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行業(yè)博弈分析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房地產行業(yè)博弈分析</b></p><p>  摘 要:房地產是中國經濟發(fā)展的支柱性行業(yè),然而對于房地產行業(yè)的爭議也是最多的,有人罵開發(fā)商、有人罵炒房者,還有人罵政府,然而大家都是霧里看花,沒有抓住房地產發(fā)展的本質,旨在從博弈論的角度,對房地產行業(yè)進行嚴謹的分析,并提出相應觀點和建議。 </p><p>  關鍵詞: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開

2、發(fā)商;購房者 </p><p>  中圖分類號:F29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36-0168-02 </p><p>  在中國,沒有一個行業(yè)會被如此關注,也沒有一個行業(yè)讓人如此揪心,這個行業(yè)就是房地產。北京市華遠地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任志強說過,現在全中國最想揍的人中,他排名第三。一方面是因為他關于房地產行業(yè)的一些話刺激了公眾的神經,另一方面他本身

3、就代表了房地產業(yè)的利益相關人。當我們看到房價拼命上漲,我們會埋怨炒房者,我們會埋怨開發(fā)商,現在我們也會埋怨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但在房地產行業(yè),大多數人基本上是霧里看花,很難把握其中的本質。嬉笑怒罵可以宣泄一些情緒,但無助于解決現實問題。因此,本文從博弈論的角度出發(fā),具體分析房地產行業(yè)的各具體利益相關人,讓我們能夠從霧里走出來,看清房地產行業(yè)的本來面目。 </p><p>  一、房地產行業(yè)利益相關人 </p

4、><p>  房地產行業(yè)之所以能夠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就是因為其中利益相關人太多,這其中的博弈,非常激烈,甚至會導致強拆這種血性事件的發(fā)生。從具體的分類來說,房地產行業(yè)的利益相關人有以下幾種。 </p><p>  1.中央政府。中央政府是非常強大的行政力量,它的目的是保持整體經濟平穩(wěn)增長,社會繁榮穩(wěn)定。中央政府的博弈籌碼主要是一些政策的制定,如前段時間的房貸政策、限購政策和房產稅政策;除此之外,

5、還有通過這種政策預期改變購房者的行為,如在房價有松動跡象的時候,會通過媒體聲明,后面還會有后續(xù)政策。 </p><p>  2.地方政府。地方政府雖然沒有中央政府強勢,但在利益的誘惑下,在政策的執(zhí)行方面會向自己有利的方向偏移。它的目的是讓地方經濟快速增長,出政績,同時不斷擴大財政收入。土地財政已經成為地方政府非常重要的財政依賴,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非常困難,如2012年以來,許多地方財政陷入財政困難,以致有些地方政

6、府開始試探突破政策底線,如佛山放開限購令,沒有幾天就被中央政府叫停。所以地方政府的籌碼就是在政策上的執(zhí)行程度。 </p><p>  3.開發(fā)商。開發(fā)商作為企業(yè),顧名思義是要獲取最大的利潤。這是社會上罵的最多的群體,他們認為商人都是奸商,如果不是開發(fā)商漲價,老百姓不會這么難過。這與中國文化傳統(tǒng)有關,因為人們對商人一貫輕視,而對于強勢的政府部門畏懼,在這種邏輯下,開發(fā)商也正好成為社會的發(fā)泄對象。不僅漲價難,甚至連降

7、價也會受到非議,如最近杭州一樓盤降價,原購房者抗議。 </p><p>  4.購房者。這是在博弈當中力量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如果把政府比作大魚的話,開發(fā)商是小魚,而購房者就是小蝦。在市場博弈當中,他們的利益最容易受到侵害,他們也最容易受到忽視。不過現在一些購房者也慢慢掌握了博弈技巧,當出現了問題時,他們會組成一個團隊,給政府和開發(fā)商施壓,他們知道,政府對社會穩(wěn)定很重視,通過這種大張旗鼓的鬧騰,媒體的傳播,會增加他們的

8、談判籌碼,最終達到目的。 </p><p>  二、房地產行業(yè)博弈分析 </p><p>  既然房地產行業(yè)涉及這么多博弈者,那在當前社會環(huán)境,博弈會導致怎么樣的后果呢?如何讓房地產行業(yè)更加健康的發(fā)展呢?這已然成為國家的重大課題。 </p><p>  其中的博弈理論應該很簡單。 </p><p>  1.中央政府作用于地方政府。作用的媒介就

9、是中央的政策令。最典型的就是要求提高首付比列、制定限購政策、制定房地產稅的征收政策。但是中央政府制定各項政策也是有它的考慮的,因為房地產行業(yè)是重要的支柱性行業(yè),關系到上游水泥、基建等各行業(yè)的生存和發(fā)展,所以中央政府不可能希望房地產行業(yè)真的倒下,我們預計,中央政府是希望房地產能夠保持整體穩(wěn)定,價格上也不要有太大的波動,購房者沒有怨言,開發(fā)商也沒有暴利,地方政府也不會因為財政問題而煩惱。在這種思路下,房價再暴漲的可能性基本沒有,當然暴跌的可

10、能性也不存在,最大可能是房價會在一定范圍內波動,等到國民收入增長達到一定程度,房價才可能會有新一波上漲。 </p><p>  2.作為地方政府,它不可能直接對抗中央政府,它博弈的籌碼就是對政策執(zhí)行的力度。因為房地產不僅能夠快速提高政績,而且能夠給地方財政帶來顯著的效果,但是中央的政策又不能不執(zhí)行,所以只能在政策執(zhí)行上打折扣。比如在限購方面,揚州就在房產補貼方面打擦邊球。如果沒有中央政府的限制,地方政府對于房地產

