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肌病的臨床特點、影像分析及基因突變篩查.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部分兒童心肌病的臨床特點
  目的:心肌病是指合并有心功能不全的心肌疾病,是兒童時期非常嚴重的一類疾病。本部分研究擬通過本組兒童心肌病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及預后隨訪,總結其臨床特點。
  方法:收集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心內科近4年來收治的經超聲心動圖(Echo)及磁共振心臟成像(cMRI)共同診斷的53例兒童心肌病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包括肥厚型心肌?。℉CM)8例、擴張型心肌?。―CM)17例、限制型心肌?。≧CM)1

2、1例、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癥(EFE)10例、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VNC)7例。對其發(fā)病和臨床特點進行歸納總結,并隨訪預后情況。
  結果:53例心肌病患者發(fā)病年齡為0.2~14歲,平均5.53±4.29歲。男性與女性比例為34/19。53例患者中2例HCM和1例LVNC有家族史。臨床表現(xiàn)以活動后乏力、氣促、心悸,腹脹、雙下肢和顏面部浮腫伴尿量減少,心率增快、肝臟增大等心功能不全表現(xiàn)為主。4例患兒表現(xiàn)為突發(fā)暈厥,6例患兒有夜間陣發(fā)

3、性呼吸困難,端坐呼吸等表現(xiàn)的急性左心心功能不全發(fā)作。34例DCM、LVNC、EFE患者以心臟收縮功能不全為主,19例HCM、RCM患者以心臟舒張功能不全為主。34例以心臟收縮功能不全為主的心肌病患者,出現(xiàn)心率增快,心臟濁音界擴大的比率高于以心臟舒張功能不全為主的心肌?。≒<0.05),入院時心功能分級以Ⅲ、Ⅳ級心功能不全為主的比率高于以心臟舒張功能不全的患者(P<0.05),其中隨訪29例,時間6個月至3年,癥狀消失或減輕,心臟縮小的比

4、率為58.62%。19例以心臟舒張功能不全為主的患者隨訪10例,時間6個月至3年,癥狀加重及死亡的比率為70.00%。
  結論:本組兒童心肌病患者的發(fā)病年齡較小,男性多于女性,多為散發(fā)病例,以DCM所占比例最高,臨床以心功能不全表現(xiàn)為主,其中以心臟收縮功能不全為主的心肌病患者,表現(xiàn)重,預后相對較好。以心臟舒張功能不全為主的心肌病患者,表現(xiàn)較輕,預后較差。
  第二部分磁共振心臟成像在兒童心肌病診斷及心功能評價中的臨床價值<

5、br>  目的:探討Echo及cMRI技術在兒童心肌病診斷及心功能評價中的臨床價值。
  方法:53例兒童心肌病患者作為病例組,22例健康志愿者作為正常對照組,對病例組及對照組行Echo和cMRI檢查,并按紐約心臟協(xié)會(NYHA)的心功能分級標準對病例組進行分級。比較兩種檢查方法在顯示心肌病特征性的形態(tài)變化中的優(yōu)勢和測量所得心功能指標的差異,包括左室舒張末期容積(EDV)、左室收縮末期容積(ESV)、左室射血分數(shù)(EF)、左室短軸

6、縮短率(FS)、高峰充盈率(PFR)、快速充盈期與心房收縮期二尖瓣口血液比(E/A)、等容舒張時間(IVRT),并分別與臨床心功能分級進行相關性分析。
  結果:cMRI能精確清晰的顯示整個心臟的解剖結構,提供高分辨率的圖像信息,延遲增強可以提示心肌纖維化,較Echo有明顯優(yōu)勢。cMRI三維容積測量法測量心功能不受心腔形狀、大小的影響,較Echo準確可靠。病例組和對照組cMRI測得的心功能指標中EDV、ESV、EF、FS低于Ech

