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劑量山莨菪堿對缺血-再灌注損傷心肌的保護效應及線粒體ATP敏感性鉀通道介導機制的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7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前,冠心病仍是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其中一種重要的臨床類型,具有高致殘率、高死亡率的臨床特點。迅速開通梗死相關動脈(infarction related artery,IRA),恢復心肌的有效再灌注是治療AMI的基本原則。如今,溶栓治療或直接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2、 PCI)已成為 ST段抬高心肌梗死(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的重要治療策略。然而,缺血心肌在恢復血液灌注后,引起超微結構、功能、代謝及電生理方面發(fā)生進一步損傷,這種在缺血損傷的基礎上再次引起的損傷稱為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損傷。雖然介入治療技術和治療藥物已取得了快速發(fā)展,但仍無確切有效的方法預防和治療心肌的I/

3、R損傷,因此在恢復心肌有效再灌注的同時避免和減輕I/R損傷仍是當今研究的熱點。
  山莨菪堿(anisodamine,Ani)是從茄科植物唐古特山莨菪中提取的一種顛茄生物堿。Ani在傳統(tǒng)藥理學分類中為毒蕈堿型(M)膽堿受體拮抗劑,但其周圍神經(jīng)系統(tǒng)毒性低于阿托品,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毒性低于東莨菪堿,且對心肌及冠脈微循環(huán)有著多種藥理學上的有益作用,在提高心率的同時可升高冠脈內平均灌注壓,改善冠脈前向血流,增加心肌組織灌注,安全性高,價格低廉

4、。近幾十年的研究證明,Ani還具有多種非膽堿受體拮抗劑的藥理作用,包括調節(jié)微血管張力,增加細胞膜脂質流動性和血細胞的變形能力,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抗氧化和清除過氧化物,抑制細胞凋亡和胞內鈣超載等,均與Ani的心血管保護效應有關。而且我中心既往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冠脈內注射500μg、1000μg、1500μg或3000μg Ani均可改善STEMI直接PCI患者的心肌再灌注水平,預防和改善無復流現(xiàn)象。然而,冠脈內應用不同劑量的Ani是

5、否具有不同的心肌保護效應以及是否存在量效關系尚不確定。進一步研究表明,Ani還可減輕心臟驟停復蘇模型大鼠心肌線粒體結構和功能的損傷程度,但具體機制尚未闡明。
  本研究以前期臨床和基礎研究為基礎,觀察冠脈內預防性應用不同劑量的Ani對I/R損傷心肌的保護作用及可能存在的量效關系,并進一步探討線粒體 ATP敏感性鉀通道(mitochondrial ATP-sensitive K+channel, mitoKATP)介導的線粒體保護機

6、制。本研究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對STEMI直接PCI患者冠脈開通前預防性冠脈內注射不同劑量的Ani,觀察和比較不同劑量Ani對心肌再灌注指標和心功能參數(shù)的影響,并分析是否存在量效關系。第二部分,從大鼠離體心臟水平出發(fā),排除神經(jīng)體液因素的干擾,觀察Ani對I/R損傷心肌的保護作用是否與mitoKATP有關。第三部分,應用乳鼠心肌細胞探討 mitoKATP介導 Ani抗心肌細胞缺氧/復氧(hypoxia/reoxygenation,H/

7、R)損傷的具體機制。
  第一部分冠脈內預防性應用不同劑量山莨菪堿對 ST段抬高心肌梗死直接PCI術后心肌再灌注的保護效應
  目的:探討冠脈內預防性應用不同劑量的Ani對STEMI患者直接PCI術后心肌再灌注水平的保護效應以及可能存在的量效關系。
  方法:入選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河北醫(yī)科大學第二醫(yī)院心血管內科收住的行直接PCI的STEMI患者。將符合入選標準的患者隨機分為A(對照組)、B(1000μg A

