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宮腔粘連(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是指各種原因的創(chuàng)傷,如刮宮、感染、電灼等導致子宮內膜基底層損傷,子宮壁瘢痕愈合,使宮腔和(或)宮頸管腔閉鎖,子宮失去原有生理功能的一種疾病。該病最早于1894年報道,1948年Asherman首次系統(tǒng)的報道了流產和產后刮宮導致的宮腔粘連病例,并將該病命名為“損傷性閉經(traumatical amenorrhea)”。IUA的癥狀主要有閉經、痛經、不孕,即使通過治療后成功自
2、然妊娠,患者于孕期也容易發(fā)生流產、早產、胎盤粘連、產后出血、胎兒宮內發(fā)育遲緩、胎兒畸形等嚴重的產科并發(fā)癥,給患者帶來經濟及心理負擔的同時,也給醫(yī)務工作者帶來了嚴峻的考驗。IUA的發(fā)病原因多為人工流產、早孕及中晚孕期清宮術、宮腔鏡手術等造成。IUA的發(fā)病機制尚不清楚,研究假說眾多,如纖維化增生過度學說、神經反射學說、子宮內膜干細胞分化異常等,研究最為廣泛的當屬纖維化增生過度學說。IUA的病理學改變包括子宮內膜組織纖維化、子宮內膜腺體減少,
3、這與纖維化性疾病相同,把IUA視為纖維化性疾病研究也是IUA治療的重要突破口。IUA的診斷方法主要依靠宮腔鏡檢查,在直視下能全面評估官腔形態(tài)、子宮內膜分布及損傷程度,是診斷IUA的準確方法及首選方法。其他的診斷方法,如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超聲及MRI檢查的益處不明顯。
戊酸雌二醇(estradiol valerate,E2V)是目前宮腔粘連分離術后應用雌激素最常用的雌激素制劑,它是天然雌激素17β-雌二醇的合成酯,20世紀50
4、年代,E2V就已投入臨床應用,目前已成為臨床上最常用的雌二醇制劑。E2V主要應用于治療雌激素低下性疾病、月經紊亂以及子宮內膜損傷性疾病,如卵巢早衰、圍絕經期綜合征、月經不調及IUA等。本研究就是應用E2V作為治療IUA的輔助治療藥物,觀察其治療效果。雌激素受體(estrogen receptors,ERs)是一組廣泛表達于細胞內外的蛋白質,它可以特異性的結合雌激素,使其被激活并轉移至細胞核內,作用于相應的DNA片段,發(fā)揮生物學效應。也有
5、最新研究證實ERs可以不通過與DNA結合而獨立發(fā)揮生物學效應。ERs可以分為兩種類型:核雌激素受體(屬于細胞核內受體家族)和膜雌激素受體(屬于G蛋白偶聯(lián)受體家族)。核雌激素受體又分為ER-α和ER-β,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是一種多效能細胞生長因子,它發(fā)揮生物學作用前的信息轉導主要通過Smad蛋白家族完成?;|金屬蛋白酶類(MMPs)家族是一組需要金屬元素來催化的蛋白酶,分布廣泛,可由眾多細胞以非活性狀態(tài)合成,由胞外蛋白酶裂解激
6、活后,對細胞外基質成分如膠原蛋白Ⅳ、Ⅴ發(fā)揮降解作用,減少細胞外基質的堆積。因此MMPs的生理作用與TGF-β相反,是一種分解細胞外基質的蛋白酶,可以降解已形成的纖維化組織。
目的:
本研究采用機械和感染雙重損傷法構建SD大鼠IUA動物模型,再予以不同劑量的E2V在不同時期應用于IUA大鼠模型,通過檢測血清E2濃度、觀察子宮內膜纖維化面積比、子宮內膜腺體計數、子宮內膜TGF-β1、 MMP-9及ER-α的表達等一系列變
7、化,評估雌激素對IUA的預防及治療效果,以期更進一步的指導臨床試驗及臨床應用。
方法:
1.實驗分組;
2.構建大鼠宮腔粘連模型;
3.雌激素的劑量換算;
4.實驗流程。
結果:
1.各組大鼠血清雌二醇(E2)濃度結果
(1) IUA造模前各組大鼠血清E2濃度比較
于IUA造模前剪尾采血測定每組大鼠血清E2濃度,結果顯示:比較8組大鼠血清E2濃度無
8、顯著性差異(F=0.752,P=0.643),說明造模前各組大鼠內分泌狀況相近。
(2)各組大鼠第二次采血血清E2濃度與第一次采血自身濃度比較
空白對照組和實驗對照組未予灌胃,24d后再次測定血清E2濃度與造模前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空白對照組=0.295,P實驗對照組=0.952);3個雌激素A組于造模當天開始連續(xù)灌胃E2V24d后,測定各組大鼠血清E2濃度,與造模前自身的濃度比較均顯著升高(P<0.05),各組P值
