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吸收二氧化硫課程設計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b></p><p> 學生姓名學 號</p><p> 學院 化學化工學院</p><p> 專 業(yè)應用化學</p><p> 題 目水吸收二氧化硫填料吸收塔</p><p><b>  一.設計題目</b></p

2、><p>  水吸收二氧化硫填料塔</p><p>  二.設計任務及操作條件</p><p><b>  (一)設計任務</b></p><p>  1.混合氣體(空氣,) 處理量:2000</p><p>  2.進塔混合氣體溫度:25</p><p><b>

3、  清水溫度:20</b></p><p>  3.摩爾分率:0.07</p><p>  4.回收率:0.95</p><p><b>  (二)操作條件</b></p><p>  1.操作壓力:常壓操作</p><p><b>  2.操作溫度:20</b>

4、</p><p>  (三)設備型式:自選</p><p> ?。ㄋ模S址:淮安地區(qū)</p><p><b>  三.設計內容</b></p><p>  (一)設計方案的確定</p><p><b> ?。ǘ┨盍系倪x擇</b></p><p>&l

5、t;b> ?。ㄈ┕に囉嬎?lt;/b></p><p>  (四)主要設備工藝尺寸設計</p><p><b>  1.塔徑的計算</b></p><p>  2.填料層高度的計算</p><p>  3.塔總高,總壓降的計算</p><p> ?。ㄎ澹┹o助設備選型與計算</p

6、><p><b> ?。┙Y果匯總</b></p><p><b>  (七)設計感想</b></p><p><b> ?。ò耍﹨⒖嘉墨I</b></p><p><b>  目 錄 </b></p><p>  第一章 概 論

7、3</p><p><b>  1.1設計示例3</b></p><p><b>  1.2技術來源3</b></p><p>  1.3設計任務及要求4</p><p>  1.4設計方案簡介4</p><p>  第二章 設計計算4</p><

8、;p>  2.1方案的確定4</p><p>  2.2填料的選擇5</p><p>  第三章 基礎物性數(shù)據5</p><p>  3.1液相物性數(shù)據5</p><p>  3.2氣相物性數(shù)據6</p><p>  3.3氣液相平衡數(shù)據6</p><p>  第四章 物料衡算

9、7</p><p>  4.1吸收劑流量的確定7</p><p>  4.2出塔液相摩爾比的計算7</p><p>  第五章 塔徑的計算8</p><p>  5.1泛點氣速的計算8</p><p>  5.2圓整塔徑10</p><p>  5.3泛點率校核,填料規(guī)格校核等驗證

10、10</p><p>  第六章 填料層高度計算11</p><p>  6.1氣相總傳質單元數(shù)的計算11</p><p>  6.2 氣相總傳質單元高度的計算:11</p><p>  6.3填料層高度的計算13</p><p>  6.4填料層分段的確定14</p><p>  第

11、七章 填料層壓降的計算14</p><p>  第八章 填料分布器的簡要設計15</p><p>  8.1液體分布器的造型15</p><p>  8.2分布點密度計算16</p><p>  8.3布液計算17</p><p>  填料塔設計計算結果匯總表19</p><p>&

12、lt;b>  設計感想21</b></p><p><b>  參考文獻22</b></p><p><b>  第一章 概 論</b></p><p>  液體吸收過程是在塔內進行的。塔設備的基本功能在于提供氣液兩相以充分接觸的機會,使傳質,傳熱這兩種傳遞過程能夠迅速有效地進行,還要能使接觸之后的

13、氣液兩相及時分開,互不夾帶。</p><p>  目前工業(yè)生產中,當處理量大時,多采用板塔式,而當處理量較小時,多采用填料塔,吸收操作的規(guī)模一般較小,故采用填料塔較多。</p><p>  填料塔內裝有各種形式的固體填充物,即物料。液相內塔頂噴淋裝置分布于填料層上,靠重力作用沿填料表面流下;氣相則在壓力推動下穿過填料的間隙,由塔內的一端流向另一端。氣,液在填料的潤濕表面上進行接觸,其組成沿

