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政治學導論,公共管理學院 邵鵬,第一章 政治和政治學,什么是政治政治學的研究對象國外政治學的歷史和現(xiàn)狀 政治學在中國的產生與發(fā)展,引言:政治引發(fā)的思考,政治,是離我們太遠,還是太近?政治,是太“高尚”,還是太“黑暗”? 政治,是“高深”,還是太“直白”?政治,是讓我們“偉大”,還是讓我們 “渺小”?,政治家政治學家政客,,,,,一、古代中國和西方者關于政治的定義,(一)含義“政者事也”。政
2、指的是 國事。 “政”有時候也與“正”相通。 “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論語 顏淵》 “治者理也”?!袄怼笔侵腹芾淼乃囆g、方法、方式和道理。治國之道。,政與治,即事與理。對國家事務的管理的活動及其方式。 《說苑。敬慎》一文中:“(晉)政治(形勢)內定,則舉兵而伐衛(wèi)” 。,中國古代政治思想代表,儒家思想孔子、孟子以道德治理國家黃仁宇:《萬歷十五年》,,法家韓非子以
3、法治國吳思:《潛規(guī)則》,,道家老子、莊子道法自然,,(二)比較 ⒈古代中國政治一詞含義側重于治國之(方式、方法)道、治國安民的活動(少數(shù)人的活動)。 古代西方政治一詞內涵更寬泛一些,涉及到國家的各個方面,既講治國之道,更重要的則是側重于講國家制度、國體、政體、國家結構以及法制等等。 ⒉古代中國政治一詞有時也運用于社會生活的其它領域,如家政等;而古代西方政治學一詞只是與國家問題相聯(lián)系。,人們對政
4、治的解釋和定義歷來不同,價值性解釋:政治哲學的思維向度。神學性解釋:宗教性的思維向度。權力性解釋:現(xiàn)實主義的思維向度。管理性解釋:現(xiàn)代管理的思維向度。,二、近代以來西方學者關于政治的含義,⒈政治是權術和陰謀詭計(經驗分析) 成功的君主都是政治上的超人,他們懂得怎樣運用謀略、運用權術來戰(zhàn)勝對手保護自己,保持自己所掌握的國家權力。君主要具備狐貍和獅子的特點。 ——馬基雅維里:《君主論》,尼科洛?馬基雅
5、維里 (1469——1527), 意大利佛羅倫薩人,作為一名政治家、歷史家、詩人,同時又是第一個近代軍事著作家。 其傳世著作有《君主論》、《論提圖斯?李維著(羅馬史)前十卷》三卷、《佛羅倫薩史》八卷、《兵法》(直譯:《戰(zhàn)爭的藝術》)七卷、《曼陀羅華》(喜?。?,還有其他劇本、詩、文以及大量的關于出使各國的情況報告和通訊等等。,,⒉政治是一種法律的現(xiàn)象 (邏輯與推理)。
6、 奧地利純粹法學派代表人物凱爾遜( 1881 —— 1973 )等。 他們認為,政治是一種法律現(xiàn)象,這是從社會 契約(即法律)論引伸出來的觀點。,現(xiàn)代資產階級法學界純粹法學的創(chuàng)始人漢斯·凱爾遜的代表作。凱爾遜一生寫了大量論著,據(jù)統(tǒng)計約有 600余種。重要的法理學著作有:《國家法學說的主要問題》(1911)、《純粹法學》(1934,1960)、《法律和國家的一般理論》(1945)、《什么是正義》(195
7、7)。,,⒊政治是一種 管理(統(tǒng)治、治理)活動。,“‘政治’兩個字的意思,淺而言之,政就是眾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眾人的事,便是政治。有管理眾人之事的力量,便是政權”。 ———孫中山,,⒋政治是權力分配,以及影響權力分配的活動。,德國資產階級社會學家韋伯認為,政治“乃是在國家間或在一國之內諸團體間分享權力或力求影響權力的分配”。,,,,《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中國宗教:儒教和道教》、《印度宗教:印度教
8、和佛教的社會學》、《古代猶太教》等論文;其他著作有《經濟與社會》、《音樂之理性的和社會基礎》、《政治論文集》和《科學論文集》、《一般經濟史》、《社會學和社會政策論文集》、《國家社會學》。,三、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⒈ 政治的實質是階級關系。 馬克思:“一切階級斗爭都是政治斗爭”。 列寧:“政治是各階級之間的斗爭”。“什么是政治?①無產階級先鋒隊對它的群眾。②無產階級對農民。③無產階級(和農民)對資產階級?!?
