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尿干化學檢查的原理和臨床意義,,,1、 膽紅素 BIL 2、 尿膽原 UBG 3、 酮 體 KET 4、 維生素C ASC 5、 尿 糖 GLU 6、 尿蛋白
2、; PRO,7、 潛 血 BLD 8、 PH PH 9、 亞硝酸鹽 NIT 10、 白細胞 LEU 11 、比 重
3、0; SG,目前國內開展的項目,1、膽紅素反應原理:在酸性條件下,重氮鹽作用于膽紅素的中央,使其斷開并與重氮鹽偶合形成2分子的偶氮膽紅素,從而產(chǎn)生顏色變化。 2、尿膽原的反應原理:尿膽原分析試紙的反應原理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尿膽原在酸性條件下與對-二甲氨基苯甲醛發(fā)生醛化反應(即尿膽原與醛縮合生成紅色的縮醛化合物,既常見的歐氏試劑)。另一種是重氮鹽法,即尿膽原在酸性條件下,與重氮鹽偶聯(lián)生成紫紅色的偶氮化合物。,膽紅素BIL
4、、尿膽原UBG,3、臨床意義:a、膽紅素的檢測對肝膽系統(tǒng)疾病的診斷有重要價值。尿膽原更加靈敏的反映肝功能b、膽紅素的檢測有助于診斷黃疸。在敗血癥、蠶豆病、異型輸血等情況下使紅細胞大量破壞,產(chǎn)生溶血性黃疸,此時雖然膽紅素大量增加,但大部分是間接膽紅素,因此,尿中的膽紅素還是陰性。,,光源,,接收器,c、膽素原族的檢測可以敏感的反映肝細胞功能,臨床經(jīng)驗表明,在病毒性肝炎早期未出現(xiàn)黃疸前,尿中的膽素原族就已經(jīng)明顯增加。與膽紅素結合可以為診
5、斷黃疸的類型提供依據(jù)。黃疸大致可分為三類:①肝前性黃疸,或稱溶血性黃疸,②肝原性黃疸,或稱肝細胞性黃疸,是在感染(如病毒性肝炎)、中毒及肝硬化等情況下,肝細胞或肝內毛細膽管大量病變,使肝細胞對膽紅素攝取、結合、轉運及排泄障礙所致;③肝后性黃疸,或稱梗阻性黃疸,由于結石、腫瘤或先天性膽道閉鎖等原因造成總膽管梗阻所致。,4、注意事項:a、標本必須新鮮,以免膽紅素被氧化成膽綠素,強烈的陽光會加速此反應。放置時間長可使尿膽原氧化成尿膽素。b
6、、尿液中含有高濃度的維生素C或亞硝酸鹽時,會抑制重氮偶合反應,可能出現(xiàn)假陰性結果。當病人接受大劑量氯丙嗪治療或尿中含有鹽酸苯偶氮吡啶的代謝產(chǎn)物時,可呈假陰性。,c、由于分析試紙無尿膽原陰性的梯度,因此,分析試紙不能用來檢測尿膽原的減少或消失。d、尿液中的一些內源性物質如膽色素原、吲哚、膽紅素等,可是測試結果出現(xiàn)假陽性;一些藥物如吩噻嗪等可產(chǎn)生顏色干擾。另外,尿液中含有大量維生素C或亞硝酸鹽時,可抑制重氮偶合反應,使測試結果偏低甚至出現(xiàn)
7、假陰性。,1、反應原理:尿酮體包括乙酰乙酸、丙酮、β-羥丁酸,后者雖不屬于酮類,但經(jīng)常與前兩者伴隨出現(xiàn),因而統(tǒng)稱為酮體。反應原理是在堿性條件下,尿中的乙酰乙酸、丙酮與亞硝基鐵氰化鈉反應,生成紫紅色的復合物。這種測試方法對乙酰乙酸的敏感度為5~10mg/dl,對丙酮的敏感度為40~70mg/dl,并且不與β-羥丁酸反應。,酮 體 KET,2、臨床意義:a、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糖利用減少,脂肪分解產(chǎn)生過量酮體,尿酮體的檢查對未控制或治療不
