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目 錄</b></p><p> 第一章 基礎設計...............................1</p><p> 1.1設計內容....................................1</p><p> 1.2設計要求..........................
2、..........1</p><p> 1.3理論計算....................................2</p><p> 1.4 Matlab仿真輔助分析設計的程序及校正前后對數頻率特性</p><p> 曲線..................................................5</p>
3、<p> 1.5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校正前后系統(tǒng)模型.........9</p><p> 第二章 應用設計...............................14</p><p> 2.1設計內容..........................................14</p><p> 2.2設計要求
4、..........................................14</p><p> 2.3理論計算..........................................14</p><p> 2.4 Matlab仿真輔助分析設計的程序及校正前后對數頻率特性</p><p> 曲線......................
5、...........................15</p><p> 第三章 課程設計總結..........................17</p><p> 參考文獻.....................................18</p><p><b> 第一章 基礎設計</b></p>
6、<p><b> 1.1設計內容</b></p><p> 針對某單位負反饋系統(tǒng),利用有源串聯超前校正網絡進行系統(tǒng)校正,當開關S接通時為超前校正裝置,其傳遞函數,其中,,,“-”號表示反向輸入端。若,且開關S斷開,該裝置相當于一個放大系數為1的放大器。通過正確計算校正裝置的模型,使系統(tǒng)性能達到設計要求,并通過Matlab仿真軟件進行輔助分析,最后利用實驗裝置搭建該系統(tǒng),測出校正
7、前后系統(tǒng)性能,分析仿真與實測結果的等效性。</p><p><b> 1.2基本設計要求</b></p><p> 1)引入該校正裝置后,單位斜坡輸入信號作用使,穩(wěn)態(tài)誤差()0.1 開環(huán)截止頻率4.4弧度/秒 相位裕量45</p><p> 2)根據性能指標要求,確定串聯超前校正裝置傳遞函數</p><p>
8、 3)設校正裝置R=100k R=R=50k,,根據計算結果確定有源超前校正網絡元件參數R、C值</p><p> 4)若利用有源放大器模擬該系統(tǒng),試根據已知原系統(tǒng)模型和校正裝置模型,繪制引入校正裝置后系統(tǒng)電路原理圖(設給定的電阻和電容:R=100k,C=1F若干)</p><p> 5)利用Matlab仿真軟件輔助分析,繪制校正前、后及校正裝置對數頻率特性曲線,并驗算設計結果。&
9、lt;/p><p> 6)在Matlab-Simulink建立系統(tǒng)仿真模型,求校正前后系統(tǒng)單位階躍響應特性,并進行系統(tǒng)性能比較。</p><p><b> 1.3理論計算</b></p><p> 1) 確定速度誤差系數</p><p> 速度穩(wěn)態(tài)誤差:, 則, 取</p><p><b
10、> 原系數傳遞函數: </b></p><p> 求相位穿越頻率:令, 得:</p><p><b> 校正后相位裕量:</b></p><p> 因此采用串聯超前校正。</p><p> 2) 沒串聯超前校正裝置為:</p><p> 若校正后系數得截止頻率;其中是
11、校正裝置產生最大超前角時的角頻率值,則原系統(tǒng)在處的對數幅值和校正裝置得關系為:</p><p><b> 則校正裝置:</b></p><p> 3) 校正后系統(tǒng)傳遞函數:</p><p><b> 校正后相位裕量:</b></p><p> 滿足要求,故校正裝置:</p>&
12、lt;p><b> 由已知:</b></p><p><b> , , </b></p><p><b> 且: </b></p><p><b> 則: </b></p><p><b> 令 </b>&l
13、t;/p><p><b> 解得: </b></p><p> 校正裝置電路圖如圖1-1所示</p><p> 圖1-1 校正裝置電路圖</p><p> 校正后系統(tǒng)電路圖如圖1-2所示</p><p> 圖1-2 校正后系統(tǒng)電路圖</p><p> 1.4
14、 Matlab仿真輔助分析設計的程序及校正前后對數頻率特性曲線</p><p> 利用Matlab進行仿真設計(校正),就是借助Matlab相關語句進行上述運算,完成以下任務:1)確定校正裝置模型2)繪制校正前、后、校正裝置對數頻率特性3)確定校正后性能指標,從而達到輔助分析設計的目的。</p><p> 針對設計要求,利用Matlab進行串聯超前校正的設計過程如下:</p&g
15、t;<p> 1、繪制原系統(tǒng)對數頻率特性,并要求原系統(tǒng)幅值穿越頻率相位穿越頻率相位裕量[即]幅值裕量</p><p> num=[10.3];</p><p> den=[1,1,0];</p><p> W=tf(num,den);</p><p><b> bode=(W);</b></