8、ni)、C(2000μg Ani)、D(4000μg Ani)四組。當導引導絲通過 IRA病變或球囊擴張后(支架植入前),且心肌梗死溶栓試驗(TIMI)血流>0級,立即經(jīng)指引導管給予冠脈內注射相應藥物。A組患者冠脈內注射生理鹽水4 ml;B、C、D組患者冠脈內分別注射1000μg、2000μg和4000μg Ani,且分別預先溶于4 ml等量的生理鹽水中。對所有患者經(jīng)前臂(橈/尺)動脈入經(jīng)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及直接PCI治療。由兩名或以上

9、對患者病情及研究方案均不知情的介入心臟病醫(yī)生對冠脈造影及介入治療參數(shù)進行判定與分析,包括初始及支架植入后的TIMI血流分級、TIMI心肌灌注分級(TMPG)、校正的TIMI幀數(shù)計數(shù)(cTFC)、TMPG及cTFC的變化幅度等指標。評估血栓負荷積分,并根據(jù)患者臨床和造影特點決定是否冠脈內給予替羅非班。經(jīng)指引導管進行有創(chuàng)血流動力學監(jiān)測,記錄給藥前、給藥后5分鐘及10分鐘時的心率、冠脈收縮壓(SBP)、舒張壓(DBP)及平均動脈壓(MBP),

10、觀察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發(fā)生情況。記錄患者急診入院及術后90 min時的心電圖(ECG),計算完全ST段回落(STR)比例。急診入院后即刻及PCI術后每隔6 h測定心肌損傷標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鈣蛋白I(cTnI)的水平,記錄二者的峰值。測定患者入院后基線及PCI術后24 h和72 h的高敏C反應蛋白(hs-CRP)水平?;颊呷朐簳r、直接PCI術后1周及3個月隨訪時行超聲心動圖檢查,評估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研究的

11、主要終點為直接PCI術后TMPG和cTFC的聯(lián)合終點。次要終點為患者住院期間及3個月隨訪時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
  結果:本研究最終納入140例患者,其中A組36例,B組35例,C組35例,D組34例。四組患者的基線資料、發(fā)病至球囊擴張和入院至球囊擴張的平均時間以及冠狀動脈造影參數(shù)等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而 C和 D組患者的完全 STR比例明顯高于 A組( P=0.032 and P=0.019, respectivel

12、y)。隨著Ani劑量的增加,B、C、D三組完全STR比例也隨之增加(71.43%,77.14%and79.41%),但三組間比較尚未達到統(tǒng)計學差異(all P>0.05)。
  四組患者的初始TIMI血流3級比例和初始cTFC幀數(shù)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與A組相比,B、C、D三組患者術后TIMI血流3級的比例均有增加的趨勢,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62)。B、C和D組術后TMPG3級的比例和TMPG增加幅度均較A組明顯增加(all

13、P<0.05)。B、C和D組的術后cTFC幀數(shù)均較A組明顯減少(all P<0.01),且B、C、D各組的cTFC幀數(shù)下降幅度均明顯高于A組(B vs. A:P<0.05;C vs. A:P<0.05;D vs. A:P<0.01)。隨著Ani劑量的增加,B、C、D各組術后cTFC幀數(shù)隨之減少(22.7±6.17,21.82±6.88 and21.30±5.49),術后cTFC下降幅度隨之增加(12.58±8.61,13.14±8.19

14、 and14.19±7.83),但三組間比較尚未達到統(tǒng)計學差異。
  四組患者注射藥物之前的冠脈SBP、DBP、MBP及心率(即基線值)均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用藥后5min時,B組的SBP、DBP、和MBP較基線值有升高趨勢,但差異尚未達到統(tǒng)計學意義,而B組的心率及C、D組的SBP、DBP、MBP和心率均較基線值明顯增高(all P<0.01),且D組的SBP及B、C、D三組的DBP、MBP和心率均明顯高于A組(all P<0.05)

15、。隨著Ani劑量的增加,用藥5min時B、C、D三組SBP、DBP、MBP和心率的水平也隨之增加,除了D組的心率明顯快于B、C組(both P<0.001)之外,三組之間其他指標差異尚未達到統(tǒng)計學意義。用藥后10min時,B、C、D三組的SBP、DBP、MBP均逐漸下降至接近基線水平,C、D組的心率下降緩慢仍明顯快于基線值,且D組心率仍快于A、C組(P<0.001 and P<0.01, respectively)。
  關于PC

