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遺傳性出血病和血栓病分子發(fā)病機制的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研究對5個血小板無力癥家系、1個遺傳性FV缺陷癥家系和1個遺傳PC缺陷癥家系和1個遺傳性PS缺陷癥家系分別進行了GPIIb/GPIIIa基因、F5基因和PC基因缺陷的研究,同時對發(fā)現(xiàn)的2種新GPIIb基因突變以及2種F5基因突變進行了體外表達研究,以探討其分子病理機制。另外,對P-選擇素為靶標針對血栓成像的新型磁共振對比劑進行研制,并在離體血管和動物體內(nèi)血管血栓初步成功顯像。 遺傳性血小板無力癥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的血小板功

2、能障礙性疾病,由G1anzmann于1918年首先報道,故又稱為G1anzmann病(Glanzmann thrombasthenia,GT)。本研究中,5個家系的先證者均表現(xiàn)為出血癥狀,以牙齦出血,鼻出血,皮膚瘀斑為主,女性還表現(xiàn)為月經(jīng)過多且時間延長。血小板計數(shù)正常,血涂片上形態(tài)正常的血小板分散存在,無聚集,出血時間明顯延長,對ADP、腎上腺素、凝血酶、花生四烯酸、膠原等生理性誘聚集反應低下,而對瑞斯托霉素的反應基本正常。流式細胞術檢

3、測血小板膜αIIbβ3,家系1,3,4,5中的先證者血小板表面GPIIb和GPIIIa陽性血小板都極度降低(<10%),表型診斷為GT I型;家系2中的先證者血小板表面GPIIb陽性血小板為63%,平均熒光強度(MFI)明顯減弱僅為2.22(正常對照為6.49)。GPIIIa陽性率為76%,MFI明顯減弱僅為3.01(正常對照為24.5),表型診斷為GT III型?;蚍治霰砻?,家系1中的先證者GPIIb基因表現(xiàn)為純合錯義突變10G→A

4、(Arg4Thr),為國際首次報道;家系2中的先證者GPIIIa基因表現(xiàn)為兩種不同形式的雜合突變:錯義突變1199 G→A(Cys374Tyr)和缺失突變1525delC,1525delC為國際首次報道;家系3中的先證者GPIIb基因表現(xiàn)為兩種不同形式的雜合突變:剪接位點突變IVS15(-1) delG和堿基缺失2930 delG;家系5中的先證者GPIIb基因存在有2種雜合突變:分別為2223G→T (Leu721Arg)和2671C

5、→T (Gln860Stop),均為國際首次報道。家系4中的先證者在GPIIb和GPIIIa基因上均未檢測到突變。 本文將G2223T(Leu721Arg)和C2671T(Gln860Stop)突變分別引入含GPIIb cDNA的PCDM Iib質(zhì)粒,與PCDM IIIa質(zhì)粒共轉(zhuǎn)染真核細胞,進行體外表達試驗。PCDM IIbL721R/PCDM IIIa和PCDM IIbQ860Stop/PCDM IIIa轉(zhuǎn)染的293T細胞表面

6、CD41(GPIIb)和CD61(GPIIIa)分別為野生型質(zhì)粒表達的2.1%、31.9%和11%、18%;Western-blot檢測到IIbQ860Stop/PCDM IIIa轉(zhuǎn)染細胞內(nèi)的GPIIb截短蛋白,但并未檢測到PCDM IIbL721R/PCDM IIIa轉(zhuǎn)染細胞內(nèi)的GPIIb蛋白。免疫熒光試驗顯示突變蛋白可部分到達高爾基體。首次在國際上初步闡明了GPIIb基因突變G2223T和C2671T導致I型遺傳性血小板無力癥的分子

7、發(fā)病機制。 遺傳性凝血因子V缺陷癥,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出血性疾病,發(fā)生率約為1/1 000 000。本研究家系中的先證者為53歲男性,平素無明顯出血癥狀,凝血系統(tǒng)檢測發(fā)現(xiàn)APTT和PT延長,分別為52s和22.8s,F(xiàn)V:C為5.5%,F(xiàn)V:Ag 33.1%,表型診斷為I型凝血因子V缺陷癥?;蚍治霰砻?,先證者F5基因存在2個突變,分別為C785T和C1321T突變,兩者位于不同的FV等位基因。點突變C785T和C1321

8、T導致編碼的FV蛋白Ser234Leu和Arg413Cys替換;對101例健康成人的分析均未發(fā)現(xiàn)C785T這一位點突變,排除了基因多態(tài)性的可能。經(jīng)檢索,C785T為國際首次報道的突變。對于Ser234Leu和Arg413Cys突變,我們進行了體外表達研究。轉(zhuǎn)染突變質(zhì)粒C785T和C1321T細胞內(nèi)外的FV抗原分別為野生型的36.4%、80.2%和31.9%、37.3%,提示突變導致FV蛋白分泌障礙;蛋白降解抑制試驗證實突變蛋白主要在溶酶

9、體進行降解;免疫熒光試驗顯示突變蛋白可部分到達高爾基體。首次在國際上闡明了F5基因突變C785T和C1321T導致I型遺傳性FV缺陷癥的分子發(fā)病機制。 遺傳性PC缺陷癥和遺傳性PS缺陷癥是一種常染色體遺傳性疾病。本文所研究的兩個家系,先證者分別為43和23歲男性,表現(xiàn)為復發(fā)性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其父母及其他家族成員無血栓史。先證者1表型檢測僅見PC:Ag和PC:A下降約50%,分別為1.34mg/L和49%,診斷為I型PC缺陷癥

10、。先證者2表型檢測僅見PS:Ag和PS:A下降,分別為8.3mg/L和29%,診斷為I型PS缺陷癥。對先證者1及其家系成員的PC基因所有9個exon及側(cè)翼序列的測序發(fā)現(xiàn),先證者及其家系7名成員存在exon9區(qū)8831有G→A雜合無義突變,導致Trp372Stop。對先證者2及其家系成員的PS基因所有15個exon及側(cè)翼序列的測序發(fā)現(xiàn),先證者及其家系1名成員存在exon14區(qū)Gln522(CAG)→Stop(TAG)雜合無義突變。對于無義

11、突變Trp372Stop,通過外周血白細胞的PC異位轉(zhuǎn)錄檢測到來自突變等位基因的異常轉(zhuǎn)錄本,但含量明顯減少,提示mRNA穩(wěn)定性下降而被迅速降解,導致其翻譯相應的突變蛋白也減少。Western blot未能檢測到異常截短蛋白,提示突變的截短蛋白可能由于不穩(wěn)定被降解或不能分泌而未能檢測到。 P-選擇素是選擇素家族一種重要細胞黏附分子,主要由活化的血小板和內(nèi)皮細胞表達或以游離形式分泌于循環(huán)中,啟動并參與了靜脈血栓的起始形成。本研究中,

12、在標記125I和BSA-(Gd-DTPA)n前后,抗人P-選擇素lectin-EGF功能域鼠源單克隆抗體(PsL-EGFmAb)免疫活性未受影響,標記后的PsL-EGFmAb能與受損血管內(nèi)膜結(jié)合。體外血管和模擬血栓成像中,使用PsL-EGFmAb-BSA-(Gd-DTPA)n對比劑成像的血管或血栓塊的亮度明顯強于使用Gd-DTPA對比劑。運用犬靜脈血栓模型,在血管損傷后而肉眼血栓未形成時注入PsL-EGFmAb-BSA-(Gd-DTP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