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 實驗性犬頸總動脈側壁動脈瘤模型的建立
目的 建立一種穩(wěn)定的寬頸囊狀側壁動脈瘤模型,為顱內專用帶膜支架臨床試驗前期的動物試驗做準備。
方法 運用顯微外科端側吻合技術將犬的頸外靜脈(EJV)囊吻合到犬頸總動脈(CCA)側壁,建立寬頸囊狀側壁動脈瘤模型,DSA檢查模型動脈瘤的情況,并進一步開展帶膜支架試驗。
結果 20只雜種家犬術后全部健康存活,建立犬頸總動脈側壁寬頸動脈瘤模型40個,手術成功
2、率100%(40/40)。所有模型動脈瘤均經DSA檢查證實,并進行了帶膜支架試驗。
結論 以頸總動脈作為動脈瘤模型的載瘤動脈,采用顯微外科技術將一側頸外靜脈囊與雙側頸總動脈端側吻合建立犬頸部囊狀側壁動脈瘤模型,無論從實驗動物的選擇、模型的建立技術、手術成功率等方面考慮,都是令人滿意的,是進行相關的血管內治療材料特別是帶膜支架的試驗研究的適用模型。
關鍵詞:動脈瘤;動物模型;頸總動脈;顯微外科
第
3、二章 顱內專用帶膜支架治療實驗性犬頸總動脈瘤
目的 探討國產顱內專用球囊擴張式Willis帶膜支架系統(tǒng)治療犬頸總動脈瘤模型的有效性、安全性,為進一步臨床試驗提供依據。
方法 10條健康雜種犬應用顯微外科技術成功建立囊狀側壁動脈瘤模型20個,其中12個動脈瘤模型用ePTFE(Expand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Willis帶膜支架覆蓋瘤頸進行治療,6個動脈瘤模型用裸支架覆蓋瘤頸治療
4、作為對照,2個不予介入處理作為空白對照。采用血管內介入技術在實驗犬頸總動脈內跨越動脈瘤頸植入12枚帶膜支架和6枚裸支架,術后帶膜支架組、裸支架組及空白對照組均給予抗血小板聚集治療。支架置入術后1、3、6個月分別進行隨訪,不同隨訪時間結束后,進行組織病理學檢查。
結果 帶膜支架植入后即刻造影,接受治療的動脈瘤不再顯影,直至6個月的隨訪中動脈瘤腔未見顯影,載瘤動脈無明顯狹窄。2枚動脈瘤出現(xiàn)局部ePTFE膜凹陷,表現(xiàn)為局部的血管
5、擴張樣改變。裸支架植入后即刻,接受治療的動脈瘤仍然顯影,直至6個月的隨訪中動脈瘤及載瘤動脈均暢通,瘤內部分血栓形成。未予介入處理的空白對照組,在隨訪中動脈瘤腔及載瘤動脈均顯影良好。組織學觀察表明,光鏡下所有帶膜支架治療的動脈瘤腔內均見血栓及纖維組織填充,支架表面被新生的內膜所覆蓋;掃描電鏡發(fā)現(xiàn)帶膜支架置入后1個月內皮化已經開始,3個月時基本完成內皮化。
結論 帶膜支架可使動脈瘤腔與正常血循環(huán)隔絕,并能保持載瘤動脈通暢,是一
6、種簡單、安全、有效的治療囊狀動脈瘤的方法。帶膜支架具有較好的機械支撐力、較好的順應性、理化穩(wěn)定性、及生物相容性,可能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前景。但部分動脈瘤頸部ePTFE膜凹陷,表現(xiàn)為局部的血管擴張樣改變,在形態(tài)上有一定缺陷,在制作工藝上有待改進。
關鍵詞:頸總動脈;動脈瘤模型;帶膜支架;可膨脹聚四氟乙烯;
第三章 自制內皮化肝素化聚氨酯帶膜支架治療犬頸總動脈瘤模型
目的 建立自制內皮化肝素化聚氨酯
7、帶膜支架的制作方法,并在實驗性犬頸總動脈瘤模型上初步檢驗其治療動脈瘤的可行性及其效果。
方法 1.建立實驗性犬頸總動脈瘤模型,同時取犬頸外靜脈分離培養(yǎng)出血管內皮細胞,并進行體外鑒定。2.建立肝素化聚氨酯帶膜支架。3.將血管內皮細胞貼附于肝素化聚氨酯帶膜支架內表面,形成內皮化肝素化聚氨酯帶膜支架。4.將內皮化肝素化聚氨酯帶膜支架壓握于球囊導管之上,采用神經介入技術將支架植入模型動脈瘤的瘤頸處,以未經內皮化肝素化改性的普通聚氨
8、酯帶膜支架作為對照。5.術后1、3、6個月采用CTA或DSA隨訪影像學結果,并行組織病理學觀察,評價內皮化肝素化聚氨酯帶膜支架的治療效果。
結果 成功建立內皮化肝素化聚氨酯帶膜支架,對4枚模型動脈瘤植入內皮化肝素化聚氨酯帶膜支架進行治療,2枚模型動脈瘤植入未經內皮化肝素化改性的聚氨酯帶膜支架作為對照。隨訪證實治療組動脈瘤完全消除,無內漏,無再通,內皮細胞覆蓋完整,無明顯血管狹窄,而2枚對照動脈瘤,1月及3月隨訪時即發(fā)現(xiàn)載瘤
9、動脈閉塞。
結論 犬血管內皮細胞可牢固貼附于肝素化的聚氨酯帶膜支架表面,形成具有一定抗血流沖刷能力的內皮化肝素化聚氨酯帶膜支架,對實驗犬頸總動脈瘤模型治療效果可靠,在保留載瘤動脈的通暢性方面明顯優(yōu)于未經內皮化肝素化改性的聚氨酯帶膜支架。
關鍵詞:內皮化;肝素化;聚氨酯;帶膜支架;動脈瘤