16、I術中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顯示A組和B組分別有4例(11.11%)和1例(2.86%)患者發(fā)生了低血壓,C組和D組均未出現(xiàn)且與A組相比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both P<0.05)。A組有3例(8.33%)患者發(fā)生了癥狀性心動過緩,B、C和D組均未出現(xiàn)(B or C or D vs. A:all P<0.05)。A組和B組分別有5例(13.89%)和2例(5.71%)患者發(fā)生了快速性再灌注性心律失常,C組和D組均未出現(xiàn)(C or D vs. A:

17、both P<0.05)。冠脈內注射三種劑量的Ani后10分鐘時均未出現(xiàn)嚴重的竇性心動過速(定義為心率超過130次/min,或心率增加40次/min以上)。
  與A組相比,B、C和D組的CK-MB和cTnI峰值明顯降低(CK-MB:B or C vs. A:both P<0.05;D vs. A:P<0.01;cTnI:all P<0.05)。四組患者入院時的基線hs-CRP水平無統(tǒng)計學差異,而B、C和D組患者PCI術后24h和

18、72h的hs-CRP水平均較A組明顯下降(24h:B vs. A P<0.01, C or D vs. A:P<0.001;72h:all P<0.05)。隨著Ani劑量的增加,B、C、D三組的CK-MB和cTnI峰值以及術后24h和72h的hs-CRP水平隨之下降,但三組間比較均尚未達到統(tǒng)計學差異。
  PCI術后1周時,C和D組患者的LVEF明顯高于A組(both P<0.05),且出院后3個月隨訪時,B、C和D三組患者的LV

19、EF均較A組明顯增加(both P<0.05)。隨著Ani劑量的增加,B、C、D三組術后1周和3個月隨訪時的LVEF隨之增加,但三組間比較均尚未達到統(tǒng)計學差異。住院期間及3個月隨訪時,D組患者的總MACEs發(fā)生率明顯低于A組(P=0.025 and P=0.012, respectively),且隨著Ani劑量的增加,B、C、D三組住院期間及3個月隨訪時的總MACEs發(fā)生率隨之下降,但三組間比較也尚未達到統(tǒng)計學差異。Kaplan-Mei

20、er生存曲線分析顯示,B、C和D組患者的無MACEs生存率均高于A組(P=0.019)。
  結論:STEMI患者直接PCI術中冠脈內預防性應用三種劑量(1000μg、2000μg、4000μg)的Ani均可不同程度地改善心肌再灌注水平,減少心肌損傷和心肌梗死面積以及炎癥反應,同時保護左心室功能,改善患者預后,并表現(xiàn)出劑量依賴性趨勢,且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第二部分山莨菪堿對離體大鼠心臟缺血/再灌注損傷心肌的保護作用及其線

21、粒體保護機制
  目的:觀察離體大鼠心臟再灌注早期給予Ani對I/R損傷心肌的保護效應,并初步探討線粒體 KATP敏感性鉀通道(mitoKATP)是否參與了該保護作用。
  方法:采用Langendorff離體心臟灌流裝置灌流大鼠離體心臟,并建立離體心臟I/R損傷模型。第一步,將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的離體心臟隨機分為6個藥物濃度組:Control、I/R、I/R+Ani0.03mM、I/R+Ani

22、0.10mM、I/R+Ani0.30mM與I/R+Ani1.00mM組,以確定Ani的最佳保護用藥濃度。藥物的灌流時間初步采用30min。通過BIOPAC16道生理信號采集分析系統(tǒng)監(jiān)測各組血流動力學指標,包括心率(HR)、左心室收縮壓(LVSP)峰值、左心室舒張末壓(LVEDP)、左心室發(fā)展壓(LVDP=LVSP-LVEDP)、左心室壓力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與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以及冠脈流量(CF)。2,3,5

