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光皮樺(Betula luminifera H.Winkl)是我國南方珍貴鄉(xiāng)土樹種,具有較高經濟效益,同時兼具改良土壤和涵養(yǎng)水源功能的生態(tài)功能。本文以廣西天峨縣林朵林場11年生和16年生光皮樺人工林為研究對象,開展兩種林分年齡光皮樺人工林生物量與生產力,養(yǎng)分含量、積累量和年凈積累量,以及不同結構層次持水性能的研究。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11年生和16年生光皮樺人工林喬木層生物量分別為105.73 t·hm–2和192.39
2、 t·hm–2,林木中不同器官生物量組成比例因林分年齡不同而存在差異,干材生物量所占比例隨林齡的增加而增加,樹枝、樹葉、干皮和樹根生物量所占比例則出現相反的變化趨勢;不同林分年齡林分生物量為114.93 t·hm–2和206.00 t·hm–2,不同結構層次生物量大小均為喬木層>凋落物層>灌木層>草本層。11年生和16年生光皮樺人工林喬木層年均凈生產力分別為9.61 t·hm–2·a-1和12.02 t·hm–2·a-1,不同器官凈生產
3、力的比例均以干材最大,其次是樹根、樹枝和干皮,樹葉最小。
(2)光皮樺不同器官5種營養(yǎng)元素(N、P、K、Ca和Mg)含量存在差異,樹葉含量最高,其次是樹枝和干皮,干材和樹根含量最低;不同營養(yǎng)元素在各器官中的含量大致為N>Ca或K>P>Mg。11年生和16年生光皮樺人工林林分營養(yǎng)元素積累量分別為1061.75 kg·hm-2和1641.60 kg·hm-2,其中喬木層分別為882.83 kg·hm-2和1398.22 kg·hm
4、-2,占83.15%和85.17%;草木層分別為39.79 kg·hm-2和45.48 kg·hm-2,占3.75%和2.77%,凋落物層分別為78.90 kg·hm-2和113.01 kg·hm-2,占7.43%和6.88%。11年生和16年生光皮樺人工林喬木層營養(yǎng)元素年凈積累量分別為80.26 kg·hm-2·a-1和87.39 kg·hm-2·a-1,林木中每積累1 t干物質分別需要5種營養(yǎng)元素8.35 kg和7.26 kg。高于
5、相同林分年齡的禿杉、杉木和馬尾松,但低于西南樺和灰木蓮。
(3)11年生和16年生光皮樺人工林林分總持水量分別為3766.71 t·hm–2和3860.59 t·hm–2,均高于16年生杉木人工林的3680.24 t·hm–2,其中林冠層持水量分別占0.33%和0.55%,灌草層持水量分別占0.09%和0.12%,凋落物層持水量分別占0.33%和0.57%,土壤層持水量分別占99.24%和98.76%。
上述研究結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桂西南四種人工林水源涵養(yǎng)功能的研究.pdf
- 禿杉人工林生產力研究.pdf
- 油杉人工林生產力研究.pdf
- 湖北榿木人工林水源涵養(yǎng)功能研究.pdf
- 紅松人工林生物生產力與碳貯量的研究.pdf
- 禿杉人工林生長規(guī)律及生產力研究.pdf
- 米老排人工林生物生產力、營養(yǎng)特性及碳貯量的研究.pdf
- 西南樺人工林生物量、養(yǎng)分含量和碳氮儲量的研究.pdf
- 南方山地水杉人工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產力及養(yǎng)分循環(huán)研究.pdf
- 洞庭湖區(qū)楊樹人工林生物生產力與碳儲量研究.pdf
- 杉木人工林生產力與碳氮動態(tài)特點.pdf
- 以水源涵養(yǎng)為目標的低功能人工林更新技術研究.pdf
- 桂西南巖溶區(qū)茶條木人工林生長特性、碳儲量和養(yǎng)分利用效率研究.pdf
- 陰香人工林生物量生產力、生長規(guī)律及生態(tài)效益研究.pdf
- 基于CENTURY模型的杉木人工林的生產力模擬研究.pdf
- 寶興縣糙皮樺人工林生長規(guī)律研究和材積表編制.pdf
- 連栽尾葉桉人工林生產力與地力效應的研究.pdf
- 土貢種源馬尾松人工林生長規(guī)律及生物量生產力研究.pdf
- 速生階段(10年生)灰木蓮人工林生物生產力、營養(yǎng)特性及碳貯量的研究.pdf
- 桉樹人工林長期生產力保持機制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