9、 毛澤東:“政治,不論是革命的反革命的,都是階級對階級的斗爭。”,“在人民有了自己的政權以后,這個政權同人民的關系基本上是人民內部關系……這是一種新的政治關系……過渡時期完結,徹底消滅了階級以后,單就國內情況來說,政治就完全是人民內部的關系”。 ——毛澤東:《工作方法六十條(草案)》,,⒉政治的核心是 國家政權。(管理公共事務保護私人事務解決沖突,維持特定秩序。),“政治就是參與國家事務,給國家定方向、確定國家的活動方
10、式、任務和內容”。 ——列寧,⒊ 政治的基礎是經濟。 “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xiàn)”。 ——列寧 政治對經濟也有著巨大的反作用。 中國的文化大革命。 改革開放。 東歐巨變。 ⒋ 政治是一種科學,是一種藝術。,,,,,,,政治的含義,政治就是人們圍繞公共權力而展開的活動以
11、及政府運用公共權力而進行的的權威性分配。社會需要進行資源分配;分配必須是權威性的;權威性的分配是一個系統(tǒng)化過程。,作為博弈的政治,博弈論是分析利益沖突的構架。博弈的結局,不僅取決于本人或本組織的行動,還取決于對方或其他方的相應行動。博弈論(game theory)又叫作對策論。發(fā)生于個人、團體、政府或國家之間的政治事實上是對策學。最好的策略家就是那些能預料到對手將如何作為的人。,1.政治博弈的要素
12、 局中人(參加者)、資源、對策、規(guī)則及目標,即局中人運用他們的資源,在一定規(guī)則范圍內制定對策以達到他們的目標。,2、政治博弈的規(guī)則 憲法、法律、行政機關的決定、習慣與傳統(tǒng)就是政治博弈的規(guī)則淵源。 憲法之下,就是立法機關和行政機關頒布的法律和決定。雖然各個國家的機制設置不一樣,但所有的國家都有相應的政治機制,其決定構成了政治博弈的基本規(guī)則。,傳統(tǒng)政治的“潛規(guī)則”,潛規(guī)則:中國歷史中的真實游戲作者 : 吳
13、思,,博弈論的兩大類型 零和博弈與非零和博弈。,(1)零和博弈。它是一種參加者一方所得為另一方所失的博弈。,兩國之間的戰(zhàn)爭兩位候選人之間的選舉,,,,(2)非零和博弈。它是指一方參加者的所得不再恰好為另一方的所失。 有可能贏家多于輸家,也有可能輸家多于贏家;前者被稱為積極的非零和博弈,后者被稱為消極的非零和博弈。,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中美關系就是典型的非零和博弈。在冷戰(zhàn)時期,蘇美兩國若爆發(fā)核戰(zhàn)爭,就沒有贏家,
14、都是輸家。,,,,四、政治概念的內涵隨時代的發(fā)展而變化,1919 年,李大釗曾說:“今日政治問題,就是面包問題?!薄拔覀兊恼危窃棕i場式的政治,把我們的人民當作豬來宰,拿我們的血肉骨頭,喂飽了那些文武豺狼?!边@是對解放前中國政治內涵的揭示。,魯迅說:看書橫豎睡不著,字里行間有兩個字——吃人。,,文革中,階級斗爭、挨整。,“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是我們當前最大的政治,因為它代表著人民的最大利益,最根本的利益?!?——鄧小平,
15、經濟學主要關注如何以最少的成本取得最大的利益,其支點是價值的生產; 政治學關注如何分配那些業(yè)已由經濟活動生產出來的利益,其支點是價值的分配; 倫理學則關心所分配的利益是否公正,其支點是價值的評估。,為什么要研究政治,1.確立共同的政治理念,廣泛地形成政治共識。 2.探索合理的政治安排,合理地規(guī)劃政治生活。 3.尋求文明的政治規(guī)則,文明地解決政治沖突。,政治的地位,第一,政治權力的首要功能是維護社會秩序。 第二,
16、作為政治上層建筑的政治對經濟具有巨大的反作用,作為上層建筑核心的政治權力又決定著其他上層建筑。 第三,政治可以提升被統(tǒng)治者和民眾的地位。,政治對個人而言是一種工具性的價值,即政治是取得或達成其他價值的工具,如地位、名望、尊重、安全、金錢等,還可以用來滿足動機、補償缺陷。同時,除了上面所說的危害性外,政治還有一些副作用,如殘酷、敵對、壟斷、自私等。,第二節(jié) 政治學的研究對象,政治學研究的中心問題政治學研究的基本內容政治學研究的
