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構建針對性的致死性道路交通傷害負擔預測模型,同時采用模型預測中國2015-2030年致死性道路交通傷害負擔發(fā)展趨勢,為提出前瞻性的干預措施提供參考依據。
方法:通過查詢世界衛(wèi)生組織死亡數據庫獲取不同國家道路交通傷害死亡人數資料,同時通過世界銀行、世界衛(wèi)生組織、聯合國人口司等機構網站獲取各國家不同年份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城市化水平、機動化水平及教育水平等資料。構建包含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城市化水平、機動化水平及教育水平四個自變
2、量的不同性別各年齡組道路交通傷害死亡率對數模型,同時重復世界衛(wèi)生組織模型,僅選用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教育水平及時間變量構建不同性別各年齡組道路交通傷害死亡率對數模型,采用決定系數比較兩種模型的優(yōu)劣。最后將中國2015-2030年各自變量預測值應用于擬合模型,預測未來我國致死性道路交通傷害負擔發(fā)展趨勢。
結果:
1.共收集2626份數據:分別來自153個國家/地區(qū);男女各占50%;時間跨度為1965-2010年,其中19
3、65-1989年、1990-1999年、2000-2005年、2006-2010年依次占4.8%、23.5%、31.7%和40.0%。
2.選用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機動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和教育水平四個變量構建的道路交通傷害死亡率擬合模型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男性0-4歲、5-14歲、15-24歲、25-34歲、35-44歲、45-54歲、55-64歲、65+歲組模型的決定系數R2分別為22.7%、31.1%、51.
4、8%、52.3%、44.9%、41.8%、40.1%、25.5%,女性各組分別為22.9%、32.6%、51.1%、49.3%、41.3%、35.9%、30.7%、20.1%;
重復世界衛(wèi)生組織僅選用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教育水平和時間變量構建的道路交通傷害死亡率擬合模型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男性各年齡組模型決定系數R2分別是14.9%、22.0%、31.5%、33.1%、30.7%、28.5%、27.7%、17.8
5、%;女性各年齡組模型決定系數R2分別是14.1%、20.6%、30.4%、31.8%、26.7%、24.3%、17.3%、8.8%。
3.我國2015-2030年道路交通傷害死亡率總體呈緩慢下降趨勢,2015年、2020年、2025年、2030年依次為13.7/10萬、13.4/10萬、12.8/10萬、11.8/10萬;因道路交通傷害死亡的人數2015年、2020年、2025年、2030年分別有190565、189358、1
6、83051、169033人,呈下降趨勢;所致壽命損失年2015年、2020年、2025年、2030年分別為691.8、663.4、618.9、551.3萬年,呈逐漸下降的趨勢;但55歲及以上年齡組壽命損失年2015年、2020年、2025年、2030年分別為68.0、73.7、82.1、83.9萬年,呈不斷上升的趨勢。
結論:
1.本研究采用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機動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和教育水平四個變量構建的道路交通傷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道路交通傷害預測方法研究.pdf
- 蓬萊市道路交通傷害疾病負擔研究.pdf
- 廣東省居民非致死性傷害流行特征及經濟負擔研究.pdf
- 道路交通傷害的病例交叉研究.pdf
- 道路交通噪聲預測模型分析及實證研究.pdf
- 影響道路交通傷害因素研究的零膨脹計數模型.pdf
- 十字型交叉口道路交通噪聲預測模型的建立與應用分析.pdf
- 某電動機車車輛制造企業(yè)非致死性職業(yè)傷害的疾病負擔研究.pdf
- 城市道路交通噪音預測模型研究.pdf
- 交通流宏微觀模型在城市道路交通中的應用及實測分析.pdf
- 河北省道路交通事故灰色預測模型的構建與應用.pdf
- 北京市道路交通事故灰色預測模型的構建與應用.pdf
- 道路交通傷害的流行病學研究.pdf
- 《兒童道路交通傷害干預技術指南》(初稿)
- 基于數據挖掘的道路交通事故分析及預測模型研究.pdf
- 煤礦企業(yè)非致死性職業(yè)傷害的個體影響因素研究.pdf
- 道路交通事故統(tǒng)計分析及預測模型研究.pdf
- 非致死性機械創(chuàng)傷大鼠模型的制備.pdf
- 道路交通傷害危險因素分析及教育干預效果評價.pdf
- 灰色理論在城市道路交通噪聲預測中的應用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