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目的:在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發(fā)病中,細胞免疫所起到的作用,主要包括CD4+和CD8+T細胞、NKT細胞、樹突狀細胞、單核巨噬細胞等對胰島的浸潤,誘發(fā)胰島炎,在一定遺傳背景下多種細胞因子參與下T細胞對胰島的浸潤和破壞是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發(fā)病的中心環(huán)節(jié),PTPN22基因1858位點C/T多態(tài)性與疾病中免疫功能異常有關(guān)。本研究將比較分析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調(diào)節(jié)性T細胞(Treg細胞)量和Treg細胞因子IL-10的表達水平,CD4+效應(yīng)性T細胞(Tef
2、f細胞)量和Teff細胞因子IL-2、IL-17、IFN-gamma的表達水平,檢測PTPN22基因第1858位C/T多態(tài)性,并分析這種多態(tài)性與自身免疫性糖尿病中重要的細胞因子IL-2、IL-10、IL-17和IFN-gamma表達量的關(guān)系。比較LADA、1型糖尿病和對照組2型糖尿病以及正常人之間的差異,為分型以及進一步了解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發(fā)病機制奠定理論基礎(chǔ)。
方法:研究對象為選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北京協(xié)和醫(yī)
3、院內(nèi)分泌科門診就診的1型糖尿病患者19例、LADA患者14例、2型糖尿病患者(年齡≤45歲,病程≤5年,BMI≤30kg/m2)20例、正常人20例。收集受試者臨床資料和外周血樣本。采用流式細胞分析方法檢測Treg和CD4+Teff細胞,real time-qPCR方法檢測細胞因子IL-2、IL-10、IL-17和IFN-gamma表達,基因測序方法檢測PTPN22基因1858位點C/T多態(tài)性。
結(jié)果:
Tr
4、eg及Teff細胞占CD3+CD4+淋巴細胞百分比:
CD3+CD4+CD25+CD127-T細胞表示Treg細胞數(shù)量,1型糖尿病、LADA、2型糖尿病和對照組Treg細胞占CD3+CD4+T細胞比例分別是6.39±1.82%、7.32±2.42%、6.62±1.69%、6.48±2.32%,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F=0.64,P=0.592)。而CD3+CD4+T細胞中除Treg以外均為Teff細胞,1型糖尿病、LADA、2
5、型糖尿病和對照組Teff細胞占CD3+CD4+T細胞比例分別是93.61±1.82%、92.67±2.42%、93.37±1.69%、93.52±2.32%,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F=0.641,P=0.591)。
IL-2、IL-10、IL-17和IFN-gamma mRNA相對表達水平:
LADA組IL-10相對表達量1.35±0.54,明顯高于T2DM組0.98±0.41和對照組1.0±0.34(P<0.0
6、5),與T1DM組1.15±0.3無顯著差異。
IL-2相對表達量T1DM組1.2±0.46,LADA組0.98±0.4,T2DM組1.0±0.24,對照組1.0±0.32,四組間無顯著差異。
IL-17相對表達量T1DM組1.07±0.48,LADA組1.03±0.4,T2DM組0.96±0.34,對照組1.0±0.34,四組間無顯著差異。
IFN-gamma相對表達量T1DM組1.02±0.
7、28,LADA組1.13±0.51,T2DM組1.04±0.35,對照組1.0±0.34,四組間無顯著差異。
對Treg細胞/CD3+CD4+T細胞比例與上述四種細胞因子表達進行相關(guān)性分析,發(fā)現(xiàn)T1DM組Treg細胞/CD3+CD4+細胞比例與IFN-gamma相對表達量成負相關(guān),rs=-0.678,P=0.001; Treg細胞/CD3+CD4+細胞比例與IL-10表達量成正相關(guān),rs=0.773, p<0.001。
8、r> PTPN22基因1858位點分型:
1型糖尿病組PTPN22基因1858位點CC基因型為13人(68.4%),CT基因型有4人(21%),TT基因型有2人(10.6%),C基因頻率為79%,T基因頻率為21%。LADA組CC基因型有9人(64.2%),CT基因型有3人(21.4%),TT基因型有2人(14.4%),C基因頻率為75%,T基因頻率為25%。
T2DM組CC基因型有15人(75%),C
9、T基因型有4人(20%),TT基因型有1人(5%),C基因頻率為85%,T基因頻率為15%。
對照組CC基因型有16人(80%),CT基因型有4人(20%),TT基因型有0人,C基因頻率為90%,T基因頻率為10%。
四組間CC、CT、TT基因型頻率及C、T等位基因頻率均無差異。
Spearman相關(guān)性檢驗C>T突變率與IL-2、IL-10、IL-17和IFN-gamma表達量無顯著線性相關(guān)。<
10、br> 結(jié)論:IL-10在LADA患者中表達量顯著高于T2DM和正常人,并且有高于T1DM的趨勢。提示LADA個體胰島beta細胞自身免疫破壞較T1DM緩慢。T1DM組Treg細胞與IL-10表達量成正相關(guān),與IFN-gamma表達量成負相關(guān),提示T1DM中保護性因素和破壞性因素平衡打破,以IL-10和IFN-gamma失衡為重要表現(xiàn)。本研究并未發(fā)現(xiàn)T1DM、LADA、T2DM和對照組之間1858位點C/T多態(tài)性的差異,以及這個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兔自身免疫性干眼調(diào)節(jié)性T細胞及細胞因子的研究.pdf
- T細胞相關(guān)細胞因子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致病機制研究.pdf
- 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 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T細胞功能的研究.pdf
- 濾泡輔助性T細胞(Tfh)與自身免疫性皰病的相關(guān)性研究.pdf
- 調(diào)節(jié)性B細胞與自身免疫性皰病的相關(guān)性研究.pdf
- 1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胰島素抵抗與胰島β細胞功能的研究;2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免疫機理探討.pdf
- 溫腎方對實驗性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細胞因子表達的影響.pdf
- 天然調(diào)節(jié)性t細胞與自身免疫性疾病
- 白癜風(fēng)與細胞免疫、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病及性激素水平的相關(guān)性研究.pdf
- 炎癥相關(guān)性細胞因子與糖尿病大鼠視網(wǎng)膜血管滲漏.pdf
- 自身免疫性肝炎中調(diào)節(jié)性T細胞的功能研究.pdf
- 干細胞因子對糖尿病小鼠結(jié)腸Cajal間質(zhì)細胞的影響.pdf
- 1型糖尿病與Th17細胞及其相關(guān)細胞因子關(guān)系的初步研究.pdf
- 2型糖尿病大鼠調(diào)節(jié)性T細胞及炎癥因子的動態(tài)研究.pdf
- Th1-Th2型細胞因子失衡與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的關(guān)系研究.pdf
- 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相關(guān)抗原-4基因與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pdf
- 成人遲發(fā)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臨床流行病學(xué)研究.pdf
- 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臨床特點分析.pdf
- PPARα通過抑制IL-17細胞因子的表達改善自身免疫性心肌炎.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