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研究目的:通常將血管壓迫顱神經入腦干區(qū)而引起的病理過程稱之為顱神經異常興奮綜合征(Hyperactive dysfunction syndrome,HDS),包括原發(fā)性三叉神經痛(Trigeminal neuralgia, TN)、特發(fā)性偏側面肌痙攣(Hemifacial spasm,HFS)、舌咽神經痛(Glossopharyngeal neuralgia, GPN)。而多根顱神經異常興奮綜合征(Combined HDS)則為兩根或兩
2、根以上的顱神經入腦干區(qū)受血管壓迫造成的多發(fā)性顱神經病變,其既可發(fā)生在單側,亦可發(fā)生在雙側。既可同時起病,亦可先后起病。本文旨在對齊魯醫(yī)院神經外科行微血管減壓術治療的44例多根顱神經異常興奮綜合征進行回顧性研究,以深化對該綜合征相關臨床特點及治療的進一步認識。
研究背景:臨床上,多根顱神經異常興奮綜合征比較少見,目前對該綜合征的臨床特點缺乏系統(tǒng)性的研究及足夠的了解,通過深化對多根顱神經異常興奮綜合征的研究,可進一步加強對該綜合征
3、的認識,并指導相關臨床診斷與治療。
研究方法:收集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腦外科2006年11月至2016年9月行微血管減壓術后的顱神經異常興奮綜合征1450例,包括單純原發(fā)性三叉神經痛1030例,單純特發(fā)性面肌痙攣310例,單純舌咽神經痛66例,兩根或兩根以上的顱神經疾患44例。收集所有病歷中的相關臨床及影像學資料,包括病史,臨床表現(xiàn),既往史,術前磁共振(MRI),術中觀察,術后表現(xiàn)及術后并發(fā)癥等,進行整理分析,總結多根顱神經異常興
4、奮綜合征的臨床特點。并通過對多根組與單根組患者在年齡、性別、血壓水平、血脂水平、血糖水平、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等方面的比較,得出兩組間是否存在差異。
研究結果:在本研究中的所有行微血管減壓手術治療的1450例顱神經異常興奮綜合征患者中,多根顱神經異常興奮綜合征共44例,占總數(shù)的3.03%,包括單側TN-HFS14例,單側TN-GPN26例,雙側TN2例,單側TN-HFS-GPN2例。多根顱神經異常興奮綜合征組中,女性39例,男
5、性5例,相對于單根顱神經異常興奮綜合征,更好發(fā)于女性,且有統(tǒng)計學差異[88.6%(39/44) vs.66.9%(940/1406),p=0.002]。多根顱神經異常興奮綜合征組平均年齡60.9歲,單根顱神經異常興奮綜合征組平均年齡53.5歲,p=0.035,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多根顱神經異常興奮綜合征組中,高血壓發(fā)病率明顯高于單根顱神經異常興奮綜合征組[40.9%(18/44) vs.23.8%(335/1406),p=0.009]。多根
6、顱神經異常興奮綜合征組中,三叉神經、面神經、舌咽神經的最常見責任血管分別是小腦上動脈(21/44)、小腦前下動脈(7/16)、小腦后下動脈(12/28)。且相關顱神經責任血管的發(fā)生率較之單根顱神經異常興奮綜合征組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44例多根顱神經異常興奮綜合征患者全部行經乙狀竇后開顱微血管減壓術,總治愈率97.7%(43/44)。隨訪時間6~80個月,平均40.3個月。共有3例三叉神經痛復發(fā),復發(fā)率3.33%。多根顱神
7、經異常興奮綜合征組術后某些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明顯高于單根顱神經異常興奮綜合征組,包括心功能不全[6.81%(3/44) vs.1.78%(25/1406),p=0.050],呼吸系統(tǒng)感染[6.81%(3/44) vs.1.35%(19/1406),p=0.027],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4.55%(2/44) vs.0.57%(8/1406),p=0.035],術后譫妄[27.2%(12/44)vs.14.9%(209/1406), p=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臨床研究——附22例報道.pdf
- 6例Noonan綜合征臨床特點及治療效果分析.pdf
- 腹腔鏡治療Mirizzi綜合征Ⅰ型(附1例臨床病例報告).pdf
- 上肢周圍神經嵌壓綜合征附例報告
- Mirizzi綜合征38例臨床特點分析.pdf
- 上肢周圍神經嵌壓綜合征附181例報告
-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65例臨床分析.pdf
-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47例臨床分析.pdf
-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69例臨床分析.pdf
-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患者的臨床特點及預后分析.pdf
- Carney綜合征—附一例報告.pdf
-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239例臨床病例分析.pdf
-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臨床路徑
- 潮汕地區(qū)多囊卵巢綜合征的臨床特點及療效分析.pdf
- 青黃散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臨床研究.pdf
- 補腎解毒法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臨床觀察.pdf
- 62例噬血細胞綜合征臨床特點及預后因素分析.pdf
- 自發(fā)性低顱壓綜合征16例臨床分析
- 慢性布加綜合征的臨床特點和介入治療.pdf
- 重癥布-加綜合征診斷和治療的臨床研究(附174例分析).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