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體女性骶前區(qū)血管網MRA方法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背景:骶前區(qū)血管豐富,解剖復雜,血管個體變異大,血運豐富,且大多數(shù)骶前區(qū)靜脈缺乏瓣膜,彈性差,若手術中損傷該區(qū)域的血管,有可能引起難以控制的出血。骶前區(qū)大出血是骶前區(qū)手術的嚴重并發(fā)癥,臨床處理困難。目前對骶前區(qū)手術區(qū)域血管的研究,多局限于尸體解剖及血管灌注研究。由于骶前區(qū)血管管徑細小,存在較大的個體變異,因此尋找一種無創(chuàng)的骶前區(qū)血管影像學顯像方法對骶前區(qū)術前進行血管定位,選擇正確的手術入路及手術安全區(qū)域,對降低術中出血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具有

2、重要意義。通過影像學方法對在體骶前區(qū)手術區(qū)域血管的研究,國內陳春林等僅有一例報道,利用CT血管成像(CTA)聯(lián)合Mimics軟件技術對該病例進行了骶前區(qū)血管網的三維重建。但由于CT沒有像MRI那樣可以鑒別血流方向的軟件功能,所以無法對動靜脈血管進行分離,動脈和靜脈需要主觀去辨別、分離,而不能利用設備本身去建立獨立的靜脈系統(tǒng)圖像,為靜脈系統(tǒng)形態(tài)觀察帶來不利。磁共振動態(tài)增強血管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MRan

3、giography, DCE-MRA)是20世紀末出現(xiàn)的一種新的無創(chuàng)血管成像技術,它不僅使檢查時間大大縮短,而且避免了血管扭曲、湍流及慢血流等所致的信號喪失,血管成像清晰,并通過各種后處理技術最終可產生類似于 DSA效果并可多角度投影的DCE-MRA圖像,且可根據(jù)掃描時限的不同顯示血管增強的不同時期。此無創(chuàng)血管成像技術已較廣泛應用于臨床,如頭頸部、腹部及下肢動、靜脈的成像,但應用于骶前區(qū)血管成像的報道極少。由于不同掃描序列及參數(shù)選擇差別

4、較大,選擇合適的成像序列較為關鍵。江桂華等報道,通過對4l例面肌痙攣及三叉神經痛患者分析巖靜脈的正常解剖結構,采用飛利浦公司 ACHIEVA NOVA DUAL A-serial l.5T磁共振掃描儀對患者行e-THRIVE序列掃描,結果41例共82側巖靜脈均顯示清晰;巖靜脈位于蛛網膜下腔,直徑2mm以下,呈局部游離狀態(tài)。研究表明,利用e-THRIVE成像序列在顯示直徑2mm以下的巖靜脈方面優(yōu)勢明顯。由于骶前區(qū)血管管徑細小,直徑2mm以

5、下,因此,本研究試圖運用增強 Tl高分辨率各向同性容積激發(fā)(e-THRIVE)成像序列進行骶前區(qū)血管網成像的研究,探討此序列進行骶前區(qū)血管網成像的可行性。以往受硬件設備及掃描技術的限制,腹部及盆腔MRA常規(guī)注射40ml劑量對比劑,這不僅導致患者檢查費用和社會醫(yī)療負擔增加,也增加了對比劑潛在的不良反應,尤其是腎損傷的風險。隨著MR設備及軟件性能的提高,掃描時間縮短,使減少血管對比劑用量成為可能。本研究嘗試探討應用飛利浦公司 ACHIEVA

6、3.0T雙源磁共振掃描儀,采用增強Tl高分辨率各向同性容積激發(fā)(e-THRIVE)成像序列進行在體骶前區(qū)血管網成像研究,以評價其可行性及臨床應用價值,為骶前區(qū)術前正確的血管定位,擬定骶前區(qū)手術相對安全區(qū)域,提供重要的臨床參考依據(jù)。同時,進一步探討骶前區(qū)血管網增強掃描中減少對比劑用量的可行性,以避免大劑量釓對比劑對患者潛在的副作用。本研究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在體女性骶前區(qū)血管網MRA方法初探。
  目的:探討應用飛利

7、浦公司 ACHIEVA3.0T雙源磁共振掃描儀,采用 e-THRIVE成像序列掃描顯示骶前區(qū)血管網的可行性及臨床應用價值。
  方法:⑴研究對象:2012年2~5月間于我院就診的20例成年女性患者,均為盆腔良性疾病,術前需進行盆腔磁共振增強檢查的患者(其中子宮肌瘤9例,卵巢巧克力囊腫7例,畸胎瘤3例,子宮腺肌癥1例);年齡19~59歲,平均(40.1±9.93)歲,體質量49~63kg,平均(52.45±4.01)kg。所有患者均

8、無過敏體質、盆腔外傷手術史;無 MRI檢查的禁忌癥(如宮內節(jié)育器,髖關節(jié)金屬植入物、心臟起博器等);心、肝、腎功能等一般情況良好。⑵掃描設備及方法:采用飛利浦公司ACHIEVA3.0T雙源磁共振掃描儀對患者行盆腔e-THRIVE成像序列掃描。⑶對比劑注射方案:使用釓雙胺注射液(釓濃度為0.5mmol/ml),劑量為40ml,使用高壓注射器以2.5ml/s的速度注射。注射完畢后,即刻以2.5ml/s注射生理鹽水20ml,以增強團注效果。⑷

9、圖像后處理:將MRI掃描原始Dicom數(shù)據(jù),導入后處理工作站,通過減影技術處理后,分別獲得動脈期、平衡期、靜脈期和靜脈后期成像序列。分別對動脈期、靜脈期序列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積再現(xiàn)重組(VR)進行血管重建成像。⑸骶正中動脈MIP圖像質量評價:通過采取5分制主觀評價方法,及通過測定信號強度(signal intensity,SI)、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和對比噪聲比(contrast to