14、塔高連續(xù)變化。</p><p>  填料塔的類型很多,其設計的原則大體相同。一般來說,填料塔的設計步驟如下:</p><p>  根據設計任務和工藝要求,確定設計方案。</p><p>  根據設計任務和工藝要求,合理地選擇填料。</p><p>  確定塔徑,填料層高度等工藝尺寸。</p><p><b>

15、  進行填料層的壓降。</b></p><p>  進行填料塔內的設計與選型。</p><p><b>  1.1設計示例 </b></p><p>  礦石焙燒爐送出的氣體冷卻到25后送入填料塔中,用20清水洗滌以除去其中的,入塔的爐氣流量為2000,其中的摩爾分率為0.07,要求吸收率為95%,吸收塔為常壓操作,固該過程液氣比很

16、大,吸收溫度基本不變??山迫榍逅臏囟?。</p><p><b>  設計條件如下:</b></p><p>  操作壓力:101.3(常壓)</p><p>  操作溫度:近似取為清水的溫度20</p><p><b>  填料:自選</b></p><p><

17、b>  建廠地區(qū):淮安</b></p><p><b>  1.2技術來源</b></p><p>  目前,吸收塔的設計方法以嚴格計算為主,也有一些簡化的模型,但是,嚴格計算對于填料吸收塔是最常采用的,我此次所作的設計也是采用嚴格計算法。</p><p>  1.3設計任務及要求</p><p>&l

18、t;b>  原料:-空氣混合物</b></p><p>  的含量0.07(摩爾分率):清水</p><p>  設計要求:塔頂混合氣體排出時,的吸收率達到95%。</p><p>  混合氣體處理量為2000</p><p><b>  1.4設計方案簡介</b></p><p&g

19、t;  本次設計任務為水吸收—空氣混合物中的,對于的吸收采用逆流操作的吸收流程。</p><p><b>  第二章 設計計算</b></p><p><b>  2.1方案的確定</b></p><p>  用水吸收屬于中等溶解度的吸收過程,為了提高傳質效率,應采用氣相自塔底進入由塔頂排出,液相自塔頂進入由塔底排出的逆流

20、吸收過程。</p><p>  2.1.1裝置流程的確定</p><p>  2.1.2吸收劑的選擇</p><p>  本次任務要求用水作為吸收劑,且不作為產品,故應采用純溶劑作為吸收劑。</p><p>  2.1.3操作溫度與壓力的測定</p><p>  在吸收要求用20水吸收25氣相,因該過程氣液比很大,吸收

21、溫度基本不變,可近似取清水的溫度20作為操作溫度。</p><p>  吸收塔為常壓操作,選擇標準大氣壓101.3kp。</p><p><b>  2.2填料的選擇</b></p><p>  填料是填料塔中氣液接觸的基本構件,其性能的優(yōu)劣是決定填料塔操作性能的主要因素。因此,填料的選擇是填料塔設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p><

22、p>  2.2.1填料類型的選擇</p><p>  對于水吸收的過程,操作溫度及操作壓力較低,工業(yè)上通常選用塑料散裝填料。</p><p>  在塑料散裝填料中,塑料階梯環(huán)填料的綜合性能較好,故此選用階梯環(huán)填料。</p><p>  階梯環(huán)填料高徑比較小,減小了氣體通過填料層的阻力,而錐形翻邊的特點,不僅增加了它的機械強度,同時可以促進液膜表面的更新,有利于

23、傳質效率的提高。</p><p>  2.2.2填料規(guī)格的選擇</p><p>  同類填料,尺寸越小,分離效率越高,但阻力增加,通量減小,填料費用也增加很多,而大尺寸的填料,應用于小直徑塔中又會產生液體分布不良及嚴重壁流,使塔的分離效率降低。因此,綜合考慮,在工業(yè)塔常用的幾種規(guī)格(25 16 38 50 76)中選用適中的38規(guī)格。</p><p>  2

24、.2.3填料材質的選擇</p><p>  本次任務中操作溫度為20且吸收劑吸收氣體后是一般的無機酸,所以選用塑料填料,而且塑料填料質輕,價廉,不易破碎。又由于操作溫度在0以上,所以聚丙烯填料成為首選。因此,填料選用聚丙烯材質的塑料填料。</p><p>  綜上所述,此次任務應選用38聚丙烯階梯環(huán)填料。 </p><p>  第三章 基礎物性數(shù)據</p>

