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體積與容積》教學設計</p><p> 泉州師范學院附屬小學 曾建軍</p><p> 《體積與容積》教學設計</p><p><b> 【教學內(nèi)容】</b></p><p>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長方體(二)”《體積與容積》第一課時(課本第41~42頁內(nèi)容)。&l
2、t;/p><p><b> 【教材分析】</b></p><p> “體積與容積”的學習是在學生認識了正方體和長方體的特點以及正方體與長方體的表面積的基礎上進行的。這一內(nèi)容是進一步學習體積的計算方法等知識的基礎,也是發(fā)展學生空間觀念的重要載體?!绑w積與容積”是比較抽象的概念,同時也是學生比較容易混淆的兩個概念,教材重視讓學生在充分感知、觀察、操作、比較、驗證、交流的基
3、礎上理解它們的意義。</p><p> 教材首先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讓學生交流物體的大小和容器盛放東西的多少,感受“物體有大有小,容器盛放的物體有多有少”,然后采用直觀實驗的方法,引導學生解決“土豆和紅薯哪一個大”的問題。學生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兩個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不一樣。在學生有了比較充分的感性體驗的基礎上,揭示體積的概念,教材接著又提出“哪個杯子裝水多”的問題,引導學生設計實驗來解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
4、學生感受容器容納物體的體積的大小,從而揭示容積的概念。隨后教材還設計了動手捏一捏、擺一擺、搭一搭等數(shù)學活動,使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進一步理解體積與容積的意義。</p><p><b> 【教學目標】</b></p><p> 1.了解體積和容積的實際意義,初步理解體積和容積的概念。</p><p> 2.在觀察、操作、比較、驗證、交流中,發(fā)展
5、空間觀念。</p><p> 3.進一步培養(yǎng)自主探索精神和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情感。</p><p><b> 【教學重點】</b></p><p> 初步理解體積和容積的含義,發(fā)展空間觀念。</p><p><b> 【教學難點】</b></p><p> 1.對體積和
6、容積含義的理解。</p><p> 2.理解體積與容積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p><p><b> 【教學準備】</b></p><p> 水、紙杯、瓶子、石塊、土豆、紅薯、紗巾、長方體、課件等。</p><p><b> 【教學設想】</b></p><p> “體積
7、與容積”一課是一節(jié)概念教學課,為了讓學生獲得一個清晰的概念,我認為在概念教學當中應該抓住4個重點: 1.抓概念的要點和關鍵;2.抓概念的內(nèi)涵和外延;3.抓概念的實例和反例;4.抓概念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p><p><b> 【教學過程】</b></p><p> 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受“占有空間”</p><p> 1.創(chuàng)設疑問,引導猜想。&
8、lt;/p><p> (1)教師出示兩個紙杯,結合體態(tài)語言說明“完全一樣”。</p><p> (2)猜想:將1號杯中裝滿水,倒入2號紙杯中,結果會怎樣?</p><p> 2.演示實驗,質(zhì)疑揭謎。</p><p> 教師演示實驗,引導學生觀察。</p><p> ?。?)質(zhì)疑:為什么完全相同的紙杯,卻裝不下相同的
9、這些水?</p><p> (2)揭示謎底:2號紙杯中有一石塊。</p><p> ?。?)再次質(zhì)疑:為什么杯中有了石塊,就裝不下這些水了?</p><p> 師引導學生說出:因為石塊占了一定的空間。(板書:占空間)</p><p> 【設計意圖: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為什么完全相同的水杯卻裝不下同樣多的水”和“為什么有石塊
10、就裝不下水”的問題,不僅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達到了與新知有機融合的教學目的,為幫助學生理解體積的意義埋下伏筆?!?lt;/p><p> 二、實驗探究,理解“體積容積”</p><p> ?。ㄒ唬├斫怏w積的意義</p><p> 1.揭示任何物體都占有空間。</p><p> ?。?)“摸桌膛”實驗。</p><p&
11、gt; ①操作:讓學生把手伸進書桌膛里摸一摸,再迅速把書包拿出來,再去摸一摸。</p><p> ?、谒伎迹呵昂笥惺裁床煌母杏X,為什么? (讓學生充分感知書包“占有空間”)</p><p> ?。?)舉例說明所有物體占有空間。</p><p> ?、俪鍪旧磉叺奈矬w,并提出問題:粉筆占有空間嗎?黑板擦呢?</p><p> ②說一說:生活
12、中還有哪些物體也占有空間?</p><p> ?、坌〗Y:其實,生活中所有的物體都占有一定的空間。(板書:物體)</p><p> 【設計意圖:現(xiàn)代教學論主張:“要讓學生動手做科學, 而不是用耳朵聽科學?!弊寣W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通過動手操作和說一說,初步感知物體占有空間,為后面的探索活動打下基礎?!?lt;/p><p> 2.揭示物體所占空間有大有小。</p
13、><p><b> ?。?)直觀比較。</b></p><p> ?、偈纠容^:既然粉筆占有空間,黑板擦也占有空間,那么誰占的空間大?</p><p> ?、谟^察比較:觀察教室并從中選兩個物體,說說哪個物體所占空間大,哪個物體所占空間小?</p><p> ③小結:物體不僅占有空間,而且占有的空間有大有小。(板書:大?。?
