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輔助化療聯(lián)合中間性腫瘤細胞減滅術治療晚期上皮性卵巢癌及卵巢癌預后影響因素的臨床分析.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背景: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統(tǒng)常見的惡性腫瘤,早期病變不易發(fā)現(xiàn),出現(xiàn)癥狀時多屬晚期,其病死率居女性生殖系統(tǒng)惡性腫瘤首位。目前,初始腫瘤細胞減滅術隨后輔以鉑類和紫杉醇的輔助化療是晚期卵巢癌的標準治療方案。新輔助化療作為治療晚期卵巢癌的另一選擇,主要應用于兩種情況:(1)經(jīng)術前估計不能達到理想減滅術的卵巢癌患者,給予幾個周期的新輔助化療,再行手術以期達到理想細胞減滅,術后給予輔助化療。(2)經(jīng)過初始腫瘤細胞減滅術,術后遺留較大殘

2、余腫瘤卵巢癌的患者,給予幾個周期新輔助化療,再行手術切除殘余腫瘤,術后給予或不給予輔助化療。新輔助化療提高了理想細胞減滅率,減少了殘余腫瘤體積,但新輔助化療是否提高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生存率,尚有很大爭議。新輔助化療研究多采用非隨機的回顧性分析,認為新輔助化療患者的生存率與傳統(tǒng)治療相似,部分研究證實,新輔助化療比傳統(tǒng)手術存活率高,極少數(shù)證實,新輔助化療比傳統(tǒng)治療生存率差[10,11]。本研究用循證醫(yī)學思想,比較新輔助化療對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總

3、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及無進展生存期(progession free survival,PFS)的影響,以期為治療晚期卵巢癌提供科學依據(jù)。
   流行病學研究結果顯示,近年來我國卵巢癌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其中約80%的卵巢癌確診時已屬晚期,治療及預后均較差。大多數(shù)卵巢癌患者雖經(jīng)過腫瘤細胞減滅術和以鉑類為基礎的化療后臨床緩解率>80%,但絕大多數(shù)腫瘤將復發(fā)。卵巢癌的危險因素較多且復雜,如生活環(huán)境因素、

4、地域、種族、惡性腫瘤家族史、經(jīng)濟狀況、職業(yè)、月經(jīng)史、妊娠與哺乳史、孕育史、避孕藥物的使用、節(jié)育史、吸煙飲酒史及飲食習慣等均是卵巢癌可能的危險因素。目前,卵巢癌的病因及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探討并闡明卵巢癌發(fā)病誘因對臨床預防和治療卵巢癌具有重要意義。
   目的:
   1)比較新輔助化療聯(lián)合中間性腫瘤細胞減滅術(NACT-IDS)與初次腫瘤細胞減滅術(PDS)應用于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的近期療效及生存情況,探討NACT-IDS治

5、療晚期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2)探討影響上皮性卵巢癌預后的相關因素。
   方法:
   第一部分:收集101例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將其分為NACT-IDS組(新輔助化療聯(lián)合中間性腫瘤細胞減滅術)59例,即術前予鉑類為基礎的腹腔內化療1-2療程,2-3周后行腫瘤細胞減滅術;PDS組(初次腫瘤細胞減滅術)42例,即首先行腫瘤細胞減滅術,再予化療。兩組術后均予紫杉醇+卡鉑/順

6、鉑化療。比較兩種治療方案的近期療效,腫瘤細胞減滅術實施情況,患者生存情況。
   第二部分:回顧性分析168例卵巢癌患者的臨床資料,包括發(fā)病年齡、臨床分期、術后病理類型、病理分化程度、手術殘余病灶的大小及術后輔助化療的療程數(shù)等,并對其進行電話隨訪了解其預后情況,尋找影響卵巢癌預后的因素。
   結果:
   第一部分:在101例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中,59例接受新輔助化療+中間性腫瘤細胞減滅術(NACT-IDS)

7、,42例行初次的腫瘤細胞減滅術(PDS),NACT-IDS組比PDS組分別平均年齡54歲/49.5歲,臨床表現(xiàn)為:腹脹、腹痛25例/12例,月經(jīng)不調12例/9例,查體發(fā)現(xiàn)9例/14例,陰道排液6例/4例,腹部包塊7例/3例;病理類型為漿液性33例/23例,粘液性14例/13例,透明細胞癌3例/2例,子宮內膜樣2例/2例,混合性6例/2例,其他類型1例;臨床分期:Ⅲ期55例/41例,Ⅳ期4例/1例;組織分級:高分化14例/13例,中分化3

