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對平衡針治療失眠癥的臨床療效進行系統(tǒng)評價,通過設立臨床隨機對照研究,研究平衡針療法在本病治療中的穴位的選取、手法操作、治療時間等,以期明確平衡針治療失眠癥的臨床療效。本研究對臨床探求一種取穴簡便、療效顯著、易于操作的失眠癥治療方法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方法:將2013年4月-2014年12月,在臺灣中勝中醫(yī)診所符合診斷失眠癥標準的患者,共收集105例,其中35例作為平衡針組,35例作為普通針刺組,35例作為行為治療組。西
2、醫(yī)診斷標準參照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科學會所制定關于失眠癥的《中國精神科學會精神疾病的分類方案與診斷標準》,中醫(yī)診斷標準根據(jù)《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yī)藥行業(yè)標準ZY/TOO)進行診斷。采用隨機對照試驗方法,用華西醫(yī)科大學Pems3.1軟件產生隨機號,將失眠癥受試者以1∶1∶1的比例隨機分配至平衡針組、普通針刺組、行為療法組,每病患均為35例。平衡針組取穴為失眠穴、頭痛穴;普通針刺組取穴為照海、申脈、神門、印堂、四神聰、安眠;行
3、為療法組主要進行睡眠衛(wèi)生教育、睡眠約束、刺激控制訓練、精神放松訓練。臨床觀察指標有失眠癥《中醫(yī)證侯評分標準》、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存質量量表簡表(WHOQOL-BREF)、進行覺醒狀態(tài)下腦電圖的檢測及聽覺相關事件電位檢查(P3檢測)。
結果:⑴三組療效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平衡針組治愈人數(shù)占22.86%,顯效人數(shù)占34.28%,有效人數(shù)占28.57%,無效人數(shù)占14.29%,總有效率為85.71
4、%;普通針刺組治愈人數(shù)占28.57%,顯效人數(shù)占22.86%,有效人數(shù)占37.14%,無效人數(shù)占11.43%,其總有效率為88.57%。提示:三種不同療法治療失眠癥,臨床數(shù)據(jù)得出,平衡針療法與普通針刺治療效果相仿,這兩種療法均優(yōu)于行為治療法。⑵平衡針組方面,治療后失眠得分與治療前相比明顯減少,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倦怠乏力、頭暈目眩癥狀也比治療前有好轉,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余中醫(yī)癥狀各項與治療前差異不明顯(P
5、>0.05)。普通針刺方面,失眠、頭暈目眩證候比治療前明顯緩解,差異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情緒、倦怠乏力、大便情況也有一定程度好轉(P<0.05),其余中醫(yī)癥狀改善不明顯(P>0.05)。行為療法組方面,除失眠、倦怠乏力癥狀得分與治療前相比減少(P<0.05)外,其他中醫(yī)癥狀改善不明顯(P>0.05)。⑶平衡針組方面,治療后失眠患者睡眠質量、時間、效率、睡眠障礙情況及日間功能障礙情況與治療前相比有明顯改善(P<0.05);入
6、睡時間顯著毫針顯著好轉(P<0.01);催眠藥物得分治療前后差異不明顯(P>0.05)。普通針刺方面,入睡時間、睡眠效率、日間功能障礙情況比治療前明顯緩解(P<0.01);睡眠質量、睡眠時間、睡眠障礙情況也有好轉(P<0.05)。行為療法組方面,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障礙、日間功能障礙情況治療前后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其余各項改善不明顯(P>0.05)。⑷平衡針組治療前后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得分比較有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P<0.01
