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隨著對白血病等惡性血液病發(fā)病機制的研究不斷深入,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的白血病細胞具有特定的非隨機性染色體畸變,導致染色體上的相關基因重排、缺失、融合和鑲嵌,而許多涉及基因則可以編碼某些重要的轉錄因子或其他細胞周期調控蛋白和信號通路蛋白等。近年來表觀遺傳學概念的引入,發(fā)現(xiàn)像組蛋白修飾、轉錄因子自身的修飾與染色質構型重塑等這些表觀遺傳學表現(xiàn)形式,對造血相關的基因表達與調控有著重要作用,使人們對白血病等惡性血液病的發(fā)病分子機制的認識有了更深入的
2、了解。
ASXL1(additional sex-comb like-1)屬于ASXL家族(ASXL1,ASXL2,ASXL3)成員之一,位于染色體20q11上,是Trithorax與Polycomb家族的增強子,對于維持基因表達穩(wěn)態(tài)中有著關鍵作用。曾有研究表明,在對維甲酸(RA)敏感的腫瘤細胞中,ASXL1蛋白在SRC-1的協(xié)同作用下,可以募集更多的乙?;M蛋白H3在RA敏感的啟動子區(qū)域,因此ASXL1蛋白的穩(wěn)定表達對內源性
3、RA調節(jié)基因的表達有增強作用。相反,另一方面在對于RA抵抗的細胞腫瘤系中,ASXL1又可以成為RA受體的協(xié)同抑制因子。這些研究都支持ASXL1具有激活和抑制的雙重作用。Gelsi-Boyer等在MDS病人中利用比較基因組雜交芯片第一次發(fā)現(xiàn)了ASXL1基因的突變,隨后在越來越多的髓系腫瘤中都發(fā)現(xiàn)了ASXL1基因的突變。
在表觀遺傳學的眾多形式中,組蛋白乙?;c去乙酰化是最重要的修飾方式,基因的表達與調控很大程度上是由它們共同驅使
4、,這種可逆的動態(tài)修飾由組蛋白乙?;D移酶(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HATs)和組蛋白去乙?;福╤istone deacetylases,HDACs)共同催化,共同控制染色質各區(qū)域核心組蛋白的乙?;潭?。HATs/HDACs對基因調控有著重要影響,當它們的功能失調時,會引起惡性腫瘤的發(fā)生。目前已經發(fā)現(xiàn),像一些對于造血細胞分化及發(fā)育有著重要影響的信號傳導途徑和一系列與細胞發(fā)育分化相關的轉錄因子,均能與HATs或
5、HDACs互相作用。因此,HATs/HDACs的表達活性的異常,可能與急性髓系白血病及其他血液腫瘤的發(fā)生有著密切的關系。本實驗通過檢測髓系腫瘤(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慢性骨髓增殖性腫瘤)患者骨髓單個核細胞(BM-MNCs)中ASXL1突變、ASXL1 mRNA表達水平及HATs/HDACs表達水平,分析ASXL1突變、ASXL1基因表達水平對髓系腫瘤的影響, HATs/HDACs表達失衡對髓系腫瘤的影響,以及ASXL1基因
6、表達水平高低與HATs/HDAC表達失衡有無相關性。
方法:本實驗收集了河北醫(yī)科大學第二醫(yī)院初治急性髓系白血?。ˋML)患者的骨髓液40例(其中AML-M215例、AML-M413例、AML-M512例),治療后達完全緩解(CR)的AML患者16例,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患者15例(其中中低危組患者8例、高危組患者7例),慢性骨髓增殖性腫瘤(cMPN)患者15例(其中原發(fā)性骨髓纖維化(MF)3例、原發(fā)性血小板增多癥(ET
7、)7例、真性紅細胞增多癥(PV)5例),并收集17例血液系統(tǒng)非惡性疾病患者骨髓液設為對照組。通過RQ-PCR及酶聯(lián)免疫吸附測定法( Elisa法),檢測骨髓液單個核細胞(BM-MNCs)中ASXL1的mRNA表達水平和HDAC1、P300的表達水平,并將AML患者骨髓液外送海斯特公司檢測ASXL1基因突變。
結果:
1.ASXL1 mRNA的表達情況
RQ-PCR結果顯示:初治的40例AML患者中單個核細胞
8、中ASXL1 mRNA的相對表達量為(0.9548±0.1717),16例治療后達CR的AML患者中單個核細胞中ASXL1 mRNA的相對表達量為(1.0113±0.1506),15例MDS患者單個核細胞中ASXL1 mRNA的相對表達量為(0.9542±0.1262),15例cMPN患者單個核細胞中ASXL1 mRNA的相對表達量為(0.9605±0.1167),17例對照組單個核細胞中ASXL1 mRNA的相對表達量為(0.9627
9、±0.1484),初治AML組與對照組相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869),完全緩解AML組與對照組相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378),MDS組與對照組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863),cMPN組與對照組相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963)。
2.ASXL1基因突變情況
外送海斯特公司的ASXL1突變檢測結果顯示:初治的40例AML患者中均未檢測到ASXL1基因的有意義突變。
3.HDAC1蛋白表達情況
10、 Elisa法測HDAC1蛋白表達結果顯示:40例初治AML患者HDAC1蛋白表達量為(11.6138±2.0422)pg/ml,16例治療達CR的AML患者HDAC1蛋白表達量為(6.5188±1.6942)pg/ml,15例MDS患者HDAC1蛋白表達量為(12.6140±1.3007)pg/ml,15例cMPN患者中HDAC1蛋白表達量為(7.5193±1.2447)pg/ml,17例對照組患者中HDAC1蛋白表達量(3.958
