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感”說與日本“物哀”觀的比較研究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1 學位類別 文學 學 號 0501010905 碩士學位論文 中國“物感”說與日本“物哀”觀的比較研究 中國“物感”說與日本“物哀”觀的比較研究 學位申請人姓名: 學位申請人姓名: 宋 慧 導師姓名及職稱: 導師姓名及職稱: 雷慶銳 雷慶銳 教授 教授 專 業(yè) 名 稱: 稱: 文藝學 文藝學

2、 二〇一二年 五 月 五 日中國“物感”說與日本“物哀”觀的比較研究 中國“物感”說與日本“物哀”觀的比較研究 摘 要 “物感” 是在中國六朝時期成熟的審美主義文論, 是中國古代文論的一個重要特色; “物哀”則是日本古代具有民族特質的重要文藝理論,不了解“物感”與“物哀” ,就難以真正把握中日民族各自的傳統(tǒng)文學特征。在中日文論史上,既是文藝創(chuàng)作理論又是審美主義文論的“物感”和“物哀”都有其深遠的歷史淵源,二者在內容和形式

3、上有著驚人的相似性審美追求,在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對中國的“物感”和日本的“物哀”進行比較研究,考察這兩種理論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將會更加凸顯二者所具有的共同審美特征及其獨特魅力。 本論文主要采用比較文學中的影響研究和平行研究的方法, 對 “物感” 與 “物哀”進行比較研究,全文分為以下幾部分: 第一章對“物感”與“物哀”的詩學源起與發(fā)展脈絡進行梳理,揭示主體與客體、 人對自然的審美關系, 探討二者的形成與流變, 在此基礎上展開對比研究。

4、第二章主要從宏觀的層面論述中國古代文論“物感”對日本文論“物哀”的影響。中日文論都重視對“情”的關注,因而,本章著重從共同的審美情感特征和感情表現(xiàn)的適度之美這兩個方面闡釋二者的相通性, 重點分析 “物哀” 對以 “物感”為主要內涵的中國詩學的吸收和消化過程。 第三章主要考察“物感”與“物哀”之間的差異性,著重從審美觀照途徑和價值取向的不同考察闡釋兩者在不同時代背景下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審美傾向, 探討不同文學背景下詩學的不同特質。 第四章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