7、);普通針刺組失眠患者的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經治療后,得分明顯減少(P<0.01);行為治療組得分與治療前相比有所減少(P<0.05)。組間比較方面,治療后,平衡針組、普通針刺組的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評分少于行為療法組,組間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平衡針組與普通針刺組差異不明顯(P>0.05)。結果表明,平衡針療法、普通針刺療法對于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質量、減少入睡時間、提高睡眠效率、緩解睡眠障礙等方面療效要好于行為療法,而平衡針
8、治療與普通針刺治療兩者差異不明顯。⑸平衡針組、普通針刺組失眠患者的WHOQOL-BREF生存質量評分比治療前得分有提高,組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行為治療組WHOQOL-BREF生存質量評分得分與治療前相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比較方面,治療后,普通針刺組的生存質量評分高于行為療法組,兩組組間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平衡針組與普通針刺組、行為療法組在生存質量評分比較方面,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9、結果表明,在改善失眠患者的生存質量方面,普通針刺療法的療效比行為療法明顯。⑹治療后三組的腦電圖異常率分別為14.29%、11.43%、25.71%。經卡方經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在腦電圖異常率的對比方面,平衡針組、普通針刺組的腦電圖異常率要明顯低于行為療法組。治療后三組的聽覺事件相關電位異常率分別為17.14%、14.29%、17.14%。經卡方經驗,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在聽覺事件相關電位異常率的對比方面,三組
10、之間的療效差異不明顯。聽覺電位P3波幅(μ v>、潛伏期(ms)比較方面,無論是組內比較,還是組間比較,平衡針組、普通針刺組、行為療法組差異不明顯,P>0.05。
結論:平衡針具有中醫(yī)的“整體觀”及西醫(yī)的“生物全息”的特點,通過刺激人體的某一特定穴位,來激發(fā)調動病人的自身防御系統(tǒng)以抵抗疾病。由以上臨床研究結果可知,衡針療法、普通針刺治療、行為療法可以改善失眠癥患者的倦怠乏力、頭暈目眩等中醫(yī)癥候,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減少入睡時間
11、,改善失眠患者的生存質量,并在一定程度改變其腦電圖異常情況。平衡針療法、普通針刺療法對于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質量、緩解睡眠障礙、提高失眠患者的生存質量、調節(jié)患者覺醒狀態(tài)時其腦電圖異常情況等方面療效要好于行為療法。在總體療效對比方面,平衡針療法與常規(guī)針刺治療效果相仿,這兩種療法均優(yōu)于行為治療法。雖然平衡針治療與普通針刺治療兩者差異不明顯,但是平衡針法治療失眠療效明顯,與常規(guī)針刺相比,平衡針療法取穴更少,且具有操作簡便、病人痛苦、無副作用等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滾針治療失眠癥臨床療效研究.pdf
- 平衡針配合傳統(tǒng)針刺治療失眠癥抑郁焦慮狀態(tài)的臨床研究.pdf
- 四神針合定神針治療原發(fā)性失眠癥的臨床研究.pdf
- “眠十針”治療原發(fā)性失眠癥的臨床研究.pdf
- 頭針治療原發(fā)性失眠癥的系統(tǒng)評價.pdf
- 清心養(yǎng)血湯治療失眠癥的臨床研究.pdf
- 失眠顆粒治療失眠癥(肝火擾心證)的臨床研究.pdf
- 穴位埋線治療失眠癥的臨床觀察.pdf
- 陜西頭皮針治療原發(fā)性失眠癥的隨機對照臨床研究.pdf
- 異丙酚麻醉誘導睡眠平衡術治療慢性失眠癥的臨床研究.pdf
- 針藥結合治療更年期心腎不交型失眠癥的臨床研究.pdf
- 安眠方治療失眠癥的臨床與實驗研究.pdf
- 定神針結合腹針治療中風后失眠癥的療效觀察.pdf
- 佛手養(yǎng)心湯治療失眠癥的臨床療效觀察.pdf
- 抑制生理過度覺醒治療失眠癥的臨床研究.pdf
- 調衛(wèi)健腦針法治療失眠癥的臨床研究.pdf
- 腹針配合靈龜八法治療失眠癥的臨床研究.pdf
- 體針結合耳壓治療失眠癥對睡眠質量影響研究.pdf
- 失眠癥治療新進展
- 安神湯治療心腎不交型失眠癥的臨床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