14、lt;/p><p><b> ?。?)實驗比較。</b></p><p> 師(出示土豆和紅薯):土豆和紅薯誰所占的空間大?</p><p> ①比較:既然土豆占有空間,紅薯也占有空間,誰所占的空間大?(生目測后出現(xiàn)矛盾)</p><p> ?、谒伎迹耗隳苡帽容^科學的方法來驗證誰所占的空間大嗎?(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
15、lt;/p><p> ?、蹖嶒灒ㄑ菔咀顑?yōu)化的實驗方案):請一位同學上展示臺做實驗,其他同學認真觀察。</p><p> ④追問:a.兩個杯子的水面都發(fā)生了什么變化,說明了什么?</p><p> b.兩個杯子現(xiàn)在的水面一樣高嗎?又說明了什么?</p><p> ⑤再次小結:物體不僅占有空間,而且占有的空間有大有小。</p>&
16、lt;p> 【設計意圖:提出問題,在直接比較產(chǎn)生矛盾后,激發(fā)了學生進一步探索的欲望,讓學生自己思考,小組合作,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不僅增強了學生探索的興趣,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和能力。師生在實驗過程中,邊觀察、邊思考、邊表達,逐步建立起體積的概念,發(fā)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lt;/p><p> 3.揭示體積的意義。</p><p> ?。?)揭示
17、概念: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作物體的體積。(板書:體積)</p><p> ?。?)舉例說明:找找身邊的物體,說說它的體積指的是什么。如桌子所占空間的大小,叫作桌子的體積等。</p><p> ?。?)反饋:土豆比紅薯所占空間大其實指的是什么?</p><p> 【設計意圖:在活動中,學生深刻感受到所有的物體占有一定的空間,而且所占空間的大小不同。學生在經(jīng)歷了實驗
18、、觀察、比較、交流等探究過程后,感知了體積的實際意義。】</p><p> 4.感受物體體積的大小。</p><p> 課件動態(tài)演示3個人搭建長方體的過程,比較誰搭的長方體體積大。</p><p> ?。?)演示小林和小華搭長方體的過程,提問:小林和小華誰搭的長方體體積大?</p><p>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數(shù)出小正方
19、體的塊數(shù)?</p><p> ?。?)演示小東搭長方體的過程,探討:現(xiàn)在你還認為小華搭的長方體體積大嗎?</p><p> 【設計意圖:將課本第42頁“試一試”加以整合,通過比較三個長方體的體積,使學生在觀察中體會到長方體體積的不同;在感受長方體體積的同時,又為后面學習體積單位和計算長方體體積作鋪墊?!?lt;/p><p> ?。ǘ├斫馊莘e的意義</p>
20、<p> 1.認識容器,初步感悟“所能容納”。</p><p><b> ?。?)認識容器。</b></p><p> ?、俳榻B容器的概念(出示箱子、杯子):像箱子、杯子這樣能裝東西的器具就叫作容器。(板書:容器)</p><p> ?、诒鎰e容器(課件出示一組圖片:水桶、字典、衣柜、魔方、文具盒、籃球):哪些是容器,哪些不是容器
21、?</p><p> ?。?)初步感悟“所能容納”。</p><p> 提問(出示水杯并倒適量的水):這個水杯,還能再裝一些水嗎?(板書:所能容納)</p><p> 【設計意圖: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已經(jīng)積累了箱子、杯子等物體能盛放東西的生活經(jīng)驗,但是并不認識“容器”這個名稱,基于學情出發(fā),引入“容器”的概念并初步感悟“所能容納”,為后面認識容積做好鋪墊。】<
22、/p><p> 2.感知容器容納物體體積有多有少。</p><p><b> ?。?)直觀比較。</b></p><p> 示例比較:一大一小的書盒子,誰能裝的書多?</p><p><b> ?。?)實驗比較。</b></p><p> 猜測(出示兩個瓶子):1號瓶子和2
23、號瓶子,哪個瓶子裝水多?</p><p> ?、俦容^:1號瓶子和2號瓶子,哪個瓶子裝水多?(生目測后出現(xiàn)矛盾)</p><p> ②思考:你能設計一個簡單易行的小實驗來解決這個問題嗎?(師生共同探討)</p><p> ?、蹖嶒灒簬熒献餮菔咀顑?yōu)化的實驗方案。</p><p> ④小結:1號瓶子裝水多也就是說1號瓶子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大,
24、2號瓶子裝水少也就是說2號瓶子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小。(板書:物體的體積)</p><p> 【設計意圖:《數(shù)學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能用實例對一些數(shù)學猜想作出檢驗, 從而增加猜想的可信程度或推翻猜想, 發(fā)展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讓學生設計實驗方案,激活學生的思維,增強了學生探索的欲望。為學生提供實物進行直觀操作演示,使學生認識容積水到渠成?!?lt;/p><p> 3.揭示容積的意義。</
