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44
大小: 2.59(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目的通過觀察中藥內服配合得寶松與施沛特膝關節(jié)腔注射的方法對于膝骨關節(jié)炎臨床癥狀、體征的改善情況觀察中藥湯劑配合膝關節(jié)腔注射治療膝骨關節(jié)炎肝腎不足筋脈瘀滯型的臨床效果探討此方法防治膝骨關節(jié)炎的機理進一步為膝骨關節(jié)炎的治療提供新的有效方法。方法臨床選擇60例膝骨關節(jié)炎患者全部病例均來自2010年9月至2011年11月山東中醫(y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骨科門診。按隨機分組原則將60例患者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各30名。治療組采用中藥湯劑內服配合得寶松與施沛特膝關節(jié)腔注射前兩周單獨注射得寶松后五周單獨注射施沛特。對照組只采用得寶松與施沛特膝關節(jié)腔注射前兩周單獨注射得寶松后五周單獨注射施沛特。治療后觀察臨床療效并用SPSS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結果1兩組病例治療前后比較PO01說明兩種治療方法對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肝腎不足筋脈瘀滯型都有較好的療效。2兩組病例治療結束時癥狀體征評分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有差異PO05﹚說明治療組的治療方法優(yōu)于對照組。3治療結束5個月后治療組與對照組癥狀、體征積分及療效相比有顯著差異P001﹚說明治療組治療膝骨關節(jié)炎的遠期臨床療效顯著較對照組能更長時間的改善和消除KOA臨床癥狀和關節(jié)炎癥改善和促進關節(jié)功能恢復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推廣。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53
大?。?0.43(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目的腦中風病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常見病,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其發(fā)病率日見增高,現(xiàn)已成為三大常見死亡病因之一,其中缺血性中風占70%80%?,F(xiàn)代醫(yī)學對本病在基礎研究方面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但臨床療效仍不滿意,尚缺乏特效的治療藥物和方法。針灸作為一種中國傳統(tǒng)的治療方法,對缺血性腦血管疾病有肯定的治療作用,但臨床上多用體針和頭針,而耳針作為又一重要的針刺方法,臨床研究較少,該方法之簡便,療效之顯著的獨特優(yōu)點未盡展現(xiàn)。為此,本課題特設臨床急性期缺血性腦梗塞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耳針結合體針的治療方法,通過對患者治療前后肢體肌力、臨床神經功能缺損情況的變化觀察,來探討耳針對缺血性腦梗塞患者的臨床療效和作用機理,為臨床提供一種有效、簡便、安全、實用的非藥物治療方法。方法所有病例均來自我院住院患者,參照1995年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疾病學術會議修定的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經頭顱CT或MRI證實頭部腦梗塞;且患者均有肢體功能障礙;生命體征平穩(wěn),神志清楚,能按要求配合活動,本次患病時間均在7天以內,年齡不大于75周歲;神經功能評分在27至7分之間,無較重的合并癥和并發(fā)癥,如昏迷、嚴重認知功能障礙、嚴重語言交流障礙等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90例患者隨機分為三組,既耳針體針組耳針結合體針,頭針體針組頭針結合體針和體針組,三組患者均在接受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接受針灸治療。其中體針采用臨床一般常規(guī)取穴方法治療,取穴肩髃、手三里、曲池、合谷、環(huán)跳、陽陵泉、足三里、三陰交、太溪、昆侖,配穴隨癥加減,針刺手法采用平補平寫法,留針30分鐘;耳針采用耳穴沿皮透穴方法透刺治療,取穴根據(jù)耳穴名稱與部位的國家標準方案選取枕顳額患側,配穴根據(jù)患者肢體功能障礙的具體情況,上肢癱瘓選同側肩鎖骨、肘腕指;下肢癱瘓選同側臀坐骨神經、髖膝、膝踝趾;頭針依據(jù)頭皮針穴名標準化國際方案取患肢對側的頂顳前斜線、頂顳后斜線;其中耳針、頭針針畢后,即令患者活動患部的上、下肢,越是活動困難的動作,越要多加活動。若肢體癱瘓不能主動活動者,被動活動35分鐘后,讓患者再試。