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歌閱讀鑒賞“八看”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古代詩歌閱讀鑒賞“八看”古代詩歌閱讀鑒賞“八看”一、歸納詩詞主題思想的方法歸納詩詞主題思想的方法——“八看”“八看”1)看詩題2)看作者3)看注釋4)看詞語5)看句意6)看典故7)看風格流派8)看試題。二、推斷詩詞作者的思想感情及主題思想的方法:(八看)推斷詩詞作者的思想感情及主題思想的方法:(八看)1、看詩題、看詩題詩歌的題目有時就是詩歌的眼睛,一般情況下,它常常起到點明主題、交代主要內容、揭示一首詩中心的作用,因此分析詩題是理解詩

2、歌主旨的有效方法之一。軍城早秋嚴武昨夜秋風入漢關,朔云邊月滿西山。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1)詩的前兩句描繪了什么樣的景象?有什么寓意?【答案】秋季到來、秋風蕭瑟、邊關云寒、西山月冷,詩的前兩句描繪的是一幅陰沉凝重的邊關早秋月夜圖。寓意邊境局勢的緊張。例如,2002年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可知作者在一個春天的夜晚在他鄉(xiāng)洛陽因聽到一首《折楊柳》的曲子從而勾起故園之情: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

3、情。2、看作者、看作者:例如2007年某地考題:蝶戀花蘇軾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①“綠水人家繞”一句有的版本寫作“綠水人家曉”,請問“繞”與“曉”那個用得好?“繞”字以動寫靜,燕子繞舍而飛,綠水繞舍而流,行人繞舍而走,前后呼應;“曉”字無晨景呼應。②本詞寄托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作者晚年貶官嶺南,寄寓惠州,心情抑郁。他對

4、朝廷一片忠心,卻落得遠謫嶺南的下場,這不正是“多情卻被無情惱”嗎?而他當時的境遇也正像被風雨摧殘的柳絮“枝上柳綿吹又少”,表達了作者晚年被貶抑郁苦悶的心情。①李白——懷才不遇、豪邁奔放。②杜甫——憂國憂民、沉郁頓挫③白居易——自身不幸、同情人民④王維——淡薄功名,熱愛自然。⑤劉禹錫——今昔對比,國運衰微。⑥李商隱——意境朦朧,有苦難言。⑦蘇軾——屢遭貶謫,渴望功業(yè)。⑧陸游——國土淪喪、悲憤慷慨3葛溪驛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燈明來照秋床

5、。病身最覺風露早,歸夢不知山水長。坐感歲時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涼。鳴蟬更亂行人耳,正抱疏桐葉半黃。①本詩首聯(lián)描繪了一幅畫面,請為這幅畫面擬一個小標題。(2分)②詩人的心緒集中體現(xiàn)在“亂”字上,全詩是怎樣表現(xiàn)的?請簡要分析。(6分)答:我們對作者的寫作背景可能不太熟悉,但是對句子表達的意思很熟悉,從而對詩中創(chuàng)造的意境很熟悉。據(jù)此,推斷作者思想感情是家國之思。①驛站秋夜難眠圖。②本詩以“亂”為詩眼,情景交融,抒寫了詩人的家國之思。首聯(lián)借殘月

6、、滴漏、昏暗的燈光暗寫詩人心煩意亂。頷聯(lián)直寫身體之病、羈旅之困、懷鄉(xiāng)之愁,點明“亂”的部分原因,為進一步寫“亂”蓄勢。頸聯(lián)用襯托手法,借疏桐蟬鳴將詩人的煩亂渲染到極致。6、看典故、看典故古代詩歌在敘事、議論、抒情中常運用一些典故,這些典故常隱含在古詩中的某些具有暗示性的詞語中。解題時若能理解其中典故,詩歌的思想內容便迎刃而解。例如:全國卷,阿魯威的元曲《蟾宮曲詠史》:問人間誰是英雄?有釃酒臨江,橫槊曹公。紫蓋黃旗,多應借得,赤壁東風。更

7、驚起南陽臥龍,便成名八陣圖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東。這首元曲風格雄健、高昂,大有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的遺風,卻沒有“人生如夢”的悲傷感嘆。審視全曲,可抓住的具有隱含信息的詞語應是“釃酒臨江,橫槊曹公”、“借得”、“赤壁東風”、“南陽臥龍”、“西蜀”、“江東”等。由這些詞語自然得出“曹公”即曹操,“南陽臥龍”即諸葛亮,“借得赤壁東風”是指江東的孫權。此處不能忽視“紫蓋黃旗”這一句有特定意義的詞語,它是指一種紫蓋黃旗狀的云氣,古

8、人認為是天子之氣。所以此詩再現(xiàn)了三國人物的歷史風采,歌頌了曹操、孫權和諸葛亮三位英雄人物,表達渴望建功立業(yè)的心情。7、看風格、看風格古代作家因其詩的風格不同而各屬不同流派。如盛唐詩人就分為山水田園詩派和邊塞詩派。在詞家來說,又有豪放和婉約之分。詩詞風格,常與思想情感密切相關;婉約派常常表達濃重的離情別緒,或惜春傷春。終南別業(yè)王維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這首詩中的抒情

9、主人公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這一特點是怎樣表現(xiàn)出來的?【答案】抒情主人公具有心中悠閑、賞景怡情、自得其樂的性格特點。首句的“好道”為主人公的性格奠定了基調;“南山陲”的居所暗示了主人公的隱逸情致;“獨往”與“自知”表現(xiàn)了其獨游獨樂的特點,在“水窮處”“坐看云起”,與“林叟”談笑等畫面,展現(xiàn)了其賞景怡情、自得其樂的淡逸情趣,以及熱愛自然、向往歸隱生活的思想感情。例如某年全國卷:李清照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