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經刮痧ppt課件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循經刮痧,浙江省立同德醫(yī)院 胡寧寧,1、掌握循經刮痧技術操作的流程2、掌握循經刮痧并發(fā)癥的處理3、熟悉常用疾病的刮痧方法,教學目標,主要內容,1、刮痧的概念2、刮痧的作用3、操作過程4、案例分析,刮痧的概念,刮痧是用特制的刮痧器具,依據中醫(yī)經絡腧穴理論,在體表相關部位進行相應的手法刮拭,起到祛除邪氣,疏通經絡,舒筋理氣,驅風散寒,清熱除濕,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以增強機體自身潛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機能,從而達到扶正祛邪,防病治

2、病的作用。,刮痧療法起源于舊石器時代,人們患病時,出于本能地用手或者石片撫摩、捶擊身體表面的某一部位,有時竟然能使疾病得到緩解。通過長期的實踐與積累,逐步形成了砭石治病的方法,這也是“刮痧”療法的雛形。,刮痧的起源,,腰腿痛肩周炎,1、嚴重心腦血管疾病、心力衰竭者、肝腎功能不全、肝硬化腹水,全身浮腫者。2、有出血傾向的疾病。 3、精神分裂、抽搐等不配合進行刮痧者。4、大病初愈、極度虛弱、過度疲勞者及醉酒、飽食、饑餓狀態(tài)下也不宜刮

3、痧,否則會引起虛脫。,刮痧禁忌癥,5、急性扭傷、創(chuàng)傷的疼痛部位或骨折部位禁止刮痧6、孕婦的腹部、腰骶部禁忌刮痧,女性生理期間,慎刮。7.皮膚有癤腫、破潰、瘡癰、斑疹、損傷、炎癥都不宜刮痧,有傳染性皮膚病者忌刮。8、眼睛、口唇、舌體、耳孔、鼻孔、乳頭、肚臍等部位禁止刮痧,因為刮痧會使這些黏膜部位充血,而且不能康復。,刮痧禁忌癥,1、治療刮痧時應避風,避寒,注意保暖。2、出痧后最好飲一杯溫開水(或淡糖鹽水),并休息 15~20

4、分鐘。以補充體內消耗的津液,促進新陳代 謝,加速代謝產作的排出。3、出痧后6小時以內忌洗涼水澡。4、出現(xiàn)暈刮現(xiàn)象時,立即停刮,讓患者呈頭低腳高平 臥位,飲用一杯溫開水或溫糖水,并注意保暖,或 用刮痧板點按患者百會、人中、內關、足三里、涌 泉穴。,刮痧注意事項,常用刮痧板,,常用刮痧介質,刮痧油,刮痧乳,持刮痧板的方法,刮痧的補瀉方法,1、輕度力度(補法) 宜用于體弱多病、久病虛弱的虛證患者,或對疼痛敏感者。2

5、、強重力度(瀉法)宜用于身體強壯、疾病初期的實證患者以及骨關節(jié)疼痛患者。3、中度力度(平補平瀉)適合保健療法,尤適宜亞健康人群或慢性病患者的康復刮痧。,1)輕刮法 8)梳刮法 2)重刮法 9)面刮法 3)快刮法 10)角刮法 4)慢刮法 11)點壓法 5)直線刮法

6、 12)拍打法 6)弧形刮法 13)按揉法 7)摩擦法 14)逆刮法,刮痧手法,1、狀態(tài):施術者:入靜:靜則松,松則通。入靜后方能正氣內存,邪不可干; 入靜,全身放松,一念,不浮躁,不緊,不急;施術者與受刮者身體保持距離,方便手臂伸展; 單手或雙手握板,手腕放松,肘發(fā)力,沉肩墜肘(沉肩,即肩松開下垂。若不能松垂,兩肩聳起,則難以發(fā)力。 墜肘,即肘往下松墜。肘若懸

7、起,則肩不能沉)。受刮者:心神安定或閉目養(yǎng)神,以坐姿刮痧為主,專注自己身體的變化。 不要看手機、不要看電視等做分心的事情,身心要入定,避免 影響療效。,刮痧的章法,2、刮法,先抹一層油,油不宜太多,太多打滑不易出痧。輕 輕刮拭表皮,將衛(wèi)氣撥開。皮膚表面是衛(wèi)氣所在, 刮痧治病入營不傷衛(wèi)(營氣行于脈中之氣,衛(wèi)氣行 于脈外之氣)。刮板與皮膚成45°,刮板刮下去,提上來。下板力度均勻,板壓控制在300-500克每公分,以受刮者

8、不受驚、能忍受度為主。頻率穩(wěn)定,不緊不慢,力才能達。 過快力浮于表面,過慢力太軟透不入里。切勿用力過猛。,,3、磨法,刮板貼近皮膚,角度接近0°,壓板下去,順時針打圈擠壓。4、溝通施術者與受刮者保持溝通,力度如何?痛不痛?能不能忍受?觀察受刮 者狀態(tài),防止暈板。5、順序、方向首刮大椎、大杼、膏肓、神堂(見圖),再刮其他經脈線和患處局部。 年紀大的人、腫瘤患者、長期虛弱臥床、嚴重心臟病患者首刮心經心包 經肺經穩(wěn)定上焦。

9、先陽后陰,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軀干后肢體,順著肌肉骨骼方向, 這樣疼痛感相對減輕,氣也切的進去(附件肌肉分布圖)。刮四肢要刮到末梢,刮板帶出指間去。,,,,大椎屬督脈,行于背部正中,其脈多次與手足三陽經及陽維脈交會,總督一身之陽經, 可通一身之陽氣,為全身強壯要穴之一,取之挾正以驅邪,故又稱為“陽脈之?!?。其 次,督脈行于脊里,上行于腦,并出脊里分出屬腎,它與腦髓和腎有密切關系。大杼、魄戶、膏肓、神堂屬足太陽膀胱經,“太陽者,天

10、之巨陽也,彌綸萬物”,膀胱經主一身之表,腠里毫毛其應外邪侵襲,首當其沖。又之,五臟六腑之背腧穴均位于膀胱經上,故刮拭膀胱經腧穴可通調膀胱之經氣而調五臟六腑之功能。大椎宣肺、大杼養(yǎng)血、膏肓滋陰、神堂安神,四穴同用為刮痧治療各病的主要部位,,首刮 四穴圖,6、刮透同樣的力度同樣的范圍不再冒新痧;經常刮痧的人不容易出 痧,以毛孔張開為度,以皮膚發(fā)熱為度7、時間刮背的時間控制在45分鐘至一小時,不能過分刮拭。8、示意圖注意看握板細節(jié)

11、,根據體表不同部位選擇刮板合適的凹 凸部位刮痧。刮板小頭刮骨縫。,,,痧象解讀,紅——熱紫——淤黑——寒散在 —— 毒素少密集、斑塊——毒素多水皰樣——濕氣,案例分享,患者,女性,34歲,主訴胸悶乏力,惡心不適半天,皮膚干燥無汗,舌苔白膩,脈濡數,發(fā)病時間為2017年8月,初步診斷:暑濕遏表。主刮部位:背部足太陽膀胱經循行第一側線(大杼到腎俞)、前臂手陽明大腸經循行線,曲池到合谷。配刮部位:胸悶惡心者加內關,案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