留針期間,根據(jù)患者的病情及體力,不斷地或間歇地活動病患部位,30分鐘后再行體針治療,針刺方法及取穴同體針組,再留針30分鐘。三組患者均每日1次,連續(xù)針刺觀察治療14天,14天后結束觀察治療。結果1耳針體針組、頭針體針組和體針組治療的急性期腦梗塞患者在性別、年齡、發(fā)病后至采用針刺治療的時間和患此病次數(shù)的差別均無顯著性P>005。三組患者治療前上肢肌力、下肢肌力和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的差別比較,相互間均無顯著性P>005,表明三組患者的一般情況和病情相互間具有可比性。2三組急性期腦梗塞患者治療前、后上肢肌力及下肢肌力分別比較,均有顯著性差別P<001。治療后耳針體針組與體針組間、頭針體針組與體針組間比較,差別有顯著性P<001,表明耳針體針組和頭針體針組的療效優(yōu)于體針組。但耳針體針組與頭針體針組間差別無顯著性P>005。3三組急性期腦梗塞患者治療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相互組間比較,耳針體針組與體針組間、頭針體針組與體針組間差別有顯著性P<001,表明耳針體針組和頭針體針組的療效優(yōu)于體針組。但耳針體針組與頭針體針組間差別無顯著性P>005。4三組急性期腦梗塞患者各組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差別均有顯著性P<001,治療后優(yōu)于治療前,表明針刺對急性期腦梗塞患者肢體功能的恢復具有很好的療效。5三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總的療效差別比較,耳針體針組與體針組間、頭針體針組與體針組間差別有顯著性P<001,表明耳針體針組和頭針體針組的療效優(yōu)于體針組。但耳針體針組與頭針體針組間差別無顯著性P>005。結論1耳針體針組、頭針體針組和體針組對缺血性腦梗塞患者神經功能的恢復均有良好效果。耳針體針組與頭針體針組降低缺血性腦梗塞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的效果優(yōu)于體針組,而耳針體針組與頭針體針組間差別無顯著性。2對急性缺血性腦梗塞患者肌力的恢復性治療,耳針體針組與頭針體針組的效果優(yōu)于體針組,而耳針體針組與頭針體針組間差別無顯著性。3對急性缺血性腦梗塞患者,使用耳針比頭針和體針在臨床上操作更加方便。耳針是治療急性缺血性腦梗塞患者的一種有效、簡便、安全、實用的治療方法。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53
大小: 1.73(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目的在臨床針刺規(guī)律研究成果的指導下,采用對應與中軸配穴相結合針刺方法治療BRUNNSTROMⅡ或Ⅲ期的中風患者,觀察其對偏癱患者肌痙攣、運動功能及ADL的影響。方法將溫州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康復中心、溫州醫(yī)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康復理療科和溫州市中醫(yī)院康復科2007920092收治的90例符合納入標準的病人,隨機分為對應與中軸針刺組(治療組)、傳統(tǒng)針刺組(對照組1)和單純康復組(對照組2),每組各30例,治療組在采用對應與中軸針刺法的同時結合規(guī)范的康復訓練,對照組1采用傳統(tǒng)針刺法結合規(guī)范的康復訓練的方法,對照組2單純采用規(guī)范的康復訓練方法。并在患者入組時、治療2周后、治療4周后分別對患者肌痙攣、運動功能及ADL進行相關的功能評定,評價三組的治療效果。結果1對肌力的影響治療2周、4周后三組病人上肢近端肌力、上肢遠端肌力、下肢近端肌力、下肢遠端肌力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與對照組1治療前、治療2周后、治療4周后上肢近端肌力、下肢近端肌力、下肢遠端肌力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2治療前、治療2周后、治療4周后上肢近端肌力、下肢近端肌力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對肌張力的影響上肢治療2周后三組病人肘關節(jié)屈肌、伸肌及腕關節(jié)屈肌、伸肌改良ASHWTH分級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4周后三組病人肘關節(jié)屈肌改良ASHWTH分級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治療組與對照組2治療4周后肘關節(jié)屈肌改良ASHWTH分級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1治療前、治療2周后、治療4周后肘關節(jié)屈肌、伸肌及腕關節(jié)屈肌、伸肌改良ASHWTH分級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