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腦血管病的發(fā)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嚴重威脅人類健康,是導致人類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和導致成年人殘疾的第一大原因。在腦血管病中75%是缺血性腦血管病,動脈粥樣硬化是缺血性腦血管病的重要病因之一,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主要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癥、吸煙及陽性家族病史,這些危險因素中,只能解釋大約50%的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病原因。而另外50%的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病機制仍不清楚。近幾年,研究證實下列危險因素可能與動脈
2、粥樣硬化有關: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升高、c反應蛋白升高、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和抗氧化作用失衡、遺傳素質(zhì)以及感染性微生物等。其中脂質(zhì)代謝紊亂在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和發(fā)展中占重要地位。Lp(a)是血脂成分中重要成員之一,含有與低密度脂蛋白相同的載脂蛋白B-100及與纖溶酶原高度同源性的載脂蛋白A,其作用機制為致動脈粥樣硬化及促血栓形成。到目前為止,人們對Lp(a)的生理功能及致血栓性
3、疾病的機制還不十分清楚,故Lp(a)仍是當今脂蛋白研究中最熱門的內(nèi)容之一。頸動脈粥樣硬化是全身動脈粥樣硬化的窗口,研究表明,頸動脈粥樣硬化也是引起腦梗死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尤其頸動脈粥樣硬化斑的不穩(wěn)定性在腦梗死的形成中起主導作用,頸動脈粥樣硬化斑的性質(zhì)愈發(fā)受到人們的重視。本研究旨在探討脂蛋白(a)的水平、頸動脈粥樣斑塊的性質(zhì)與腦梗死發(fā)生的相關性,以期達到早期防治,減少腦梗死的發(fā)病率,提高全民生活質(zhì)量。 方法:本研究以60名腦梗死
4、患者作為研究組,以年齡和性別相匹配的60名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所有研究組和對照組經(jīng)篩查除外糖尿病、急性感染、肝腎功能不全、甲狀腺疾病、外周血管病、房顫、吸煙者及近3個月未服用雌激素者。入選的病例均于入院后次日清晨采集空腹靜脈血3ml,采用ELISA方法檢測血清脂蛋白(a)、低密度脂蛋白、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及載脂蛋白A,一周內(nèi)進行頸部血管彩超檢查,檢查內(nèi)容包括雙側(cè)頸總動脈、頸總動脈分叉處、頸內(nèi)動脈、頸外動脈,測定頸動脈硬化
5、斑數(shù)量及回聲特征,入選病例全部數(shù)據(jù)資料采用SPSS13.0分析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如下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x<'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加減標準差(Mean土SD)表示,應用t檢驗。 結(jié)果: 1、脂蛋白(a)與缺血性腦血管病的相關性1.1脂蛋白(a)(mg/l):研究組289.05±139.06,對照組161.82±92.77,t=5.876,兩組比較P=0.000,差異有顯著性;低密度脂蛋白LDL(m
6、mol/l):研究組3.10±0.73,對照組2.95±0.70,t=1.101,兩組比較P=0.273,無顯著性差異;總膽固醇TCHO(mmol/l):研究組4.74±1.94,對照組4.83±0.91,t=0.526,兩組比較P=0.600,無顯著性差異;高密度脂蛋白HDL(mmol/l):研究組1.27±0.28,對照組1.34±0.30,t=1.398,兩組比較P=0.165,無顯著性差異;載脂蛋白A apoAl(g/l):研究
7、組1.12±0.19,對照組1.19±0.22,t=1.898兩組比較P=0.060,無顯著性差異。 1.2在脂蛋白(a)>300mg/l的患者中,研究組共20例(83.33%),對照組4例(16.67%);在脂蛋白(a)<300mg/l.的患者中,研究組共40例(41.67%),對照組56例(58.33%)。x<'2>=13.33,兩組比較P=0.000,差異有顯著性。 2頸動脈粥樣硬化不穩(wěn)定斑與缺血性腦血管病的相關性
8、 2.1 60例研究組患者中頸動脈粥樣硬化斑明顯多于對照組。研究組不穩(wěn)定斑,包括軟斑和混合斑為128個(69.19%),穩(wěn)定斑57個(30.81%);在60例對照組中不穩(wěn)定斑為85個(58.22%),穩(wěn)定斑61個(41.78%)。x<'2>=4.21兩組比較P=0.039,差異有顯著性。 2.2 研究組中有34例檢出軟斑,檢出率56.67%;對照組中有22例檢出軟斑,檢出率36.67%。x<'2>=4.821兩組比較P=0.0
9、28,差異有顯著性。 3、頸動脈粥樣硬化斑的分布情況 3.1 研究組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數(shù)目以頸總動脈主干及分叉處分布最多,共133個(71.89%)、頸內(nèi)動脈處43個(23.24%)、頸外動脈處9個(4.86%);對照組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分布情況依次為104個(71.23%)、37個(25.34%)、5個(3.42%)。x<'2>=0.554,兩組比較P=0.758,無顯著性差異。 3.2 本研究結(jié)果,研究組檢
10、出頸總動脈粥樣硬化斑者49例(81.67%),對照組38例(63.33%),x<'2>=5.057,兩組比較P=0.025,有顯著性差異。研究組檢出頸內(nèi)動脈粥樣硬化斑者24例(40.00%),對照組21例(35.00%),x<'2>=0.320,兩組比較P=0.703,無顯著性差異。 結(jié)論: 1、研究組脂蛋白(a)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證實脂蛋白(a)不同于其他血脂成份,是腦梗死的重要危險因素。2、研究組不穩(wěn)定斑數(shù)目及檢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與急性腦梗死體積的相關性研究.pdf
- 高尿酸血癥與頸動脈粥樣硬化及急性腦梗死的相關性研究.pdf
- 多層螺旋CTA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與腦梗死的相關性研究.pdf
- MRI對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與腦梗死的相關性分析.pdf
- 腦梗死與頸動脈粥樣硬化關系的研究.pdf
- 頸動脈粥樣硬化及相關因素與腦梗死的關系.pdf
- 復發(fā)性腦梗死與血漿Hcy、頸動脈粥樣硬化相關性研究.pdf
- 應用MSCTA分析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特點與腦梗死的相關性.pdf
- 抗β2糖蛋白Ⅰ抗體與急性腦梗死及頸動脈粥樣硬化程度、血脂水平的相關性研究.pdf
- 急性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與H型高血壓的相關性分析.pdf
- 急性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易損性與H型高血壓相關性研究.pdf
- 載脂蛋白E基因多態(tài)性與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相關性研究.pdf
- 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與內(nèi)皮素-1的相關性研究.pdf
- 頸動脈粥樣硬化與腦梗死關系的臨床研究.pdf
- 踝肱指數(shù)與頸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及腦梗死的相關性研究.pdf
-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嚴重程度與頸動脈粥樣硬化相關性研究.pdf
- 腦梗死中醫(yī)辨證分型與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相關研究.pdf
- 腦梗死患者血清五聚素3與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相關性研究.pdf
- 腦梗死患者循環(huán)內(nèi)皮細胞計數(shù)與頸動脈粥樣硬化程度的相關性研究.pdf
- Hcy、MIF與頸動脈粥樣硬化相關性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