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兒童口腔醫(yī)學的根本宗旨是正確誘導、維護兒童口腔頜面部的正常發(fā)育。兒童顱面和口腔結構在生長發(fā)育期不斷地變化,針對這種變化,進行臨床間隙管理,采用預防、阻斷矯治的方法,來促使恒牙列咬合關系完好的建立。
目的
總結乳牙早失的形成因為、后果,為乳牙早失預防提供理論依據(jù)。對比缺隙保持器治療前中后早失牙間隙的變化,具體評價咬合誘導后的間隙保持效果,為臨床治療和研究提供準確的理論依據(jù)及參考。材料與方法
選擇2
2、007年6月-2009年6月在鄭州市口腔醫(yī)院門診就診患兒4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齡5.3-9.5歲,平均年齡7.4±2.1歲。口內(nèi)情況:下頜第二乳磨牙缺失。X線片顯示:缺隙內(nèi)有后繼恒牙,但牙根尚未形成;缺隙內(nèi)恒牙胚的牙根已形成二分之一以上,但牙冠牙緬上方尚有骨質(zhì)覆蓋。本研究首先對臨床基本資料進行了分析和回顧,使用缺隙保持器對實驗組20例第二乳磨牙間隙早失進行管理,并與未經(jīng)治療者進行對比,測量分析早失間隙的變化。根據(jù)患兒情況
3、選擇不同缺隙保持器,帶環(huán)絲圈保持器8例,全冠絲圈保持器5例,可摘式功能保持器5例,遠中導板缺隙保持器2例。
結果:
1.乳牙早失病因分析中以殘根、殘冠居首(47.5%),其次為根尖周炎引起(35%),提示社會和家庭對乳牙齲病的早期關注度遠遠不夠。
2.兩年間對照組5.5歲乳磨牙早失間隙喪失量達2.92mm,9.5歲乳磨牙早失間隙喪失量達1.74mm,提示乳磨牙早失引起側方牙部間隙量縮小。年齡越小
4、,乳磨牙喪失越早,間隙縮小量就越大。
3.男女性別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4.實驗組患者治療前、治療后6個月、治療后12個月前后間隙增寬,但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5.對照組患者首診、6個月、12個月間隙縮窄,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6.實驗組與對照組6個月間隙變化有顯著性差異(P<0.01)。
7.實驗組與對照組12個月間隙變化有顯著性差異(P<0.0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乳磨牙早失后缺牙間隙及牙弓變化的臨床研究.pdf
- 絲圈保持器在預防乳磨牙早失中間隙變化的臨床應用和療效評價.pdf
- 成人雙頜前突患者第二磨牙后間隙的CBCT研究.pdf
- 利用微種植釘支抗滑動法近中移動下頜第二磨牙關閉第一磨牙鐵失間隙的療效分析.pdf
- 上頜第二磨牙解剖形態(tài)及臨床研究.pdf
- 牙弓后間隙與第二磨牙錯(牙合)相關性研究.pdf
- 下頜第二恒磨牙C形根管的臨床探討.pdf
- 下頜第二磨牙C形根管臨床診治的分析研究.pdf
- 磨牙早失對大鼠髁突軟骨NF-κB、MMP-13表達的影響.pdf
- 替牙期牙(牙合)錯位咬合誘導的臨床研究.pdf
- 下頜第三磨牙阻生伴鄰近第二磨牙病變的相關研究.pdf
- 遠中移動上頜第一磨牙對第二磨牙萌出影響的研究.pdf
- 磨牙癥咬合力網(wǎng)絡化測量儀的研究.pdf
- 下頜第二磨牙的DO鄰面齲的力學研究.pdf
- 140顆上頜第一磨牙近頰第二根管的臨床分析.pdf
- 下頜第二磨牙C形根管系統(tǒng)的臨床診斷和治療分析.pdf
- 松弛咬合板治療磨牙癥的療效及肌電分析.pdf
- 拔除上頜第二磨牙遠移第一磨牙矯治Ⅱ類錯(牙合)的療效研究.pdf
- 下頜第三磨牙發(fā)育階段與磨牙后間隙的相關性研究.pdf
- 正畸拔除第二前磨牙對第三磨牙傾斜度的影響.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