2治療前、治療2周后、治療4周后肘關節(jié)屈肌改良ASHWTH分級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下肢治療后治療組CSS評分明顯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和對照1、2組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三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三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1三組均能改善偏癱肢體肌力,三組間比較無明顯差別。2對應與中軸針刺組及單純康復組能明顯改善偏癱肢體的肌張力,且前者比后者療效更好。傳統(tǒng)針刺組對改善肌張力療效欠佳。3三組患者均能改善中風偏癱患者的運動功能,結合針刺者效果更好,且對應與中軸針刺比傳統(tǒng)針刺效果好。4三組患者對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不明顯,考慮與觀察時間過短有關。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50
大?。?1.85(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上海交通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基因增強的組織工程骨修復眼眶骨缺損的研究姓名肖彩雯申請學位級別博士專業(yè)眼科學指導教師范先群20090401③流式細胞儀檢測細胞周期的改變;④MTT法生長曲線檢測細胞增殖能力;⑤成骨分化能力的檢測。2將分別轉染VEGF基因和轉染BMP2基因的BMSCS按照101,41,L1,14,L10的比例進行混合,以等相同數(shù)量的細胞與等體積的珊瑚支架材料體外復合培養(yǎng),觀察細胞在支架上的生長增殖情況及ELISA檢測目的蛋白的持續(xù)分泌情況。將細胞材料復合體植入裸鼠皮下,分別于植入后2W、4W、8W取材進行組織學檢測,比較其異位成骨能力,篩選出代表最適成骨能力的基因組合比例。3制備兔眶下緣12MM長的節(jié)段性骨缺損模型,分別以自體未轉染基因的BMSCS和轉染基因的BMSCS構建組織工程骨,自體回植修復骨缺損,以單純材料組和曠置組作為對照。術后4W、8W、16W取材,行大體觀察、骨密度檢測、MICROCT檢查、組織學和組織形態(tài)學的觀察,對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評價基因增強的組織工程骨修復眶下緣骨缺損效果。4在比格犬的眼眶內側壁對應篩竇的位置,制備直徑12MM的圓形眶壁骨缺損模型,分別以自體未轉染基因的BMSCS和轉染基因的BMSCS構建組織工程骨,自體回植修復骨缺損,以單純材料組和曠置組作為對照。術后4W、12W、24W分別取材,進行大體觀察、骨密度檢測、MICROCT檢查、組織學及組織學形態(tài)學觀察,對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評價基因增強的組織工程骨修復眼眶壁骨缺損的修復效果。結果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111
大?。?6.66(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第一部分接骨藥丸抑制脾多能干細胞源性破骨細胞樣細胞骨吸收作用的實驗研究目的通過建立體外破骨細胞培養(yǎng)體系,探討接骨藥丸抑制破骨細胞成熟分化及其骨吸收功能的效果。方法選取WISTAR大鼠20只并隨機分為4組,實驗組分別給予接骨藥丸藥液、骨碎補總黃酮藥液,而對照組給服阿侖膦酸鈉溶液,空白對照組則給予蒸餾水灌胃,每組均每天灌胃一次,持續(xù)14天后心臟取血,高速離心獲得含藥血清冷藏備用。無菌條件下取胎鼠的脾臟,仔細研磨過濾,并在室溫下離心5MIN,棄去上清液,用ΑMEM培養(yǎng)液制備成脾多能干細胞懸液并培養(yǎng)72小時。消化并獲得附壁細胞,再次高速離心并棄去上清液,用內含SMCSF和RANKL的培養(yǎng)液定容并制備出濃度為5105ML的細胞懸液。取6孔培養(yǎng)板8塊并分為4組,每組的培養(yǎng)孔中均分別提前放入了載玻片或骨片,并加入02ML細胞懸液,然后在加入相對應的含藥血清后進行培養(yǎng),每日在倒置顯微鏡下觀看細胞生長情況。在培養(yǎng)10天后,將載玻片取出進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后計數(shù)染色的細胞數(shù)目,將骨片取出經過固定、清洗后用1%甲苯胺藍進行染色以顯示骨吸收陷窩并在光鏡下進行計數(shù)。結果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通過SPSS170軟件運用T檢驗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結果每組培養(yǎng)孔中的細胞生長狀況良好,在79天時多核不規(guī)則細胞占據(jù)了大部分視野,且經過TRAP染色后這些細胞表現(xiàn)出紅染等破骨細胞的特點,骨片上也出現(xiàn)了數(shù)目不等的藍染區(qū)域。