9、在P=0.002~0.000間,差異明顯;3個雌激素B組造模后第9d開始灌胃雌激素,同樣持續(xù)24d,抽血測定各組大鼠血清E2濃度,與造模前自身的濃度比較亦均顯著升高(P<0.05),各組P值在P=0.002~0.000間,差異亦明顯。
(3)各組大鼠第二次采血血清E2濃度組間分別比較
空白對照組與實驗對照組比較,血清E2濃度無顯著性差異(P=0.240);6個雌激素組分別與2個對照組比較,血清E2濃度顯著升高,均有顯
10、著性差異(P<0.05),P值均為0.000。3個雌激素A組間分別比較,隨著灌胃E2V劑量的增加,血清E2濃度亦增加,結果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中雌A組高于低雌A組,高雌A組高于中雌A組及低雌A組(P值均為0.000)。3個雌激素B組間分別比較,隨著灌胃E2V劑量的增加,血清E2濃度亦增加,結果亦有顯著性差異(P<0.05),中雌B組高于低雌B組,高雌B組高于中雌B組及低雌B組(P值均為0.000)。灌胃相同劑量E2V的各組大
11、鼠組間比較,低雌A組與低雌B組比較、中雌A組與中雌B組比較、高雌A組與高雌B組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值分別為P=0.656、P=0.189、P=0.721。
(4)各組大鼠血清E2檢測結果總結
灌胃E2V后各組大鼠血清E2濃度的結果比較顯示,各組大鼠血清E2濃度與雌激素灌胃劑量呈正相關關系。
2.各組大鼠子宮內膜纖維化面積比結果;
3.各組大鼠子宮內膜腺體計數結果;
4.各組大鼠子宮內膜
12、TGF-β1表達結果;
5.各組大鼠子宮內膜MMP9表達結果;
6.各組大鼠子宮內膜ER-α表達結果。
結論:
1.3個雌激素A組經E2治療后纖維化面積比較實驗對照組降低,腺體計數相對增多,考慮是否與在宮腔創(chuàng)傷初期IUA尚未完全形成時就開始服用雌激素,對大鼠IUA具有一定的預防作用有關;3個雌激素B組纖維化面積和腺體計數均無明顯改善,可能與宮腔創(chuàng)傷后期、粘連程度加重、應用雌激素的時間拖后,治療效果
13、欠佳有關,考慮在這個階段不能單一應用雌激素治療IUA,如能結合TCRA、宮內隔膜、干細胞等綜合性治療應該會增加療效。
2.雌激素組中,中、高劑量組的TGF-β1表達水平較低劑量組降低,MMP9表達水平則升高,而中、高組間比較無差異,說明TCRA術后應用中劑量雌激素是最低的有效劑量。
3.中、高劑量雌激素組的ER-α表達水平較低劑量雌激素組高,說明雌激素可以誘導ER-α的合成,而中、高劑量組間無差異,說明ER-α的合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經宮腔鏡宮腔粘連分離術后戊酸雌二醇應用療效分析.pdf
- 雌二醇對宮腔粘連患者子宮內膜基質細胞MMP-9表達的影響.pdf
- 戊酸雌二醇對宮腔粘連患者子宮內膜VEGF及整合素ανβ3表達的影響.pdf
- 雌激素劑量與宮腔粘連預后及宮內膜TGF-β1表達的研究.pdf
- HA在預防肌腱粘連中的作用.pdf
- 宮腔粘連患者子宮內膜TGF-β1、β-catenin的表達及雌激素與生長激素治療的比較.pdf
- 全反式維甲酸對哮喘大鼠MMP-9-TIMP-1平衡及TGF-β1的作用.pdf
- 從TGF-β1、Smad3角度探討補腎化瘀方治療宮腔粘連術后的機制研究.pdf
- PDGF、TGF-β、TIMP-1在宮腔粘連患者子宮內膜組織及血清中的表達和意義.pdf
- 脂肪間充質干細胞治療大鼠宮腔粘連的療效評價及機制探討.pdf
- TGF-β1、Smad3和β-catenin與宮腔粘連相關性研究.pdf
- ER-α-β、COX-2及TGF-β1在乳腺癌發(fā)生發(fā)展中的表達及意義.pdf
- 雌激素受體及基質金屬蛋白酶-9在宮腔粘連中的表達意義.pdf
- 宮腔粘連治療
- PAI-1、TAFI在盆腔粘連中的表達及作用.pdf
- TGF-β1-Smad通路在腸粘連形成中的作用.pdf
- 宮腔粘連分離術后再粘連的預防的臨床研究.pdf
- TGF-β1在大鼠周圍神經損傷后再生的作用及對bFGF表達調節(jié)的研究.pdf
- 鹽酸多西環(huán)素對哮喘大鼠MMP-9-TIMP-1平衡及TGF-β1的影響.pdf
- 宮腔鏡治療宮腔粘連的臨床觀察.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