16、p><p> margin(W);</p><p> [Gm,Pm,wj,wc]=margin(W);</p><p><b> grid;</b></p><p> 原系統(tǒng)伯德圖如圖1-3所示,其幅值穿越頻率、相位裕量、幅值裕量從圖中可見。另外,在MATLAB Workspace下,也可得到此值。由于幅值穿越頻率和
17、相位裕量都小于要求值,故采用串聯超前校正較為合適。</p><p> 圖1-3 原系統(tǒng)伯德圖</p><p> 繪制校正裝置頻率特性</p><p> numc=[0.428,1];</p><p> denc=[0.119,1];</p><p> Wc=tf(numc,denc);</p>
18、<p> bode(Wc );</p><p><b> grid;</b></p><p> 其對數頻率特性如圖1-4所示。</p><p> 圖1-4 校正裝置頻率特性曲線</p><p> 校正后系統(tǒng)頻率特性,并求校正后系統(tǒng)幅值裕量,相位裕量,相位穿越頻率和幅值穿越頻率</p>
19、<p> numh=conv(num,numc);</p><p> denh=conv(den,denc);</p><p> Wh=tf(numh,denh);</p><p><b> bode(Wh);</b></p><p> margin(Wh);</p><p>
20、; [Gm,Pm,wj,wc]=margin(Wh);</p><p><b> grid;</b></p><p> 其對數頻率特性如圖1-5所示。</p><p> 圖1-5 校正后系統(tǒng)頻率特性曲線</p><p> 從圖中可見截止頻率、相位裕量、幅值裕量、校正后各項性能指標均達到要求</p>
21、<p> 在同一坐標里繪制校正前、校正裝置和校正后系統(tǒng)頻率特性</p><p> bode(W,’:’);</p><p><b> hold on;</b></p><p> bode(Wc,’-.’);</p><p><b> hold on;</b></p>
22、;<p><b> bode(Wh);</b></p><p><b> grid;</b></p><p> 其對數頻率特性如圖1-6所示。</p><p> 圖1-6 校正前、校正裝置和校正后系統(tǒng)頻率特性曲線</p><p> 1.5利用Matlab-Simulink建
23、立校正前后系統(tǒng)模型</p><p> Simulink 中的“Simu”一詞表示可用于計算機仿真,而“Link”一詞表示它能進行系統(tǒng)連接,即把一系列模塊連接起來,構成復雜的系統(tǒng)模型。作為MATLAB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Simulink由于它所具有的上述的兩大功能和特色,以及所提供的可視化仿真環(huán)境、快捷簡便的操作方法,而使其成為目前最受歡迎的仿真軟件。</p><p> 首先進入MATL
24、AB然后單擊工具欄上的圖標,就會打開Simulink窗口,如圖1-7所示。</p><p> 圖1-7 Simulink窗口</p><p> 然后在打開的窗口中選擇需要的器件,然后單擊鼠標右鍵將會出現添加器件的選項,點擊添加器件,將會在新建的模型窗口添加選中的器件。最后按照電路連線。</p><p> 1、原系統(tǒng)單位階躍響應</p><
25、p> 原系統(tǒng)仿真模型如圖1-8所示。</p><p> 圖1-8 原系統(tǒng)仿真模型圖</p><p> 系統(tǒng)運行后,輸出階躍響應如圖1-9所示。</p><p> 圖1-9 原系統(tǒng)單位階躍響應曲線</p><p> 2、校正后系統(tǒng)單位階躍響應</p><p> 校正后系統(tǒng)仿真模型如圖1-10所示。&
26、lt;/p><p> 圖1-10 校正后系統(tǒng)仿真模型</p><p> 系統(tǒng)運行后,輸出階躍響應如圖1-11所示。</p><p> 圖1-11 校正后系統(tǒng)單位階躍響應曲線</p><p> 3、校正前和校正后的單位階躍響應比較</p><p> 仿真模型如圖1-12所示</p><p&g
27、t; 圖1-12 校正前和校正后系統(tǒng)仿真模型</p><p> 系統(tǒng)運行后,輸出階躍響應如圖1-13所示。</p><p> 圖1-13 校正前和校正后系統(tǒng)的階躍響應曲線</p><p> 第二章 應用設計</p><p><b> 2.1 設計內容</b></p><p>&l
28、t;b> 直線一級倒立擺建模</b></p><p> 直線一級倒立擺由直線運動模塊和一級擺體組件組成,是最常見的倒立擺之一。</p><p> 倒立擺系統(tǒng)是典型的自不穩(wěn)定的非線性系統(tǒng),由于倒立擺系統(tǒng)本身所具有的高階次、不穩(wěn)定、多變量、非線性和強耦合特性,許多抽象的控制概念如控制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可控性、快速性和抗干擾能力,都可以通過倒立擺系統(tǒng)直觀地表示出來。</
29、p><p> 倒立擺的物理構成可以表述為:光滑的導軌,與導軌存在很大摩擦阻力的小車,和一個質量塊的擺桿。小車與擺桿的鉸接方式決定了它們在豎直平面內運動。水平方向的驅動力F使小車根據擺角的變化而在導軌上運動,從而達到倒立擺系統(tǒng)的平衡。</p><p><b> 2.2 設計要求</b></p><p> 1)考慮一個單位負反饋系統(tǒng),其開環(huán)傳遞函
30、數為:</p><p> 2)設計控制器,是得系統(tǒng)的靜態(tài)位置誤差常數為10,相位裕量為,增益裕量等于或大于10分貝。</p><p> 3)根據性能指標要求,確定串聯超前校正裝置傳遞函數。</p><p> 4)利用Matlab仿真軟件輔助分析,繪制校正前、后及校正裝置對數頻率特性曲線,并驗算設計結果。</p><p><b>