接骨藥丸組A組及骨碎補總黃酮組B組的兩組計數(shù)較之空白對照組D組均明顯減少并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分別為P結論本院自制中藥制劑接骨藥丸及骨碎補總黃酮均能抑制脾多能干細胞源性破骨細胞樣細胞的成熟與分化,并且對其骨吸收功能也有顯著的遏制作用;但作為成方制劑的接骨藥丸,其功效較之骨碎補總黃酮卻又略勝一籌,側面反映了中藥方劑配伍理論的合理性;雖然接骨藥丸的組方初衷在于促進骨折愈合,但其在抑制破骨細胞的活性及其骨吸收的功能方面也表現(xiàn)出良好的效果,當然,這種效果較之阿侖膦酸鈉這類臨床最常用于抗骨質疏松的藥物尚略顯不著。第二部分接骨藥丸治療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的臨床研究目的研究本院自制方劑接骨藥丸治療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的臨床療效,探討接骨藥丸對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臨床治療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為該病的臨床用藥提供理論和實踐依據(jù)。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11年1月在山東省文登整骨醫(yī)院確診符合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的患者76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的方法將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8例。兩組患者分別于9AM給予患者阿侖膦酸鈉固邦10MG片一片和接骨藥丸6G袋1袋。兩組均連續(xù)用藥三月后停藥。期間密切觀測肝腎功能等以保證用藥安全。分別于治療前后用骨密度儀檢測股骨上段WARDS三角骨密度變化,檢測包括血清鈣、磷、堿性磷酸酶及尿鈣尿肌酐比值等骨代謝指標。運用骨質疏松癥療效判定標準判別兩組的治療效果,并依據(jù)中醫(yī)證候療效評價標準獲得中醫(yī)癥候改善狀況。結果治療組35例、對照組34例進入結果分析。治療組在改善各項中醫(yī)癥候方面表現(xiàn)出了與對照組具有明顯差異的作用,而在骨代謝指標對比方面,兩組在血鈣、磷及堿性磷酸酶水平均無明顯變化,唯有尿鈣尿肌酐比值較治療前均明顯降低,骨密度值也較治療前明顯增加,但是組間對比顯示,雖然兩組未表現(xiàn)出明顯差異,但對照組較治療組的改善作用明顯偏好。因此,最終在總有效率方面,治療組的總有效率為626%,而對照組的有效率卻為647%,兩組療效比較雖未表現(xiàn)出顯著性差異,但卻是對照組略勝了一籌。結論運用中醫(yī)基礎理論指導接骨藥丸治療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從整體辨證論治,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不適癥狀,但在促進鈣質沉積、提高骨密度方面等方面與阿侖膦酸鈉對比,可能并不具有明顯優(yōu)勢,合理的將接骨藥丸與阿侖膦酸鈉等西藥配合使用,或可起到相得益彰的功效。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2
頁數(shù): 56
大?。?5.68(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目的觀察拮抗肌穴位透刺治療中風后上肢痙攣性癱瘓的臨床療效,為中風后上肢痙攣性癱瘓的治療提供一種操作簡便而療效確切的治療方法。方法本研究采用隨機對照的臨床研究方法,選取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期間于廣東省第二中醫(yī)院針灸科住院部住院治療、符合病例篩選標準的60例中風恢復期上肢痙攣性癱瘓患者,采用簡單隨機化方法將患者隨機分配到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0例。兩組均接受常規(guī)基礎藥物治療及康復訓練,在此基礎上,治療組采用拮抗肌透刺法治療,患側上肢穴位取肩髃、臂膈、膈會、天井、四瀆、外關、陽溪、偏歷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針刺法治療,患側上肢穴位取肩髃、曲池、手三里、外關、合谷,兩組下肢穴位相同??祻陀柧毤搬槾讨委熅咳?次,周日休息1天,14天為一個療程,兩組均治療一個療程。分別于病例納入第1天及第14天采用改良的ASHWTH痙攣分級量表、上肢簡化FUGLMEYER運動功能量表、改良BARTHEL指數(shù)量表評定患者上肢痙攣程度、上肢運動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并用改良的ASHWTH痙攣分級量表對臨床療效進行評價。