25、p><p> ?。?)揭示概念:容器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叫作容器的容積。(板書:容積)</p><p> ?。?)反饋:1號瓶子比2號瓶子裝水多其實指的是什么?</p><p> ?。?)再次感悟“所能容納”。</p><p> 辨析(課件出示“裝有半杯水的水杯”和“裝滿蘋果的箱子”兩幅圖):容器里物體的體積是不是容器的容積,為什么?</
26、p><p> 師引導學生認識:要說一個容器的容積,必須把容器裝滿,也就是概念中的“所能容納”。</p><p> (4)舉例說明:生活中我們還能遇到很多容器,舉個例子說說它的容積指的是什么。如盒子所能裝的書的體積就是盒子的容積。</p><p> 【設計意圖:學生在經(jīng)歷了實驗、觀察、比較、交流等探究過程后,通過對容積的難點(所能容納)的探討,使學生充分感知容積的意
27、義。】</p><p> 4.感受容器容積的大小。</p><p> 小明和小紅各有一瓶同樣多的飲料,小明倒了3杯,而小紅倒了5杯,你認為有可能嗎?為什么?</p><p> 【設計意圖:通過即時練習,引導學生認識杯子有大有小,感受容器的容積有大有小,進一步感知容積的實際意義?!?lt;/p><p> 三、猜測揭謎,理清“區(qū)別聯(lián)系”<
28、;/p><p> 1.板書課題(體積與容積),做游戲:“猜一猜”(出示一蒙上不透明紗巾的“物體”)。</p><p> ?。?)猜測:它有體積嗎?為什么?(領悟任何物體都有體積)</p><p> ?。?)再猜:它有容積嗎?為什么?(理解只有容器才有容積)</p><p> ?。?)解開謎底:這個“物體”是一塊長方體。</p>&
29、lt;p> 2.探究體積與容積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p><p> ?。?)提問:通過剛才的猜測,你想告訴同學們什么?先獨立思考,再跟你的同桌說一說。</p><p> 全班交流,師引導學生認識:任何物體都有體積,但不一定有容積,只有容器既有體積,又有容積。</p><p> ?。?)追問(課件出示冰柜):冰柜既有體積又有容積,到底是它的體積大還是容積大,還是
30、一樣大?</p><p> 師引導學生認識:由于容器有厚度,一般情況下,容器的體積比它的容積大。</p><p> 【設計意圖: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加深對體積與容積概念的理解,讓學生明白體積是指外部所占的空間,容積是指內(nèi)部空間的大小,使學生在辨析中真正領悟體積與容積的含義?!?lt;/p><p> 四、聯(lián)系實際,應用“所學知識”</p><p
31、><b> 1.“我會選”。</b></p><p> ①油桶的體積是指它( ),容積是指它( )油的體積。</p><p> A.所能容納 B.所占空間的大小</p><p> ?、谕粋€杯子里倒?jié)M飲料,飲料的( )就是杯子的( )。</p><p> A.體積 B
32、.容積</p><p><b> 2.“我會判斷”。</b></p><p> ①冰箱的容積就是冰箱的體積。( )</p><p> ?、陂L方體有體積,長方形也有體積。( )</p><p> 3.學校買來兩箱科學實驗器材,從外面看兩個箱子同樣大。(兩個箱子一厚一?。┧鼈兊捏w積相等嗎?容積呢?</
33、p><p> 【設計意圖:通過“我會選”與“我會判斷”,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體積與容積概念的理解;第3題是利用所學知識正確區(qū)分體積與容積,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p><p> 五、課堂總結,促進“拓展升華”</p><p>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p><p> 2.憑你學習數(shù)學的經(jīng)驗,想一想,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身邊的化學物質(zhì)-泉州教育科研網(wǎng)
- 蘇教版化學2教學設計第二部分-泉州教育科研網(wǎng)
- 淺談優(yōu)質(zhì)高中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泉州教育科研網(wǎng)
- 2008年初中學業(yè)考試說明-泉州教育科研網(wǎng)
- 概述 - 佛山市教育科研網(wǎng)
- themegallery-佛山市教育科研網(wǎng)
- 教育科研與教師發(fā)展
- 教育科研方法
- 教育科研論文
- 淺談素質(zhì)教育與教育科研
- 落實教學常規(guī)深化教學改革-教育科研
- 展教育科研引領之翼促教育科研均衡發(fā)展
- 展教育科研引領之翼促教育科研均衡發(fā)展
- 正文 - 中國經(jīng)濟學教育科研網(wǎng)- 首頁
- 天津教育科研寬帶網(wǎng)建設及應用.pdf
- [編者的話] - 高碑店教研網(wǎng) 教育科研信息
- 教育科研的意義
- 教育科研開題報告
- 教育科研的過程
- 教師的教育科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