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背景: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mia,Hcy)是人體內(nèi)蛋氨酸代謝的中間產(chǎn)物,各種原因?qū)е碌难褐锌侶cy(total Hcy,tHcy)的濃度病理性升高稱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Hyperhomocysteinemia,HHC)[1]。很多因素可引起血漿tHcy升高,如葉酸、維生素B缺乏、各種原因?qū)е碌哪I臟損傷及服用藥物等。大量流行病學資料發(fā)現(xiàn),HHC是人群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病的獨立危險因子[1-7]。慢性腎臟病
2、(chronickidney disease,CKD)是導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重要原因之一,當患者腎功能水平逐漸減退至終末期腎臟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需要透析治療時,超過90%的患者同時伴有中等水平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15μmol/L)[8],而心腦血管病變是CKD患者的重要并發(fā)癥。Moustapha等[9]研究發(fā)現(xiàn),血漿tHcy水平升高與ESRD患者心、腦血管病變發(fā)病率升高有關,血漿tHc
3、y濃度每增加1μmol/L,CVD相對危險性增加1%。但Wald等人[10]進行的一項薈萃分析顯示tHcy每增高5μmol/L,心血管事件的危險率增高32%,腦卒中風險升高59%。按此推理,在CKD患者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發(fā)生率如此之高,心腦血管事件的危險性會出現(xiàn)成倍增加,而事實并非如此。所以,CKD患者的HHC是否是其高心腦血管病變發(fā)生率的危險因素以及其作用機制目前尚有爭議。
血細胞來源的組織因子(TF)在病理性血栓中的
4、作用已有廣泛的研究。其中Mo TF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與發(fā)展及血栓形成有密切的關系[11,12]。新近發(fā)現(xiàn),AMI及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患者外周血中Mo TF的表達明顯高于穩(wěn)定性心絞痛的患者,AMI發(fā)作后的持續(xù)性高凝狀態(tài)與Mo的TF表達增高有關[13]。而AIS患者凝血、抗凝及纖溶活性改變在血栓形成的發(fā)病過程中亦具有重要意義[14-16]。其TF在血管內(nèi)不恰當?shù)乇磉_引起血栓形成會導致致死性的栓塞。MoTF受多種因素影響,有報道表明Hcy能通過
5、誘導血管內(nèi)皮細胞TF的表達改變機體凝血和抗凝機制[17],那么Hcy能否通過誘導單核細胞TF基因表達的上調(diào)從而導致CKD患者急性心腦血管血栓性疾病發(fā)病率增高,以及其誘導TF基因和蛋白表達的機制如何,迄今未見此類報道。我們進行了一系列臨床病例采集和實驗室研究,探討Hcy在CKD患者心腦血管病變發(fā)生中的地位及其具體作用機制。
第一部分
目的:觀察慢性腎臟病(CKD)患者血漿總同型半胱氨酸(tHcy)水平與動脈粥樣
6、硬化及心腦血管病變的關系。
方法:取健康對照35例、慢性腎臟病患者90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0例)作為受試者,評估受試者心腦血管病變情況,檢測受試者各項生化指標及血液指標,以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受試者血漿tHcy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受試者頸動脈內(nèi)一中膜層厚度(IMT)及粥樣斑塊的情況,評估CKD患者心腦血管病變發(fā)生情況,采取分組對照及相關分析和多元逐步Logistic回歸分析評價tHcy及各項指標與CKD患者心、腦
7、血管疾病的關系。
結(jié)果:1)CKD組中84.4%(76/90)的患者存在HHC(tHcy>15μmol/L),且CKD組血漿tHcy濃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CKD患者中,73例合并心、腦血管病變者血漿tHcy濃度顯著高于無心、腦血管病變者(P<0.01)。
2)CKD組頸動脈IMT,斑塊陽性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CKD高tHcy組(tHcy>15μmol/L)頸動脈IMT,斑塊陽性率及
