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病原微生物對自身生命活動的調控、進化集中體現(xiàn)在與宿主的相互作用、攻防博弈中。丁香假單胞菌番茄致病變種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Pst)是引起細菌性斑點病影響番茄產量和品質的病原微生物。P.syringae pv.tomato與其宿主植物番茄之間的相互作用也是研究病原微生物-植物相互作用的一個重要模式。Pto是植物識別、防御丁香假單胞菌的抗性蛋白。Pto可以識別結合病原菌注入植物細胞的效應蛋白AvrPt
2、oB、AvrPto,并由此觸發(fā)下游防御反應,最終在侵染部位產生超敏反應誘導組織壞死,防止病原菌的定殖和繁殖。因此,Pto成為病原微生物-植物相互作用的一個樞紐蛋白,但Pto介導的免疫途徑的框架仍未完整闡明。
本文通過克隆番茄Pti(Pto interaction protein)基因Pti4、Pti5和Pti6,分別構建植物瞬時表達載體,利用農桿菌介導方法在煙草葉片中進行表達,并進一步利用免疫共沉淀技術,在植物體系中檢測它們與
3、番茄Pto、病原菌效應蛋白AvrPtoB的相互作用。同時,通過Pti4、Pti5和Pti6基因載體構建、番茄遺傳轉化,獲得過量表達轉基因植株。通過病原菌Pst DC3000接種,檢測Pti基因在番茄防御丁香假單胞菌侵襲中的作用。
實驗結果表明,利用所構建Pti4、Pti5和Pti6基因植物表達載體,在煙草中獲得了預期大小Pti4、Pti5和Pti6蛋白,并在植物體系中驗證了它們與Pto蛋白,及其活性突變體PtoY207D的相互
4、作用,表明Pti蛋白參與Pto介導的植物免疫應答途徑,但它們相互作用強弱的差異,則提示Pti4、Pti5和Pti6蛋白可能在具體功能作用中有所不同。通過免疫共沉淀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Pti4、Pti5和Pti6蛋白與病原菌效應蛋白AvrPtoB有相互作用。AvrPtoB與Pti蛋白的互作是否使其成為病原菌毒性效應蛋白的靶標,還是促進Pto蛋白對AvrPtoB的識別,仍需進一步實驗探討。此外,通過農桿菌介導遺傳轉化,獲得了Pti4、Pti5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番茄RIN互作蛋白基因FUL2的功能分析.pdf
- 番茄SIMPK1的互作蛋白篩選及初步功能分析.pdf
- 丁香假單胞菌MB03及銅綠假單胞菌中對線蟲毒性蛋白篩選與鑒定.pdf
- 45748.丁香假單胞菌番茄變種dc3000hrpa蛋白單鏈抗體的制備與分析
- 大豆DREB基因的功能分析及互作蛋白的篩選和鑒定.pdf
- 34737.擬南芥atcdpk1在響應丁香假單胞菌和非生物脅迫中的功能分析
- BmNPV ie2基因的功能分析及其互作蛋白的篩選.pdf
- 茄青枯假單胞菌寄主花生特異性毒性基因的功能分析.pdf
- 稻瘟菌激活蛋白PemG1的互作蛋白篩選及功能分析.pdf
- 番茄Cf-4-Avr4互作系統(tǒng)中信號傳導基因的克隆與功能分析.pdf
- 番茄CNGC基因家族的基因組水平鑒定及其抗病功能分析.pdf
- 番茄鈣調蛋白和類鈣調蛋白的抗病調控功能分析.pdf
- 棉花纖維中DELLA互作蛋白的鑒定和功能分析.pdf
- 激素在水稻與病原菌互作中的作用機制探索及抗病相關基因OsDR10的功能分析.pdf
- 熒光假單胞菌FD6抗生素合成調控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pdf
- 大豆疫霉G蛋白α亞基互作蛋白的篩選及功能分析.pdf
- 利用酵母雙雜交系統(tǒng)研究感病番茄品種中與Pto互作的基因.pdf
- 水稻OsVDAC3的功能分析及互作蛋白的篩選.pdf
- 番茄基因JERFs的功能分析.pdf
- 三種Ⅲ型蛋白影響黃單胞菌—水稻互作與植物抗病性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