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和細胞外α-突觸核蛋白影響體外培養(yǎng)的星形膠質細胞的作用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一種以黑質致密帶多巴胺(dopamine, DA)能神經元進行性缺失為特征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退行性疾病。其臨床表現為運動不能、肌僵直、靜止性震顫及姿勢反射障礙等。盡管研究顯示遺傳、環(huán)境和年齡等因素均可能參與PD發(fā)病,但其確切病因不清。PD的主要病理特征是黑質(substantia nigra, SN)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經元缺失和路易小體(Lewy body, LB)的形成。α-突觸核

2、蛋白是LB的主要成分,神經元中α-突觸核蛋白的異常聚集能夠改變細胞膜電位、損傷線粒體功能、誘導內質網(endoplasmic reticulum, ER)應激而造成細胞損傷,其中內質網應激是α-突觸核蛋白的核心毒性作用機制之一。除了長期以來關注的其在細胞內的毒性作用之外,α-突觸核蛋白能夠被神經元釋放,進而被周圍的細胞(包括神經元、膠質細胞等)再攝取,從而能夠在細胞-細胞之間、相互聯(lián)系的結構之間進行傳遞。鐵沉積是PD另一重要的神經病理學

3、改變,尸檢證據表明,PD黑質區(qū)單個神經元內的鐵含量增高,黑質鐵的水平與PD的進程相關。本課題組前期研究證實鐵能夠促進α-突觸核蛋白的聚集,增強α-突觸核蛋白在細胞內的毒性作用,然而鐵沉積與細胞間傳播的α-突觸核蛋白之間的關系尚未有研究報道。
  以往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研究熱點都集中在特定受損的神經元上,占腦體積20%-50%的星形膠質細胞在神經系統(tǒng)的發(fā)育、突觸傳遞、離子平衡、神經免疫等方面,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星形膠質細胞在神

4、經退行性疾病的作用開始受到關注。星形膠質細胞本身表達極低水平的α-突觸核蛋白,但其能攝取胞外的α-突觸核蛋白。進入到星形膠質細胞內的α-突觸核蛋白的聚集促進促炎因子和化學因子的釋放,進而導致神經元的損傷和小膠質細胞的繼發(fā)性激活。本研究選用C6膠質瘤細胞(星形膠質細胞瘤的細胞系),原代培養(yǎng)的腹側中腦(ventral mesencephalon,VM)星形膠質細胞及VM神經元為細胞模型,應用蛋白免疫印跡、免疫熒光、熒光實時定量PCR、流式細

5、胞術等方法,深入探討細胞外的α-突觸核蛋白處理后VM星形膠質細胞促炎因子的變化及鐵對此過程的影響,并評價內質網應激是否參與了細胞外α-突觸核蛋白的毒性作用,并觀察VM神經元的損傷變化。研究結果如下:
  1.100 nmol/L、300 nmol/L的α-突觸核蛋白單體處理C6膠質瘤細胞24 h后,IL-1βmRNA的升高分別約為對照組的1.83、2.69倍,TNF-αmRNA的升高分別約為對照組的1.35、1.74倍,與對照組相

6、比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且100 nmol/L組與300 nmol/L組相比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以上結果說明,α-突觸核蛋白單體能夠引起C6膠質瘤細胞促炎因子表達增加,且促炎因子的表達升高對α-突觸核蛋白具有濃度依賴性。
  2.100 nmol/L、300 nmol/L的α-突觸核蛋白單體處理VM星形膠質細胞24 h后, IL-1βmRNA的升高分別約為對照組的9.58、21.7倍,TNF-αmRNA的

7、升高分別約為對照組的4.80、6.17倍,與對照組相比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01),且100 nmol/L組與300 nmol/L組相比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以上結果說明,α-突觸核蛋白單體能夠引起VM星形膠質細胞促炎因子表達增加,且促炎因子的升高對α-突觸核蛋白具有濃度依賴性。
  3.100μmol/Lα-突觸核蛋白單體37℃恒溫振蕩3 d,制備α-突觸核蛋白纖維體。100 nmol/L、300 nmol/

8、L的α-突觸核蛋白纖維體處理VM星形膠質細胞24 h后,IL-1βmRNA的升高分別約為對照組的3.22、7.91倍,TNF-αmRNA的升高分別約為對照組的3.09、4.33倍,與對照組相比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100 nmol/L組與300 nmol/L組相比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α-突觸核蛋白纖維體引起促炎因子的升高水平低于α-突觸核蛋白單體組,與α-突觸核蛋白單體組相比,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9、。以上結果說明,α-突觸核蛋白纖維體也能夠引起VM星形膠質細胞促炎因子表達增加,且促炎因子的升高對α-突觸核蛋白具有濃度依賴性;但α-突觸核蛋白單體對VM星形膠質細胞的毒性要高于α-突觸核蛋白纖維體。
  4.100 nmol/L的α-突觸核蛋白單體處理C6膠質瘤細胞24 h后,內質網應激相關蛋白CHOP、ATF-4、XBP-1s的表達升高,分別約為對照組的1.33、2.05、1.24倍,與對照組相比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0、)。300 nmol/L的α-突觸核蛋白組,CHOP、ATF-4、XBP-1s的表達升高,分別約為對照組的1.50、2.10、1.25倍,與對照組相比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以上結果說明,細胞外的α-突觸核蛋白能夠誘導C6膠質瘤細胞出現內質網應激。自噬溶酶體途徑(autophagy-lysosome pathway, ALP)抑制劑氯喹(40μmol/L)或泛素蛋白酶體系統(tǒng)(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