8、當?shù)奶悄虿〕霈F(xiàn)酸中毒或昏迷的診斷很有價值,可以與低血糖、心腦疾病酸中毒或高血糖滲透性糖尿病昏迷相區(qū)別。,b、感染性疾?。ㄈ绶窝?、傷寒、敗血癥、結核等發(fā)熱期),嚴重嘔吐、腹瀉,長期饑餓、禁食,全身麻醉后等都可能出現(xiàn)酮尿。另外婦女孕期因妊娠反應嘔吐多、進食少,體脂肪代謝明顯增多,也能出現(xiàn)酮尿。c、氯仿、乙醚麻醉后、磷中毒等情況也能出現(xiàn)酮尿。d、服用雙胍類降糖藥如降糖靈后,由于藥物抑制細胞呼吸,也可能出現(xiàn)酮尿。,3、注意事項:a、由于尿
9、酮體中的丙酮和乙酰乙酸都是揮發(fā)性物質;乙酰乙酸受熱易分解成丙酮;尿液被細菌污染后,酮體消失,因此,尿樣必須新鮮,檢測應該及時,以免測試結果偏低或出現(xiàn)假陰性。b、干化學法測定酮體時對乙酰乙酸的敏感度約是丙酮的7~10倍,因此,與其他的檢測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別,1、反應原理: 尿液VC試紙的反應原理是利用VC的還原性,使氧化態(tài)的2,6-二氯酚靛酚變成還原態(tài)的2,6-二氯二對酚胺。使試紙顏色由粉紅色變成無色,顏色變
10、化的強弱與尿中VC的濃度相關。,維生素C,2、臨床意義:a、檢測尿液中維生素的含量可以測試人體的營養(yǎng)狀況,口服維生素C 500mg后,尿維生素C排泄量在15~57umol(3~10mg)每4h內為正常;大于57umol(10mg)每4h為充裕;小于17umol(3mg)每4h為不足。b、尿液維生素C降低,常見于維生素C攝入量不足或壞血病。c、尿液維生素C長期增高可能與腎結石形成有關。d、在尿液分析試紙中,VC試紙還可以
11、判斷尿液中的VC對其他試紙的影響程度。,3、注意事項:a、分析試紙只能測定還原性的維生素C,可能與其他檢測方法的測試結果不同。b、在PH>4.0時,尿液中的酚和巰基化合物等內源性物質可干擾測試,使測試結果偏高;另外半胱氨酸、硫代硫酸鈉也干擾測試,使測試結果偏高。c、當尿液中含有氧化性物質時,可氧化維生素C,使測試結果偏低。d、維生素C在堿性尿中極不穩(wěn)定,容易分解,因此尿標本應及時檢測。,1、反應原理:采用酶法測試,用兩種
12、酶,分別是葡萄糖氧化酶和過氧化氫酶。主要反應過程如下:現(xiàn)階段,所有的試紙都是采用酶法,因為酶法相比較于以前的各種方法具有特異性強、靈敏度高、反應所需時間短等最大的優(yōu)越性。不同型號的試紙所選用的指示劑有所不同。,尿 糖 GLU,2、臨床意義:a、生理性糖尿為一過性糖尿,是暫時性的,排除生理因素后恢復正常。主要有三種:①飲食性糖尿,即在短時間內服用大量糖類,引起血糖濃度過大;②應急性糖尿,在腦外傷、腦血管意外、情緒激動、劇烈運動周期性四肢
13、麻痹等情況下,延腦糖中樞受刺激,使腎上腺激素或胰島素分泌異常,可出現(xiàn)暫時性的糖尿;③妊娠中后期多可見糖尿。,b、病理性糖尿也可分為三種:①真性糖尿,既胰島素的分泌量相對或絕對不足,使血糖濃度超過腎糖閾尿糖檢查不僅可以診斷糖尿病,還可以指導臨床醫(yī)生決定胰島素的用量、判斷療效;②腎性糖尿,即腎小管對葡萄糖的重吸收功能減退,新生兒的近曲小管功能未完善也能出現(xiàn)糖尿;③其他糖尿,如生長激素過多(肢端肥大癥)、甲狀腺激素過多(甲亢)、腎上腺激素過多
