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浙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中古同經異譯佛典詞匯研究——以《梵天所問經》異譯三經為例姓名:熊娟申請學位級別:碩士專業(yè):漢語言文字學指導教師:顏洽茂20070501第一章緒論研究中古漢語詞匯,o 佛典有著獨特的重要價值。上世紀9 0 年代初,朱慶之就指出:“中古( 東漢至南北朝) 是漢語詞匯發(fā)展史上一個十分重要的時期?!薄皾h語詞匯在中古時期的上述巨大變化,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佛典翻譯這項規(guī)模非常宏大的言語實踐活動和中外語言文化交流工程的影響極為重
2、要?!薄U\如所言,漢魏六朝,言文分家,真正能夠反映這一時期口語實際的中土文獻本就不多,加之由于社會動蕩不安,文獻多有散俠,因此就現存的中土文獻進行研究,很難全面客觀地反映這一時期漢語的實際發(fā)展面貌。而佛典卻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一不足.它以能夠覆蓋廣闊的社會文化生活層面、口語性較強、作品年代基本可靠或可考、數量龐大、具有較長的時間跨度和較廣的空間跨度等特點,成為研究這一時期漢語發(fā)展演變概貌的重要材料.正如方一新所說,“如同佛教的傳入是中國
3、哲學思想史、文化藝術史以及中外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一樣,漢譯佛經的出現,同樣也是漢語發(fā)展史上的一件大事。由于多種原因( 諸如為了便于傳教、譯師漢語水平不高、筆受者便于記錄等) ,東漢以至隋代問為數眾多的翻譯佛經,其口語成分較之同時代中土固有文獻要大得多,并對當時乃至后世的語言及文學創(chuàng)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些譯經是研究漢語史,尤其是漢魏六朝詞匯史的寶貴材料,應該引起我們的充分注意?!?早在上世紀四十年代末,周一良發(fā)表了‘論佛典翻譯文學》一文
4、,在文中考釋了“仁”、“曼”、。續(xù)”、。緣”、。唐”、“嗚”、。將無”等幾個佛典詞語的意思,開創(chuàng)了現代佛典詞匯研究的先河。s 不過,在這之后,佛典語料并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八十年代以來,學術研究之風再次興盛,中古漢語研究也迅速發(fā)展起來。自此,佛典語料日益受到重視,以之為對象的研究也越來越多.尤其是九十年代以后,卷帙浩繁的佛典語料給學者們提供了多方位的觀察角度、拓展了多層面的研究領域,相關專著、論文不斷涌現,佛典詞匯研究呈現出繁榮的發(fā)展局
5、面。隨著對佛典語料的不斷深入發(fā)掘和研究,同經異譯,這一在佛典翻譯過程中常見的現象開始逐漸引起人們的關注,并逐漸進入研究者的視野。一、同經異譯佛典產生的原因及其價值所謂同經異譯,指的是同一部佛典存在著不同的漢文譯本,既有不同時代的異譯,也有同一時代不同譯者的異譯。粱·僧祜在‘出三藏記集》卷二‘新集條解異出經錄》中,對異譯經的含義及其產生的原因作過比較精辟的解釋:“異出經者,謂胡本同而漢文異也.梵書復隱,宣譯多變,出經之士,才趣各
6、殊,辭有質文,意或詳略,故令本一末二,新舊參差.若國言訛轉,則音字楚夏;譯辭格礙,則事義胡越。豈西傳之躊駁,乃東寫之乖謬耳.是以‘泥洹》、‘楞嚴) ,重出至七;‘般若,之經,別本乃八,傍及眾典,往往如茲?!? 從僧祜的論述中可知,他認為異譯佛經產生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梵書復隱,宣譯多變”,即原典內容艱澀難懂,導致翻譯產生不同;二是“出經之士,才趣各殊,辭有質文,意或詳略”,即譯經師個人的興趣風格不同,或崇尚直譯,或喜歡意譯,于是產生
7、不同的異譯.蘇晉仁點。所謂中古漢語,指的是東漢魏晉南北朝隋代這一時期的漢語.關于中古漢語的分期問題,這里主要參考的是王云路、方~新‘中古漢語語詞例釋·前言' ,吉林教育出版社,1 9 9 2 年;王云路l 中古漢語詞匯研究綜述’,‘古漢語研究' 2 0 0 3 年第2 期;方一新( 2 0 世紀中古漢語詞匯研究' ,收于朱慶之主編‘中古漢語研究' ( 二) ,第3 2 頁。商務印書館,2 0 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古同經異譯佛典詞匯研究——以《梵天所問經》異譯三經為例.pdf
- 中古同經異譯佛典詞匯比較研究——以竺法護和鳩摩羅什譯經為例.pdf
- 《法鏡經》同經異譯詞語研究.pdf
- 《六度集經》同經異譯研究.pdf
- 十地品同經異譯比較研究
- 《十地品》同經異譯比較研究.pdf
- 《法華經》梵漢對勘與異譯比較.pdf
- 《菩蕯地持經》同經共譯詞匯研究.pdf
- 三天讀懂經
- 中古佛經“給予”語義場初探——以《六度集經》、《生經》、《賢愚經》的單音動詞為例.pdf
- “譯異為異”:旅游翻譯的倫理原則.pdf
- 異經-異緯白坯織物織造設計與生產.pdf
- 《天玉經》
- 天玉經
- 《維摩詰經》-鳩摩羅什譯
- 中阿含經新譯( 悟慈長老 )簡體
- 雜阿含經新譯(_悟慈長老_)簡體
- 天玉經原文
- 《太平經》詞匯研究.pdf
- 同洲電子筆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