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門上及聲門下注藥型氣管導管在全麻氣管插管病人上的應用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0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在全身麻醉中,氣管插管是救治病人保證病人氣道通暢、通氣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誤吸的常用方式。但氣管導管畢竟是個異物,氣管內(nèi)插管也是一項有創(chuàng)的傷害性刺激,必定會引起全麻患者的一些不良反應,如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興奮和下丘腦—腺垂體—腎上腺皮質(zhì)軸的功能增強,以及軀體掙扎及局部的嗆咳排斥反應等,給心血管系統(tǒng)帶來一定的副反應和負擔。
   本試驗旨在觀察與對比,“聲門上及聲門下注藥型氣管導管”(專利號:ZL200820111377.4,見圖1和

2、2)注射表面麻醉藥,與不注藥(同普通氣管導管)用于全麻手術(shù)患者中,觀察注藥后(實驗組)患者的氣管插管反應、手術(shù)中全麻用藥量和手術(shù)結(jié)束病人清醒時的拔管反應,并與不注藥(對照組)進行比較。評價“聲門上及聲門下注藥型氣管導管”在臨床上使用的優(yōu)勢。
   第一部分:聲門上及聲門下注藥型氣管導管對氣管插管全麻患者心血管反應的影響
   目的:觀察與對比通過“聲門上及聲門下注藥型氣管導管”(專利號:ZL200820111377.4)

3、注射表面麻醉藥,與普通氣管導管用于氣管插管全麻患者中,病人對氣管插管的心血管反應。評價“聲門上及聲門下注藥型氣管導管”在氣管插管全麻中的效益。
   方法:選擇擇期行骨科和矯形手術(shù)患者40例,ASAⅠ或Ⅱ級,年齡20~60歲,22%≤BMI<30%,性別不限,Allen's試驗陰性,無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或重要臟器功能不全。隨機分為“聲門上及聲門下注藥型氣管導管”組(試驗組)和“普通氣管導管”組(對照組),每組各20

4、例。病人入室后建立靜脈通路,在30min內(nèi)輸注乳酸鈉林格氏液8ml/kg,并連續(xù)監(jiān)測EGG和S(p)O2,橈動脈穿刺置管(BD)后連續(xù)監(jiān)測患者心率(HR)、收縮壓(SBP)、舒張壓(DBP)和平均動脈壓(MAP)。靜注咪達唑侖0.04mg/kg、舒芬太尼0.2μg/kg、依托咪酯0.25mg/kg和維庫溴銨0.1mg/kg麻醉誘導后,手控呼吸,3min后喉鏡明視下經(jīng)口完成氣管插管(均使用聲門上及聲門下注藥型氣管導管),試驗組患者通過導管

5、上的兩個注藥囊注射1%丁卡因共1.5ml(聲門上0.5ml,聲門下1ml),對照組患者通過導管上的兩個注藥囊注射等量生理鹽水共1.5ml(聲門上0.5ml,聲門下1ml)。連接麻醉機,調(diào)節(jié)呼吸參數(shù):潮氣量6~8ml/kg,呼吸頻率10~12次/分,吸呼比=1∶1.5,氧氣流量1.5L/min,氣道峰壓≤25cm/H2O,維持呼氣末二氧化碳分壓為35~45mmHg。分別于入室安靜后作為基礎(chǔ)值(T0)、插管即刻前(T1)、插管后即刻(T2)

6、、插管后1min(T3)、插管后3min(T4)和插管后5min(T5)記錄SBP、DBP、MAP、HR的數(shù)值;分別于T0、T1、T3和T5時間點抽取橈動脈血,測定血糖、血漿腎上腺素(E)、去甲腎上腺素(NE)和皮質(zhì)醇(Cor)值,隨機每組10例。
   結(jié)果:插管期間,兩組患者血流動力學、兒茶酚胺、皮質(zhì)醇和血糖的變化趨勢大致相似。試驗組的SBP、DBP和MAP在T2、T3、T4和T5均較對照組明顯降低(P<0.01),且HR分