14、(嗜鉻細胞瘤)、皮質醇(Cushing綜合癥)、胰高血糖素等都可使血糖濃度高過腎糖閾而出現(xiàn)糖尿;另外,肥胖病、高血壓也可能出現(xiàn)糖尿。,3、注意事項:a、因為尿糖分析試紙的后一步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當尿液中含有比色素還原能力更強的物質時,可使測試結果偏低甚至出現(xiàn)假陰性。如尿液中含有維生素C時就能使測試結果偏低甚至假陰性。b、抗生素對班氏定糖法糖定性、糖定量測定結果都有一定的影響,而對干化學法的測試結果無影響。尿液存放時間過長也能使尿糖
15、被細菌分解使?jié)舛认陆?,但含有抗生素時幾乎不下降。,c、高濃度的酮體尿可引起假陰性;尿液比重增高,可降低試劑帶對尿糖的敏感性;服用大量左旋多巴時,該藥物的代謝產(chǎn)物會對測試反應產(chǎn)生抑制作用,使測試結果偏低或出現(xiàn)假陰性;尿液被過氧化物或次氯酸鹽等強氧化性物質污染的時候能出現(xiàn)假陽性。d、試劑帶采用的是酶促反應,測定的結果和溫度及時間有關,因此應在規(guī)定的溫度和時間內測定。,1、反應原理: 蛋白誤差法,某種特定的PH指
16、示劑陰離子受蛋白質陽離子吸引,進一步電離,使指示劑的變色點發(fā)生改變,這種方法稱為蛋白誤差法。,尿 蛋 白 PRO,2、臨床意義: 檢驗尿液蛋白是臨床尿液常規(guī)化學檢查之一,尿液蛋白試紙主要檢測的是尿液中的白蛋白。正常情況下,健康成人每日排出的蛋白質含量極少(約為30~130mg),一般的常規(guī)定性方法都不能檢測出來。一旦尿液蛋白含量>100mg/l或>150mg/24h尿,尿液蛋白質定性實
17、驗便呈陽性反應而稱為蛋白尿。蛋白尿主要反映腎小球(管)損害及腎小球濾過率的增加。,3、注意事項:a、PH值:尿液標本必須新鮮,變質的尿液會使尿液的PH值產(chǎn)生變化,或者尿液本身過酸、過堿都會影響測試結果。特別是含有奎寧、奎寧丁和嘧啶等藥物時,尿液呈堿性(PH>8.0),超過了試紙本身的緩沖能力,可能出現(xiàn)假陽性結果。,b、蛋白成分:尿液分析試紙對于白蛋白的敏感度遠遠超過其他蛋白,因此,在尿液中含有其他種類的蛋白時,干化學法的測試結果
18、可能為陰性。如球蛋白濃度達到5500mg/L時才出現(xiàn)可疑陽性。敏感性僅有白蛋白的1/100-1/50。c、干擾物質:多種物質(大多為藥物)對尿蛋白的測定結果都有影響,如青霉素可以使測試結果偏低甚至出現(xiàn)假陰性;季胺鹽、PVP(聚乙烯吡咯烷酮)、喹啉等可使試紙出現(xiàn)假陽性;某些洗滌液污染尿液時,測試結果會偏低。另外,大量飲水會稀釋尿液,可能造成漏檢。,1、反應原理: 尿液潛血分析試紙的反應原理是利用血紅蛋白中的亞
19、鐵血紅素的過氧化物酶活性催化分解過氧化物,產(chǎn)生新生態(tài)的氧,氧化指示劑,使指示劑顯色,從顯色的強度可以得知尿液中血的濃度。,潛 血 BLD,2、臨床意義:a、尿液中混有0.1%以上的血液時,便呈肉眼血尿的特征,血量在此以下便只能用潛血反應或尿沉渣鏡檢才能證明。血尿常見于尿路炎癥(急性腎炎、腎結核、尿道炎等)、結核、腫瘤,有白細胞時則表示有炎癥;蛋白陽性、尿沉渣中有腎上皮細胞、管型等時,應考慮腎炎;特別是有紅細胞管型時,是腎實質出血的佐