23、-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法測定心肌梗死面積,酶聯(lián)免疫吸附測定(ELISA)試劑盒檢測冠脈流出液中心肌肌鈣蛋白 I(cTnI)水平。第二步,用此最佳保護用藥濃度的Ani臺式液分別灌流不同的時間,即分為6個時間組:Control、I/R、I/R+Ani15min、I/R+Ani30min、I/R+Ani45min與I/R+Ani60min組。檢測冠脈流出液中 cTnI水平,以確定最佳保護用藥時間。第三步,觀察mitoKATP阻斷劑5

24、-羥基癸酸(5-HD)對Ani保護I/R損傷離體心臟的影響,將離體心臟隨機分配至5個實驗組:Control、I/R、I/R+Ani、I/R+Ani+5-HD與I/R+5-HD組。監(jiān)測各組血流動力學指標,觀察各種室性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出現(xiàn)的次數(shù)及持續(xù)時間并進行再灌注性心律失常評分,測定心肌梗死面積和冠脈流出液中 cTnI水平,比色法測定心肌組織中 ATP和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透射電鏡觀察心肌及線粒體的超

25、微結構改變。
  結果:第一步的6個實驗組最終共使用30個離體心臟,每組5個。該6組的離體心臟在穩(wěn)定期的各項血流動力學指標均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與Control組相比,I/R組各項心功能指標均有明顯下降(all P<0.05)。當Ani的濃度為0.30mM時,各項指標改善效果最明顯,表現(xiàn)在再灌注后15、30、45、60min的LVDP、dp/dtmax、-dp/dtmax及CF較I/R組均明顯升高(all P<0.05),而Ani對H

26、R的影響無統(tǒng)計學意義。與I/R組相比,I/R+0.30mM Ani組心肌梗死面積的減少程度最明顯(P<0.001),且cTnI釋放水平受到的抑制效果最強(P<0.001)。故Ani的最佳保護用藥濃度為0.30mM,后續(xù)實驗采用此濃度。第二步的6個實驗組最終共使用24個離體心臟,每組4個。用含0.30mM Ani的臺式液灌流心臟30min,與I/R組相比, cTnI含量降低程度最明顯(P<0.001)。故 Ani的最佳保護用藥時間為30m

27、in,后續(xù)實驗采用該時間。
  第三步的5個實驗組最終使用40個離體心臟,每組8個。該5組離體心臟的各項血流動力學指標基線值均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與I/R組相比, I/R+Ani組的各項血流動力學指標明顯改善,即提高了LVDP、dp/dtmax、-dp/dtmax及CF(all P<0.05),對HR無明顯影響。I/R+Ani+5-HD組在再灌注的各時間點上除 HR以外的各項指標均明顯下降(all P<0.05)。與I/R組相比,單獨

28、灌流5-HD對再灌注后的血流動力學指標無明顯影響。I/R+Ani組的心肌梗死面積和cTnI釋放量均較I/R組明顯減少(P<0.001 and P<0.01,respectively),而 I/R+Ani+5-HD組二者數(shù)值均較 I/R+Ani組明顯升高(P<0.001 and P<0.01,respectively)。與I/R組相比,僅灌流5-HD對心肌梗死面積和cTnI釋放量無明顯影響。
  與I/R組相比,I/R+Ani組各種

29、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期前收縮(PVC)、室性心動過速(VT)和心室顫動(VF)的發(fā)生次數(shù)以及 VT和VF的持續(xù)時間顯著減少(P<0.05)。與I/R+Ani組相比,I/R+Ani+5-HD組的PVC和VT發(fā)生次數(shù)及VT持續(xù)時間有所增加(P<0.05)。I/R+Ani組的再灌注性心律失常評分較I/R組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同時應用Ani和5-HD部分拮抗了Ani的這種改善作用。單獨灌流5-HD對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發(fā)生沒有影響。
  