25、;<p><b>  3.1液相物性數(shù)據</b></p><p>  對低濃度吸收過程,溶液的物性數(shù)據可近似取純水的物性數(shù)據,由資料查得20水的有關物性數(shù)據如下:</p><p>  密度 =998.2</p><p>  粘度 =0.001=3.6</p><p>  表面張力 =72.6dyn/c

26、m=940896</p><p>  在水中擴散系數(shù) ==</p><p><b>  3.2氣相物性數(shù)據</b></p><p>  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為:</p><p>  ==0.0764.06+0.9329=31.45</p><p>  混合氣體的平均密度為:</p>

27、<p><b>  ==1.286</b></p><p>  混合氣體的粘度可近似取為空氣的粘度,查表得20空氣的粘度為:</p><p><b>  ==0.065</b></p><p>  查表得在空氣擴散系數(shù)為:</p><p>  =0.108=0.039</p>

28、;<p>  3.3氣液相平衡數(shù)據</p><p>  查表得,常壓下20時在水中的亨利系數(shù)為:</p><p><b>  E=3.55</b></p><p><b>  相平衡常數(shù)為:</b></p><p><b>  m===35.04</b></

29、p><p><b>  溶解度系數(shù)為:</b></p><p>  H==0.0156kmol/()</p><p><b>  第四章 物料衡算</b></p><p>  4.1吸收劑流量的確定</p><p><b>  進塔氣相摩爾比為:</b>&l

30、t;/p><p><b>  出塔氣相摩爾比為</b></p><p>  進塔惰性氣體流量比為:</p><p>  該吸收過程屬低濃度吸收,平衡關系為直線,最小液氣比可按下列式子計算,即:</p><p>  對于純溶劑吸收過程,進塔液相組成</p><p><b>  取操作液氣比為:

31、</b></p><p>  4.2出塔液相摩爾比的計算</p><p><b>  全塔物料衡算式:</b></p><p><b>  則:</b></p><p><b>  第五章 塔徑的計算</b></p><p>  5.1泛點氣

32、速的計算</p><p>  本次任務采用Ecket通用關聯(lián)圖計算泛點氣速</p><p><b>  氣相質量流量為:</b></p><p>  液相質量流量可近似按純水的流量計算,即:</p><p>  =3545.6218.02=63892.07 kg/h</p><p>  Ecket

33、通用關聯(lián)圖的橫坐標為:</p><p>  圖中u——空塔氣速,m /s;φ——濕填料因子,簡稱填料因子,1 /m;ψ——水的密度和液體的密度之比;g——重力加速度,9.81m /;ρV、ρL——分別為氣體和液體的密度,kg /;、——分別為氣體和液體的質量流量,kg /s。</p><p>  此圖適用于亂堆的顆粒形填料,如拉西環(huán)、弧鞍形填料、矩鞍形填料、鮑爾環(huán)等,其上還繪制了整砌拉西環(huán)

34、和弦柵填料兩種規(guī)整填料的泛點曲線。對于其他填料,尚無可靠的填料因子數(shù)據。</p><p>  查下表得出38塑料階梯環(huán)的散裝填料泛點填料因子平均值</p><p><b>  =170 </b></p><p><b>  5.2圓整塔徑</b></p><p><b>  取 <

35、;/b></p><p><b>  由 m</b></p><p>  常用的標準塔徑有400mm、500mm、600mm、800mm、1000mm、1200mm、1400mm、1600mm、2000mm、2200mm等。</p><p>  所以 圓整塔徑后,取D=1.0m。</p><p>  5.3泛

36、點率校核,填料規(guī)格校核等驗證</p><p><b>  a.泛點率校核:</b></p><p>  因為填料塔的適宜空塔氣速一般取泛點氣速的50%-80%,泛點率值在允許范圍內。</p><p>  b.填料塔規(guī)格校核:</p><p><b> ?。ㄔ谠试S范圍之內)</b></p>