8、心腦血管病變發(fā)生率顯著高于CKD正常tHcy組(P<0.05);
3)受試者血漿tHcy水平與IMT、斑塊陽性率呈正相關關系(P<0.05)血漿tHcy、TG、Hb是CKD患者并發(fā)心、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r分別為0.351,0.712,0.199,P均<0.05);
結(jié)論:1)CKD患者存在HHC,且合并心、腦血管病變者血漿tHcy濃度顯著增高;2)CKD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及心腦血管發(fā)生率高于正常人群,且與血
9、漿tHcy水平有關聯(lián);3)血漿tHcy水平是CKD患者動脈粥樣硬化及并發(fā)心、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
第二部分
目的:觀察CKD患者并發(fā)急性心腦血管血栓性疾病時血漿tHcy水平及其與凝血啟動因子之一--單核細胞組織因子的關系,從而進一步明確Hcy在CKD患者心腦血管并發(fā)癥中的地位,探討其可能的作用機制。
方法:根據(jù)診斷學標準取CKD患者24例作為對照組,CKD患者中AMI患者10例,ASI患者9例,
10、以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各組受試者tHcy,以雙夾心ELISA法測定血漿中TF抗原(TFAg),以發(fā)色底物法檢測單核細胞膜表面TF活性(TFact),行組間對照研究,并應用相關分析和多元逐步Logistic回歸分析評價tHcy、單核細胞組織因子及各項指標與心腦血管血栓性疾病的關系。
結(jié)果:1)各組一般情況對照顯示AMI組和AIS組CKD患者無論吸煙、飲酒史還是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梗發(fā)病率均高于對照組。AMI、AIS組血清
11、肌酐及甘油三酯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但兩組間無差異,AMI組血清LDL-C顯著高于對照組和AIS組(P<0.05),而AIS組與對照組無差異。
2)CKD患者中AMI及ASI組血漿tHcy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而AMI組及AIS組間無顯著差異。
3)與對照組相比,AMI組與AIS組TF抗原均顯著增加(P<0.05),AMI患者血漿中TF活性增高,但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I
12、S患者血漿中TF活性顯著升高(P<0.05)。AIS組的血漿TF活性顯著地高于AMI組(P<0.05)。
4)CKD患者對照組,AMI及AIS組tHcy與TFAg、TF活性均有相關關系(P<0.05),但組間差異并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5)CKD患者多元逐步Logistic回歸分析,結(jié)果顯示血漿tHcy、LDL-C是CKD患者并發(fā)急性心腦血管血栓性疾病的危險因素(回歸系數(shù)分別為0.194,0.114
13、)。
結(jié)論:在CKD患者急性心腦血管血栓性疾病中,患者tHcy和TF水平均顯著增高,且二者呈正相關,提示tHcy可能與Mo TF產(chǎn)生增加有關,導致急性心腦血管血栓性疾病的發(fā)生。
第三部分
目的:通過對不同濃度的Hcy培養(yǎng)下,CKD患者外周血Mo TF基因和蛋白表達的情況,核因子NF-кB抑制劑對Hcy誘導人血Mo TF的表達的影響作用,探討Hcy對Mo TF轉(zhuǎn)錄、表達的作用機制,為臨床上研究CK
14、D患者并發(fā)心、腦血管病的發(fā)病機制及預防提供實驗理論依據(jù)。
方法:CKD患者10例(GFR均<60ml/min),均未開始血液透析治療抽取靜脈血。分離培養(yǎng)單核細胞,采用不同濃度(10、50、100μmol/L、500μmol/L)Hcy的RPMI1640完全培養(yǎng)液培養(yǎng),細胞同時設陰性(PBS)對照,其中100μmol/LHcy組分別在0.5h、1h、2h、3h、4h檢測各指標,其余各組在4h檢測各指標。PDTC組在加500μ
15、mol/LHcy前先給予100mmol/LPDTC處理細胞。采用雙夾心ELISA法檢測產(chǎn)生的TFAg,一期凝固法測得PCA,并用RT-PCR方法檢測Mo TFmRNA表達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檢測NF-кBp65蛋白表達情況,觀察不同濃度Hcy對單核細胞TFAg、PCA、NF-кBp65蛋白的影響,以及PDTC對其干預作用。
結(jié)果:1)CKD患者外周血單核細胞培養(yǎng),如不加Hcy誘導,其上清液中TF含量極低,與正