20、證。b、血紅蛋白尿見于發(fā)作性血紅蛋白尿癥,還見于各種中毒、感染、鏈球菌敗血癥、瘧疾(黑水熱)、灼傷、溶血性輸血反應等情況。,3、注意事項:a、成年女性的經(jīng)血常可引起測試結果出現(xiàn)假陽性,因此應采取必要的采尿措施以減少污染。b、分析試紙不僅可以測試紅細胞,還能測試血紅蛋白,因此,當血紅蛋白破裂時,可引起試紙測試結果與鏡檢結果的不一致,應加以區(qū)別。,c、尿液中含有對熱不穩(wěn)定酶、肌紅蛋白或菌尿,可引起假陽性;尿液中含有大量維生素C時,可以
21、抑制后一步反應的進行,使測試結果偏低甚至出現(xiàn)假陰性,因此,測試時應使用具有抗維生素C干擾能力的分析試紙。 小兒紅細胞難溶,以及皺縮的紅細胞,可以出現(xiàn)假陰性。,1、反應原理: PH試紙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PH的反應原理是基于PH指示劑法,目前,一般的尿液PH分析試紙中含有甲基紅[PH4.2(紅)~6.2(黃)],溴甲酚綠[PH3.6(黃)~5.4(綠)]溴百里香酚
22、藍[PH6.7(黃)~7.5(藍)],這些混合的酸堿指示劑適量配合可以反映尿液PH4.5~9.0的變異范圍。,PH,2、臨床意義:正常尿液呈弱酸性,約為6.0,因食物的不同,PH的變化范圍為4.5~8.0。PH測定結果的判斷比其他實驗結果的判斷要難一些,因為尿液PH的波動幅度大而快,而正常尿和病人的尿的PH沒有明顯的差別,所以PH單獨使用的意義不大。但與其他臨床資料配合起來分析,則可成為重要的資料。,3.注意事項:a、檢測時尿標本必
23、須新鮮,放置過久細菌分解尿液成分可導致尿液PH改變。大多數(shù)情況下,細菌分解尿素產(chǎn)生氨,使尿液呈堿性;少數(shù)情況下,細菌也分解尿液成分產(chǎn)生酸性物質,使尿液PH偏酸。b、當腎臟分泌的尿液含有過多的碳酸氫鹽和碳酸緩沖對時,放置時間過長,使尿液中的二氧化碳自然擴散到空氣中,使尿液PH增高。c、在測定過程中,應嚴格按照規(guī)定的時間將試劑帶浸泡尿液標本中,浸泡時間過長,尿PH 呈減低趨勢。,1、反應原理: 尿液
24、中的亞硝酸鹽與試紙塊中的對氨基苯砷酸或磺胺發(fā)生重氮化反應,生成重氮鹽,生成的重氮鹽再與試紙上的N-1-萘基乙二胺鹽酸鹽或四氫苯并喹啉-3-酚偶合生成紅色的偶氮化合物(蓋氏試劑法)。,亞硝酸鹽 NIT,2、臨床意義: 正常情況下,尿液亞硝酸鹽的定性實驗一般為陰性。當泌尿系統(tǒng)受到感染時,由于細菌還原硝酸鹽生成亞硝酸鹽,因此檢測結果為陽性,常見于大腸埃希氏菌引起的泌尿系統(tǒng)感染。尿液亞硝酸鹽檢測結果為陽性時,預示著尿
25、液中的細菌數(shù)量在10萬/ml以上。,3、注意事項:a、當尿液中缺少硝酸鹽時,即使有細菌感染也會出現(xiàn)陰性結果;尿液在體內的留存時間太短會因為硝酸鹽來不及還原而得到陰性結果。b、留取標本的樣杯必須清潔,并及時送檢,以免存放時間過長使細菌生長而出現(xiàn)假陽性結果。,c、使用利尿劑后,尿中的亞硝酸鹽含量降低,可能出現(xiàn)假陰性;硝基呋喃可降低反應的靈敏度;非那吡啶可引起假陽性;使用抗生素后,細菌被抑制可出現(xiàn)假陰性;尿液中含有大量維生素C時,也可能出
