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訓,艾灸養(yǎng)生保健,艾灸養(yǎng)生概論,什么是艾灸? 艾----即艾草,是一種草本藥用植物。其含有揮發(fā)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既可驅蚊蠅凈化空氣,又可以防病治病。灸----是拿易燃的艾草點燃之后去熏、燙穴道,直接或間接地刺激穴道,通過經絡的傳導起到溫通氣血,扶正祛邪作用而達到防病治病和養(yǎng)生的目的。這種以艾草為原料的灸法-----叫艾灸,艾葉的傳說,3000多年前,武王伐紂,戰(zhàn)爭激烈。正值伏天,武王部下大批軍士不幸感染痢疾,死亡不計其
2、數(shù)。武王無奈,只好停止行軍,扎營山野。山野蚊子甚多,士兵們只好大量焚燒一種無名野草驅蚊度日。武王身邊有一位名醫(yī),姓蕭名艾,字艾蒿。,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醫(yī)籍《靈樞經》《五十二病方》中都有艾條灸或艾熏的記錄。以艾葉熏灸穴位,則溫經通絡,流暢氣血,調和臟腑,可提高肌體免疫力。相傳藥圣孫思邈常用艾葉溫灸足三里穴,后來竟享壽100多歲。作為內服藥,艾葉具有理氣血、逐寒濕、溫經、止血、安胎之功用,是《黃帝內經》中提到的為數(shù)不多的幾種藥物之一
3、。東漢張仲景《傷寒論》《金匱要略》的附方中都有用艾的處方。明代李時珍之父李言聞在他所著《蘄艾傳》中稱贊艾葉“產于山陽,采于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補?!崩顣r珍在《本草綱目》附方中收載用艾葉治病的單、驗方有50多個。在我國一些地方至今還流傳著“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的諺語。,艾灸的作用,艾草被譽為百草之王?!睹献印x婁篇》中說:“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神灸經綸》中說:“取艾之辛香作炷,能通十二經、入三陰、理氣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p>
4、簡要地說明了艾灸法治病的特性和效果。艾灸,是借艾火的純陽熱力和藥力給人體以溫熱性刺激,通過經絡腧穴的傳導,來調節(jié)臟腑的陰陽平衡,以達到治病防病、養(yǎng)生保健的目的。,作用:通經活絡、行氣活血、去濕逐寒、調節(jié)陰陽、回陽救逆、防病保健。一、通經活絡經絡是氣血運行之通路,經絡通暢,則利于氣血運行,營養(yǎng)物質之輸布。寒濕等病邪,侵犯人體后,往往會閉阻經絡,導致疾病的發(fā)生。艾灸溫暖肌膚經脈,活血通絡,以治療寒凝血滯、經絡痹阻所引起的各種病證。
5、二、行氣活血氣是人的生命之源,血為人的基本物資,氣血充足,氣機條達,人的生命活動才能正常。艾灸可以補氣、養(yǎng)血,還可以疏理氣機,并且能升提中氣,使得氣血調和以達到治病保健的目的。,三、祛濕散寒氣血的運行,遇寒則凝,得溫則散。中醫(yī)認為,血見熱則行,見寒則凝,故一切氣血凝澀的疾病,均可用溫灸來治療。艾灸療法能起到溫經通絡、散寒除痹的作用,加強機體氣血運行,達到治療和保健的目的。艾是純陽植物加上火的熱力滲入陽氣驅出陰邪,艾灸療法對濕寒之證特
6、別有效。 四、調節(jié)陰陽 人體陰陽平衡,則身體健康,而陰陽失衡人就會發(fā)生各種疾病。艾灸具有調節(jié)陰陽及補益作用,從而使失衡之陰陽重新恢復平衡,達到陰平陽秘。艾草是一種純陽植物,加上火力的物理作用,所以艾灸是補充人體陽氣最好的方法。,五、回陽救逆 正所謂“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艾灸有回陽救逆的作用。氣陰兩脫急取神閼、關元,艾灸以回陽救逆。陽氣虛弱不固
7、,輕者下陷,重者虛脫。艾葉性屬純陽,火本屬陽,兩陽相合,可益氣溫陽,升陽舉陷,扶陽固脫。六、防病保健 (艾灸的現(xiàn)代研究證實):1、灸法能加強白細胞的吞噬能力,加速各種特異性和非特異性抗體的產生,提高其免疫效應,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同時灸法還能改善人體各個系統(tǒng)的功能,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從而有利于多種疾病的康復。 2、艾燃燒生成物的甲醇提取物,有清除自由基作用,施灸局部皮膚中過氧化脂質顯著減少,艾的燃燒不僅沒有破壞其有效藥物成分,反而
