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氧自由基(reactiveoxygenspecies,ROS)包括超氧化陰離子(O2),羥自由基(·OH),過氧化氫(H2O2)等。ROS通常被認為是細胞呼吸鏈的毒性代謝產(chǎn)物,或病理損傷下由巨噬細胞產(chǎn)生,由于ROS為小分子物質,亦可以由外界環(huán)境彌散進入細胞內。ROS一般被認為是對人體有害的。 既往的研究認為ROS對角膜上皮有害,角膜上皮細胞在病理條件下由線粒體產(chǎn)生大量ROS,如紫外線照射、屈光手術創(chuàng)傷、眼前段化學傷等異常刺激及損
2、傷均可導致氧化應激的產(chǎn)生,造成細胞功能受損甚至死亡。在眼科其他領域的研究中,ROS被認為是導致白內障、黃斑變性等疾病發(fā)生的重要原因。目前尚未有關于ROS參與調控角膜上皮細胞生長以及與生長因子、細胞因子等有絲分裂相關信號通路間互作用的研究報道。本學位論文以人角膜上皮細胞株(humancornealepithelialcell,HCEcellline)及原代培養(yǎng)的兔角膜上皮細胞(rabbitcornealepithelialcell,RCE
3、cell)為研究模型,發(fā)現(xiàn)表皮生長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可以刺激角膜上皮細胞產(chǎn)生一過性ROS,并且這種內源性ROS參與調節(jié)細胞增殖、粘著、移行及創(chuàng)傷修復等生理功能。我們同時發(fā)現(xiàn),短期、低濃度外源性H2O2刺激對角膜上皮細胞生長及創(chuàng)傷修復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第一部分:內源性ROS的發(fā)現(xiàn)及其對細胞增殖、粘著、移行以及創(chuàng)傷修復的影響 為探索EGF能否刺激角膜上皮細胞生成內源性ROS,將HC
4、E及RCE細胞隔夜逐步脫血清處理后用ROS特異性熒光染料DCF—DA染色,激光共聚焦顯微鏡下觀察EGF(5ng/ml)能否刺激角膜上皮細胞產(chǎn)生內源性ROS。添加抗氧化劑N—acetylcysteine(NAC,40mM)組作陰性對照,觀察細胞內熒光生成變化。結果發(fā)現(xiàn)EGF能刺激HCE細胞在90分鐘內產(chǎn)生一過性內源性ROS;而抗氧化劑NAC對照組中EGF對內源性ROS生成的作用被抑制,細胞在90分鐘的觀察時間內無明顯熒光生成。為證明EGF
5、刺激所產(chǎn)生的熒光非轉染細胞株造成的偽像,進一步采用原代培養(yǎng)的RCE細胞作為模型進行研究,實驗結果同樣證實,RCE細胞在5ng/mlEGF的作用下在60分鐘內也可以產(chǎn)生一過性內源性ROS,且抗氧化劑NAC及氧自由基清除劑mannitol預處理細胞可以抑制熒光強度的產(chǎn)生,我們在國際上首次證實了角膜上皮細胞在生長因子(EGF)的刺激下可以產(chǎn)生內源性ROS。采用NADPH氧化酶、脂肪氧化酶(LOX)、線粒體等細胞內ROS來源活性酶的特異性抑制劑
6、分別抑制酶活性,探索EGF刺激產(chǎn)生的內源性ROS的來源。結果發(fā)現(xiàn)NADPH氧化酶及LOX是表皮生長因子EGF刺激相關的內源性ROS的生成來源,抑制這兩者活性后內源性ROS生成明顯受到抑制,而線粒體抑制劑則對內源性ROS的產(chǎn)生無明顯影響。因此,在此部分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了EGF可以刺激角膜上皮細胞生成內源性ROS,并確定了ROS來源為NADPH氧化酶及脂肪氧化酶。 采用BrdU檢測清除EGF刺激生成的內源性ROS后細胞增殖的改變。與空白
7、對照組相比,5ng/mlEGF促進RCE細胞DNA新合成數(shù)量增加28%,HCE細胞DNA新合成數(shù)量增加30%。而自由基清除劑mannitol(100mM)及抗氧化劑NAC(40mM)預先作用30分鐘清除內源性ROS后,5ng/mlEGF對角膜細胞增殖的促進作用被抑制,以上結果證實角膜上皮細胞在EGF作用下產(chǎn)生的這種內源性參與調控角膜上皮細胞的有絲分裂活動. Westernblot技術檢測抗氧化劑NAC清除內源性ROS后對絲裂原活
8、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MAPK)信號通道及其上游與細胞存活及增殖相關的AKT、MEK信號通道磷酸化及活化的影響。結果顯示:EGF刺激產(chǎn)生的ROS參與調節(jié)有絲分裂相關的MAPK等信號通道的活化,清除ROS可以抑制EGF下游信號通路的活化。 角膜上皮細胞創(chuàng)傷修復主要包括細胞的增殖、粘著及移行三個主要步驟。根據(jù)以上實驗結果已知內源性ROS參與調控角膜上皮細胞增殖,接下來我們進一步研究
9、ROS對細胞粘著及移行等方面的作用。傳代消化后的懸浮細胞接種于纖維粘連蛋白(作為細胞外基質)預處理的培養(yǎng)皿上,觀察并計數(shù)細胞接種后5小時內抗氧化劑對細胞粘著發(fā)生的影響。重復實驗證明,清除內源性ROS后EGF對細胞的促進粘著作用被抑制,內源性ROS參與EGF對細胞粘著的調控。 分別采用體外培養(yǎng)的人角膜上皮細胞模型及豬角膜器官培養(yǎng)模型觀察NAC預處理后或無NAC作用時EGF對創(chuàng)傷愈合的作用效果。HCE生長融合后人為制作一條水平創(chuàng)傷區(qū)