11、m, UPS)抑制劑MG132(20μmol/L)單獨處理細胞24 h后,CHOP、ATF-4的表達升高,提示抑制ALP或UPS均可誘導細胞出現內質網應激。氯喹與α-突觸核蛋白共孵育后與單獨氯喹處理組相比沒有顯著差別,提示進入細胞內的α-突觸核蛋白能夠經UPS降解。而MG132與α-突觸核蛋白共孵育后與單獨MG132處理組相比明顯下降,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01)。以上結果說明,進入到細胞內的α-突觸核蛋白可以誘導C6膠質瘤細胞

12、出現內質網應激;細胞外進入到細胞內的α-突觸核蛋白可以經UPS和ALP降解,且ALP在UPS被抑制的情況下更容易被細胞外的α-突觸核蛋白誘導增強。
  5.100 nmol/L的α-突觸核蛋白單體處理VM星形膠質細胞24 h后,內質網應激相關蛋白CHOP、ATF-4、XBP-1s的表達升高,分別約為對照組的1.96、2.23、1.29倍,與對照組相比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00 nmol/L的α-突觸核蛋白組,CHOP

13、、ATF-4、XBP-1s的表達升高,分別約為對照組的2.02、2.32、1.48倍,與對照組相比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以上結果說明,α-突觸核蛋白能夠誘導VM星形膠質細胞出現內質網應激。
  6.10μmol/L、100μmol/L枸櫞酸鐵銨(ferric ammonium citrate, FAC)處理C6膠質瘤細胞24 h后,10μmol/L FAC組促炎因子表達量較對照組沒有變化,與100 nmol/L的α-突

14、觸核蛋白單體共孵育細胞24 h后,促炎因子的表達量較α-突觸核蛋白組沒有顯著變化。100μmol/L FAC組促炎因子表達量較對照組增加,IL-1β、TNF-αmRNA的升高約為對照組的1.72、1.37倍,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100 nmol/L的α-突觸核蛋白單體共孵育細胞24 h后,促炎因子的表達量較α-突觸核蛋白組也沒有顯著變化。以上結果說明,C6膠質瘤細胞內鐵水平升高對細胞外α-突觸核蛋白的毒性作用沒有明顯影響

15、。
  7.10μmol/L FAC處理VM星形膠質細胞24 h后,促炎因子IL-1β、TNF-α的mRNA表達水平有升高的趨勢,但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100 nmol/L的α-突觸核蛋白單體共孵育VM星形膠質細胞24 h后,可誘導α-突觸核蛋白引起的促炎因子釋放量增加,與對照組相比,IL-1β、TNF-αmRNA分別約升高11.92、4.95倍,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01);與α-突觸核蛋白組相比,IL-1β

16、、TNF-αmRNA分別約升高26%、18%,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100μmol/L FAC處理VM星形膠質細胞24 h后,促炎因子IL-1β、TNF-α的mRNA表達水平也有升高的趨勢,且與對照組相比,TNF-αmRNA的升高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100 nmol/L的α-突觸核蛋白單體共孵育細胞24 h后,可誘導α-突觸核蛋白引起的促炎因子表達量增加,與對照組相比,IL-1β、TNF-αmRNA分別約升高11

17、.59、6.05倍,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01);與α-突觸核蛋白組相比,IL-1β、TNF-αmRNA分別約升高22%、44%,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以上結果說明,原代培養(yǎng)的VM星形膠質細胞內鐵水平升高增強細胞外α-突觸核蛋白的毒性作用。
  8.100μmol/L FAC處理VM星形膠質細胞24 h后,CHOP、ATF-4、XBP-1s的表達有升高的趨勢,且與對照組相比,ATF-4的升高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

18、.01),100 nmol/L的α-突觸核蛋白與100μmol/L FAC共孵育VM星形膠質細胞24 h后,CHOP、ATF-4、XBP-1s的表達升高,與對照組相比,分別約升高1.61、1.93、2.26倍,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與α-突觸核蛋白組相比,CHOP、ATF-4、XBP-1s分別約升高1.24、1.25、1.76倍,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以上結果說明,原代培養(yǎng)的VM星形膠質細胞內鐵水平升

19、高增強細胞外α-突觸核蛋白誘導的內質網應激。
  9.100 nmol/L、300 nmol/L的α-突觸核蛋白單體處理VM神經元24 h后,與對照組相比ΔΨm分別下降12%、15%,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100 nmol/L的α-突觸核蛋白單體處理VM神經元24 h后,內質網應激相關蛋白CHOP、ATF-4、XBP-1s的表達升高,分別約為對照組的1.62、1.26、1.21倍,與對照組相比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

20、.05)。300 nmol/L的α-突觸核蛋白組,CHOP、ATF-4、XBP-1s的表達升高,分別約為對照組的1.33、1.25、1.28倍,與對照組相比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以上結果說明,α-突觸核蛋白能夠誘導VM神經元出現內質網應激。
  以上結果表明,細胞外的α-突觸核蛋白單體能夠引起C6膠質瘤細胞和VM星形膠質細胞促炎因子IL-1β、TNF-α的mRNA表達水平的升高,并且α-突觸核蛋白纖維體也引起促炎因子的

21、升高,但是升高水平低于α-突觸核蛋白單體組,表明細胞外進入細胞內的α-突觸核蛋白能夠引起VM星形膠質細胞促炎因子表達水平增加,且α-突觸核蛋白單體的毒性要高于α-突觸核蛋白纖維體。進入到細胞內的α-突觸核蛋白可以經UPS和ALP途徑降解,且ALP在UPS被抑制的情況下激活更明顯。細胞外的進入到細胞內的α-突觸核蛋白可誘導C6膠質瘤細胞和VM星形膠質細胞內質網應激相關蛋白CHOP、ATF-4、XBP-1s的表達升高。細胞內高鐵會進一步增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