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總管一期縫合術治療繼發(fā)性膽總管結石的臨床研究及大柴胡湯的干預作用.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
  通過對膽總管探查一期縫合術、膽總管探查 T管引流術、十二指腸鏡下逆行膽道取石術3種不同手術方式治療繼發(fā)性膽總管結石的比較,評價膽總管探查取石一期縫合手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確立膽總管探查取石一期縫合術治療繼發(fā)性膽總管結石的手術適應癥、禁忌癥及技術規(guī)范,進一步在膽道外科同行中推廣這一技術。同時驗證大柴胡湯在手術后的干預作用。
  方法:
  將肝膽外科自2006年1月至2014年6月以來收治的符合研究條件的因肝

2、外膽道結石需行膽管探查術的患者根據(jù)病情的需要分為3組,一組接受膽總管探查取石一期縫合術治療,一組接受膽總管探查 T管引流術治療,一組接受ERCP、EST、網籃取石術治療。分別比較3組患者的住院時間、住院費用、術后近期并發(fā)癥、肝功能檢測結果及住院期間平均補液量,并通過手術后隨訪行BUS及MRCP檢查評估術后膽道形態(tài)學變化。
  結果:
  膽總管一期縫合組共計365例,術后共有5例腹腔引流液中含有膽汁,但未做特殊處理,經持續(xù)引

3、流3~8天后消失。膽總管一期縫合組未發(fā)生并發(fā)癥。T管引流組術后共有22例腹腔引流液中含有膽汁,引流2~7天后消失,T管引流組共計621例,有5例分別于術后第18,21,23,28天拔除T管時發(fā)生膽汁性腹膜炎,3例接受再手術,1例沿T管竇道重置T管引流對癥治療后好轉,1例經十二指腸鏡放置BD管引流并沿T管竇道放置腹腔引流管對癥治療后緩解。ERCP、EST、網籃取石組共計145例,術后共有62例患者出現(xiàn)不同程度血尿淀粉酶升高,經對癥治療1~

4、2天后恢復正常。2例發(fā)生重癥急性胰腺炎,伴腹腔積液壞死灶形成,經穿刺引流及對癥治療后緩解。2例術后出現(xiàn)消化道出血,1例再次經內鏡止血治療,1例經對癥治療后緩解。3組病例均無圍手術期死亡。膽總管探查一期縫合組的術后輸液量、正常進食時間和術后住院天數(shù)均明顯短于T管引流組(均P<0.05)。與ERCP內鏡治療組相比接近。膽總管探查一期縫合組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相較于另外兩組明顯較低。一期縫合組的住院總費用及平均費用均低于另外兩組。術后3個月,3

5、組患者至我院門診復查腹部彩超,均未發(fā)現(xiàn)膽管殘余結石,術后1年于門診復查MRCP,評價肝外膽道有無形態(tài)學變化及是否發(fā)生結石。術后遠期隨訪1~3年,膽總管一期縫合組患者未有膽管狹窄及膽管結石發(fā)生。T管引流組有5例在隨訪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存在不同程度膽管狹窄,狹窄部位均為T管引流處,均接受再次手術治療,行膽管整形硅膠T管支撐引流術,11例患者于手術后10~36個月再發(fā)膽總管結石行內鏡取石治療。ERCP組有5例分別于術后1年、2年再發(fā)膽總管結石,均再次

6、行內鏡網籃取石治療。選取一期縫合患者100名,50例術后口服中藥大柴胡湯,進行對照觀察,比較2組術后肝功能、進食恢復時間。
  結論:
  1.在嚴格掌握手術適應癥及禁忌癥的前提下,膽總管探查一期縫合術治療繼發(fā)性膽總管結石是安全可靠的手術方式。
  2.膽總管探查一期縫合術相較于傳統(tǒng)T管引流術具有創(chuàng)傷小,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住院時間短,醫(yī)療費用低,患者術后恢復快痛苦小的優(yōu)點。
  3.膽總管探查一期縫合術對比于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