37、<p>  c.液體噴淋密度校核:</p><p>  對于直徑不超過75mm的散裝填料,取最小潤濕速率為</p><p>  對于38塑料階梯環(huán)可查得填料的總比表面積為:</p><p>  經以上校核可知,填料塔直徑選用D=1000mm合理。</p><p>  第六章 填料層高度計算</p><p>

38、;  6.1氣相總傳質單元數(shù)的計算</p><p><b>  脫吸因數(shù)為:</b></p><p><b>  氣相總傳質單元數(shù)為</b></p><p>  6.2 氣相總傳質單元高度的計算:</p><p>  氣相總傳質單元高度采用修正的恩田關聯(lián)式計算:</p><p&g

39、t;  由表查得聚丙烯材質臨界表面張力為:</p><p><b>  液體質量通量為</b></p><p><b>  由=0.62</b></p><p>  則=0.62=0.62132.5=82.15</p><p>  b. 氣膜吸收系數(shù)可由下式計算:</p><p&

40、gt;<b>  氣體質量通量為:</b></p><p>  c.液膜吸收系數(shù)由下式計算:</p><p>  常見填料塔的形狀系數(shù)</p><p>  d.由 由上表得</p><p><b>  ,</b></p><p>  需選用下面的關系式對氣膜和液膜系數(shù)

41、進行校核修正。</p><p><b>  修正結果:</b></p><p><b>  由 </b></p><p>  e.氣相總傳質單元高度為: </p><p>  6.3填料層高度的計算</p><p>  考慮恩田公式的最大誤差,為了安全取設計填料層高度

42、為</p><p><b>  設計取填料層高度為</b></p><p><b>  =6m</b></p><p>  6.4填料層分段的確定</p><p>  在填料塔計過程中,對于階梯環(huán)填料,,</p><p><b>  取,則</b><

43、;/p><p>  8000mm>6000mm</p><p><b>  h>z</b></p><p><b>  故不需分段</b></p><p>  第七章 填料層壓降的計算</p><p>  采用Eckert通用關聯(lián)圖計算</p><

44、p><b>  橫坐標為 </b></p><p><b>  由表得,</b></p><p><b>  縱坐標為</b></p><p>  查Eckert通用關聯(lián)圖,得</p><p>  /Z=189.81=176.586Pa/s</p><

45、p><b>  填料層壓降為</b></p><p>  =176.586=1059.48 Pa</p><p>  第八章 填料分布器的簡要設計</p><p>  液體的初始分布十分重要,為使液體的初始分布均可,需要設置液體分布裝置。液體分布裝置的種類多樣,工業(yè)上應用較多的有管式,槽式及槽盤式等。</p><p&g

46、t;  8.1液體分布器的造型</p><p>  a.管式分布器是由不同結構型式的開孔管制成的,有排管式,環(huán)管式等不同形狀。其突出的特點是結構簡單。供氣體流過的自由截面大,阻力小,但小孔易堵塞,彈性一般較小。管式液體分布器使用非常廣泛,多用于中等以下液體負荷的填料塔中。在減壓精餾及絲網波紋填料塔中。由于液體負荷較小,故常用之。管式分布器根據液體負荷情況,可以作成單排或雙排。</p><p&g

47、t;  b.槽式分布器通常是由分流槽(又稱主槽或一級槽),分布槽(又稱副槽或二級槽)構成的。一級槽通過槽底開孔將液體初分成若干流股,分別流入其下方的液體分布槽。分布槽的槽底(或槽壁)上設有孔道(或導管),將液體均勻分布于填料層上,槽式液體分布器具有較大的操作彈性和極好抗污堵性,特別適合于大氣液負荷及含有固體懸浮物,粘度大的液體的分離場合。由于槽式分布器具有優(yōu)良的分布性和抗污性能,應用范圍十分廣泛。</p><p>

48、;  c.槽盤式分布器使近年開發(fā)的新型液體分布器,該分布器兼有集液,分液及分氣三種作用,結構緊湊,操作彈性高達10:1.氣液分布均可,阻力較小,特別適用于易發(fā)生夾帶,堵塞的場合。</p><p>  綜上所述,由于該吸收塔液相相負荷較大。而氣相負荷相對較低,故選用槽式液體分布器。</p><p>  8.2分布點密度計算</p><p>  Eckert的散裝填料塔

