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鰱國內本土群體與國外移居群體間遺傳變異的MHC I類α2結構域的克隆與序列分析
利用MHC I類α2結構域基因片段,分析鰱國內本土群體(長江群體與黑龍江群體,分別簡稱為YZL和AMU群體)與國外移居群體(匈牙利多瑙河和密西西比河群體,分別簡稱為 DAN和MIS群體)間的遺傳變異。從4群體共116尾個體的333個有效克隆中,獲得長度為222bp、225bp或228bp的MHC I類α2結構域等位基因106個(GenBank序
2、列號為:JQ289925~JQ289992,JQ707784~JQ707821)。主要結果為:①核苷酸序列的有效位點數(shù)為231個,其中多態(tài)位點160個(占69.26%);YZL、AMU、DAN和MIS群體的等位基因數(shù)分別為32、23、27和43個;群體間核苷酸、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別為52.1%~99.5%、38.1%~98.6%,顯示4群體 MHC I類α2結構域的多態(tài)性都較豐富。②群體內平均核苷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的大小順序為 DA
3、N(77.52%/67.29%)>MIS(75.82%/66.94%)>AMU(74.35%/64.44%)> YZL(73.38%/63.52%);與此相反,群體內核苷酸/氨基酸多樣性指數(shù)(π/πaa)的大小順序卻為 YZL(0.2598/0.3588)> AMU(0.2542/0.3527)>MIS(0.2372/0.3269)>DAN(0.2191/0.3128),表明鰱國內 YZL和AMU群體的MHC I類α2結構域的變異較國外
4、 DAN和MIS群體大。③以氨基酸序列進行 AMOVA分析的結果表明,4群體間、國內群體與國外移居群體間都存在顯著的遺傳分化(P<0.05)。④在以氨基酸序列的平均遺傳距離構建的NJ樹中,AMU首先與 DAN聚為一支,再與 MIS聚為一支,最后才與 YZL聚集,顯示鰱美國群體與中國長江群體的親緣關系較遠。⑤4群體抗原結合區(qū)(PBR)的非同義堿基/同義堿基替換值ω(ω=dN/dS)的大小順序為 AMU(1.4413)>YZL(1.3621
5、)> DAN(1.3370)>MIS(1.2913)>1,CODEML程序中的M2a和M8模型在 PBR區(qū)檢測到9個正向選擇位點,從而揭示鰱國內本土群體的MHC I類α2結構域基因受到的正向選擇壓力作用較國外移居群體大。
2.鰱長江野生群體與選育群體間MHC I類基因的多態(tài)性分析鰱長江野生群體與換新選育群體間遺傳變異的MHC I類α2結構域的克隆與序列分析
利用MHC I類分子α2結構域基因片段,分析鰱長江野生群體(
6、石首群體和邗江群體,分別簡稱為 SS與 HJ群體)和天津換新選育群體(簡稱為 HX群體)間的遺傳變異。從總共52尾個體的156個克隆中獲得長度為225bp或228bp的不同核苷酸序列57條,編碼57個不同的等位基因(GenBank序列號為:JQ289925~JQ289945、JQ289948、JQ289953、JQ289958、JQ289965、JQ289967、JQ289975、JQ289979、JQ289985、JQ707798~J
7、Q707801和JQ707822~JQ707845)。主要結果為:①核苷酸/氨基酸序列的有效位點數(shù)分別為231/77個,其中多態(tài)位點數(shù)為147(63.64%)/59(76.62%)個;SS、HJ和HX群體的等位基因數(shù)分別為21、13和34個;群體間核苷酸、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別為53.60%~99.50%,39.40%~98.60%,這表明3群體的MHC I類基因的多態(tài)性十分豐富。②各群體的平均核苷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73.60%~7
8、4.52%/64.27%~65.25%間;HJ群體的核苷酸/氨基酸多態(tài)位點數(shù)(S/Saa)為122/50個,均小于SS群體(138/57)和HX群體(137/56);群體內核苷酸/氨基酸多樣性指數(shù)(π/πaa)的大小順序為 SS(0.2611/0.3623)> HX(0.2587/0.3540)> HJ(0.2482/0.3420)。表明 HX選育群體仍然具有較高的遺傳變異。③在氨基酸水平上進行AMOVA分析表明,3群體間的遺傳分化均不
9、顯著(P>0.05)。④以3群體間氨基酸序列的平均遺傳距離構建NJ樹表明,HJ與 HX群體首先聚為一支,其后再與 SS群體聚集。⑤3群體抗原結合區(qū)(PBR)的ω值大小順序為SS(1.6525)> HJ(1.4182)> HX(1.3607)>1,且CODEML軟件在MHC I類基因PBR區(qū)共發(fā)現(xiàn)了7個正向選擇位點,這表明3群體均受到了正向選擇壓力的作用,不過HX選育群體受到的選擇壓力最弱。
2.2鰱監(jiān)利野生群體與換新選育群體間
10、MHC I類基因多態(tài)性分析