8、使之有所增強。,3、近紅外線,能夠激發(fā)人體自身的“免疫激活素”。這種免疫激活素具有免疫和調節(jié)的作用,它能夠有效的調節(jié)荷爾蒙和性激素的分泌,能夠增強女性卵巢的功能,消除和改善痛經、閉經、性冷淡、不孕癥等;也能夠有效的消除男性的陽痿、遺精、早泄等疾病。4、艾葉主要含揮發(fā)油(艾葉油)。艾葉油主要成分為苦艾醇和苦艾酮,有解熱、鎮(zhèn)痛、止血、興奮中樞神經的作用。 5、艾葉中硒含量很高,具有抗腫瘤、延緩衰老的功效,含有一種鞣質成分---卡泰新,對
9、治療心血管疾病療效也很顯著。6、艾葉有抗病毒、平喘鎮(zhèn)咳去痰、抗過敏、止血、抗凝血、增強免疫、護肝利膽、解熱止痛、鎮(zhèn)靜、抑制心臟收縮、降壓及抗菌抑菌作用??傊?,艾灸療法可起到防病治病的功效。對亞健康狀態(tài)有很好的調節(jié)作用。。,艾灸的種類,艾灸分為:艾炷灸、艾條灸、溫灸。艾炷灸--是用艾絨捏成的圓錐體,點燃施灸的方法。標準艾炷,其艾的直徑為0.8厘米,柱高為1.0厘米,艾柱的重量約為0.1克,可燃燒3—5分鐘。艾炷灸---分為直接灸和
10、間接灸兩種。直接灸,因直接灸對皮膚的刺激程度不同,又分為瘢痕灸和無瘢痕灸。間接灸,又稱“隔物灸”“間隔灸”。古代的間接灸法種類很多,廣泛應用于臨床各科的疾病。,● 艾條灸艾條灸-----艾條灸可分為懸起灸、實按灸、隔物灸三種。,● 溫灸溫灸--分為溫灸器灸,蒸氣灸及鋪灸等。(1).溫灸器灸,又叫灸療器,使用金屬特制的一種圓筒灸具,故又稱溫筒灸。(2).蒸氣灸,將艾葉或艾絨放入容器內煎煮,用蒸氣熏灸。(3).鋪灸,是將艾絨鋪
11、在穴位上而施灸的一種灸法。,腧穴的定位方法,1.骨度分寸定位法:利用中醫(yī)學中人體部位的骨骼尺寸,來折算定取穴位。如臍中至骨恥骨聯(lián)合上緣5寸,前發(fā)際至后發(fā)際12寸等2.自然標志取穴法:利用骨性標志,肌肉凹陷,皺襞,指甲,乳頭,肚臍等取穴。如神闕穴就是肚臍所在。3.手指同身寸取穴法:以患者的手指為標準,即拇指、中指、橫指同身寸法。,神闕穴,神闕穴:神闕又名臍中,屬任脈,為保健要穴,灸此穴,具有溫補元陽、健運脾胃、益氣延年之功效。其方法有
12、隔姜灸、隔鹽灸,每次3~5壯,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每次以感到局部溫熱舒適,稍有紅暈為度。,氣海穴,任脈經穴,位于腹正中線上,臍下1.5寸處。作用:培補元氣、固精益腎,是防病強身、保健要穴。古人認為該穴是“元氣之海”?,F(xiàn)代本穴用于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延年益壽,改善亞健康狀態(tài),以及預防休克,增強男性性功能。手法:以灸法為主,艾條溫和灸15-20分鐘。,關元穴,關元穴:關元也稱丹田,屬任脈,為保健要穴,具有溫腎固經、補氣回陽、通納沖任之功
13、效。常用溫和灸、隔姜灸和附子灸,孕婦禁用。,足三里穴,足三里為足陽明胃經合穴,具有補脾益腎、調和氣血的功效。多灸此穴,以預防中風,為中、老年人保健要穴。用于預防中風,在平時可單灸足三里,有中風先兆時可配合絕骨穴。古人多采用化膿灸,有“若要安,三里莫要干”的諺語。灸此穴有預防老花眼的作用。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艾灸足三里可以調整臟腑功能,促進機體新陳代謝,增加白細胞、紅細胞的數(shù)量和吞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增強免疫力。,,三陰交,三陰交穴屬足太陰脾經穴
14、,為足三陰經之交會,具有保健和胃、調補肝腎、調理經血,主生殖的作用,主治:肝、脾、腎三臟的疾病。防治各種類型的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婦科?。ㄔ陆洸徽{、痛經)等多種疾病。,三陰交 按摩時間表1、每天11時,按揉20分鐘,對治療各種皮疹大有裨益;2、每天11~13時,按揉20分鐘,對血壓具有良好的調節(jié)作用;3、每天下午17時到晚上19時,用力按揉各15分鐘,具有促進子宮和卵巢血運暢通的功效,可防治各種婦科??;4、每天晚上
