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十二指腸疾病高發(fā)區(qū)幽門螺桿菌毒力分析及dupA(2499)基因功能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
  幽門螺桿菌(H.pylori)是定植于人類胃粘膜上皮細胞表面的一種細菌,與胃十二指腸疾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密切相關。分析胃十二指腸疾病高發(fā)區(qū)(威海)H.pylori臨床分離株毒力因子的分子特征(包括cagPAI、vacA基因和dupA基因),以評價該地區(qū)H.pylori臨床分離株的毒力。研究該地區(qū)H.pylori菌株的dupA基因功能,以探討H.pyloridupA基因的致病機制。
  方法:
  1.選取胃十二

2、指腸疾病高發(fā)區(qū)(威海)臨床就診的患者,進行胃粘膜組織分離培養(yǎng)H.pylori菌株。采用PCR擴增結合測序的方法,分析H.pylori臨床分離株cagPAI(cagA,cagE,cagI,cagL,cagM,cagT和cagX基因)、cagA基因3'端可變區(qū)、vacA基因和dupA基因類型,與NCBI(NationalCenterofBiotechnologyInformation)中相關序列進行比對。并根據基因序列獲得了相應蛋白的氨基酸

3、序列,采用MEGA4.1構建相應系統(tǒng)發(fā)育樹。
  2.研究分離于十二指腸潰瘍患者的H.pyloriWH-21菌株攜帶的dupA基因類型,并對其蛋白進行生物學信息學分析,包括該蛋白一級結構、二級結構和三級結構特征及該蛋白細胞定位和功能結構域等。
  3.構建pET-32a-dupA原核表達載體,轉化于E.coliRosetta(DE3)中。經IPTG誘導后表達重組DupA蛋白,以Ni2+-NTA珠分離純化目的蛋白。利用ATPa

4、se分解ATP生成無機磷的原理,檢測重組DupA蛋白的ATPase活性。采用動物實驗制備抗重組DupA蛋白多克隆抗血清。
  4.利用Westernblotting法檢測DupA(2499)蛋白的亞細胞定位。采用免疫共沉淀實驗和質譜分析方法,進行DupA(2499)蛋白的互作蛋白分析。
  5.構建敲除載體pBluescript/△dupA∷KMr,采用同源重組的方法構建H.pyloridupA(2499)基因缺失株。

5、>  6.H.pylori和GES-1細胞共培養(yǎng)后,采用Westernblotting方法分析dupA(2499)基因的缺失對H.pyloriCagA蛋白轉運的影響,以及CFU實驗和粘附率實驗分析H.pyloridupA(2499)基因缺失株的粘附功能。
  7.分析不同pH值液體培養(yǎng)基中H.pylori生長情況,研究H.pyloridupA(2499)基因缺失株對酸性環(huán)境的抵抗力。采用Westernblotting,分析培養(yǎng)后上

6、清液中脲酶含量。H.pylori和GES-1細胞共培養(yǎng),采用ELISA方法分析上清液中IL-8的濃度,分析H.pyloridupA(2499)基因缺失株毒力變化。
  8.H.pylori和MKN-45細胞共培養(yǎng)后,采用MTT方法檢測H.pyloridupA(2499)基因缺失株的細胞毒變化,Hoechst33258染色后顯微鏡下觀察H.pyloridupA(2499)基因缺失株對腫瘤細胞形態(tài)變化的影響,Westernblotti

7、ng分析線粒體通路的凋亡相關分子標志變化,包括活化Caspase-3,PARP,Bax和Bcl-2變化。
  結果:
  1.經過PCR擴增后,116株H.pylori臨床分離株均攜帶cagA,cagL,cagM,cagT和cagX基因,而只有89.7%(104/116)和82.8%(96/116)菌株分別擴增出cagE和cagI基因。25.9%(30/116)菌株中發(fā)現cagPAI部分缺失,其中cagPAI部分缺失株在慢性

8、胃炎中占44.4%(24/54)顯著高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和胃癌(9.7%,6/62)(p<0.001)。未發(fā)現cagPAI完全缺失的H.pylori菌株。
  24株菌株cagA3'端可變區(qū)氨基酸序列可分為兩大群:東亞型(91.7%)和西方型(8.3%),其中前者為EPIYA-A-B-D型,后者為EPIYA-A-B-C型。CagPAI蛋白中除了CagL蛋白外,CagI、CagM、CagT和CagX蛋白序列均為保守。系統(tǒng)發(fā)育樹提

