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新古典國際貿易理論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4章 新古典國際貿易理論,第一節(jié) 赫克歇爾和俄林的要素稟賦論第二節(jié) 里昂惕夫之謎,,第一節(jié) 赫克歇爾和俄林的要素稟賦論,要素稟賦論是現代國際貿易理論的新開端,被譽為國際貿易理論的又一大柱石,其基本內容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要素稟賦論用生產要素豐缺來解釋國際貿易的產生和一國的進出口貿易類型。廣義的要素稟賦論包括狹義的要素稟賦論和要素價格均等說。,,一 與要素稟賦論有關的幾個概念,,H-O 要 素 稟 賦 論,赫克歇爾首先

2、提出基本論點,由俄林系統(tǒng)創(chuàng)立。主要通過對相互依存的價格體系的分析,用生產要素的豐缺來解釋國際貿易的產生和一國的進出口貿易類型,又稱要素比例說。,基 本 假 設,,,H-O 要 素 稟 賦 論,基 本 內 容,俄林邏輯分析: (1)國家間的商品相對價格差異是國際貿易產生的主要原因。 (2)國家間的生產要素相對價格的差異決定商品相對價格的差異。 (3)國家間的要素相對供給不同決定要素相對價格的差異。俄林結論:一個國家生產

3、和出口那些大量使用本國供給豐富的生產要素的產品,價格就低,因而有比較優(yōu)勢;相反,生產那些需大量使用本國稀缺的生產要素的產品,價格便貴,出口就不利。各國應盡可能利用供給豐富、價格便宜的生產要素,生產廉價產品輸出,以交換別國價廉物美的商品。,要素稟賦論的進一步說明,國I的生產可能性曲線偏向X坐標軸,因為X是勞動密集型產品,而國I又是勞動力豐富的國家;國Ⅱ的生產可能性曲線偏向Y坐標軸,因為國Ⅱ是資本豐富的國家,而Y又是資本密集型產品。現假設兩

4、國用相同的生產技術生產X和Y產品,兩國對商品的消費偏好亦相同,以同一社會無差異曲線簇表示。,赫 克 歇 爾— 俄 林 模 型,B,,三 要素價格均等化學說,國際貿易可能導致要素價格均等化的論點是由赫克歇爾首先提出的。俄林則認為,雖然各國要素缺乏流動性使世界范圍內要素價格相等的理想狀態(tài)不能實現,但商品貿易可以部分代替要素流動,彌補缺乏流動性的不足,所以國際貿易使要素價格存在均等化趨勢。薩繆爾森論證了自由貿易將導致要素價格均等化。這一理論被

5、稱為H-O-S理論,它研究國際貿易對要素價格的影響。要素價格均等說(factor-price equalization theory)可表述為:在滿足要素稟賦論的全部假設條件下,自由的國際貿易通過商品相對價格的均等化,將使同種要素的絕對和相對報酬趨于均等。,,四 赫克歇爾-俄林-薩繆爾森的國際貿易理論簡評,赫克歇爾、俄林、薩繆爾森的要素稟賦論和要素價格均等化學說是在比較利益論的基礎上的一大進步。現實意義:赫克歇爾、俄林用等量產品不同

6、貨幣價格(成本)比較兩國不同的商品價格比例,兩國的交換是貨幣交換,各國的要素生產率是相同的,用生產要素稟賦的差異尋求解釋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和國際貿易商品結構以及國際貿易對要素價格的影響,認識到了生產要素及其組合在各國進出口貿易中居于重要地位。缺陷和不足:要素稟賦論和要素價格均等化學說所依據的一系列假設條件都是靜態(tài)的,忽略了國際國內經濟因素的動態(tài)變化。就技術而言,現實是技術不斷進步,而技術進步能使老產品的成本降低,也能產生新產品,因而會

7、改變一國的比較利益格局,使比較優(yōu)勢產品升級換代,擴大貿易的基礎。就生產要素來說,也遠非同質。,,第二節(jié) 里昂惕夫之謎,里昂惕夫之謎是針對要素稟賦論所提出的一種質疑,它的提出成為西方傳統(tǒng)微觀國際貿易理論在當代新發(fā)展的轉折點。,一 對要素稟賦論的實證檢驗——里昂惕夫之謎,1953年,里昂惕夫用投入產出分析法對1947年美國200個行業(yè)進行分析。研究發(fā)現,美國進口替代品的資本密集程度反而高于出口品的資本密集程度(約高出30%)。里昂惕

