得較為理想的效應細胞;CIK細胞可通過分泌細胞因子并誘導卵巢癌SKOV-3細胞凋亡發(fā)揮較強的殺傷作用;聯(lián)合CIK細胞治療可增強DDP對卵巢癌SKOV-3細胞的殺傷作用;5-FU聯(lián)合CIK細胞治療對BALB/C小鼠結(jié)腸癌移植瘤生長的抑制作用大于單獨應用5-FU或CIK細胞,且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