17、目的,政治學,政治學的規(guī)范性是指回答政治對與錯、好與壞的價值準則。規(guī)范性活動的核心是“應當是什么”(what should be),這也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政治哲學。千百年來,政治哲學研究的主要對象事實上就是我們所關注的人類的基本的政治價值。,“政治科學”研究政治究竟是什么(what is)?!翱茖W”泛指知識的集合與掌握知識的方法。 自然科學研究的一般程序是:(1)觀察和收集資料。(2)把資料按意義和作用加以歸類。(3)得出結論和預測性判
18、斷。(4)判斷作為規(guī)律、趨勢或傾向的結論的真實性。,一、政治學研究的中心問題,是建立在一定社會經濟基礎之上的國家權力。國家權力,是對整個社會公共事務進行組織、控制、調節(jié)和管理的權力。 政治學研究的核心是國家權力。即國家權力的取得、維護、分配、運用的性質、形式等等。國家權力問題,是研究的重點,是中心。,二、政治學研究的基本內容,是以國家權力為核心的政治實體及其關系、體制、文化和行為。 政治主體 政治權力 政治體制
19、政治行為 政治文化,政治學的范圍,1、政治學的分支學科(1)政治理論與方法論。(2)本國政府與政治。(3)比較政府與政治。(4)行政管理。(5)國際關系。 2、政治學與其他社會科學的關系 政治史學、政治經濟學、政治社會學和政治心理學。,三、政治學研究的目的,政治學作為一門科學,就是要通過對政治現(xiàn)象的分析認識政治發(fā)展的規(guī)律。 第一,追溯政治發(fā)展變化的原因,必須在聯(lián)系中進行考察。掌握它的規(guī)律性。 第二,
20、分析政治系統(tǒng)內部各部分,不同層次之間的聯(lián)系,以便認識它的規(guī)律性。,四、政治學的研究途徑,1.歷史學途徑2.社會學途徑3.經濟學途徑4.制度與法律途徑5.現(xiàn)代西方政治學的一些研究方法 系統(tǒng)途徑、結構一功能分析、溝通理論、團體理論及博弈論,五、政治研究的理論成果,如何組織和安排人類集體生活是政治學研究的根本問題。1.公共權力如何產生?它的合法性基礎是什么?2.公共權力的范圍和界限是什么?3.公共權力如何構成?它的組織形式
21、是什么?4.公共權力的實現(xiàn)方式是什么?5.體現(xiàn)公共權力的公共政策如何做出?如何保證其最大效益?,第三節(jié) 國外政治學的歷史和現(xiàn)狀,古希臘的政治學中世紀的神權政治學近代西方的政治學現(xiàn)代西方政治學,一、古希臘的政治學,以柏拉圖(公元前 427 —— 347 )和亞里斯多德(公元前 384 —— 322 )的政治學說最高為精彩。 特別是亞里斯多德寫于公元前 326 年的《政治學》,被看成是古希臘城邦政治學的理論大全,是經典性著
22、作,被看成是西方政治學的開端。,二、中世紀的神權政治學,主要代表人物一個是圣 奧古斯?。?354 —— 430 )。他是神權政治學的創(chuàng)始人,他用基督教教義全面改造了古希臘的政治學說,從而奠定了神權政治學說的思想體系。托馬斯 阿奎那( 1224 —— 1274 ),他是神權政治學的集大成者和最高權威。,,,,⒈論證了基督教神權統(tǒng)治的合理性。 ⒉鼓吹君主政體。 ⒊關于法的理論。 他們把法分為二類四種:一類是神法,包括永恒法(
23、神的自然法)和神法(神的實在法); 一類是人法,包括自然性(人間自然法)和人法(人的實在法)。,三、近代西方的政治學,⒈資產階級政治學的形成階段( 15 —— 16 世紀)。 馬基雅維里:把矛頭指向神權政治,提出政治關系的基礎是財產關系的著名論斷,否定了政治關系是上帝的意志這一神權政治學觀點。第一個把政治和倫理問題分開。,讓 布丹( 1530 —— 1596 )第一個提出了資產階級國家主權學說,對內的最高權和對外的
24、自主權,主張國家與教會脫離,建立中央集 權制的君主政權和統(tǒng)一獨立的民族國家。,⒉資產階級政治學說的成熟階段( 17 —— 18 世紀)。,荷蘭的格老秀斯,他重申關于國家主權的學說; 斯賓諾荷的社會契約是國家基礎的觀點;,英國的霍布斯的集權主張;洛克的以天賦人權為基礎的分權理論;,法國孟德斯鳩的政體分類思想和系統(tǒng)化了的三權分立學說,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和主權在民的主張。,美國的杰斐遜的《獨立宣言》和建立民主共和國的理論與實踐,漢密爾頓執(zhí)筆起