8、夫的驚人發(fā)現引起了經濟學界的極大關注,被稱為里昂惕夫之謎(the Leontief Paradox)。里昂惕夫1956年又利用投人產出法對美國1951年的貿易結構進行第二次檢驗,檢驗結果與第一次是一致的。日本兩位經濟學家建元正弘(M. Tatemoto)和市村真一(S.Ichimura)1959年使用了與里昂惕夫相類似的研究方法對日本的貿易結構進行分析發(fā)現,就日本的全部對外貿易而言,建元和市村的結論支持里昂惕夫之謎,但在雙邊貿易上,他

9、們的結論則支持了要素稟賦論。原民主德國兩位經濟學家斯托爾珀(W.Stolper)和勞斯坎普(K.Roskamp)對原東德的貿易的研究表明結論與要素稟賦論是一致的。1961年,加拿大經濟學家沃爾(D.F.Wahl)分析了加拿大與美國的貿易發(fā)現,加拿大出口品為相對資本密集型,因為加拿大的大部分貿易與美國進行,而美國是個相對于加拿大而言資本豐富的國家,所得結論與里昂惕夫之謎一致。 1962年,印度經濟學家巴哈德瓦奇(R.Bharadwa

10、i)對印度的貿易結構分析結論與要素稟賦論一致,“謎”并不存在。,二 對里昂惕夫之謎的不同解釋,勞動效率的差異,里昂惕夫認為各國的勞動生產率是不同的。按生產效率計算的美國工人數與美國擁有的資本量之比,較之于其他國家,美國就成了勞動力豐富而資本相對短缺的國家,所以它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進口資本密集型產品,與要素稟賦論揭示的內容是一致的。這種解釋是行不通的。,人力資本的差異,克拉維斯(J.B.Kravis)、基辛(D.B.Keesing),凱

11、能(P.B.Kenen)和鮑德溫(R.E.Baldwin)等經濟學家用人力資本的差異來解釋“謎”的產生。這些經濟學家認為,若將人力資本部分加到有形資本當中,將得出美國出口資本密集型產品,進口勞動密集型產品。因為美國勞動比國外勞動包含更多的人力資本。,貿易壁壘的存在,由于市場競爭不完全,國際間商品流通因受貿易壁壘的限制而使要素稟賦論揭示的規(guī)律不能實現。如果實行自由貿易或美國政府不實行這種限制的話,美國進口品的勞動密集程度必定比實際高。鮑德

12、溫的研究表明,如果美國的進口商品不受限制的話,其進口品中資本和勞動之比率將比實際高5%。,二 對里昂惕夫之謎的不同解釋,自然資源因素被忽略,里昂惕夫是用雙要素模型來進行分析的,未考慮其他生產要素如自然資源。而實際上,一些產品既不是勞動密集型產品,也不屬于資本密集型產品,而是自然資源密集型產品。里昂惕夫后來在對美國的貿易結構進行檢驗時,在投入-產出表中減去19種自然資源密集型產品,結果就成功地解開了“謎”。這個原因也可用來解釋加拿大、日本

13、、印度等國的貿易結構中“謎”的存在。,,三 里昂惕夫之謎簡評,里昂惕夫之謎是西方傳統(tǒng)國際貿易理論發(fā)展的界碑?,F實意義:里昂惕夫對要素稟賦論的檢驗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推動了戰(zhàn)后國際貿易理論的新發(fā)展。他的投入-產出分析法對美國貿易結構的計算分析,開辟了用統(tǒng)計數據全面檢驗貿易理論的道路。當今西方傳統(tǒng)國際貿易理論中居主導地位的仍然是以比較優(yōu)勢為核心、經過修正的要素稟賦論,它被譽為西方傳統(tǒng)國際貿易理論的基石之一。,,本 章 小 結,要素稟賦論

14、用生產要素豐缺來解釋國際貿易的產生和一國的進出口貿易類型。這一理論遭到了里昂惕夫之謎的質疑。而“謎”和對“謎”的解釋則推動了戰(zhàn)后國際貿易理論的新發(fā)展。,,基 本 概 念,,,要素稟賦 要素密集度 人力資本,生產要素 要素價格,復 習 思 考 題,?,?,?,?,1.簡述要素稟賦論的基本假設,并說明這些假設的必要性。,2.分別敘述要素稟賦論和價格均等化學說的內容。,3.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謎?如何解釋“謎”的產生?,4.什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