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前嵇康現象研究_40149.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主要選取了“接受研究”的視角,以“唐前”為時段界定,重點探討了六朝時期對嵇康文學和藝術的接受狀況,由此為進一步理解嵇康的人格和文藝創(chuàng)作開拓了一些新的思路。本文“前言”部分對“接受美學”和古典文學領域的“接受研究”現狀作了一些思考。 第一章探討了嵇康形象在六朝時期的“仙化”與“神化”問題。嵇康的神仙信仰和他的采藥服食活動以及游仙詩創(chuàng)作,《高士傳》中“高士”與“仙人”的微妙關系,以及有關嵇康“仙骨”和“尸解”的傳說,共同造成了其

2、形象的“仙化”,這是嵇康自身的“神仙活動”和道教徒依托附會相結合的產物。而嵇康形象的“神化”,則主要源于小說家筆下的形象重塑(剛正之氣和與鬼神通靈),以及他自身品性、才藝與靈性所引發(fā)的后人崇拜。 第二章探討了晉唐時期對嵇康“受”與“拒”兩方面的接受狀況,即對《與山巨源絕交書》的接納和對“嵇康養(yǎng)生被殺戮”的排斥?!督^交書》因特出于漢魏六朝“論絕交”的文學線索之外,而散發(fā)出與眾不同的藝術魅力?!督^交書》對后世的最大影響是嵇康之懶?!?/p>

3、絕交書》中有一段平生志向的自我陳述,體現了嵇康的人間情懷,對后世產生了隱微的影響。鐘會的“庭論”引發(fā)了后人對嵇康何以“兇終”的種種評議,晉唐時期對嵇康“兇終”不留情面的貶刺,多是出自儒者之口。在玄學與文學方面也有針對嵇康的隱微批評,似是而非,并非嚴格意義上的“批評”。 第三章以謝靈運《臨終詩》“嵇公”條注文商榷為引論,論述了嵇康與六朝臨終文藝現象之關系。通過文意連貫性、人名慣稱以及版本異文等方面的考察,筆者認為,謝詩中的“嵇公”

4、本指嵇康,而不是嵇紹。六朝時期文人遭受迫害的人生經歷對他們的精神世界造成巨大的沖擊。嵇康臨終之際“顧日影而彈琴”一事,對六朝臨終文學產生了難以估量的影響?!稄V陵散》與嵇康結下了不解之緣,“《廣陵散》絕”在六朝時期已經演化為技藝失傳的代稱。嵇康陷獄時產生了典型的“名士效應”,洛陽“東市”在六朝人的心目中留下了悲情的印象。嵇康臨刑之際完成了悲情命運的自我超越,然而六朝的士人無法超越這種刻骨的悲情。嵇康死后不斷地受到后人的吊慰。 嵇康

5、其人興趣廣泛,博才多藝,后人對他的接受也涉及到紛繁復雜的多個方面。本文第四章選取了“草木情緣”(合歡·青松·竹林·盛柳·桃樹)這樣一個角度來撰寫,試圖運用一條盡量清晰有效的線索勾勒出唐前嵇康接受史的概貌。嵇康生前為眾多草木留下了特有的審美意味,并且不斷地為后世的讀者回味并演繹著。 嵇康能書會畫,尤其是其草書,后世評價很高。從接受史的角度來看,后人著錄的嵇康的書畫很有問題。本文第五章經考證得出結論:《獅子擊象圖》作者為宗炳的可能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