11、8±1.4251)pg/ml,所測初治AML患者與對照組相比其HDAC1蛋白表達量升高,其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0);緩解組HDAC1蛋白表達量低于初治AML患者,高于對照組,其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0),測MDS患者與對照組相比其HDAC1蛋白表達量升高,且其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0);所測cMPN患者與對照組相比其HDAC1蛋白表達量升高,其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0)。40例初治AML患者中,男性患者
12、有23例,女性患者有17例,其HDAC1蛋白表達量分別為(11.5939±1.9680)pg/ml、(11.6406±2.1997)pg/ml,兩者之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944);40例初治AML患者中,60歲以上患者有7例,60歲以下患者有33例,其HDAC1蛋白表達量分別為(11.4671±1.5632)pg/ml、(11.6449±2.1492)pg/ml,兩者之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837);40例初治AML患者,AML-
13、M2患者有15例,AML-M4患者有13例,AML-M5患者有12例,其HDAC1蛋白表達量分別為(11.4133±2.0796)pg/ml、(11.1162±2.1725)pg/ml、(12.4033±1.7622)pg/ml,其相互之間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264)。15例MDS患者中,中低危組患者有8例,高危組患者有7例,其HDAC1蛋白表達量分別為(11.6550±0.7962)pg/ml、(13.7100±0.7615)pg
14、/ml,高危組MDS患者HDAC1蛋白表達水平高于中低危組,兩組之間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00),15例cMPN中有3例PMF、7例ET、5例PV,其HDAC1蛋白表達量分別為(7.3800±0.8945)pg/ml、(8.0529±1.2480)pg/ml、(6.8560±1.2730)pg/ml,其相互之間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270)。
4.P300蛋白表達情況
Elisa法測P300蛋白表達結果顯示:40
15、例初治AML患者P300蛋白表達量為(0.8584±0.2103)pg/ml,16例治療達CR的AML患者P300蛋白表達量為(1.0509±0.1649)pg/ml,15例MDS患者P300蛋白表達量為(0.9557±0.1278)pg/ml,15例cMPN患者中P300蛋白表達量為(0.8495±0.1320)pg/ml,17例對照組患者中P300蛋白表達量為(1.2506±0.1634)pg/ml,所測AML患者與對照組相比其P3
16、00蛋白表達量降低,其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0);緩解組P300蛋白表達量高于初治AML患者,低于對照組,其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0),所測MDS患者與對照組相比其P300蛋白表達量降低,且其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0);所測cMPN患者與對照組相比其P300蛋白表達量降低,其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0)。40例初治AML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3例,女性患者有17例,其P300蛋白表達量分別為(0.8832±0
17、.2330)pg/ml、(0.8248±0.1762)pg/ml,兩者之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393);40例初治AML患者中,60歲以上患者有7例,60歲以下患者有33例,其P300蛋白表達量分別為(0.9887±0.2277)pg/ml、(0.8307±0.1991)pg/ml,兩者之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70);40例初治AML患者,AML-M2患者有15例,AML-M4患者有13例,AML-M5患者有12例,其P300蛋白
18、表達量分別為(0.9335±0.2198)pg/ml、(0.8486±0.1663)pg/ml、(0.7751±0.2230)pg/ml,其相互之間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148)。15例MDS患者中,中低危組患者有8例,高危組患者有7例,其P300蛋白表達量分別為(1.0501±0.0776)pg/ml、(0.8479±0.0751)pg/ml,高危組患者P300蛋白表達水平比中低危組低,兩組之間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00),15例
19、cMPN中有3例PMF、7例ET、5例PV,其P300蛋白表達量分別為(0.8890±0.0960)pg/ml、(0.8324±0.1387)pg/ml、(0.8498±0.1606)pg/ml,其相互之間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846)。