結果1兩組基線資料比較方面,治療前兩組的性別、年齡、病程、病變性質、改良ASHWTH評分、上肢簡化FUGLMEYER評分、改良BARTHEL指數(shù)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兩組基線資料具有可比性。2治療后,兩組改良ASHWTH評分、上肢簡化FUGLMEYER評分、改良BARTHEL指數(shù)與治療前組內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P<005。治療后兩組的改良ASHWTH評分、治療前后上肢簡化FUGLMEYER評分差值、治療前后改良BARTHEL指數(shù)評分差值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P<005)。說明拮抗肌穴位透刺法和傳統(tǒng)針刺法均能有效緩解患者上肢痙攣程度,改善上肢運動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且拮抗肌透刺法優(yōu)于傳統(tǒng)針刺法。3兩組臨床療效比較方面,拮抗肌透刺組治愈4例,顯效5例,有效15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80%傳統(tǒng)針刺組治愈0例,顯效2例,有效19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70%,兩組療效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拮抗肌透刺法療效優(yōu)于傳統(tǒng)針刺法。結論拮抗肌穴位透刺法和傳統(tǒng)針刺法均能有效緩解中風后上肢痙攣性癱瘓患者上肢痙攣程度,改善上肢運動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且拮抗肌透刺法治療效果優(yōu)于傳統(tǒng)針刺法。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48
大?。?3.73(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目的該實驗用人工合成的OGP作用于體外培養(yǎng)的大鼠顱蓋骨細胞和體內兔脛骨截骨、髓內針固定骨折疊模型觀察SOGP的體外成骨活性和對兔脛骨骨折愈合的影響結論酶消化法獲得的12日齡新生SD大鼠顱蓋骨細胞在體外培養(yǎng)過程中細胞純度高成骨活性穩(wěn)定適合于研究某些生長因子或藥物對成骨細胞體外成骨活性的影響SOGP具有促進新生SD大鼠顱蓋骨細胞體外增殖和分化成熟的作用但是一要有適當濃度的BSA作為SOGP的穩(wěn)定劑二可能需要某些細胞因子或生長因子的協(xié)同作用從血生化、X線、骨密度、組織切片以及生物力學等多個指標進行綜合分析盡管該實驗結果中由于組內標本數(shù)少N35大多數(shù)指標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但可以看到除電鏡外實驗組的所有指標均比對照組具有好的趨勢因此在骨折愈合的前6周中全身應用SOGP對兔脛骨不穩(wěn)定固定的橫斷骨折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這種作用是否具有臨床意義尚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97
大?。?2.74(MB)
子文件數(shù):
-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37
大?。?3.46(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分類號良7分弓歲密級單位代碼學號10422啦4礦2口/7⑧J◆簍力季碩士學位論文SHANDONGUMVERMTYMASTER’STHESIS論文題目改良亢爪“紗口仂J,艦皿動爰殆店鰳磋期安瓦丑獒I秀羹鉛名酌研靂5丁UP1,OF丁HEF£IMCAL£FFEC7SDF艇FORMTLVEJACNVA形定護~THE敢翮F砌GIVT茚A~CZECLAS5丑例沮Q口∥//洲LOCC厶W虹D∥砌乏洲歷THELALE艮STA己E0FPENTAT欠ANSLTI◇AS2IPE№汐作者姓名專業(yè)指導教師姓名合作導師。。/D年夕月2F日●●●目錄中文摘要1英文摘要3符號說明5前言一66日0舌””“實驗一材料與方法13結果14討論一15小結16實驗一材料與方法17結果18討論19小結2L總結22附表23附圖24參考文獻26病例報告病例128病例232致謝”35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36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41
