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當下,我國對于古典詩歌的整理與研究正在回歸。相較于唐宋詩歌研究之熱,清代詩歌的研究顯得相對冷清。清代詩人善于借鑒前代,揚長補短,對于古典詩歌有所發(fā)展。但清代的政治環(huán)境,使有些詩人畏懼現(xiàn)狀,同時又迷惑于表面的承平,沖淡了對社會矛盾的深入觀察和揭露,限制了清詩獲得更高的成就。然而總的看來,清代詩人不滿于元詩的綺弱,明詩的復古和輕淺、狹窄的毛病,在技巧上兼學唐宋詩的長處,不斷追求創(chuàng)新,并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現(xiàn)實,流派紛呈,風格多樣,其成就
2、是超過元明兩代,足以下啟近代而成為中國古典詩歌的后勁力量。
清初詩人的作品大多數(shù)研究整理的比較多,清中后期較少,就成就而言,不如清初。但詩歌理論呈現(xiàn)繁榮的局面,詩歌開始脫離現(xiàn)實主義道路,向著擬古主義和形式主義方向發(fā)展。當然仍不乏反映社會矛盾、暴露現(xiàn)實黑暗的作品,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在一些具有進步思想和民族意識的詩人中仍有繼承和發(fā)展。在技巧形式上不斷追求創(chuàng)新,也為詩歌的發(fā)展積累了一定的藝術經驗。
理初學派,是清代嘉道時期思想領
3、域頗具影響的一個學術流派,該派的創(chuàng)始人為皖派著名學者俞正燮。研究一個人的作品,因其正直的人品和修為,以及對待文學清苦鉆研的態(tài)度,于是鎖定俞正燮的作品來研究注釋。俞正燮一生傭書為業(yè),成就了他清代著名思想家、考據學一大宗師的學術地位。
自2010年由國家社科基金設立的“中華學術外譯項目”成立,通過這一項目的推動,不僅有利于提升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國際影響力,立足于學術層面,還有助于以外文形式傳播我國學術成果,幫助中國文化走出國門,進入國
4、外的主流發(fā)行傳播渠道,推動中外學術交流與對話??v觀中國文學史,通過對英文版文學史的查閱發(fā)現(xiàn)對中華學術的國際推廣,尤其是詩歌方面的傳播寥寥無幾,所以要想把中華學術成果傳播出去,對詩歌的基礎性研究很有必要。
目前,俞正燮的詩稿極少有人箋注,通過對其詩歌的研究與箋注的過程,更能感知他的文學力量與人文風骨。俞正燮個性鮮明,與眾不同,雖一生窮頓、顛沛流離,且懷才不遇,卻博通古今、勤勉著述、嘉惠學林,為后人留下了一筆豐富的文化遺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俞正燮四養(yǎng)齋詩稿箋注
- 俞正燮學術研究.pdf
- 俞正燮考據學研究.pdf
- 十駕齋養(yǎng)新錄箋注經史之部
- 十駕齋養(yǎng)新錄箋注(經史之部).pdf
- 俞正燮的經世史學——以邊防和財經為中心的考察
- 俞正燮考據學研究——以女性人物為中心的考察
- 俞正燮考據學研究——以女性人物為中心的考察_8795.pdf
- 袁燮《絮齋家塾書鈔》初探
- 近百年來俞正燮“解放婦女”思想研究成果綜述
- 烏爾第三王朝貢牲中心駐圖馬勒廟區(qū)羊牲官員恩丁吉爾牟的檔案重建_11751.pdf
- 章鈺“四當齋”齋藏流散考述
- 幼兒養(yǎng)性,童蒙養(yǎng)正,少年養(yǎng)志,成年養(yǎng)德
- 《養(yǎng)正讀本》“對飲食”教學設計
- 用字母表示數(shù)教學設計——俞正強
- (中醫(yī)資料)妙一齋醫(yī)學正印種子編
- 何良俊《四友齋畫論》研究.pdf
- 《味腴軒詩稿》校注.pdf
- 姚燮研究.pdf
- 《張燮集》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