31、; 2.3 理論計算</b></p><p> 倒立擺單位負反饋系統(tǒng),其開環(huán)傳遞函數為:</p><p> 增加一個超前校正就可以滿足設計要求,設超前校正裝置為:</p><p> 已校正系統(tǒng)具有開環(huán)傳遞函數</p><p><b> 設</b></p><p><b&
32、gt; 式中</b></p><p> 根據穩(wěn)態(tài)誤差要求計算增益K</p><p><b> 可以得到:</b></p><p><b> 于是有:</b></p><p> 2.4 Matlab仿真輔助分析設計的程序及校正前后對數頻率特性曲線</p><
33、p> 在Matlab中畫出的Bode圖</p><p><b> clear</b></p><p> num1=[2.6705];</p><p> den1=[0.0102125 0 -0.26705];</p><p> bode(num1,den1)</p><p> 圖
34、2-1 加入增益后的Bode 圖</p><p> 輸入nyquist(num1,den1)得</p><p> 圖2-2 增加增益后的Nyquist 圖</p><p><b> 課程設計總結</b></p><p> 通過本學期對《自動控制原理》這門課程的學習,是我對自動化專業(yè)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時極大的提
35、高了我對自動化專業(yè)的興趣。課堂學習主要注重于理論知識,而我們要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在此階段,課程設計便是最好的選擇了,通過課程設計,我們可以溫習我們所學的理論知識,同時為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實際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不僅如此,通過這次的課程設計,使我知道了在當今的信息技術如此發(fā)達的世界中,我們必須運用多種渠道,去學習研究。并要很好的運用計算機和一些軟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精確地、快速地解決問題。還有就是提高了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36、</p><p> 這次的課程設計也不例外。雖然我們以前學了一點MATLAB,不少課本上也有提到過 MATLAB,但是我們還是不怎么熟練,通過這次自動控制原理課程讓我更好地學會了如何去使用這個軟件。自動控制原理的知識在課堂上掌握的也不是很好,所以這次課程設計對于我來說真是難度不小啊。在很多人眼中為期兩周的課程設計或許是一種煎熬,這是可以理解的,在這兩周當中,我們不僅要完成這個課程設計,而且還要學習其他專業(yè)課。
37、</p><p> 對于MATLAB 的學習,我們先從以前教材中翻看相關的內容,因為這些書上講的比較精簡易懂,看完之后便對MATLAB 有了更深地了解和懂得了一些簡單編程,接下來我再去圖書館借相關的書籍進行借鑒和參考,當要用什么功能時,就在書上翻看相應部分的內容,這樣MATLAB就應用起來了。 </p><p> 每一次課程設計都會學到不少東西,這次當然也不例外。不但對自動控制原理的
38、知識鞏固了,也加強了MATLAB 這個強大軟件使用的學習,這次課程設計終于順利完成了,在設計中遇到了很多編程問題,最后在自己和同學相互協助下,終于迎刃而解了。</p><p> 同樣十分感謝XX、XX老師在此次實驗中給我提出的建議與不足,老師嚴謹細致、一絲不茍的作風一直是我工作、學習中的榜樣;老師循循善誘的教導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給予我無盡的啟迪;這次模具設計的每個實驗細節(jié)和每個數據,都離不開老師您的細心指導。而您
39、開朗的個性和寬容的態(tài)度,幫助我能夠很順利的完成了這次課程設計。</p><p><b> 參考文獻</b></p><p> [1] 孫虎章.自動控制原理(修訂版).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1994</p><p> [2] 胡壽松.自動控制原理(第五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p><p> [3] 薛定
40、宇.控制系統(tǒng)仿真與計算機輔助技術.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5 </p><p> [4] 蔣珉.控制系統(tǒng)計算機仿真.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6</p><p> [5] 劉衛(wèi)國.MATLAB程序設計教程.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5</p><p> [6] 楊庚辰.自動控制原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4.4</p><p> [
41、7] 朱衡君.MATLAB語言及實踐教程(第二版).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8</p><p> [8] 張靜.MATLAB在控制系統(tǒng)中的應用.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7</p><p> [9] 薛定宇.控制系統(tǒng)計算機輔助設計.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p><p> [10] 梅曉榕.自動控制原理.科學出版社,2002</p><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