8、5例/21例,低分化10例/8例。兩組年齡、臨床表現(xiàn)、病理類型、組織分級等方面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NACT-IDS組理想減瘤(殘留病灶<1cm)和非理想減瘤(殘留病灶≥1cm)分別為38例(74.0%)和21例(26.0%),PDS組分別為23例(54.7%)和19例(45.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NACT-IDS組7例(11.8%)發(fā)生并發(fā)癥,包括腸梗阻2例,術中直腸穿孔2例,切口

9、Ⅱ期縫合3例;PDS組9例(21.4%),包括切口感染2例,腸梗阻5例,結腸瘺2例,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前者少于后者,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NACT-IDS組術中平均失血量、手術時間和腹水量為508ml、220分鐘、685ml明顯小于PDS組779ml、270分鐘、1361ml,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術后平均住院天數(shù)分別為10天和12天,兩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191)。
   NAC

10、T-IDS組總有效率(CR+PR)為72.8%(43/59),與PDS組38.0%(16/42)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隨訪6-72個月,NACT-IDS組復發(fā)6例(10.2%),死亡3例(5.1%),PDS組復發(fā)4例(9.5%),死亡4例(9.5%),兩組結果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兩組1年生存率分別為94.9%和92.8%(P>0.05),3年生存率分別為76.2%和59.5%(P>0.05),兩組結果比較無

11、統(tǒng)計學差異。
   NACT-IDS組的平均無進展生存期和總體生存期分別為22.7(7-63.5)個月和33.5(13.8-92.3)個月,PDS組分別為21.7(4.3-61.2)個月和32.1(12.4-114.9)個月。兩組的無進展生存期和總體生存期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分別為P=0.082和P=0.293)。兩組的5年生存率分異為17.6%和11.2%,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503)。
   第二部分:單因素分析

12、:患者的年齡、臨床分期、腫瘤細胞減滅術后殘余病灶的大小、術后輔助化療療程數(shù)與上皮性卵巢癌的預后關系密切。不同病理類型對預后的影響,無統(tǒng)計學意義。168例患者中≤50歲組患者的平均生存時間為58.27個月,總生存率為55.3%;>50歲組患者的平均生存時間為50.01個月,總生存率為20.5%。兩組患者的生存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36),表明年輕患者的預后好于年老患者。早期(Ⅰ-Ⅱ期)患者的平均生存時間為85.2個月,總生存率為6

13、9.5%;晚期(Ⅲ-Ⅳ期)患者的平均生存時間為42.4個月,總生存率為29.1%。兩組患者的生存率差異顯著(P<0.001),表明早期患者的預后好于晚期患者。殘余病灶直徑≤1cm組患者的平均生存時間為71.2個月,總生存率為53.1%;殘余病灶直徑≥1cm組患者的平均生存時間為28個月,總生存率為13.1%。兩組患者的生存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首次腫瘤細胞減滅術后殘余病灶的大小是影響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預后的重要因素。漿液

14、性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時間為58.0個月;粘液性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時間為73.5個月;子宮內膜樣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時間為71.1個月;透明細胞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時間為50.2月,但各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238)。術后輔助化療<6療程患者的平均生存時間為40.1個月,總生存率為20.2%;≥6療程患者的平均生存時間為70.3個月,總生存率為52.4%。兩組患者的生存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2),表明術后足療程的化療可使卵巢上皮癌患

15、者的預后明顯改善。經(jīng)COX風險比例回歸模型進行多因素分析后發(fā)現(xiàn)腫瘤的臨床分期、術后殘余病灶的大小及術后輔助化療為影響上皮性卵巢癌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以早期(Ⅰ-Ⅱ期)患者的死亡風險為1,則晚期(Ⅲ-Ⅳ期)患者的死亡風險為3.559;以術后殘余病灶直徑≤1cm患者的死亡風險為1,則殘余病灶直徑>1cm患者的死亡風險為2.590;以術后化療療程數(shù)<6療程患者的死亡風險為1,則≥6療程患者的死亡風險為0.374,兩組患者的生存率差異顯著(P=

16、0.013)。單因素分析年輕患者的預后明顯好于年老患者,但經(jīng)多因素回歸分析結果卻顯示年齡并不是影響患者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P=0.724)。
   結論:
   第一部分:盡管NACT-IDS組患者的無瘤生存期(PFS)與總生存率(OS)和PDS組的結果比較并沒有顯著差異,不能改善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的遠期療效。但NACT-IDS組卻能明顯的提高腫瘤的手術切除率、減少術中出血量,同時不增加手術的并發(fā)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