25、草的 1787 年美國憲法,確立了民主共和政體的基本原則,領導建立美國三權分立政治制度的實踐等等。,⒊資產階級政治學的轉變時期( 19 世紀) 總的來說,是辯護取代了批判,保守取代了革命,反動代替了進步。如何維護資產階級的統(tǒng)治成為這一時期政治學的主要內容。 如邊沁提出的資產階級功利主義理論;約翰 密爾的自由(從絕對自由,不可私奪,天賦人權)主義主張。,,以孔德和斯賓塞為代表的實證主義(實證主義,在政治主張
26、建立“社會政體,資本家掌握生產資料,負領導和管理社會的職能,無產階級服從這種領導)政治思想、社會團結思想。,四、現(xiàn)代西方政治學,1880 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正式成立政治學研究院。 它不僅標志著政治學在美國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同時,這也是整個西方政治學作為一門學科的開始。,1883 年,美國第一份政治學刊物《約翰、霍普金斯歷史和政治學研究》正式出版。 到 1920 年美國已有 50 多所高等學校設立了政治學系, 10
27、0 多所大學開設了政治學課程。,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政治問題受到了各國政府和學者們的重視。原因有三:一是法西斯政治制度給人類帶來了災難。二是西方要向獨立的殖民地國家推行自己的模式,把它們的發(fā)展納入資本主義軌道。三是社會主義陣營、模式。西方政治學研究日益高張,發(fā)展極為迅速。歐洲各國都效法美國,把政治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來研究。,50 年代以來,美國的政治學研究經歷了行為主義和后行為主義革命,這對當代政治學發(fā)生了深刻的影響。
28、 70 年代起,美國政治學發(fā)展又經歷了第二次革命,即后行為主義革命。,,,即使在行為主義風行的時期,西方政治學中影響最大的名著也多半是政治哲學方面的著作,如熊彼特的《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和民主主義》、奧克肖特的《政治中的理性主義》、波普的《開放社會及其敵人》、達爾的《民主理論前言》、阿倫特的《人類狀態(tài)》、哈耶克的《自由憲章》、柏林的《自由四論》等等。,在當今西方世界,影響較大的政治學流派有新自由主義、新保守主義、新馬克思主義、精英主義、多
29、元主義、社群主義等,羅爾斯的《正義論》、麥金太的《美德之后》、哈貝馬斯的《合法性危機》、薩托利的《民主新論》、布坎南的《自由、市場與國家》等著作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上述各流派的主要觀點。,目前美國共有政治學者 2 萬余人,除全國政治學會以外,還有 10 個地區(qū)學會和 28 個州學會。全國各大學共有政治學系 1340 個,政治學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100 多個,每年獲博士學位有 900 多人。美國政治學刊物上千種,課程內容也極為豐富。哈佛
30、大學政治系開設的課程達 120 門之多?,F(xiàn)在政治學的重要地位已為國際學術界所承認。 70 年代初,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共確認了社會及人文科學的 11 個學科,即社會學、政治學、心理學、經濟學、語言學、人口學、人類學、史學、藝術科學、法學、哲學,其中政治學排列第一。,焦點討論:西方政治文化的結構性特點,1.基于性惡論之上的法治主義。2.基于個人主義之上的懷疑主義。3.基于相對主義之上的寬容精神。,第四節(jié) 政治學在中國,古代政治學說資產
31、階級政治學說的傳播馬克思主義政治學在中國傳播和發(fā)展,一、古代政治學說,⒈古代政治理論的萌芽(周) 其思想主流大多是 關于君權神授的原始宗教迷信一類東西。到了周以后,政治學說逐漸豐富起來,一方面是神權觀念得到繼承;另一方面也出現(xiàn)了“天命糜?!焙汀熬吹卤C瘛钡乃枷?。出現(xiàn)了從注重神靈到注重人的轉變。這是古代政治學的萌芽時期。,⒉古代政治理論的成熟時期(春秋戰(zhàn)國) 其中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韓非為代表的