5.HDAC1/P300比值情況
HDAC1/P300比值結果顯示:40例初治AML患者HDAC1/P300比值為(14.6279±5.2376),16例治療達CR的AML患者H
20、DAC1/P300比值為(6.4808±2.2812),15例MDS患者PHDAC1/P300比值為(13.0624±3.2777),15例cMPN患者中HDAC1/P300比值為(9.0993±2.4647),17例對照組患者中HDAC1/P300比值表達量為(3.1766±1.1952),所測AML患者與對照組相比其HDAC1/P300比值升高,其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0);緩解組HDAC1/P300比值低于初治AML患者,
21、高于對照組,其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0),所測MDS患者與對照組相比其 HDAC1/P300比值升高,且其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0);所測cMPN患者與對照組相比其HDAC1/P300比值升高,其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0)。40例初治AML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3例,女性患者有17例,其HDAC1/P300比值分別為(14.5026±5.9727)、(14.7971±4.2148),兩者之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8
22、63);40例初治AML患者中,60歲以上患者有7例,60歲以下患者有33例,其HDAC1/P300比值分別為(12.4147±4.5907)、(15.0974±5.3088),兩者之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223);40例初治AML患者,AML-M2患者有15例,AML-M4患者有13例,AML-M5患者有12例,其HDAC1/P300比值分別為(13.2262±5.1498)、(13.5783±3.4953)、(17.5171±6.
23、0905),其相互之間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69)。15例MDS患者中,中低危組患者有8例,高危組患者有7例,其HDAC1/P300比值分別為(11.1976±1.5447)、(16.3507±2.4001),高危組患者HDAC1/P300比值比中低危組高,兩組之間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00),15例cMPN中有3例PMF、7例ET、5例PV,其HDAC1/P300比值分別為(8.3051±0.4959)、(9.9919±2.85
24、02)、(8.3264±2.5180),其相互之間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455)。
結論:
1.本組檢測的髓系腫瘤中未發(fā)現(xiàn)ASXL1基因表達與對照組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
2.本組髓系腫瘤中未發(fā)現(xiàn)有病理意義的ASXL1突變。
3.在髓系腫瘤中,HDAC1表達水平明顯升高,P300表達水平明顯降低,證明HDACs/HATs表達失衡對髓系腫瘤的發(fā)生有著重要影響。
4.在AML患者中,治療后達C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應用高分辨熔解曲線系統(tǒng)檢測髓系腫瘤中基因突變及其臨床意義.pdf
- 組蛋白去乙?;?在原發(fā)性肝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pdf
- 組蛋白乙?;?(HDAC6)在喉鱗狀細胞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pdf
- 組蛋白去乙酰化酶2、3在食管鱗癌組織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pdf
- 涎腺腺樣囊性癌組蛋白乙酰化及TSA對腫瘤細胞影響的研究.pdf
- PHI調控急性髓細胞白血病組蛋白乙?;瘜嶒炑芯?pdf
- 甲狀腺腫瘤組織中BRAF基因突變及臨床意義.pdf
- 組蛋白和乙酰化蛋白的分離分析.pdf
- 急性髓細胞白血病FLT3及NPM1基因突變檢測及臨床意義分析.pdf
- 組蛋白乙酰化對小鼠體外卵母細胞和胚胎發(fā)育的影響及早期胚胎組蛋白乙?;J降难芯?pdf
- 組蛋白乙?;腿ヒ阴;{控神經元凋亡的機制研究.pdf
- 組蛋白乙?;隗w細胞克隆牛肺臟中的研究.pdf
-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IDH1和IDH2基因突變的檢測及臨床意義.pdf
- 活性氧參與組蛋白乙酰化調控.pdf
- 孕期酒精暴露致胎鼠心臟發(fā)育基因表達異常的組蛋白乙酰化調控機制.pdf
- 探討HECW1基因突變及其蛋白表達異常在診治泌尿系腫瘤中的臨床價值.pdf
- 水稻組蛋白去乙?;富虻姆蛛x和功能鑒定.pdf
-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FLT3與NPM1基因突變檢測及其臨床意義.pdf
- 肝癌組蛋白整體乙酰化狀態(tài)的初步研究.pdf
- 組蛋白去乙酰化酶1在皮膚鱗癌組織的表達及其意義.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