大?。?1.34(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背景腦卒中是中老年的常見病、多發(fā)病,具有高致死率、高致殘率特點。運動功能障礙是腦卒中后常見的臨床表現(xiàn)之一,偏癱肢體可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肌力下降、肌張力升高,影響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下肢主要功能是負重、平衡與步態(tài),對下肢尤其是大腿肌肉運動功能進行研究,有助于腦卒中后康復功能的評定,及康復治療方案的制訂。本課題組前期分別利用表面肌電圖SEMG和速度編碼相位對比MRIVELOCITYENCODEDPHASECONTRASTMAGICRESONANCEIMAGING研究腦卒中后下肢肌肉的運動調性改變。對腦卒中后小腿肌肉的研究發(fā)現(xiàn),基線期腦卒中患者踝關節(jié)自主周期性屈伸運動時,患側脛骨前肌TIBIALISANTERIMUSCLE,TA及腓腸肌肉側頭MEDIALHEADOFGASTROCNEMIUSMUSCLE,MG作為主動肌收縮能力下降,比目魚肌SOLEUSMUSCLE,SOL作為主動肌收縮功能明顯增強;基線期患側踝關節(jié)背伸共同收縮水平增高;患側踝關節(jié)屈伸最大等長收縮MAXIMALISOMETRICVOLUNTARYCONTRACTION,MIVC力矩明顯下降;恢復期腦卒中患者在周期性踝屈伸運動時,患側小腿前后肌群除比目魚肌外,肌肉收縮功能均明顯下降。患側踝跖屈時比目魚肌取代正常跖屈時的腓腸外肌或腓腸內肌成為最主要的跖屈主動肌。另外,本課題組利用VEPCMRI和SEMG分別對10例恢復期腦卒中患者大腿肌肉協(xié)調性的預試驗結果表明,股直肌在腦卒中后其功能受損較嚴重。但關于腦卒中后大腿前后群肌肉SEMG特征,各前、后群肌肉的SEMG分別在腦卒中后基線期、隨訪期,以及正常對照組之間的對比,以及大腿前后群肌肉之間收縮拮抗的關系,仍需進一步闡明。本試驗將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擴大樣本量,對以上問題進行更深入的探討。目的1、探討腦梗死后大腿前后肌群表面肌電特征的改變及其原因;2、觀察康復訓練對腦梗死患者大腿肌肉表面肌電的影響3、探討協(xié)同收縮率的改化可否反映大腿肌肉康復訓練效果。方法1、受試者及分組試驗組經頭CT或MRI明確診斷為腦梗死,并符入選標準的受試者18例,其中男15例,女3例,平均年齡為555±226歲,平均病程為405±355月,分別來自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院康復科、廣州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康復科、廣州軍區(qū)陸軍總醫(yī)院神經科、新海醫(yī)院康復科。對照組年齡、性別分別與試驗組相匹配的正常人18例,其中男15例,女3例,均來自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院醫(yī)院,平均年齡為566±291歲。以上受試者在進行測試前均被告知本研究的目的與方案,并簽署知情同意書。2、實驗設備21ME6000T8型SEMG儀,由芬蘭MEGA公司生產,見附圖1本試驗選擇的技術參數(shù)包括①采用16通道進行測試②采樣頻率為1000HZ;③SEMG信號采集率1秒平均模式;④軟件MEGAWIN分析軟件RMS22光電觸發(fā)系統(tǒng)由本課題組與華南理工大學共同研制,見附圖2本設備在膝關節(jié)屈伸周期運動中,作為觸發(fā)裝置,標記的觸發(fā)信號與表面肌電信號同時在電腦屏幕上顯示,為準確提取SEMG周期運動信號提供依據(jù)。23GOODSTRENGTH測力系統(tǒng)主要用于隨意等長收縮力的測試,由芬蘭METITUR公司生產,見附圖3該設備有以下配件構成①應力計傳感器經直流放大器模數(shù)轉化器,將所側力顯示并存儲于電腦中;②測力椅1505MM645MM605MM70KG;③信號放大器12位模數(shù)轉換器60MM300MM200MM。3、評估方法在基線期及隨訪期分別進行SEMG、BERG評分、BARTHEL評分、最大等長收縮力矩,關節(jié)活動度、肌力、ASHWTH肌張力評分等的測試;腦卒中患者測試雙側大腿的股內側肌、股直肌、股外側肌、股二頭肌、半腱半膜??;對照組測試左側大腿股內側肌、股直肌、股外側肌、股二頭肌、半腱半膜肌。被試者俯臥位下完成膝關節(jié)周期性屈伸運動,分別采集周期運動及MIVC時的SEMG信號進行分析。其余指標的測試均由同一治療師完成。4、康復治療方法41抗阻訓練彈力帶綠色,彈力系數(shù)為32,進行5560%MIVC等長收縮抗阻訓練,每次收縮保持610秒,放松610秒,一組重復10次,10組天,5天周;42耐力訓練上、下樓梯,1520MIN次,23次天;散步,30MIN次,2次天,56天周。以上訓練持續(xù)進行4周。5、分析指標51均方根值ROOTMEANSQUARE,RMS一段時間內瞬間肌電圖振幅平方平均值的開平方根,是放電有效值,取決于肌肉負荷性因素和肌肉本身的生理、生化過程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52標準化RMS值STARDIZEDROOTMEANSQUARE,STRMS標準化RMS值周期運動時的RMS值最大力時的RMS值采用標準化RMS作為分析指標的意義在于使不同個體間的比較具有可比性。