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ecoxib阻斷肺癌血管擬態(tài)的機制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8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
  肺癌是人類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非小細胞肺癌(NSCLC)是其最主要的病理類型。超過40%的NSCLC患者初診即為進展期,不適于手術治療。盡管放化療、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等治療手段已取得重要進展,但是肺癌復發(fā)與轉移仍然是治療的瓶頸,尋找新療法阻斷肺癌復發(fā)和轉移已成為當前的迫切需求。
  腫瘤血管形成是腫瘤生長、侵襲和轉移的關鍵因素,血管擬態(tài)是肺癌血管形成的重要形式。血管擬態(tài)是由高侵襲性腫瘤細胞模擬內皮細胞形

2、成功能性血管樣結構的形式,近年來,已被報道與肺癌抗血管藥物耐藥性、肺癌患者不良預后密切相關。然而,血管擬態(tài)的調控機制尚不清楚,針對血管擬態(tài)的特異性阻斷方法更是缺乏。因此,探索肺癌細胞血管擬態(tài)的分子機制及拮抗手段,對于防治肺癌細胞生長、復發(fā)和轉移從而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Celecoxib是一種環(huán)氧化酶2(COX-2)選擇性抑制劑,具有抗炎、抗腫瘤生長、抑制血管新生、以及增敏放化療的作用。我們嘗試使用Cel

3、ecoxib抑制肺癌細胞血管擬態(tài),發(fā)現(xiàn)Celecoxib能夠抑制肺癌血管擬態(tài),并與COX-2表達無直接關系,可能存在其他的作用靶點。近年研究也顯示,Celecoxib的抗腫瘤作用可不依賴于COX-2,存在脫靶效應(off-target effect)。我們推測,Celecoxib可能作用于COX-2以外的分子靶點,從而阻斷肺癌血管擬態(tài)。
  方法:
  1.Celecoxib對肺癌細胞血管擬態(tài)的作用
  選取3株肺癌細

4、胞株(A549、H1650和H460),在三維Matrigel基質膠中觀察肺癌細胞形成管狀結構的情況,PAS染色驗證其血管擬態(tài)(vasculogenic mimicry,VM)特征;5Gy放射線作用于肺癌細胞株,觀察其在Matrigel基質膠中的管狀結構形成能力;在培養(yǎng)基中加入一定濃度的環(huán)氧合酶(COX-2)抑制劑Celecoxib,24小時后,重復Matrigel基質膠成管實驗,探討Celecoxib對肺癌細胞血管擬態(tài)的影響。

5、  2.生物信息學方法預測Celecoxib的新靶點
  選取Qiagen公司的血管新生基因芯片數(shù)據(jù)庫,包括84個參與血管新生的關鍵基因,將這些血管新生相關蛋白作為Celecoxib新靶點分析的分子庫。在UniProt和PDB數(shù)據(jù)庫中檢索并篩選蛋白3D結構,在PubChem數(shù)據(jù)庫中下載Celecoxib結構。用MGLTools1.5.6軟件處理受體蛋白與配體小分子結構,保存為pdbqt文件。以蛋白中心某個原子為中心設置對接盒子,用

6、Autodock_ vina1.1.2作為分子對接工具,計算Celecoxib與每個蛋白受體的結合位點和親和力,搜索前20個最佳結合位點。用PLIP計算結合位點與Celecoxib相互作用的殘基詳情。選取親和力高的蛋白比較其與已知抑制劑結合位點以及與Celecoxib的結合位點,證實配受體間是否有功能性結合。
  3.Celecoxib新靶點的初步驗證
  將生物信息學方法預測出的與Celecoxib功能性結合的潛在新靶點,

7、包括APN、AKT1、ITAV(基因為ITGAV)和NOS3,進行實驗驗證。由于未能購買到NOS3抗體,我們以APN、AKT1、ITAV為研究對象,并將COX-2作為對照分子。
  (1)利用熒光光譜技術,將Celecoxib與4種蛋白(APN、AKT1、ITAV、COX-2)混合,用多功能酶標儀測定混合物的同步熒光光譜及其在不同溫度(25℃、29℃、32℃)下的熒光猝滅光譜,通過熒光猝滅特征,推斷Celecoxib與蛋白的直接結