15、21時左右,按揉各20分鐘,具有健脾、收緊臉部皮膚、防止雙下巴的功效;5、每天晚上21時至23時,按揉15分鐘,具有調經、祛斑、祛痘、除皺等功效。一般來說,堅持按揉一個月就能看到明顯效果。,四縫穴,經外奇穴,位于第2~5指掌面,近端指關節(jié)中央橫紋,一側四穴。作用:預防和治療小兒厭食癥、促進脾胃功能、百日咳。手法:用粗針或三棱針點剌,擠出黃白色的粘液或血液。,艾灸禁忌和注意事項,一、艾灸禁忌:1.面部痤瘡、急性濕疹、局部皮膚潰瘍處、
16、顏面部、大血管處亦不宜施灸。2.懷孕和經期,絕對不能使用艾灸。3.極度疲勞、過饑、過飽、酒醉、大汗淋漓、情緒不穩(wěn)時不宜灸。4.凡屬實熱癥,高熱、或易于陰虛火旺、血燥生熱的體質者不宜用艾灸,一切熱性紅腫疾病者禁止艾灸,防止暈灸5.容易皮膚過敏者,宜先少量試用,觀察其反應,如有癢、腫、紅、痛等現(xiàn)象時應禁用。6.感覺障礙、腫瘤晚期、糖尿病、結核病、出血性腦血管疾?。毙云冢⒋罅客拢┭?。,二、艾灸注意事項:1. 客人
17、在施灸之前要保持心情平靜,大怒、大喜、大悲之后,不宜馬上艾灸。2. 艾灸后,要樂觀愉快,心情開朗,精心調養(yǎng),戒色欲,勿過勞,清淡素食,以助療效。3. 使用灸法調理要有耐心,勿急于求成,灸從久,要有長久堅持下去的信心,這樣才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對于養(yǎng)生保健,更要持之以恒。4. 艾灸的時間,上午、下午均可,一般陰晴天也不須避忌。失眠癥在晚上灸比較好。5. 艾灸的不良反應,一般無,但由于體質和
18、癥狀不同,開始施灸可能引起發(fā)疲倦、口干、全身不適等反應,一般不需顧忌,繼續(xù)施灸即能消失。6. 一般施灸后,要避免著涼,秋冬季待穿戴整齊后,頭上和身上的汗擦干、休息片刻后再出門。春夏艾灸后,也要注意保暖。施灸的當天不要洗澡,以免染上風寒。7. 一般在艾灸之前后,都要喝一杯溫白開水,有利于艾灸后排毒。,艾灸操作技巧: 1、開始時艾條燃端距穴位不能太遠,不然溫熱感出現(xiàn)太慢。艾灸時宜火力先小后大,灸量先少后多。 2
19、、艾條上提時,速度要快,避免熱感中斷;如果感覺太熱,可上、下、左、右或回旋移動艾條,以連續(xù)地溫熱刺激穴位。 3、艾灸時出現(xiàn)了癢、發(fā)熱、痛感,可用手指揉、搓、按,幫助緩解不適。 4、在頭面、胸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處艾灸,灸量宜小;在腰腹部、肩及兩股等皮厚而肌肉豐滿處艾灸,灸量可大一點。 5、溫灸后,不要冷水洗手或洗澡,并要喝較平常多量的溫開水,以幫助器官排出體內的毒素。 6、施灸時要注意防止落火,以防艾炷翻滾脫落,燙傷。
20、 7、注意室內的適當通風,以免產生頭暈、頭痛等缺氧現(xiàn)象。 8、暈灸者不多見,一般會出現(xiàn)突然頭昏、眼花、惡心、顏面蒼白、心慌汗出等癥狀,多因初次施灸或空腹、疲勞、灸炷過大、刺激過重等引起。一經發(fā)現(xiàn)要立即停灸,趕緊平臥,一般沒什么危險。,現(xiàn)在的人們。生活節(jié)奏快,生活壓力大,有時候恨不得一個人當成兩個人來用,不注意身體健康的人是越來越多,亞健康的人群數(shù)量也在增多,近幾年經濟實惠的艾灸療法被人們越來越接受。有了艾灸療法,不但可以治未病,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艾灸養(yǎng)生保健秘訣ppt課件
- 中華精粹艾灸養(yǎng)生
- 養(yǎng)生保健冬季養(yǎng)生
- 艾灸保健取穴大全
- 春季養(yǎng)生保健
- 夏季養(yǎng)生保健
- 中醫(yī)養(yǎng)生保健
- 春季養(yǎng)生保健
- 針灸養(yǎng)生保健
- 健康養(yǎng)生保健
- 婦女養(yǎng)生保健
- 保健養(yǎng)生技術
- 保健養(yǎng)生歌
- 養(yǎng)生保健按摩
- 茶葉保健養(yǎng)生
- 中醫(yī)養(yǎng)生與保健飲食養(yǎng)生
- 美容院艾灸養(yǎng)生話術
- 中醫(yī)正骨推拿養(yǎng)生之香薰艾灸
- 中醫(yī)養(yǎng)生保健學
- 中醫(yī)養(yǎng)生保健講義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