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常識點滴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書法常識點滴書法藝術淺釋臨帖“五要”書法作品的欣賞書、畫、印三者之間的關系“美學”及“美”與“丑”書法藝術淺釋劉芳蕪書法是通過書寫漢字表達情感的一種藝術形式,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藝術之一。它與中國繪畫同源。二者相輔相成。書法創(chuàng)作的基本功和技法主要有:筆法、墨法、章法等。筆法是指筆觸的變化與方法,包括起筆、收筆、中鋒、側鋒、藏鋒、露鋒、方筆、圓筆、轉折、提按、疾澀等;墨法是指墨色的濃淡枯濕變化規(guī)則,一般可分為濃墨、淡墨、干墨、濕墨、渴墨、

2、漲墨等;章法是指書法作品的整體構圖,也稱“布白”,其基本要求是知黑守白、疏密得體、揖讓有致、顧盼生姿、有節(jié)奏韻律感。書法作品中的書體主要包括篆書、隸書、真書、行書、草書等。篆書的種類很多,一般分為甲骨文、大篆、小篆三類;隸書上承篆籀,下啟行草,主要包括秦隸、漢隸、漢簡、清隸四類;真書原稱“今隸”、“楷書”、“正書”(現(xiàn)一般理解為楷書),可從不同角度進行分類,一般分為魏碑、唐楷、小楷等;行書是介于楷書與草書之間的書體,近楷者稱為“行楷”,

3、近草者稱為“行草”;草書一般分為章草、行草、今草(小草)、狂草(大草),因行草介于行書與小草之間,故常附于今草之中。書法是建立在中華民族文化的主要載體漢字之上的。它既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又從一個重要方面典型地反映了中華民族文化的內(nèi)涵和特色。書法的歷史發(fā)展過程,是漢字書寫在實用原則下不斷美化以適應社會需要的過程,是實用進化為美、統(tǒng)一于美的過程,是美的因素不斷充實升華的藝術化過程??v觀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等諸書體的發(fā)展演變

4、過程,無一不打上中華文明發(fā)展的歷史烙印。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說,書法的發(fā)展過程是中國文明進化過程和文化發(fā)展過程的一個縮影。著名學者熊秉明先生稱“書法是‘中國文化核心的核心”。這是很有道理的。書法是情感的表現(xiàn)。它不僅能流露出書家一時的喜怒哀樂,還能體現(xiàn)書家的精神、氣質、性格、修養(yǎng)等等。所謂“書為心畫”、“書如其人”,就是指書法反映書家的精神面貌。與書法緊密相關的“文房四寶”、詩詞歌賦、哲言禪語,以及書法作品體現(xiàn)出的曲直紆回、濃淡枯濕、抑揚頓

5、挫、剛柔相濟等,實際上也是東方文化、中國哲學、華夏民族精神氣質的象征。臨帖“五要”呂進成(摘自王冬齡編著的《書法藝術》)“金陵八家”之一龔賢曾說:“作畫難,而識畫尤難,天下之作畫者多矣,而識畫者幾人哉?”(《中國繪畫總合圖錄》)繪畫如此,書法又何嘗不是如此。書法靠線條布白的變化來表現(xiàn)形式、情感、意境,不象繪畫還可以用自然物象的形神來對照比較。鑒識書法好壞,更為抽象而令人不可捉摸。故孫過庭《書譜》引老子的話說:“下土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

6、為道也?!币虼?,不僅有書畫家,也有鑒賞家。所謂鑒賞,就是鑒識、欣賞。有鑒無賞,難為真鑒;有賞無鑒,不是真賞。鑒是賞的前提,賞是鑒的深入。鑒多理性,賞多感性。書法欣賞不僅是體會作品點畫、結體、章法的匠心與功力、師承、流派、風格,更重要的是通過作品去感受書家的氣質、情緒,及其意境與審美趣味、格調(diào)的追求。可以這樣說,書家靠手來創(chuàng)作,欣賞者靠眼來挖掘發(fā)現(xiàn)作品點畫布白中蘊藏的生命與靈魂,是一種再創(chuàng)造。這種再創(chuàng)造成效取決于欣賞者的知識、修養(yǎng)、閱歷、

7、心境諸因素;另外,“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愛好差異也使欣賞的角度與觀點不同。欣賞書法是件難事,而欣賞行草書更難。清人劉熙載說:“觀人于書,莫如觀其行草”(《藝概》)。因為篆隸正楷均有明確的規(guī)矩法度,這種書體易見書家功力,而行草書雖有法則,然有極大的可變性。所以書家作行草書比寫楷書篆隸自由得多,束縛性小。行草書特別是狂草書體形式可以使書家的藝術感受、情懷、性靈得到充分發(fā)揮。蘇東坡詠西湖的詩很有意思,“水光瀲滟晴方好,”可以比喻為篆書、隸書

8、、楷書的欣賞,“山色空蒙雨亦奇”,不正是行草書的變幻、朦朧、深邃、無垠的境界嗎?今從筆法、布白、神采諸方面來談談書法的欣賞,特別是行草書的欣賞。筆法中國書法之所以成為永不衰竭的東方藝術,就是有兩個因素:一是毛筆所寫出的線條豐富細膩,變化無窮;二是線條點畫組合的漢字結構,含有自然物象、藝術造型的意趣和哲理。行草書與楷書用筆特點不同,“真以點畫為形質,使轉為情性,草以點畫為情性,使轉為形質”(《書譜》)??瑫笠还P不茍,筆筆獨立不相連續(xù),

9、靠筆勢、筆意使字貫氣,而有飛動之勢;行書應用牽引、筆勢的動作增加變化,風流瀟灑;草書用筆縱橫跌宕,絢縵多姿。從欣賞的角度來看,行草書在用筆上與其他書體比較,大概有三個顯著的特點:筆法豐富。玉箸篆就是圓筆藏鋒一種筆法,漢隸、魏碑一般以方筆為主,行草書的筆法有提按頓挫、方圓中側、懸針垂露、連綿飛白等,囊括了其他書體一切筆法,而且有些用筆是其他書體所不具備的。宋代行草大家米芾自稱其書“八面出鋒”,就是說筆勢奇宕、筆法豐富。清代鄧石如、何紹基、

10、趙之謙諸家以隸法作篆,以北碑法作篆,以行草筆意作篆隸,就是為了豐富篆隸的筆法。碑學書家的這種創(chuàng)新,對近代書法發(fā)展產(chǎn)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號稱天下第一行書的王羲之《蘭亭序》,人們津津樂道其中二十多個“之”字,無一相同,除了結體上的變化外,更主要的是筆法變化。今所見到唐人摹本,有馮承素、虞世南、褚遂良三家。虞、褚為一代大家,其摹本筆意淳雅,但俱帶有虞、褚自身筆意在筆法筆勢上不及馮摹本豐富而有變化。應該說馮摹本更接近右軍真跡的推想,還是有一定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