32、法家思想,以老子、莊子為代表的道家政治思想是當時諸子百家中影響最大的三大政治學派。,⒊古代政治理論完善時期(秦——明末) 秦朝主要是以法家的政治學說作為治國的指導思想。以嚴酷的法律治國平天下。漢武帝時期,“罷默百家,獨尊儒術”的方針被提出以后,中國歷史上的政治學說逐漸形成了“定儒家為一尊(唯一的、至高無尚的學說)”的局面。作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董仲舒,重新解釋儒家經典,建立了一套以“無人感應”觀為基礎,以“三綱五常
33、”為核心的系統(tǒng)的封建政治思想體系。董仲舒的儒家政治思想把封建統(tǒng)治秩序合理化、神圣化和永恒化了。他的學說標志著系統(tǒng)的封建政治學說完善。,二、資產階級政治學說的傳播,⒈閉關鎖國:禁止外來文化。⒉學習外國的軍事科學和技術“師夷智以造炮制船西方的造炮制船技術。⒊全面學習西方的自然科學和技術。⒋全盤西化,一切都學習西方 。,作為一門獨立科學的政治學,在我國產生于清末民初,它肇始于譯介西方近代政治學著作。 盧梭的《民約論》、穆勒的《
34、群己權界論》等一大批西方政治學名著在清末被譯傳到中國,有人統(tǒng)計,在1901—1904年的4年間,中國翻譯出版的西方政治學著作多達66種。,1899年,京師大學堂正式設立了仕學館,可以說,它事實上是現(xiàn)在大學里政治學系或行政管理系的前身。1903年,京師大學堂首次開設了“政治科”,這是中國大學設立的第一門政治學課程。,中國政治學者也開始創(chuàng)立自己的科學體系,撰寫和出版了第一批學術著作。如張慰慈的《政治學大綱》,陳豹隱的《新政治學》,高一涵的《
35、政治學綱要》和《中國內閣制度的沿革》,桂崇基《政治學原理》、高希圣的《現(xiàn)代政治學》、薩孟武的《三民主義政治學》、陶希圣的《中國政治思想》。,一些高校也先后開設了政治學課程,至此,中國現(xiàn)代社會的資產階級政治學體系初步創(chuàng)立。 1932 年 9 月 1 日 ,舊中國政治學會在南京成立,會員 80 余人,到 1949 年時,會員 140 余人,共有 40 余所院校開設政治學課程。,三、馬克思主義政治學在中國傳播和發(fā)展,⒈關于政治的根源。⒉關于
36、政治的作用。⒊政治的核心問題。⒋對未來政治的設想。,在中國最早宣傳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的是李大釗。 1920 年,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全文與中國人首次見面,這對中國知識界產生了深刻影響。 20 年代 ,惲代英在中央軍事政治學院和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講授《政治學概論》,并出版了鉛印小冊子;鄧初民于 1929 年出版了《政治科學大綱》,1939 年又出版了《新政治學大綱》。這是用馬克思主義觀點寫成的政治學教科書。毛澤東同志一系列文章對馬
37、克思主義政治學說的闡述和發(fā)展,為中國政治學說發(fā)展史留下了寶貴財富。,1952 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時,政治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被取消了。 1979 年,鄧小平同志講:“政治學、法學、社會學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們過去多年忽視了,現(xiàn)在需要趕快補課。”。 1980 年 12 月,中國政治學會正式成立?,F(xiàn)在政治學已作為文科院校的專業(yè)課。,第五節(jié) 政治學方法論,馬克思主義政治學方法論當代政治學方法論,一、馬克思主義政治學
38、方法論,(一)歷史唯物主義(二)階級分析(三)制度主義,二、當代政治學方法論,(一)行為主義 1、基本特征:(1) 關注的是政治活動者的行為;(2)運用科學的方法研究政治現(xiàn)象;(3)強調“社會科學的統(tǒng)一”;(4)主張“價值祛除”或“價值中立”。,2、主要問題:(1)理論發(fā)展的局限性;(2)理論偏差的可能。3、貢獻(1)提供了微觀的視野;(2)在選舉政治有生命力;(3)理論源泉。,(二)理性選擇主義1、社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