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氟雷司對2型糖尿病血清脂聯(lián)素、瘦素的影響.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及生活方式的改變,2型糖尿病(T2DM)發(fā)病率逐年上升,T2DM可導致各種并發(fā)癥,嚴重影響人類的身心健康。T2DM的發(fā)病機制之一是胰島素抵抗(IR),因此在T2DM的治療中,除了降低血糖,同時改善IR狀態(tài)也是重要的治療靶點。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脂肪組織可分泌各種細胞因子如脂聯(lián)素(APN)、瘦素(LEP)、抵抗素等,參與能量代謝的調節(jié),研究表明APN可增加機體的胰島素敏感性,LEP可抑制食欲及增加能量代謝,與IR密切相關。許

2、多研究發(fā)現(xiàn)格列酮類藥物(TZDs)可增加APN基因的表達,提高人血APN水平,同時可抑制LEP的產生,而二甲雙胍對APN及LEP無明顯影響。苯氟雷司是一種帶有CF3基團的苯丙胺衍生物,具有較好的降糖、降脂及改善IR的作用,本研究系二甲雙胍為陽性對照,多中心、隨機、雙盲臨床試驗中脂肪因子部分的結果,旨在觀察苯氟雷司對T2DM患者血清APN、LEP的影響。
  目的:以二甲雙胍為陽性對照,觀察苯氟雷司對T2DM患者血清APN、LEP的

3、影響。
  方法:選取五所醫(yī)院的T2DM患者150例,隨機分為苯氟雷司組(n=76)和二甲雙胍組(n=74)。另外選取健康人30例作為正常對照組,測定正常對照組常規(guī)生化指標,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LISA)測定正常對照組血清APN、LEP水平。藥物治療兩組雙盲法分別給予二甲雙胍、苯氟雷司治療,治療周期為16周,治療前后均測定臨床常規(guī)生化指標,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LISA)測定治療兩組治療前后的血清APN、LEP水平。
  

4、結果:
  1、三組APN水平的比較:二甲雙胍組治療前血清APN水平明顯低于正常對照組(2.32±1.01ug/mlvs3.46±0.83ug/ml;P<0.01),苯氟雷司組治療前血清APN水平也明顯低于正常對照組(2.84±0.91ug/mlvs3.46±0.83ug/ml;P<0.01)。經過16周治療,二甲雙胍組治療前后血清APN水平無明顯變化(2.32±1.01ug/ml—2.17±0.57ug/ml;P>0.05),苯

5、氟雷司組治療前后血清APN水平也無明顯變化(2.84±0.91ug/ml—2.73±0.89ug/ml;P>0.05)。
  2、三組LEP水平的比較:二甲雙胍組治療前血清LEP水平與正常對照組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158.56±113.37pg/mlvs142.77±98.62pg/ml;P>0.05),苯氟雷司組治療前血清LEP水平與正常對照組比較也無統(tǒng)計學差異(149.61±110.44pg/mlvs142.77±98.62pg

6、/ml;P>0.05)。經過16周治療,二甲雙胍組治療前后血清LEP水平變化無統(tǒng)計學意義(158.56±113.37pg/ml—187.79±164.82pg/ml;P>0.05),苯氟雷司組治療后LEP水平明顯升高,有統(tǒng)計學意義(149.61±110.44pg/ml—182.71±131.78pg/ml;P<0.05)。
  結論:藥物治療兩組T2DM患者的血清APN水平低于正常對照組,LEP水平與正常對照組比較無明顯差異。給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