10、 noise ratio,CNR)的客觀評價指標對MIP圖像質量進行綜合評價。
  結果:①20例患者圖像中骶正中動脈均可顯像,成功率為100%。骶正中動脈均開口于腹主動脈分叉后上方,沿骶骨前面走行至尾骨尖。管徑細小,且管徑大小存在個體差異,在 e-THRIVE橫斷位圖像上測量其管徑,平均橫徑為1.38±0.07mm,最大管徑1.53mm,最小管徑1.30mm。②20例患者圖像中骶前區(qū)橫干靜脈的顯示率為70%(14/20),可見橫

11、干靜脈呈階梯狀分布。③骶外側動脈及骶正中靜脈未見顯影。④骶正中動脈MIP圖像質量評價主觀評價:20例圖像質量主觀評價評分如下:4分者4例,占20%(4/20);3.5分者4例,占20%(4/20);3分者7例,占35%(7/20);2.5分者2例,占10%(2/20);2分者3例,占15%(3/20)。平均評分為3.10±0.66分。⑤骶正中動脈MIP圖像質量客觀評價:SI:811.66±170.60;SNR:74.97±27.91;C

12、NR:62.41±23.37。
  結論:應用飛利浦公司ACHIEVA3.0T雙源磁共振掃描儀行e-THRIVE成像序列掃描及后處理技術,使用40ml釓雙胺對比劑可以清晰顯示骶正中動脈及部分骶前區(qū)橫干靜脈,可應用于骶前區(qū)手術的術前骶前血管網的形態(tài)學觀察,擬定個體化的手術相對安全區(qū)域。
  第二部分:在體女性骶前區(qū)血管網MRA對比劑用量比較。
  目的:在應用飛利浦公司ACHIEVA3.0T雙源磁共振掃描儀行e-THRI

13、VE成像序列骶前區(qū)血管網成像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減少對比劑用量的可行性。
  方法:⑴研究對象:2012年6~9月間于我院就診的20例成年女性患者,均為盆腔良性疾病,術前需進行盆腔磁共振增強檢查的患者(其中子宮肌瘤10例,卵巢巧克力囊腫6例,畸胎瘤2例,子宮腺肌癥2例);年齡22~76歲,平均39.85±12.39歲。體質量44~61kg,平均50.6±4.55kg。所有患者均無過敏體質、盆腔外傷手術史;無MRI檢查的禁忌癥(如宮

14、內節(jié)育器,髖關節(jié)金屬植入物、心臟起博器等);心、肝、腎功能等一般情況良好。⑵分組:將此20例患者記為A組,第一部分研究中20例患者記為B組,兩組間患者年齡、體重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⑶掃描設備及方法:采用飛利浦公司ACHIEVA3.0T雙源磁共振掃描儀對患者行盆腔e-THRIVE成像序列掃描。⑷對比劑注射方案:A組患者使用釓雙胺注射液(釓濃度為0.5mmol/ml),劑量為20ml,使用高壓注射器以2.5ml/s的速度注射。注射完畢后,即刻

15、以2.5ml/s注射生理鹽水20ml,以增強團注效果。⑸圖像后處理:同樣將MRI掃描原始Dicom數(shù)據(jù),導入后處理工作站,通過減影技術處理后,分別獲得動脈期、平衡期、靜脈期和靜脈后期成像序列。分別對動脈期、靜脈期序列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積再現(xiàn)重組(VR)進行血管重建成像。⑹骶正中動脈MIP圖像質量評價:同樣通過采取5分制主觀評價方法,及通過測定信號強度(SI)、信噪比(SNR)和對比噪聲比(CNR)的客觀評價指標對MIP圖像質

16、量進行綜合評價。⑺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 SPSS13.0統(tǒng)計學分析軟件對兩組圖像的管徑及各評價指標進行統(tǒng)計分析。MIP圖像質量使用非參數(shù)獨立樣本Mann—Whitney檢驗;管徑、SI、SNR及CNR的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①兩組患者圖像中骶正中動脈均顯示清晰,成功率均為100%。②骶前區(qū)靜脈的總顯示率為72.5%(29/40),其中A組顯示率為75%(15/20),B組顯示率為70%(1

17、4/20),A組的骶前靜脈顯示率略高于B組。③在e-THRIVE序列橫斷位圖像上測量骶正中動脈管徑,A組平均橫徑為1.42±0.06mm(1.30mm~1.50mm);B組平均橫徑為1.38±0.07mm(1.30mm~1.53mm);兩組間比較P值為0.117,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④骶正中動脈MIP圖像質量主觀評價結果如下:A組:4分者3例,占15%(3/20);3.5分者4例,占20%(4/20);3分者5例,占25%(5/20);2

18、.5分者4例,占20%(4/20);2分者4例,占20%(4/20);平均評分為2.95±0.69分;B組:4分者4例,占20%(4/20);3.5分者4例,占20%(4/20);3分者7例,占35%(7/20);2.5分者2例,占10%(2/20);2分者3例,占15%(3/20)。平均評分為3.10±0.66分;B組的圖像質量平均評分略高于A組,兩組間比較P值為0.479,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⑤骶正中動脈MIP圖像質量客觀評價結果如下

19、:A組:SI:719.63±124.91;SNR:61.71±17.35;CNR:45.68±13.35;B組:SI:811.66±170.60;SNR:74.97±27.91;CNR:62.41±23.37;兩組圖像比較,骶正中動脈的SI和SNR(P值分別為0.059、0.080),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B組骶正中動脈的CNR比A組略高,(P值為0.00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論:采用3.0T雙源磁共振掃描儀行 e-TH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