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以儒家思想為切入點,考察審美化意象牛成過程中儒家的影響作用,是對劉勰《文心雕龍》中提出的“審美意象”概念形成之前脈絡的梳理,突破以往僅從道家和玄學思想闡釋審美化“意象”形成方式,嘗試著用儒家的思維方式和文化結構去闡釋“意象”符號取向的過程。 “意象”是中國古典美學體系中一個重要概念,它運用“象”的思維方式,對宇宙萬物觀照與牛命本原之氣融會貫通,達到豐觀情感和客觀物象的有機統(tǒng)一。同時“意象”也是一個符號概念,為中國古典美學提供
2、了一套審美體驗的符號象征思維方式。 “意象”是以《周易》當中的“象”為起點,開拓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重“象”的思維方式?!跋蟆笔紫仁且环N客觀存在物,是“仰觀俯察”的結果,因此具有雙重意義;其次,“象”還指“卦象”,這是從宇宙萬物中抽離的本質而沉淀成約定俗成的共性符號,形成了一套完備的象征符號,將抽象經驗呈現為具體形象。同時提出了“觀物取象”和“立象以盡意”兩個重要論點?!吨芤住分械摹跋蟆笔侨藢ψ匀缓蜕鐣跋蟆钡奶釤挘呀洺搅?/p>
3、本來的意義,具有了倫理道德象征的意味,“象”由自然、社會領域延伸到倫理道德領域,具有了形而上的道德指向意義,這就為儒家象征性思維的形成提供了理論基礎。 儒家先哲繼承了《周易》“以象表意”的觀點,結合儒家思想,提出了“比德”說。“比德”說始自孔子,經過孟子闡發(fā),最終成說于荀子,后來又經過董仲舒的發(fā)揮,成為儒家的象征文藝觀。儒家利用自然物和主體的倫理情感的內在同構性,再借助象征符號的表現意義來表現主體的人格美或道德善。在賦予了“意
4、象”倫理意義的同時,也附帶產生了美學意義。同時這種比德思想不僅僅是一種思維方式,還是一種行為方式,具體體現在儒家的“禮樂文化”上。 在儒家“比德”思想影響下,衍生了禮文化符號體系、樂文化符號體系、“詩經”文化符號系統(tǒng)三個了系統(tǒng),這三個了系統(tǒng)是體現儒家思想“意象”藝術化的存在方式。禮文化符號系統(tǒng)由“禮”和“儀”兩部分構成——“禮”側重表現文化心理,通過規(guī)范性行為樹立立人內在的“仁”,而“儀”則側重表現儀式活動和行為本身,營造虛幻
5、的場域,構成一個充滿意義符號的象征體系,儀式由于具有表演性,而上開為具有藝術象征意味行為方式,“禮”和“儀”共同構建“禮文化符號體系”;樂文化符號體系是以“樂象”為基礎,它也是由“樂”的藝術牛成和“樂”的社會功能兩個系統(tǒng)共同構建而成的儒家“樂文化符號系統(tǒng)”:而“詩經”文化符號系統(tǒng)以“比興”為藝術表現形式,將情感與物象結合起來,它完全是從藝術角度來在文學創(chuàng)作和文學作品中體現審美“意象”思維,形成“詩文化符號系統(tǒng)”。 以上二者共同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韓國影視文化中體現的儒家思想.pdf
- 論勃拉姆斯鋼琴作品(op.118)中體現出來的音樂風格
- 審美化教學過程探究.pdf
- 論審美化的語文教學.pdf
- 從功利到人格——漢代之前玉器審美價值及其體現出的審美意識.pdf
- 儒家思想在新加坡社會的體現
- 儒家思想在新加坡社會的體現.pdf
- 從兵法思想中體現出的跨文化整合看英漢商標中動物詞的翻譯.pdf
- 論中學語文審美化教學.pdf
- 《非誠勿擾》中所體現出的“觀眾窺視癖”
- 審美化的生存理想——論宗白華的審美人生美學.pdf
- 111體現出的浪漫主義因素_4426.pdf
- 尼采身體審美化研究
- 尼采身體審美化研究.pdf
- 語文審美化教學的探索.pdf
- 審美化寫作教學初探.pdf
- 班級環(huán)境審美化研究.pdf
- 怎樣的日常生活,如何審美化——“日常生活審美化”論題的再審視.pdf
- 儒家思想對葛洪的影響.pdf
- 怎樣的日常生活,如何審美化——“日常生活審美化”論題的再審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