第四章 顱內專用帶膜支架在復雜性腦動脈瘤治療中的應用
目的 評價顱內專用Willis帶膜支架系統(tǒng)
10、對于顱內復雜性動脈瘤的治療效果。
方法 于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間共采用國產顱內專用血管內帶膜支架(Willis顱內帶膜支架系統(tǒng),Microport公司,中國上海)治療7例顱內復雜性動脈瘤,其中頸內動脈海綿竇段復雜動脈瘤3例,頸內動脈眼動脈段復雜動脈瘤1例,頸內動脈后交通段復雜性復發(fā)動脈瘤1例,椎動脈小腦后下動脈下段動脈瘤2例。男性6例,女性1例;年齡37~56歲,平均47.29歲。本組動脈瘤均難以用可脫性彈簧圈
11、行動脈瘤囊內栓塞治愈,也難以直接開顱手術夾閉,為難治性復雜性顱內動脈瘤。術后采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療、臨床隨訪及腦血管造影隨訪。
結果 所有7例患者共釋放9枚帶膜支架,其中8枚成功釋放于載瘤動脈。6例患者達到消除動脈瘤并保持載瘤動脈通暢目的,臨床效果滿意;1例椎動脈瘤患者,植入2枚帶膜支架后仍有少量內漏;1例頸動脈瘤患者在帶膜支架輸送過程中發(fā)生支架脫落事件,第二枚支架植入成功。1例術中發(fā)生顱內遠端血管破裂出血,經開顱手術清除血
12、腫治愈。無其他手術相關并發(fā)癥。7例患者術后5~12個月全部獲得腦血管造影隨訪,顯示動脈瘤無再通,載瘤動脈通暢、無狹窄。
結論 顱內專用帶膜支架對于部分顱內復雜性動脈瘤是有效的治療工具,但在制作工藝和材料研制方面仍有待發(fā)展和進步,從而使顱內專用帶膜支架真正適用于腦血管系統(tǒng)。
[關鍵詞]帶膜支架;顱內動脈瘤;血管內治療;
第五章 顱內專用帶膜支架在頸內動脈海綿竇瘺治療中的應用
目的 評
13、價Willis顱內專用帶膜支架系統(tǒng)對于頸內動脈海綿竇瘺的治療效果方法于2006年11月至2007年6月間共采用國產血管內帶膜支架(Willis顱內專用帶膜支架系統(tǒng),Microport公司,中國上海)治療7例頸內動脈海綿竇瘺,男性5例,女性2例,年齡33~68歲,平均47.29歲。其中6例為車禍外傷導致的外傷性頸動脈海綿竇瘺,表現(xiàn)為突眼、球結膜充血水腫、眼球運動障礙和顱內雜音;1例無外傷史,頭痛進行性加重1年,表現(xiàn)為頭痛和顱內雜音。將支架
14、植入頸內動脈瘺口處封閉瘺口,術后采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療、臨床隨訪及腦血管造影隨訪。結果7例患者帶膜支架全部成功釋放于頸內動脈內瘺口處,其中4例達到瘺口完全消除并保持頸內動脈通暢,臨床效果滿意;1例自發(fā)性CCF少量內漏,臨床癥狀有改善;兩例支架釋放后回撤球囊時發(fā)生支架移位,瘺口重新開放,改用可脫性球囊栓塞治療。無其它手術相關并發(fā)癥。4例患者術后4~8個月獲得腦血管造影隨訪,顯示瘺口未再通,頸內動脈通暢;其余患者未獲影像學隨訪,臨床隨訪癥狀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血管內支架治療顱內動脈瘤的實驗及臨床研究.pdf
- 腦動脈瘤、動靜脈畸形血管內栓塞治療研究.pdf
- 血管內支架治療顱內復雜動脈瘤的臨床研究.pdf
- 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在顱內動脈瘤和動靜脈畸形中表達的研究.pdf
- 新型血管內支架治療顱內動脈瘤的動物實驗研究.pdf
- 血管內栓塞治療顱內動脈瘤臨床評價.pdf
- 顱內動脈瘤的血管內治療.pdf
- 硬腦膜動靜脈瘺的血管內治療.pdf
- 支架在血管內治療顱內動脈瘤中的應用.pdf
- 顱內動脈瘤血管內治療的臨床應用研究.pdf
- 硬腦膜動靜脈瘺血管內治療臨床應用研究.pdf
- 硬腦膜動靜脈瘺病因及血管內治療的臨床研究.pdf
- 血管內栓塞治療顱內動脈瘤的臨床資料分析.pdf
- 硬腦膜動靜脈瘺的血管內栓塞治療.pdf
- 動靜脈內瘺的臨床應用
- 顱內動脈瘤血管內治療術后的相關臨床隨訪研究.pdf
- 血管內栓塞治療顱內后循環(huán)動脈瘤的臨床研究.pdf
- 硬脊膜動靜脈瘺論文神經內鏡輔助手術治療硬脊膜動靜脈瘺
- 顱內動脈瘤手術夾閉和血管內介入治療的對比研究.pdf
- 下肢人工血管動靜脈內瘺在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中的臨床應用.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