7、o檢測值(P<0.05)。Echo和cMRI測得的反映心臟收縮功能的指標EF、FS與臨床心功能分級均具備相關性(相關系數(shù)分別為-0.577,-0.596,-0.583,-0.503);cMRI測得的反映心臟舒張功能的指標PFR與臨床心功能分級具備相關性(r=-0.477),而Echo測得的反映心臟舒張功能的指標E/A、IVRT與臨床心功能分級不具備相關性(相關系數(shù)分別為0.086,-0.057)。病例組中34例DCM、LVNC、EFE患

8、者cMRI測得的EDV、ESV、EF、FS與正常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以心臟收縮功能不全為主。19例HCM、RCM患者cMRI測得的PFR、EDV與正常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以心臟舒張功能不全為主。
  結論:cMRI在顯示心肌病特征性的形態(tài)變化方面較Echo更有優(yōu)勢,檢測心功能更為準確、可靠,與NYHA臨床心功能分級的相關性更好,對兒童心肌病的診斷及心功能評價具有很高的臨床實用價值。
 

9、 第三部分心肌病的基因突變篩查
  目的:篩查本組心肌病患者的相關致病基因,與國外報道的不同種族的基因突變位點進行比較,以發(fā)現(xiàn)本組兒童心肌病的致病基因特點。
  方法:采集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心內科近4年來收治的35例確診為心肌病患兒的外周靜脈血標本,其中男性22例,女性13例,以20例健康志愿者作為對照組,提取基因組DNA。選取病例組35例樣本中DCM、HCM、RCM患者各2例共6例無血緣關系的先證者,對編碼肌節(jié)蛋白基

10、因包括β肌球蛋白重鏈基因MYH7,肌球蛋白結合蛋白C基因 MYBPC3,心臟肌鈣蛋白T基因 TNNT2,心臟肌鈣蛋白I基因 TNNI3,α-原肌球蛋白1基因 TPMI,肌球蛋白輕鏈2基因 MYL2,肌球蛋白輕鏈3基因 MYL3,α肌動蛋白基因ACTC1,編碼Z盤蛋白基因(T帽蛋白基因 TCAP),編碼細胞支架蛋白基因(tafazzin蛋白基因 TAZ),編碼核膜蛋白基因(核纖層蛋白基因 LMNA)共11個基因的基因編碼序列采用Sange

11、r雙脫氧鏈終止法進行直接測序。篩選出的突變位點在病例組35例樣本中的剩余29例樣本及對照組20例樣本中進行檢測。
  結果:基因測序結果在1例HCM和1例RCM患者中,MYH7的編碼區(qū)發(fā)現(xiàn)1個已知的錯義突變位點(A26V, rs186964570 C>T),位于第4號外顯子,所編碼的氨基酸由原來的丙氨酸(Ala)變成了纈氨酸(Val)。在2例HCM、2例RCM和1例DCM患者中,TNNT2的編碼區(qū)發(fā)現(xiàn)1個已知的同義突變位點(I10

12、6I, rs3729547 C>T),位于TNNT2第10號外顯子,所編碼的氨基酸不變,仍然為異亮氨酸(Ile)。在1例RCM患者中,TNNT2的編碼區(qū)發(fā)現(xiàn)1個已知的錯義突變位點(K260R, rs3730238 A>G),位于TNNT2第14號外顯子,所編碼的氨基酸由原來的賴氨酸(Lys)變成了精氨酸(Arg)。其中已知的2個錯義突變位點在目前報道的功能研究中認為其可能為良性突變。
  在HCM、DCM、RCM各2例患者中,TP

13、M1和MYBPC3的編碼區(qū)分別發(fā)現(xiàn)一個未知的同義突變位點,分別位于第4號和第19號外顯子,沒有造成氨基酸序列的改變;在TNNI3的編碼區(qū)發(fā)現(xiàn)一個未知的錯義突變位點(K50Q, A>C),位于第4號外顯子,所編碼的氨基酸由原來的Lys變成了谷氨酰胺(Gln);在ACTC1的編碼區(qū)發(fā)現(xiàn)一個未知的錯義突變位點(A206G, C>G),位于第5號外顯子,所編碼的氨基酸由原來的Ala變成了甘氨酸(Gly)。在病例組35例樣本中剩余的29例樣本及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