9、示CagPAI蛋白也分為兩個群:東亞型和西方型,大部分菌株也屬于東亞型。
  H.pylori臨床分離株vacA基因s區(qū)和m區(qū)的主要流行模式為s1a/m2(48.3%)和s1c/m2(13.8%)。31.0%的H.pylori臨床分離株攜帶dupA基因,其中在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和胃癌攜帶率為40.3%,高于慢性胃炎(20.4%,p=0.02)。dupA基因序列分析顯示其讀碼框架為2499bp,稱作dupA(2499)基因。

10、>  2.H.pyloriWH-21菌株攜帶的dupA基因全長2499bp,稱作dupA(2499)基因。威海地區(qū)8株dupA堿基序列同源性為99.3%,與日本兩株H.pylori菌株的dupA基因堿基序列同源性為99.25%,不同地區(qū)14株H.pyloridupA堿基序列同源性為91.65%。生物信息學分析發(fā)現DupA(2499)蛋白為穩(wěn)定親水性蛋白質,抗原性強。無信號肽且有多個跨膜區(qū),定位于細胞內膜。α螺旋是該蛋白多肽鏈中主要組成結

11、構元件,具有一個卷曲螺旋結構。三維結構預測其配體結合物質為ADP、ATP和Mg2+等。與CagE_TrbE_VirB超家族有較高的同源性,具有ATP結合位點。
  3.獲得了重組DupA蛋白,該蛋白ATPase活力為129.5±17.8U/mgprot。成功制備了抗重組DupA蛋白多克隆抗血清,抗體效價為1∶6.4×104。
  4.Westernblotting結果顯示DupA(2499)蛋白定位于胞膜。經過免疫共沉淀實驗

12、和質譜分析,DupA(2499)蛋白的互作蛋白為脲酶和HSP60。
  5.獲得了H.pyloridupA(2499)基因缺失株,并通過了PCR和Westernblotting的驗證。
  6.采用H.pylori感染GES-1細胞后,缺失株組和野生株組向胞內轉運CagA蛋白無差別。CFU實驗結果[(27.2±7.1)×106和(28.5±6.9)×106,p=0.772]和粘附率實驗結果(81.0%和78.8%,p=0.7

13、24)均無明顯差異。
  7.除pH6.5~pH7.5之外,其它酸性環(huán)境下野生株組菌量顯著高于缺失株組(p<0.05)。缺失株組的脲酶分泌低于野生株組,特別在酸性環(huán)境時。細菌細胞共培養(yǎng)后,野生株組上清液中IL-8濃度顯著高于缺失株組(p<0.001)。
  8.與對照組比較,細菌細胞共培養(yǎng)12h后MKN-45細胞存活率開始降低,缺失株組MKN-45細胞存活率顯著高于野生株組(p<0.05)。細菌細胞共培養(yǎng)12h后,Hoech

14、st33258染色結果顯示缺失株組和野生株組均可以引起MKN-45細胞凋亡,但野生株組凋亡率顯著高于缺失株組(p<0.05)。6h后野生株組和缺失株組均開始出現Caspase-3和PARP的剪切活化,野生株組強于缺失株組。與缺失株組比較,野生株組Bax明顯上調而Bcl-2則明顯下調。
  結論:
  1.胃十二指腸疾病高發(fā)區(qū)(威海)H.pylori臨床分離株為強毒株,與該地區(qū)的胃十二指腸疾病高發(fā)相關。H.pylori強毒性特

15、征與東亞型cagA基因3'端可變區(qū)、完整的cagPAI、東亞型cagPAI基因、強毒性vacA基因和dupA(2499)基因有關。
  2.dupA(2499)基因保守且同源性高,適宜進行體外表達。DupA(2499)蛋白穩(wěn)定且抗原性強,適合抗體的制備。
  3.DupA(2499)蛋白獨立于CagPAI之外,存在于H.pylori的內膜,具有ATPase活性并參與脲酶的分泌,但不參與H.pylori的CagA蛋白的轉運和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