利用兩對特異性引物,擴增鰱MHC I類基因的α1、α2和α3結構域。從鰱監(jiān)利野生群體(JL)和天津換新選育群體(HX)的26尾樣品中,共測得78個有效克隆,獲得長度為819~825bp的不同核苷酸序列52條。這些序列包含有273~275個氨基酸,編碼44條不同的氨基酸序列,可分為14個等位基因主型和44個亞型(GenBank序列號:JQ707846~JQ707889)。分析表明:①在核苷酸序列的82
11、5個有效位點中,存在441個多態(tài)位點(53.45%),其中分別有154、179和108個多態(tài)位點位于α1、α2和α3結構域;氨基酸序列的276個有效位點中,有187個多態(tài)位點(67.75%),其中分別有62、73和52個位于α1、α2和α3結構域中。②核苷酸/氨基酸序列的平均同源性為81.43%/72.45%;α1、α2和α3結構域的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大小范圍分別為54.00%~100%/41.30%~100%、55.90%~100%
12、/47.30%~100%和84.20%~100%/77.4%~100%,這表明 MHC I類基因具有十分豐富的多態(tài)性,且α1、α2結構域的變異要大于α3結構域。③群體內的平均核苷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的大小順序為 JL(81.80%/74.05%)>HX(74.62%/69.53%),而核苷酸/氨基酸多態(tài)位點數(shù)(S/Saa)、核苷酸/氨基酸多樣性指數(shù)(π/πaa)的大小順序卻為 HX> JL,表明 HX選育群體的遺傳變異大于JL野生群體。
13、④以氨基酸序列進行的AMOVA分析表明,兩群體間的遺傳分化不顯著(Fst=0.0201,P>0.05)。⑤兩群體α1和α2結構域 PBR區(qū)的ω值(1.0120~3.1357)均大于1,其中 JL群體α2結構域PBR區(qū)的ω值(3.1357)約為 HX群體(1.3331)的2.4倍,且 CODEML軟件在鰱 MHC I類基因PBR區(qū)共發(fā)現(xiàn)了15個正向選擇位點。這些都表明鰱JL野生群體的MHC I類α2結構域比HX選育群體受到更大的正向選擇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團頭魴野生、選育及馴養(yǎng)群體遺傳變異的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MHC)分析.pdf
- 鰱中國本土群體與歐美移居群體遺傳差異分析.pdf
- 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
- 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
- mhc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及其編碼分子
- 綿羊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mhc酶聯(lián)免疫分析
- 小鼠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ⅰ類mhcⅰ酶聯(lián)免疫分析
- 論文牛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mhc)酶聯(lián)免疫分析
- 人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ⅰ類mhcⅰ酶聯(lián)免疫分析
- 豬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mhc試劑盒使用方法
- 大熊貓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MHC)Ⅰ類基因的研究.pdf
- 8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及其編碼分子
- 免疫學第七章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
- 人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i類mhci酶聯(lián)免疫分析elisa
- [教育]在抗原呈遞中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的作用-在抗原呈遞種主要組織相容性
- 45386.大熊貓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ⅱ類基因研究
- 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Ⅲ區(qū)中G4基因的功能研究.pdf
- 中華鱉五群體間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及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差異.pdf
- 第6講 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及其編碼分子(第8講)(1)
- 第39章mhc主要組相容性復合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