49、分布點密度推薦值 </p><p>  按上表的建議值,當D=750時,噴淋點密度為170點/,因該塔液相負荷較大,設計取噴淋點密度為160點/。</p><p><b>  布液點數(shù)為:</b></p><p><b>  n=點</b></p><p>  按分布點幾何均勻與流量均勻的原則進行

50、分布設計。</p><p>  設計結果為:二級槽共設設計結果為:二級槽共設七道,在槽側面開孔,槽寬度為80mm ,槽高度為210mm 。兩槽中心矩為160mm</p><p><b>  布液點示意圖</b></p><p><b>  8.3布液計算</b></p><p><b> 

51、 取 由 </b></p><p><b>  設計取=13mm。</b></p><p>  填料塔設計計算結果匯總表</p><p>  序數(shù) 項目(單位) 數(shù)值</p><p>  1 ;20水的密度;kg/

52、 998.2</p><p>  2 0.001</p><p>  3 940896</p><p>  4 <

53、/p><p>  5 31.45</p><p>  6 1.286</p><p>  7 </p><p>  8 0.108</p><p>  9

54、 3.55</p><p>  10 35.04</p><p>  11 0.0156</p><p>  12 76.07</p><p>  1

55、3 3545.62</p><p>  14 2572</p><p>  15 63892.07</p><p>  16

56、 170</p><p>  17 0.970</p><p>  18 1.0</p><p>  19

57、 0.71</p><p>  20 0.08</p><p>  21 9.81</p><p>  22 1

58、</p><p>  23 73.20%</p><p>  24 10.6</p><p>  25 132.5</p>

59、<p>  26 81.54</p><p>  27 0.752</p><p>  28 7.026</p><p

60、>  29 427680</p><p>  30 1981.16</p><p>  31 81391.2</p><p>  32 8.314&l

61、t;/p><p>  33 82.15</p><p>  34 1.45</p><p>  35 0.025</p><p>  36

62、 1.187 </p><p>  37 0.63</p><p>  38 6</p><p>  39

63、116</p><p>  40 1059.48</p><p>  41 160</p><p>  42 13

64、 </p><p>  43 101.3</p><p>  44 20</p><p>  45

65、 0.6</p><p>  46 + 0.16</p><p><b>  設計感想</b></p><p>  本次課程設計是在學習完化工原理及化工原理實驗進行的,是對化學工程的過程設計及設備的選擇的一個深層次的鍛煉

66、,也是對實際操作的一個加深理解。</p><p>  在設計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主要有:(1)未知條件的選??;(2)文獻檢索的能力;(3)對吸收過程的理解和計算理論的運用;(4)對實際操作過程中設備的選擇和條件的最優(yōu)化;(5)對工藝流程圖的理解以及繪制簡單的流程圖和設備結構;(6)還有一些其他的問題,例如計算的準確度等等。</p><p>  當然,在本次設計中也為自己再次重新的復習化工這門學

67、科提供了一個動力,對化工設計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也有了一個更深的理解。理論和實際的結合也是本次設計的重點,為日后從事相關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礎。</p><p><b>  參考文獻</b></p><p>  1.柴誠敬,賈紹義,張鳳生等化工原理下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p><p>  2.賈紹義,柴誠敬等化工傳質與分離過程;北京化學

68、工業(yè)出版社;2001年</p><p>  3.柴誠敬化工原理課程設計;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年</p><p>  4.姚玉英等化工原理下冊;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1999年</p><p>  5.伍國柱,史啟才等化工單元過程及設備課程設計;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2年</p><p>  6.化學工程手冊編輯委員會,化學工

69、程手冊—氣液傳質設備;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1989年</p><p>  7.劉乃鴻等工業(yè)塔新型規(guī)整填料應用手冊;天津大學出版社;1993年</p><p>  8.王樹楹等現(xiàn)代填料塔技術手冊;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1998年</p><p>  9.徐崇嗣等填料塔產品及技術手冊;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1995年</p><p>  10.蘭州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