30、I/R組的ATP含量和SOD活性明顯低于Control組,而MDA水平明顯升高(all P<0.001)。I/R+Ani組的ATP含量和SOD活性較I/R組明顯升高,MDA水平顯著降低(P<0.01,P<0.001 and P<0.01,respectively)。同時灌流Ani和5-HD在一定程度上削減了Ani的保護作用,使ATP含量和SOD活性降低(both P<0.05),MDA的水平增加(P<0.001)。
  用透射電鏡

31、觀察心肌組織的超微結構,顯示I/R組的心肌及線粒體結構損傷明顯,肌節(jié)消失,肌原纖維斷裂、溶解消失,核質高度腫脹,大部分線粒體嵴斷裂溶解、線粒體膜破裂。I/R+Ani組較I/R組損傷明顯減輕,肌原纖維排列較整齊,核質無明顯腫脹,線粒體嵴膜無溶解。而I/R+Ani+5-HD組的損傷程度重于 I/R+Ani組,肌原纖維間有腫脹,核質輕度腫脹,線粒體嵴膜部分融合。I/R+5-HD組與I/R組的損傷程度相似。
  結論:
  1應用A

32、ni可明顯改善I/R損傷離體大鼠心臟的血流動力學指標,減少室性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發(fā)生。
  2 Ani可明顯改善I/R損傷心肌的能量代謝,減少心肌梗死面積和氧化應激反應,減輕心肌及線粒體超微結構損傷。
  3 mitoKATP阻斷劑5-HD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Ani的以上保護效應,表明山莨菪堿減輕心肌I/R損傷可能與mitoKATP的開放有關。
  第三部分山莨菪堿通過線粒體ATP敏感性鉀通道對乳鼠缺氧/復氧損傷心肌細胞

33、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探討
  目的:觀察復氧早期給予山莨菪堿對乳鼠心肌細胞 H/R損傷及線粒體功能的保護作用,并探討mitoKATP參與的具體機制。
  方法:使用出生1~3天的健康SD大鼠乳鼠,進行乳鼠心肌細胞的分離和原代培養(yǎng)。分離的乳鼠心肌細胞正常培養(yǎng)72h后交織成網(wǎng)狀,出現(xiàn)同步性搏動。采用橫紋肌肌動蛋白(α-sarcomeric actin)免疫細胞化學法對分離的乳鼠心肌細胞進行純度鑒定,純度達99%以上。通過無血清無糖

34、缺氧培養(yǎng)3h,之后完全培養(yǎng)基正常培養(yǎng)12h,建立心肌細胞 H/R模型。第一步,將生長至72h的乳鼠心肌細胞隨機分配至7個藥物濃度組:Control、H/R、H/R+Ani10-8mM、H/R+Ani10-7mM、H/R+Ani10-6mM、H/R+Ani10-5mM和H/R+Ani10-4mM組。噻唑藍(MTT)染色測定心肌細胞的活性,以確定Ani的最佳保護用藥濃度。第二步,觀察mitoKATP阻斷劑5-HD對Ani保護乳鼠心肌細胞H/

35、R損傷的影響。將心肌細胞隨機分配至5個實驗組:Control、H/R、H/R+Ani、H/R+Ani+5-HD及 H/R+5-HD組。各實驗組處理結束后, MTT法檢測細胞活性,ELISA試劑盒檢測細胞培養(yǎng)液中cTnI釋放量,比色法檢測細胞中ATP和MDA的含量以及SOD和線粒體呼吸鏈復合物V的活性,并用BCA(bicinchonininc acid,二辛可寧酸)法分別測定心肌細胞總蛋白及線粒體蛋白濃度。應用鈣離子熒光探針Fluo-3/

36、AM孵育心肌細胞,用熒光顯微鏡觀察熒光強度的變化以測定胞漿內鈣離子濃度,同理,用鈣離子熒光探針 Rhod-2/AM測定線粒體內鈣離子濃度,熒光探針JC-1檢測線粒體膜電位的變化。
  結果:通過MTT法檢測7個藥物濃度組各組的OD值,結果顯示, H/R組的細胞活性較 Control組明顯下降(P<0.001);與 H/R組和其他Ani濃度組相比,當Ani的濃度為10-6mM時,心肌細胞的OD值最大,即細胞活性最好,故10-6mM為