53協(xié)同收縮率協(xié)同收縮率%拮抗肌STRMS主動肌STRMS拮抗肌STRMS100%6、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選擇周期長度較為接近的1520個周期,取最接近的10個周期平均得出1個周期,再將所得到的1個周期值平均分成10個時間點,其中15為伸膝、610為屈膝,分別計算出每1個時間點的RMS值,再求出每1個時間點的標準化RMS值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7、統(tǒng)計方法采用SPSS130進行統(tǒng)計分析,分別將病例組和對照組每塊肌肉每個點的數(shù)據(jù)進行方差齊性檢驗,各組數(shù)據(jù)均呈正態(tài)分布;基線期、隨訪期患側大腿分別10個點的兩兩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基線期患者健、患側大腿各塊肌肉的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基線期患側大腿與正常對照組之間的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將基線期、隨訪期的BARTHE1指數(shù)、BERG評分分別進行配對T檢驗。設定P≤005時,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果1、試驗組與對照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腦梗死患者基線期、隨訪期之間BARTHEL指數(shù)和BERG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基線期腦梗死患者患側大腿與正常對照組之間相比,股內側肌在第2、3、4、5點上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股直肌在第1~10點上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股外側肌在第1~10個點上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股二頭肌在第1~10點上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半腱半膜肌在第1~10點上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4、腦梗死基線期健、患側大腿比較,股內側肌在第2、3、4、5點上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股直肌除第6個點外,其余各點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股外側肌在第2、3、4、5、6、7點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股二頭肌除第2個點外,其余各點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半腱半膜肌除第1、8、9點外,其余各點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5、基線期與隨訪期患側大腿相比較,股內側肌第2、9、10點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股直肌除第2個點外,其余各點上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股外側肌第2、3、4、5點異差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股二頭肌第1~10點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意義P≤005;半腱半膜肌除第8、9點外,其余各點的異差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6、基線期健、患側大腿協(xié)同收縮率相比,第4、5、6、7、8點上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患側大腿基線期與隨訪期相比,除第1、9點外,其余各點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基線期患側大腿與正常對照組比較,第3~8點上差異具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1、基線期腦梗死后大腿前后群肌肉功能均受損,前群肌以股直肌受損最嚴重,股外側肌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害,股內側肌功能受損不明顯;半腱半膜肌、股二頭肌功能均受損,受損程度差異不大。前后群肌之間失去正常的拮抗收縮模式;2、隨訪期患側大腿前群肌中以股直肌的收縮成分占優(yōu)勢;后群肌中半腱半膜肌收縮成分多于股二頭肌,與正常對照者相似;3、腦梗死患者健側大腿肌肉的收縮功能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4、腦梗死后大腿肌肉表面肌電特征的改變有可能反映整體功能評定所忽略的細微的肌肉功能改善。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2