26、現(xiàn)假陰性。d、高比重尿可降低測試反應的靈敏度,尿中的亞硝酸鹽離子小于1.0mg/l時,可能出現(xiàn)假陰性結果。,1、反應原理: 尿液中白細胞測定的反應原理是是利用中性粒細胞內酯酶催化吲哚酚酯水解,產(chǎn)生游離酚,游離酚氧化耦合或與試紙中的重氮鹽耦合而顯色。,白細胞 LEU,,2、臨床意義: 在各種尿路炎癥情況下,尿液中都可能出現(xiàn)白細胞。白細胞的干化學檢查可以和別的檢查項目一
27、起對尿液進行過篩檢查。,3、注意事項:a、分析試紙只與粒細胞漿內的酯酶起作用,因此分析試紙只能測定粒細胞,不能測定淋巴細胞,在腎移植病人發(fā)生排異反應尿中以淋巴細胞為主時,會得到陰性結果,應參考其他檢測方法,做出正確的判斷。另外,白細胞破裂后,酯酶釋放到尿液中,干化學的檢測結果還能是陽性,而鏡檢則為陰性。,b、尿液被甲醛污染,或含有高濃度膽紅素,或使用某些藥物時可出現(xiàn)假陽性;尿蛋白>5g/l,或尿液中含有大劑量先鋒IV;慶大霉素等
28、藥物時,可是結果偏低或出現(xiàn)假陰性。c、尿液未混勻,尿儀的載物臺上有污染物等情況都會使結果產(chǎn)生偏差。,1、反應原理: 尿液比重試紙的反應原理是離子交換法,高分子電解質——甲基乙烯基醚和順丁烯二酸的共聚體是弱酸性(—COOH基)離子交換體,而尿液中以鹽的形式存在的電解質(M+X-),在尿液中離解釋放出M+陽離子(以Na+為主),與離子交換體中的氫離子置換釋放出H+離子,而H+離子使PH指示劑溴麝香草酚藍產(chǎn)生顏色
29、變化。(顏色由綠到黃的變化),比 重 SG,2、臨床意義: 尿液比重的測定可以估計腎臟濃縮功能。由于尿液比重還受年齡、飲水量、出汗等因素的影響,故多次測定比單次測定更能反映腎臟濃縮功能。,3、注意事項:a、尿液標本必須新鮮,不能含有強堿、強酸等物質(如奎寧、嘧啶等藥物),這些物質的存在都會影響尿液比重的測定。當尿液PH大于7時,應在測定結果上加上0.005作為強堿尿的校正。在尿液分析儀上一般都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尿液檢查的臨床意義與診斷
- 尿液檢查的臨床意義與診斷思路
- 尿液干化學檢驗
- 尿液有形成分形態(tài)學檢查與臨床意義ppt課件
- 血液檢查臨床意義
- 各常規(guī)檢查的臨床意義
- 瞳孔的檢查及其臨床意義
- 常規(guī)臨床化學檢驗臨床意義
- 干化學尿液分析儀
- ct檢查肺心病的臨床意義
- 輔助檢查的值及臨床意義
- 常用腎功能檢查的臨床意義
- 胸腔積液ct檢查的臨床意義
- 血流變檢查的臨床意義及臨床應用
- 尿液干化學檢驗結果的影響因素
- 登革熱患者尿液中病毒核酸檢測及其臨床意義.pdf
- 干化學、尿流式儀及顯微鏡尿液沉渣檢查的關系
- 不規(guī)則抗體檢查的臨床意義
- 網(wǎng)織紅細胞檢查的臨床意義
- 腫瘤標記物的檢查及臨床意義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