11、方面的需求是無限制的,中央政府也深諳此道,所以一個政策接一個政策出臺,給房地產降溫。 </p><p>  3.開發(fā)商作為企業(yè),追求利潤最大化是它是市場目標,這是無可厚非的。企業(yè)如果沒有利潤,最后肯定要關門。開發(fā)商從地方政府手上拿地的價格高,自然房價也會相應提高,這就是所謂“面包理論”。如果房地產市場降溫,開發(fā)商自然也會降價處理。開發(fā)商的最大的非議之處在于,它和地方政府過于親密,給人形成官商勾結的形象,從而成為人

12、人喊打的對象。 </p><p>  4.作為最為弱勢的購房者,他們的選擇只有兩個,買還是不買。如果判斷市場價格還會上漲,肯定會果斷出手;如果反之,則會持幣觀望。社會上對炒房者的批判非常嚴厲,好像房價是炒房者炒上來的。從理論上來講,炒房者對于房價的上漲是有推動作用,但不是根本力量。而且炒房者也要承擔市場的風險,因此要炒房者承擔這么大的責任,是為不智。但是購房者手中也不是沒有博弈籌碼,因為在現代社會中,民意洶涌。如

13、果強烈的民意沒有處理,最終將會沖擊到我們的和諧社會。因此當關于房地產的怨言鋪天蓋地的時候,中央政府必須采取一些措施以平民憤。這也是中央政府一個接一個政策出臺的依據之一。 </p><p>  三、當前幾項房地產政策分析 </p><p>  1.增加首付比例。2008年金融危機,為了支持房地產行業(yè)的發(fā)展,銀行把房子首付比例從30%降至20%,大大緩解了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而且推動了房價的暴

14、漲。到2010年,房價暴漲帶來了很多負面作用,為了給房地產行業(yè)降溫,又把首付比例從20%增加到30%,二套房比列則高達50%。政策產生了一定的效果,但當年房價還是上漲較大,因此才有了后面的限購政策。從博弈的角度分析,中央政府是告訴購房者,國家要限制房地產,因此不要急著購房,從而縮小需求。中央政府的效果沒有達到,因為很多人買房不用向銀行貸款,而地方政府顯然也沒有抑制房地產的沖動,因此只能把一些原來能買房,而增加首付,把不能買房的剛性需求者

15、,把這些市場中最為弱勢的群體踢出了房地產行業(yè)。   2.限購。限購首次是從北京開始,并且催熱了北京戶口。限購政策限制了市場需求,瞬間效果是非常大的。從2011年限購令出臺以來,房地產行業(yè)降溫效果明顯。甚至出現了許多城市價格下降的局面。但是限購執(zhí)行到現在,又有了新的問題,地方政府賴以生存的土地財政,因為限購收入大為縮減,經濟危機二次探底臨近,其他的財政收入也降低不少,因此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地方陷入財政危機。</p><

16、;p>  3.房地產稅。房產稅就是對房子的擁有者征收稅務,但是對房產稅的征收,專家是以填補土地財政的需要進行設計的。房產稅的征收對降價可能會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其合理性一直存在懷疑。因為房地產的使用年限是七十年,就相當于你租了七十年的房子,還要對租房者征收擁有者應該付的稅收,是為不合理。但是在控制房價的輿論壓力下,這些不合理的政策也可能成型。 </p><p>  4.保障性住房政策。從2011年以來,政府加

17、大了保障房的投入,努力解決底層公民的住房問題。應該說政府的初衷是好的,而且確實起到了一些作用,但是保障性住房也產生了一些問題。如地方政府對保障性住房不積極,用員工宿舍充當保障性住房,保障性住房分配的公平如何保證。 </p><p><b>  四、對策和建議 </b></p><p>  本來就是市場經濟里一個正常的產業(yè),然而由于其中錯中復雜的利益關系,最重要的是作為

18、裁判員的政府直接參與市場,才導致這樣的結果。作為政府最重要的是把房地還給市場,自己回歸到服務者和裁判員的角色,市場價格有市場供求自由決定,最為關鍵的是不要壟斷房子建筑權力。 </p><p>  增加首付、限購、房產稅等,這些措施都只能是暫時性的政策,如果不能把房地產還給市場,讓政府退出,那房地產市場恩恩怨怨的還將延續(xù)下去,而且永遠沒有結束。 </p><p>  具體來說,應該從以下幾點

19、出發(fā):(1)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退出房地產市場,特別是如今備受詬病的土地財政,如地方政府一直牢牢掌握土地財政,以賣地作為自己的財政支撐,傻子也知道要多賣地,而如果要土地把價格賣高,只能推高房價。(2)推動房地產行業(yè)的公平競爭,制定透明的行業(yè)制度。房地產行業(yè)其實有許許多多的潛規(guī)則,如果要拿地,可能要和地方政府有千絲萬縷的關系,為了這些關系,房地產上也要花上很多成本,這些成本必然會算在購房者身上,也會推高房價。(3)完善健全保障房建設和分配制

20、度,讓低收入家庭能夠有基本的住宿條件。盡管政府在保障房建設上下了工夫,但更多是為了應對中央政府的措施,沒有真正的做到實處,有些地方會用員工宿舍充當保障房。因此,必須用制度來約束地方政府為百姓辦事,把保障房建設加入地方政績考核中,而把GDP建設的比重降下來。另外,保障房的分配制度必須公開透明,讓社會監(jiān)督,唯有如此,才能讓低收入者享受到保障房政策,而真正的房地產市場則由市場供求決定。 </p><p>  [責任編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