頁數(shù): 53
大?。?2.53(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目的本課題研究旨在對脛腓骨開放性骨折患者治療組與對照組進行隨機對照的臨床研究來觀察超微骨創(chuàng)消毒飲的療效性和安全性,并探討超微骨創(chuàng)消毒飲治療機理和方法。方法將60例脛腓骨開放性骨折患者按就診順序隨機分組,保證患者按11進入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組予以外固定支架配合超微骨創(chuàng)消毒飲治療,對照組予以外固定支架治療療程兩周。并分別于1周、2周治療后進行兩組癥狀體征積分及總積分比較與分析并觀察不良反應情況。結果兩組患者治療1周、2周后兩組癥狀體征總積分均有明顯下降。經統(tǒng)計學分析,治療1周后兩組癥狀體征總積分下降和療效組間有統(tǒng)計學差異,組內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2周后兩組癥狀體征總積分下降和療效組間(組內)有統(tǒng)計學差異,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外固定支架配合超微骨創(chuàng)消毒飲是治療脛腓骨開放性骨折合理的方法之一,具有中醫(yī)特色與優(yōu)勢,治療過程中未發(fā)現(xiàn)不良反應。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42
大?。?2.87(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目的探討局部應用纖維蛋白凝膠攜載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結合人工骨,對骨缺損修復的療效。方法建立兔單側橈骨1鋤缺損動物模型36只,隨機分成2組,實驗組(纖維蛋白凝膠攜載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結合人工骨組)、對照組(單純人工骨組),每組18只,實驗組處植入纖維蛋白凝膠攜載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結合人工骨、對照組植入單純人工骨。植入后4、8、12周分別行大體觀察、X射線、組織學檢查、生物力學檢測,觀察骨修復情況。結果36只兔均進入結果分析,各時間點X射線、組織學和生物力學檢測表明骨修復療效實驗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結論纖維蛋白凝膠攜載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復合體能促進骨缺損修復。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38
大?。?3.82(MB)
子文件數(shù):
-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55
大小: 1.55(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內蒙古醫(yī)學院碩士學位論文GNRH、GNRHR在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與子宮腺肌病中的表達及意義姓名王菲申請學位級別碩士專業(yè)婦產科學指導教師宋靜慧20080501內蒙古醫(yī)學院學位論文原創(chuàng)性聲明鄭重聲明本人所呈交的學位論文是在導師指導下,獨立進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特別加以標注引用的內容外,本論文內容不包含其他個人或集體已經公開發(fā)表或撰寫過的研究成果。對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貢獻的個人和集體,均已在文中以明確方式標明。本人學位論文與資料若有不實,愿意承擔一切相關的法律責任。論文作者簽名王塹Ⅷ年N形日學位論文版權使用授權書本人完全了解學院有關保留、使用學位論文的規(guī)定,同意學院保留并向國家有關部門或機構送交論文的復印件和電子版。學院享有發(fā)表、復制、查閱、借閱及申請專利等權利。可以采用影印、縮印或掃描等復制手段保存和匯編學位論文。同時本人保證畢業(yè)后發(fā)表、使用學位論文以及結合學位論文研究課題再撰寫的文章,作者署名單位一律為內蒙古醫(yī)學院O論文作者簽名王蠡捌年R月“日指導教師簽名妥稆霸圳年N瀝日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2
頁數(shù): 35
大?。?6.18(MB)
子文件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