7、別在T2、T3和T4均較對照組明顯降低(P<0.01);試驗組的E在T3(P<0.01)和T5(P<0.05)較對照組降低,NE在T3和T5均較對照組降低(P<0.05);試驗組的Cor在T5較對照組明顯降低(P<0.01);兩組患者的血糖在各時點比較均無差異(P>0.05)。
   結(jié)論:使用“聲門上及聲門下注藥型氣管導管”對聲門上下組織進行表面麻醉比普通氣管導管能更好地抑制氣管插管時的心血管反應,有效地維護血流動力學穩(wěn)。

8、r>   第二部分:聲門上及聲門下注藥型氣管導管對全麻用藥量的影響
   目的:觀察與對比通過“聲門上及聲門下注藥型氣管導管”(專利號:ZL200820111377.4)注射表面麻醉藥,與普通氣管導管用于氣管插管全麻患者中,對全麻用藥量的影響。評價“聲門上及聲門下注藥型氣管導管”在氣管插管全麻中的效益。
   方法:選擇擇期行骨科和矯形手術(shù)患者40例,ASAⅠ或Ⅱ級,年齡20~60歲,22%≤BMI<30%,性別不限,

9、Allen's試驗陰性,無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或重要臟器功能不全。隨機分為“聲門上及聲門下注藥型氣管導管”組(試驗組)和“普通氣管導管”組(對照組),每組各20例。病人入室后建立靜脈通路,在30min內(nèi)輸注乳酸鈉林格氏液8ml/kg,并連續(xù)監(jiān)測EGG和S(p)O2,橈動脈穿刺置管(BD)后連續(xù)監(jiān)測患者心率(HR)、收縮壓(SBP)、舒張壓(DBP)和平均動脈壓(MAP)。靜注咪達唑侖0.04mg/kg、舒芬太尼0.2μg/k

10、g、依托咪酯0.25mg/kg和維庫溴銨0.1mg/kg麻醉誘導后,手控呼吸,3min后喉鏡明視下經(jīng)口完成氣管插管(均使用聲門上及聲門下注藥型氣管導管),試驗組患者通過導管上的兩個注藥囊注射1%丁卡因共1.5ml(聲門上0.5ml,聲門下1ml),對照組患者通過導管上的兩個注藥囊注射等量生理鹽水共1.5ml(聲門上0.5ml,聲門下1ml)。連接麻醉機,調(diào)節(jié)呼吸參數(shù):潮氣量6~8ml/kg,呼吸頻率10~12次/分,吸呼比=1∶1.5,

11、氧氣流量1.5L/min,氣道峰壓≤25cm/H2O,維持呼氣末二氧化碳分壓為35~45mmHg。術(shù)中持續(xù)泵入丙泊酚4~6mg/kg·h-1,間斷靜注舒芬太尼0.1μg/kg和維庫溴銨0.08mg/kg,調(diào)節(jié)七氟烷吸入濃度,維持麻醉深度于BIS值為40~45。術(shù)中失血量以等量6%羥乙基淀粉(200/0.5)補充,生理需要量和額外體液需要量以乳酸鈉林格氏液補充,維持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控制MAP和HR的變化幅度小于±30%基礎(chǔ)值,尿量大于0.

12、5ml/kg·min-1。試驗組的患者每小時通過導管上的兩個注藥囊注射1%丁卡因共1.5ml(聲門上0.5ml,聲門下1ml),對照組患者通過導管上的兩個注藥囊注射等量生理鹽水共1.5ml(聲門上0.5ml,聲門下1ml)。手術(shù)結(jié)束前30min停止吸入七氟烷,手術(shù)結(jié)束前10min停止泵入丙泊酚,此時試驗組的患者通過導管上的兩個注藥囊注射1%丁卡因共1.5ml(聲門上0.5ml,聲門下1ml),對照組患者通過導管上的兩個注藥囊注射等量生理