37、Ani的最佳保護用藥濃度,后續(xù)實驗采用此濃度。
  應用5-HD后, MTT檢測結果顯示,與 H/R+Ani組相比, H/R+Ani+5-HD組的心肌細胞活性顯著降低(P<0.01),而單獨應用5-HD對H/R心肌細胞的活性沒有影響。H/R組的cTnI釋放水平顯著高于Control組(P<0.01),而H/R+Ani組的cTnI水平較H/R組明顯降低(P<0.01)。與 H/R+Ani組相比,同時加入 Ani和5-HD可抑制 cT

38、nI水平的降低(P<0.05)。單獨應用5-HD對H/R損傷后cTnI的釋放水平無影響。
  H/R組的心肌細胞內ATP含量較Control組顯著減少(P<0.001),與 H/R組相比, H/R+Ani組的 ATP含量顯著增加( P<0.001),而H/R+Ani+5-HD組ATP含量明顯低于H/R+Ani組(P<0.01)。H/R+5-HD組的ATP含量與H/R+Ani組相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與Control組相比,H/R組心肌細

39、胞內的線粒體呼吸鏈復合物 V活性明顯降低( P<0.001)。H/R+Ani組該復合物的活性明顯高于 H/R組(P<0.05),而在應用 Ani的同時加入5-HD可使其活性明顯降低(P<0.05),單獨應用5-HD對該復合物的活性無影響。
  H/R組心肌細胞內的 MDA含量明顯高于 Control組(P<0.001)。H/R+Ani組的MDA含量較H/R組明顯減少(P<0.01),而H/R+Ani+5-HD組的MDA含量顯著高于

40、H/R+Ani組(P<0.05)。單獨應用5-HD對心肌細胞內MDA的含量無影響。H/R組心肌細胞SOD的活性較Control組明顯下降(P<0.001),H/R+Ani組的SOD活性較H/R組明顯增加(P<0.001),而H/R+Ani+5-HD組的SOD活性明顯低于H/R+Ani組(P<0.001)。單獨應用5-HD對心肌細胞內SOD的活性無影響。
  用熒光顯微鏡觀察到H/R組Fluo-3/AM標記的綠色熒光強度明顯強于Co

41、ntrol組(P<0.001)。與H/R組相比,H/R+Ani組的熒光強度明顯減弱(P<0.01)。而在給予心肌細胞Ani的同時加入5-HD,可使細胞內的相對熒光強度值明顯高于 H/R+Ani組(P<0.05)。對心肌細胞單獨給予5-HD處理不影響胞內鈣離子的濃度。
  H/R組 Rhod-2/AM標記的紅色熒光強度明顯強于 Control組(P<0.001),H/R+Ani組的熒光強度較H/R組明顯減弱(P<0.05),而H/R

42、+Ani+5-HD組的熒光強度明顯高于H/R+Ani組(P<0.05)。對心肌細胞單獨給予5-HD處理并不影響線粒體內鈣濃度。
  應用熒光探針JC-1標記心肌細胞,JC-1聚合物和JC-1單體的熒光強度分別對應高、低水平的線粒體膜電位。與Control組相比,H/R組JC-1聚合物的相對熒光強度值顯著降低(P<0.001),而JC-1單體的相對熒光強度值明顯增加(P<0.01)。H/R+Ani組JC-1聚合物的相對熒光強度值較H

43、/R組明顯增加(P<0.01),而JC-1單體的相對熒光強度值較H/R組明顯減少(P<0.01)。H/R+Ani+5-HD組 JC-1聚合物的相對熒光強度值低于H/R+Ani組(P<0.05),而JC-1單體的相對熒光強度值高于H/R+Ani組(P<0.05)。單獨給予心肌細胞5-HD處理對H/R損傷后的心肌細胞線粒體膜電位變化沒有影響。
  結論:
  1乳鼠心肌細胞復氧早期給予Ani干預可明顯增強細胞活性,減輕心肌細胞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