16、常人體內(nèi)血漿TF含量相差無幾。外周血單核細胞培養(yǎng)中添加不同濃度Hcy可發(fā)現(xiàn)上清液中TF含量明顯增高,隨著Hcy濃度的增加,TF在CKD患者外周血單核細胞的表達水平逐步增高,且呈劑量依賴性(P<0.05)。100μmol/LHcy作用0.5 h、1 h、2 h、3 h、4 h TFAg分別為92.6±18.7、109.1±27.3、110.3±20.7、290.0±17.5、341.8±35.8pg/ml,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
17、5),表明Hcy誘導TFAg的生成呈時間依賴性(P<0.05)。
2)檢測各組Mo的PCA結(jié)果顯示,與靜息細胞比較,Hcy干預的Mo的PCA顯著增加,且呈劑量依賴性(P<0.05),100μmol/L Hcy作用0.5h、1h,PCA與靜息細胞基本相同,而在2h、3h、4h PCA分別為17.15±1.93、31.75±2.66、37.29±3.62mU,有時間依賴性(P<0.05)。
3)結(jié)果表明隨著Hcy
18、濃度的增高,TF表達相應增加,500μmol幾Hcy作用4小時達高峰(P<0.05);結(jié)果還顯示100μmol/L Hcy作用0.5h、1h無表達,2h、3 h、4 h Mo TFmRNA逐漸升高,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Hcy呈濃度和時間依賴性誘導Mo組織因子mRNA表達(P<0.05)。
4)Hcy可誘導單核細胞TFmRNA表達及TFAg的生成,并具有凝血活性,其作用高峰期在4h。Hcy同時可增加單核
19、細胞NF-кBp65蛋白表達,高峰期在1h,至第2h、4hNF-к Bp65蛋白表達逐漸減弱。但如果在給予Hcy刺激前先給予100mmol/LNF-к B的抑制劑PDTC,則可見TFmRNA和TFAg、PCA及NF-к B p65的蛋白表達明顯降低,與Hcy組相比,差異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5)。Hcy+PDTC組的NF-кB p65的蛋白表達甚至與對照組相似。PDTC對Hcy誘導的TFmRNA抑制作用在2h左右達高峰,隨后抑制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腦血管疾病的關系研究
- 慢性腎臟病患者微炎癥、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脂蛋白代謝異常與膽紅素代謝的研究.pdf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對糖尿病患者視網(wǎng)膜和腎臟病變的影響.pdf
- 慢性腎臟病患者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與左室重構(gòu).pdf
- 血同型半胱氨酸與心腦血管疾病的關系-來自基因相關研究的薈萃分析.pdf
- 同型半胱氨酸與中老年人心腦血管疾病的關系.pdf
- 重視心腦血管高危因素高同型半胱氨酸指南版
- 降低同型半胱氨酸與心腦血管疾病預防的轉(zhuǎn)化醫(yī)學研究.pdf
- 上海市多中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慢性腎臟病調(diào)查.pdf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治療
- 大蒜素治療冠心病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臨床研究.pdf
- 桂西地區(qū)110例慢性腎臟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與心血管結(jié)構(gòu)功能相關性分析.pdf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的關系.pdf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抑制血管再生的機制研究.pdf
- 玉屏補腎湯對冠心病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影響的研究.pdf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冠心病關系的探討.pdf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藥物治療
- 同型半胱氨酸與2型糖尿病患者腎臟早期病變關系的研究.pdf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高尿酸血癥與心腦血管疾病的關系.pdf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糖尿病腎病關系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