10、域,5ng/mlEGF作用組HCE細胞在16小時后完成創(chuàng)傷愈合,而NAC+EGF組細胞創(chuàng)傷愈合速度明顯減慢,16小時后未能完成修復。采用新鮮豬眼球制作角膜創(chuàng)傷器官培養(yǎng)模型,在中央?yún)^(qū)角膜制作直徑為9mm的上皮缺失區(qū)域,Richardson’s染料著色無上皮區(qū),觀察48小時內角膜上皮創(chuàng)傷修復情況。結果與HCE細胞株創(chuàng)傷模型相符,40mMNAC預處理組角膜由于清除了細胞內ROS,上皮修復速度與單純EGF作用組相比明顯下降。以上結果證明,內源性
11、ROS參與調節(jié)EGF對角膜上皮移行及創(chuàng)傷修復作用。 第二部分:低濃度外源性ROS(H2O2)對細胞增殖、粘著、移行以及創(chuàng)傷修復的影響 為研究外源性ROS是否具有與內源性ROS相似的調節(jié)細胞生理功能的作用,本部分研究首先采用不同濃度的外源性ROS(過氧化氫,hydrogenperoxide,H2O2)刺激HCE細胞4小時,BrdU檢測DNA新合成數(shù)量發(fā)現(xiàn)10-30μM濃度范圍內的H2O2能刺激角膜上皮細胞增殖,其中20μM
12、H2O2促角膜增殖作用最明顯,過低(<10μM)或者過高(>40μM)濃度的H2O2對細胞沒有促增殖作用,甚至抑制細胞增殖. 根據(jù)以上研究結果,我們選取20μMH2O2作用于鋪設纖維粘連蛋白培養(yǎng)皿中的懸浮細胞,觀察細胞接種后5小時內抗氧化劑對細胞粘著發(fā)生的影響。實驗證明,20μMH2O2作用細胞發(fā)生粘著的數(shù)量及速度均高于對照組及抗氧化劑組,低濃度H2O2具有與EGF類似的促細胞粘著能力。 在細胞移行的研究中,我們按第一部
13、分相同方法制作HCE細胞創(chuàng)傷模型,分別采用10μM、20μM、50μMH2O2作用于創(chuàng)傷細胞,只有20μMH2O2具有促進細胞移行的作用。與對照組相比,10μM及50μMH2O2無明顯促細胞移行作用。平行組細胞創(chuàng)傷修復實驗顯示,抗氧化劑NAC抑制20μMH2O2組細胞的移行及創(chuàng)傷修復能力。 豬角膜創(chuàng)傷修復器官培養(yǎng)模型制作方法同前,分對照組、20μMH2O2作用組、NAC+H2O2作用三組實驗。48小時培養(yǎng)后發(fā)現(xiàn),20μMH2O2
14、具有與EGF類似的促角膜上皮創(chuàng)傷修復作用,培養(yǎng)結束時角膜上皮修復幾乎全部完成,而40mM抗氧化劑NAC預處理30分鐘后,20μMH2O2對創(chuàng)傷修復的促進作用被抑制。 基于以上的研究結果及分析討論,本學位申請人得出以下結論: 1.本研究在國際上首次發(fā)現(xiàn)表皮生長因子EGF能刺激角膜上皮細胞在短時間內產(chǎn)生一過性內源性ROS。 2.與EGF刺激相關的內源性ROS主要來源于NADPH氧化酶及脂肪氧化酶,其產(chǎn)生與線粒體無明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胰島素樣生長因子2及受體參與角膜上皮細胞生長和創(chuàng)傷修復的研究.pdf
- 表皮生長因子對結合上皮細胞損傷修復的影響.pdf
- 表皮生長因子
- 軟性角膜接觸鏡對表皮生長因子在角膜上皮表達的影響.pdf
- 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與堿性成纖維生長因子促進角膜上皮損傷修復及血管新生.pdf
- 肝細胞生長因子和表皮生長因子對移植顆粒脂肪成活的影響.pdf
- 表皮生長因子對體外培養(yǎng)的人晶狀體上皮細胞移行和粘附的作用的實驗研究.pdf
- 頜下腺、腮腺、淚腺所含表皮生長因子、神經(jīng)生長因子的比較研究.pdf
- 表皮生長因子對腎小球上皮影響的實驗研究.pdf
- 神經(jīng)生長因子對兔角膜內皮及上皮細胞增殖的影響.pdf
- 腹膜間皮細胞損傷的機制及表皮生長因子修復作用的體外研究.pdf
- TGEV利用表皮生長因子受體調控腸上皮細胞微絲骨架及其入胞機制的研究.pdf
- 表皮生長因子EGF對胰腺祖細胞增殖的調控.pdf
- 胃癌組織中轉化生長因子α、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和增殖細胞核抗原的表達.pdf
- 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的制劑學研究.pdf
- 表皮生長因子受體介導肌醇磷脂水解信號通路的模型研究.pdf
- 靶向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的全新配體設計和篩選.pdf
- 活性氧自由基的檢測及其清除研究.pdf
- 表皮生長因子影響舌苔形成的分子機制研究.pdf
- 表皮生長因子受體介導的靶向性基因治療導入系統(tǒng).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