13、鹽水共1.5ml(聲門上0.5ml,聲門下1ml)。手術(shù)結(jié)束時兩組患者均常規(guī)拮抗(阿托品0.5mg+新斯的明1mg,氟馬西尼1mg,iv)。分別于入室安靜后作為基礎(chǔ)值(T0)、切皮前(T6)、手術(shù)后15min(T7)、手術(shù)后60min(T8)、手術(shù)后90min(T9)和手術(shù)結(jié)束時(T10)記錄SBP、DBP、MAP、HR的數(shù)值和抽取橈動脈血測定血糖值;分別于T0、T7、T8、T9和T10抽取橈動脈血測定血漿腎上腺素(E)、去甲腎上腺素(

14、NE)和皮質(zhì)醇(Cor)值,隨機每組10例;手術(shù)結(jié)束時統(tǒng)計全麻用藥量。
   結(jié)果:在術(shù)中,兩組患者的SBP、DBP、MAP、HR、E、NE、Cor和血糖的變化實驗組稍低,變化趨勢兩組大致相似,在各時點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兩組患者BIS值的變化趨勢大致相似,試驗組的BIS值在T10較對照組升高(P<0.05);兩組患者的全麻用藥量實驗組稍低,但無顯著差異(P>0.05)。
   結(jié)論:使用“聲門上及聲門下注藥

15、型氣管導管”對聲門上下組織進行表面麻醉比普通氣管導管在減少全身麻醉用藥量方面無明顯優(yōu)勢。
   第三部分:聲門上及聲門下注藥型氣管導管對全麻患者氣管拔管耐管反應的影響
   目的:觀察與對比通過“聲門上及聲門下注藥型氣管導管”(專利號:ZL200820111377.4)注射表面麻醉藥,與普通氣管導管用于氣管插管全麻患者中,病人對拔管的心血管反應及耐管效果。評價“聲門上及聲門下注藥型氣管導管”在氣管插管全麻中的效益。

16、>   方法:選擇擇期行骨科和矯形手術(shù)患者40例,ASAⅠ或Ⅱ級,年齡20~60歲,22%≤BMI<30%,性別不限,Allen's試驗陰性,無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或重要臟器功能不全。隨機分為“聲門上及聲門下注藥型氣管導管”組(試驗組)和“普通氣管導管”組(對照組),每組各20例。病人入室后建立靜脈通路,在30min內(nèi)輸注乳酸鈉林格氏液8ml/kg,并連續(xù)監(jiān)測EGG、S(p)O2和BIS值,同時行橈動脈穿刺置管(BD),將

17、壓力換能器連接于Philips多功能監(jiān)護儀上,連續(xù)監(jiān)測患者心率(HR)、收縮壓(SBP)、舒張壓(DBP)和平均動脈壓(MAP)。靜注咪達唑侖0.04mg/kg、舒芬太尼0.2μg/kg、依托咪酯0.25mg/kg和維庫溴銨0.1mg/kg的給藥順序完成靜脈快速誘導,手控呼吸,3min后喉鏡明視下經(jīng)口完成氣管插管(均使用聲門上及聲門下注藥型氣管導管)。連接麻醉機,術(shù)中進行機械通氣,通過調(diào)節(jié)呼吸參數(shù):潮氣量6~8ml/kg,呼吸頻率10~

18、12次/分,吸呼比=1∶1.5,氧氣流量1.5L/min,氣道峰壓≤25cm/H2O,維持呼氣末二氧化碳分壓為35~45mmHg。術(shù)中持續(xù)泵入丙泊酚4~6mg/kg·h-1,間斷靜注舒芬太尼0.1μg/kg和維庫溴銨0.08mg/kg,調(diào)節(jié)七氟烷吸入濃度,維持麻醉深度于BIS值為40~45。術(shù)中失血量以等量6%羥乙基淀粉(200/0.5)補充,生理需要量以乳酸鈉林格氏液補充,維持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控制MAP和HR的變化幅度小于±30%基礎(chǔ)

