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朱熹的主要教育思想:(1)、關于教育目的與教育作用:朱熹主張學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倫”,以造就封建社會的所謂“圣人”。他的教育作用論是從他的理學思想體系出發(fā)論述的。他認為教育的作用在于“變化氣質”,“明明德”,以實現“明天理,滅人欲”的根本任務。(2)、論“小學”與“大學”的教育內容:朱熹把小學教育和大學教育看做是統(tǒng)一的教育過程中相互銜接的兩個階段。認為小學階段的任務是“教事”,大學階段的任務是“教理”,注意到了從兒童和青少年個性發(fā)展
2、的心理規(guī)律來考慮教育階段的劃分。(3)、教育原則與方法:歸納起來主要有“居敬窮理”、“學思力行”、“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等。王守仁的主要教育思想:(1)、關于教育作用的思想:王守仁十分重視教育對人的發(fā)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學以去其昏蔽”的思想,認為教育作用是“明其心”。(2)、關于兒童教育思想:他十分重視兒童教育,從“致良知”的要求出發(fā),認為兒童時期“良知”保存最多,受蒙蔽最少,教育應從兒童時期抓起。教育要注意兒童的年齡特點;兒
3、童教育必須順應兒童的性情,其教育內容是歌詩、習禮、讀書;此外,他強調教育要“隨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二者的異同點:(1)、王守仁和朱熹一樣,都認為“理”是存在的,都把“理”作為宇宙的本體,把“理”當做封建等級制度和封建教育的根據,所不同的是,朱熹認為“理在心外”、“性即理”。而王守仁則認為“理在本心”,“心即理”,在內不在外。(2)、朱熹認為,圣人教訓具在經書,為學之道必須窮理,窮理必須讀書。而王守仁則認為經書是“常道”,即永恒而普遍
4、的道理,然其根源仍在本心,他認為凡是有助于“求其本心”者均可作為教育內容。一、朱熹的教育思想一、朱熹的教育思想:(他是客觀唯心主義的世界觀)朱熹朱熹――南宋時期著名的客觀唯心主義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他曾師從北宋理學家程頤、程顥的再傳弟子羅從彥。朱熹天資聰穎,自幼接受儒學教育與理學啟蒙,奠定了學術和思想基礎。朱熹一生熱衷于教育事業(yè)他的理學思想直接繼承了二程(特別是程頤)的學術思想。他是客觀唯心主義者。(一)(一)“理”與“氣”A、“理
5、”:即規(guī)律,精神。B、“氣”:即物質,是構成萬事萬物的材料,理是不能脫離氣而存在的。C、從根本上說,“理”是第一性的;“氣”是第二性的?!袄怼笔羌兠赖?,所以說他是唯心主義。朱熹認為萬物的最初本源首先是理(道德、真理、道理、規(guī)律),道德規(guī)范是在人類社會之前就已經出現了。理是生存萬物的依據,也是一個生存的法則。(二)(二)“性即理性即理”朱熹認為,理表現在人身上稱為性,性與理是一個東西,即“性即理”??梢娝且孕詾樯频摹KJ為“一理”就是“
6、萬理”。(三)(三)“天地之性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氣質之性”?!疤斓刂浴笔羌兩频?。“氣質之性”是有善有惡的,惡的表現都是氣的關系。他認為生物的本性上來講,它是純善的。理論上說人性應該是純善的,但是具體的有肉之軀的人是有善有惡的。(四)(四)“存天理,去人欲存天理,去人欲”“存天理,去人欲”即“變化氣質”之情。他強調“先天性”,“必要性”,他認為要想超過禽獸必須進行道德教育,強調道德教育的自律。目前,道德教育只是宣傳,他認變道德教育應
7、先是他律,然后再是自律。王守仁認為:王守仁認為:一、順導性情,鼓舞興趣關于兒童教育,王守仁的基本思想是:教育兒童應根據兒童生理、心理特點,從積極方面入手,順導兒童性情,促其自然發(fā)展??梢?,王守仁提倡順導兒童性情,鼓舞兒童興趣的教育方法,是與傳統(tǒng)教育方法根本對立的,在當時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二、循序漸進,量力而施王守仁認為,任何人的認識水平都有一個由嬰兒到成人的發(fā)展過程,對兒童不能像對成人一樣的要求,兒童良知發(fā)展到何等水平,教學就只能進行
8、到什么水平,從另一方面說,他認為教學的難度也不應過于落后兒童的認識發(fā)展水平。三、因材施教、各成其材王守仁認為:教育者對兒童施教,不僅要考慮兒童認識發(fā)展水平的共性特征,而且還要注意個體發(fā)展水平的差異,針對每個人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就像良醫(yī)之治病,對癥下藥。王守仁的因材施教,各成其材的思想,承認了發(fā)展個性的必要性,對傳統(tǒng)教育抹煞兒童個性的存在,以一個模式培養(yǎng)兒童的教育方法可以說是一個有力的批判,同時也體現了他思想的進步意義。四、全面誘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朱熹幼兒教育思想探微
- 朱熹語文教育思想研究.pdf
- 朱熹自我教育思想探析.pdf
- 朱熹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啟示.pdf
- 朱熹德育思想對當代大學教育的啟示
- 朱熹的禮治思想
- 朱熹德育思想對當代大學教育的啟示.pdf
- 朱熹家庭教育思想及其意義研究
- 朱熹的民生思想研究
- 朱熹美學思想淺析
- 圣賢——朱熹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標.pdf
- 朱熹理學思想新探
- 論朱熹教育思想體系的生成與建構.pdf
- 朱熹的教育思想研究——以克服時弊為中心.pdf
- 朱熹仁學思想研究
- 福祿貝爾的主要教育思想
- 朱熹家庭教育思想及其意義研究.pdf
- 朱熹的子學思想.pdf
- 南宋時期贛東北朱熹后學的教育活動與教育思想研究.pdf
- 朱熹的民生思想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