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通過對鋁合金汽車空調(diào)壓縮機缸體的壓鑄工藝進行的模擬,模擬了不同澆注溫度、快壓射速度、快壓射切換位置對鑄件充型過程中充型順序及溫度場分布狀況的影響,并對充型過程中可能產(chǎn)生的缺陷進行了預測。
通過對鋁合金汽車空調(diào)壓縮機缸體的壓鑄實驗,研究了不同工藝條件下鑄件組織、孔隙率與機械性能的變化,獲得了制備鋁合金汽車空調(diào)壓調(diào)機的最佳工藝參數(shù)。對不同變質(zhì)劑的效果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采用HGPB-1磷鹽復合變質(zhì)劑具有最佳的變質(zhì)效果。鑄件的孔隙率隨
2、著澆注溫度升高和快壓射速度的增加而增大,隨著快壓射切換位置的增加而減小,隨著鑄造壓力的增加先增大后變小。鑄件的力學性能隨澆注溫度的增加而呈遞減的趨勢。隨快壓射速度的增加及快壓射切換位置的增加,呈現(xiàn)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隨鑄造壓力的增加,呈現(xiàn)遞增的趨勢。綜合考慮,HGPB-1變質(zhì)、澆注溫度為700℃-720℃,鑄造壓力為104MPa,壓射速度為1.5m/s,快壓射位置為320mm時,鑄件孔隙率最小,性能最好。
利用數(shù)值模擬技術
3、,預測支架壓鑄件可能產(chǎn)生的氣孔、縮孔、冷隔等缺陷,根據(jù)模擬結(jié)果,對壓鑄工藝進行了改進,使壓鑄件的質(zhì)量得到了提高,大孔洞數(shù)目以及尺寸都有明顯減少,縮孔縮松情況也大為改觀。此外,還嘗試在壓鑄生產(chǎn)上采取結(jié)合局部加壓及抽真空工藝的方法,大大降低了壓鑄件的氣孔、縮孔等缺陷。
利用新式臥式擠壓鑄造機研究擠壓鑄造新工藝,對所得的擠壓鑄造件進行鑄態(tài)硬度、拉伸性能和針孔度分析,研究鑄造壓力和充型速度對鑄件性能的影響規(guī)律。從鑄件直澆道到下密封
4、盤最遠端位置,鑄件的微觀組織逐漸細化,硬度值呈現(xiàn)上升趨勢。隨著鑄造壓力的增加,鑄件組織逐漸得到了細化,硬度基本上呈遞增趨勢。鑄件的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隨著鑄造壓力和充型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在相同的鑄造壓力下,延伸率隨著充型速度的增加而先增大后減小。擠壓鑄造能有效地減少甚至消除內(nèi)部氣孔,使鑄件更加致密化。540℃固溶20h確定為最佳的固溶溫度和時間。從時效效率上來講,200℃×8h為最佳的時效溫度和時間;從時效效果上來講,150℃×20h為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鋁合金擠壓鑄造定量輸送澆注裝置研究.pdf
- 鋁合金雙重擠壓鑄造成型工藝研究.pdf
- 某轎車鋁合金前副車架擠壓鑄造工藝研究.pdf
- 變形鋁合金自孕育凝固過程與擠壓鑄造研究.pdf
- 高硅鋁合金零件擠壓鑄造技術的研究.pdf
- 凸式?jīng)_頭擠壓鑄造擠壓力研究.pdf
- 鋁合金制動泵缸體流變間接擠壓鑄造工藝研究.pdf
- ADC12鋁合金廢料間接擠壓鑄造再利用研究.pdf
- A356鋁合金流變擠壓鑄造工藝及數(shù)值模擬研究.pdf
- 鋁合金擠壓鑄造用電磁泵定量澆注技術研究.pdf
- 鋁合金鑄件差壓鑄造工藝研究.pdf
- 鋁合金真空差壓鑄造變壓力分級充型的研究.pdf
- 2024鋁合金傳動軸軸身擠壓鑄造工藝研究.pdf
- 擠壓鑄造AC8C鋁合金支架開發(fā)研究.pdf
- 鋁合金新型低壓鑄造涂料研究.pdf
- 鋁合金車輪低壓鑄造工藝
- 鋁合金變速箱箱體雙重擠壓鑄造工藝與性能研究.pdf
- 輕合金擠壓鑄造工藝CAD設計.pdf
- 7075鋁合金傳動軸空心軸身的擠壓鑄造工藝研究.pdf
- 鋁合金連桿的擠壓鑄造成形技術及應用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