19、值,尿量大于0.5ml/kg·min-1。手術(shù)結(jié)束前30min停止吸入七氟烷,手術(shù)結(jié)束前10min停止泵入丙泊酚,此時試驗組的患者通過導管上的兩個注藥囊注射1%丁卡因共1.5ml(聲門上0.5ml,聲門下1ml),對照組患者通過導管上的兩個注藥囊注射等量生理鹽水共1.5ml(聲門上0.5ml,聲門下1ml)。手術(shù)結(jié)束時兩組患者均常規(guī)拮抗(阿托品0.5mg+新斯的明1mg,氟馬西尼1mg,iv)。術(shù)后待病人能夠按照麻醉醫(yī)生指令睜眼、抬頭、

20、舉手和吞咽反射恢復后,且病人神志清醒,BIS值75~85,自主呼吸時潮氣量>6ml/kg,呼吸頻率>12次/分,不吸氧3min后S(p)O2>95%,病人血壓、心率循環(huán)穩(wěn)定達到拔管指證后,即可進行吸痰拔管操作。分別于入室安靜后作為基礎(chǔ)值(T0)、拔管即刻前(T11)、拔管即刻后(T12)和拔管后5min(T14)記錄SBP、DBP、MAP、HR的數(shù)值;于拔管即刻前(T11)、拔管即刻后(T12)、拔管后3min(T13)、拔管后5min

21、(T14)、拔管后7min(T15)、拔管后10min(T16)和拔管后15min(T17)記錄BIS值;于T11抽取橈動脈血測定血漿腎上腺素(E)、去甲腎上腺素(NE)和皮質(zhì)醇(Cor)值,隨機每組10例;于拔管即刻前(T11)、拔管即刻后(T12)、拔管后3min(T13)、拔管后5min(T14)、拔管后7min(T15)、拔管后10min(T16)和拔管后15min(T17)抽取橈動脈血測定血糖值;于圍拔管期對兩組患者進行嗆咳伴

22、/不伴躁動情況、惡心嘔吐情況、OAA/S意識狀態(tài)進行評分;統(tǒng)計手術(shù)總時間(min)、呼吸恢復時間(停用丙泊酚~呼吸恢復,min)、睜眼時間(停用丙泊酚~睜眼,min)、拔管時間(停用丙泊酚~拔管,min)。
   結(jié)果:在圍拔管期,兩組患者血流動力學的變化趨勢大致相似。試驗組的SBP、DBP和MAP在T11(P<0.05)和T12(P<0.01)均較對照組降低,HR在T11(P<0.01)和T12(P<0.05)也均較對照組降低

23、;試驗組的E、NE和Cor在T11較對照組明顯降低(P<0.01);試驗組的BIS值在T11、T12、T13、T14、T15、T16和T17均較對照組明顯升高(P<0.01);兩組患者的血糖在T11、T12、T13、T14、T15、T16和T17無差異(P>0.05);試驗組的拔管時間較對照組明顯延長(P<0.01);試驗組中沒有出現(xiàn)嗆咳(1分)的發(fā)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而發(fā)生嗆咳或嚴重嗆咳(2-4分)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

24、組(P<0.01);兩組患者的呼吸出現(xiàn)時間、睜眼時間、出現(xiàn)聲音嘶啞、咳嗽反射恢復情況、發(fā)生喉痙攣、氣管支氣管痙攣情況、OAA/S意識狀態(tài)和惡心嘔吐情況評分均無差異(P>0.05)。
   結(jié)論:使用“聲門上及聲門下注藥型氣管導管”對聲門上下組織進行表面麻醉比普通氣管導管能更好地抑制氣管拔管時的心血管反應,患者耐受好,耐管時間明顯延長,可有效的降低嗆咳和/或躁動的發(fā)生率。
   結(jié)論:
   1、使用“聲門上及聲門

25、下注藥型氣管導管”對聲門上下組織進行表面麻醉比普通氣管導管能更好地抑制氣管插管時的心血管反應,在維持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方面優(yōu)于普通氣管導管。
   2、使用“聲門上及聲門下注藥型氣管導管”對聲門上下組織進行表面麻醉與普通氣管導管比較稍能減少全身麻醉用藥量,但無統(tǒng)計學意義。
   3、使用“聲門上及聲門下注藥型氣管導管”對聲門上下組織進行表面麻醉比普通氣管導管能更好地抑制氣管拔管時的心血管反應,維持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可有效降低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