8、合能力。
  (2)在3株肺癌細胞株(A549、H1650和H460)中,檢測APN、AKT1、ITAV、COX-2的表達差異;在5Gy放射線作用下,檢測三株肺癌細胞中APN、AKT1、ITAV、COX-2表達變化;在Celecoxib作用下,檢測三株肺癌細胞中APN、AKT1、ITAV、COX-2表達變化。
  (3)選用5周齡雌性BALB/c裸小鼠,將肺癌細胞株經(jīng)皮下注射,建立肺癌移植瘤小鼠模型,隨機分為4組(親本細胞對

9、照組、Celecoxib組、放射治療組、放射治療+Celecoxib組);放射線處理為腫瘤局部給予15Gy X線(320KV)照射,Celecoxib處理為灌胃給予Celecoxib。切除腫瘤組織,經(jīng)免疫熒光雙染(mCD31和hE-cad)和PAS染色觀察血管擬態(tài)形成情況。
  結果:
  1.Celecoxib抑制肺癌血管擬態(tài)
  不同肺癌細胞株(A549、H1650和H460)在Matrigel基質膠中均能形成管狀

10、結構,PAS染色呈陽性,顯示其具有血管擬態(tài)特征;在5Gy劑量放射線作用下,肺癌細胞血管擬態(tài)形成能力顯著增強(P<0.01);在Celecoxib作用下,血管擬態(tài)完全消失。而該現(xiàn)象與COX-2的表達關系不密切。
  2.Celecoxib與4種血管新生蛋白有功能性結合
  84個血管新生蛋白數(shù)據(jù)庫中,54個蛋白具有明確的3D結構。與Celecoxib進行分子對接,結果顯示,14個蛋白與Celecoxib結合自由能低于-8.0

11、kcal/mol,具有較高親和力;6個蛋白結合自由能低于-9.0 kcal/mol,具有高親和力;1個蛋白結合自由能低于-10.0 kcal/mol,具有更高親和力。進一步分析Celecoxib與潛在靶蛋白及其抑制劑的結合能,模擬比較結合位點,結果顯示Celecoxib與4個蛋白(APN、AKT1、ITAV、NOS3)存在功能性結合,也包括COX-2。
  3.Celecoxib作用于3個血管新生新靶點
  熒光光譜分析顯示

12、,隨著Celecoxib濃度升高,其與3種蛋白(AKT1、ITAV和COX-2)混合物的熒光強度逐漸減弱;隨著溫度升高,混合物熒光強度逐漸增強,表明Celecoxib與3種蛋白(AKT1、ITAV和COX-2)均有直接相互作用。
  隨著培養(yǎng)基中Celecoxib濃度的增加,4種基因(APN、AKT1、IGTAV和COX-2)表達均受到Celecoxib的抑制;不同細胞株中,放射線誘導不同基因(APN、AKT1、IGTAV)的表達

13、上調,Celecoxib可顯著抑制APN、AKT1和IGTAV的表達。
  動物實驗顯示,移植瘤組織中血管結構顯示為小鼠血管內皮顯色(mCD31陽性)和人肺癌細胞顯色(hE-cad陽性),存在血管擬態(tài)(嵌合血管);放射線可增強該效應,而Celecoxib可阻斷該效應。
  結論:
  1.肺癌細胞具有血管擬態(tài)特性,放射線可增強該效應,而Celecoxib可阻斷該效應,其阻斷作用與COX-2表達水平關系不密切。
 

14、 2.除COX-2之外,Celecoxib可不同程度地直接作用于3個血管新生蛋白(APN、AKT1、ITAV),是一種非COX-2依賴的脫靶效應。
  3.不同肺癌細胞株中,放射線可不同程度誘導APN、AKT1、ITAV的表達,Celecoxib可阻斷肺癌細胞血管擬態(tài),增強肺癌放射線敏感性,是Celecoxib抗腫瘤效應的新發(fā)現(xiàn)。
  4.通過分子擬合方法,預測Celecoxib“脫靶效應”的血管新生分子靶點,并在體內外實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